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课上课下一体化育人视域下的基础教育生态重构研究——以“课间一刻钟”政策实践为例
1
作者
杨德军
罗海风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16-22,共7页
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以“课间一刻钟”政策实践为切入点,系统考察课堂-课间-课后一体化育人体系的重构过程。回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课间制度的历史演进,呈现出总量增加,结构优化、功能拓展特征,体现当前政策调整的内在逻辑及其所蕴含的...
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以“课间一刻钟”政策实践为切入点,系统考察课堂-课间-课后一体化育人体系的重构过程。回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课间制度的历史演进,呈现出总量增加,结构优化、功能拓展特征,体现当前政策调整的内在逻辑及其所蕴含的育人理念,课间时长变革对课堂教学结构重组、教学设计创新、学习方式转型等关键问题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影响。从教育生态学视角构建“三域联动”的整体育人框架,形成课堂学习生态域、课间育人生态圈、课后延伸生态链的内在关联及其协同发展机制。要通过构建系统完备的“全时空”育人体系、强化制度建设与资源供给保障、深化教学改革与教研创新、推进家校社协同形成育人合力进一步深入推动“课间一刻钟”政策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间一刻钟政策
全域育人
生态
跨域协同
课堂学习
生态
域
课间育人
生态
圈
课后延伸生态链
三域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课上课下一体化育人视域下的基础教育生态重构研究——以“课间一刻钟”政策实践为例
1
作者
杨德军
罗海风
机构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16-22,共7页
基金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优先关注课题“首都基础教育高水平教研共同体建设研究”(课题编号:0CEDA24007)的研究成果。
文摘
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以“课间一刻钟”政策实践为切入点,系统考察课堂-课间-课后一体化育人体系的重构过程。回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课间制度的历史演进,呈现出总量增加,结构优化、功能拓展特征,体现当前政策调整的内在逻辑及其所蕴含的育人理念,课间时长变革对课堂教学结构重组、教学设计创新、学习方式转型等关键问题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影响。从教育生态学视角构建“三域联动”的整体育人框架,形成课堂学习生态域、课间育人生态圈、课后延伸生态链的内在关联及其协同发展机制。要通过构建系统完备的“全时空”育人体系、强化制度建设与资源供给保障、深化教学改革与教研创新、推进家校社协同形成育人合力进一步深入推动“课间一刻钟”政策的实施。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间一刻钟政策
全域育人
生态
跨域协同
课堂学习
生态
域
课间育人
生态
圈
课后延伸生态链
三域联动
分类号
G639.2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课上课下一体化育人视域下的基础教育生态重构研究——以“课间一刻钟”政策实践为例
杨德军
罗海风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