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8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莫高窟艺术宝库中的读书图探析
1
作者 王波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48,148,共26页
文章全面检索、浏览敦煌莫高窟遗存的壁画、彩塑和纸帛画等艺术作品,筛选出读书图。这些图像生动地描绘与读书有关的听法、诵经、传法、度亡等佛教活动,艺术地呈现了中古时期人们的读书学习生活。这些读书图中呈现的读物,多是写在纸帛... 文章全面检索、浏览敦煌莫高窟遗存的壁画、彩塑和纸帛画等艺术作品,筛选出读书图。这些图像生动地描绘与读书有关的听法、诵经、传法、度亡等佛教活动,艺术地呈现了中古时期人们的读书学习生活。这些读书图中呈现的读物,多是写在纸帛等软载体上的经卷,基本取代了汉代画像石中的简牍,反映了书籍的形制演变、代际更替。敦煌莫高窟艺术作品中缤纷多样的读书图虽然具有浓郁的佛教色彩,但折射了中古时期读书和教育活动的普及,见证了当时西北地区崇学尚书的风气,是了解这个时期图书史、阅读史和文化史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莫高窟 绘画 读书 佛教传播 中古教育 图书史 阅读史 文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彪《读书作文谱》“静为学基”主张的价值与实现
2
作者 耿红卫 王雪棪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68,共5页
清代唐彪的《读书作文谱》是一部探讨阅读与写作的经典语文教育著作。开篇“静为学基”的主张阐述了“静”在语文学习中的基础性地位,指出“静”元素在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提升学习专注程度,保持澄澈内心;培养静心学习习惯,修养磨砺性情... 清代唐彪的《读书作文谱》是一部探讨阅读与写作的经典语文教育著作。开篇“静为学基”的主张阐述了“静”在语文学习中的基础性地位,指出“静”元素在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提升学习专注程度,保持澄澈内心;培养静心学习习惯,修养磨砺性情;提高深度学习能力,助益启智悟理。本文以“静”为逻辑起点,将静心细悟、静坐厚积以及静思敬行贯穿语文学习的阅读、写作与语言运用,结合具体教学过程探寻“静为学基”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彪《读书作文谱》 “静为学基” 价值意蕴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论视域下耕读书院育人模式构建探赜
3
作者 杨育智 安步赢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2期161-164,共4页
耕读书院育人模式的研究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思维与方法探索其发展逻辑,分析育人主体、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评价4个互动协调的要素和整体性、动态性、多样性、开放性4个与之相应的特征,进而通过明确其目标指向性,拓展其主体多元性... 耕读书院育人模式的研究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思维与方法探索其发展逻辑,分析育人主体、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评价4个互动协调的要素和整体性、动态性、多样性、开放性4个与之相应的特征,进而通过明确其目标指向性,拓展其主体多元性,强化其活动指向性,提高其评估科学性,达成对耕读书院育人模式的整体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论 读书 育人模式 耕读教育 实践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要围绕教学读书
4
作者 程翔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0,共2页
《语文建设》编辑部的老师让我谈谈教师读书问题,并做一个系列。我非常感谢对我的这份信任!教师读书是个重要话题,我虽然读了一些书,但总觉得力不胜任,比起那些令人敬仰的“读书种子”,我读书数量可怜得很;即便在语文教育这个领域,我也... 《语文建设》编辑部的老师让我谈谈教师读书问题,并做一个系列。我非常感谢对我的这份信任!教师读书是个重要话题,我虽然读了一些书,但总觉得力不胜任,比起那些令人敬仰的“读书种子”,我读书数量可怜得很;即便在语文教育这个领域,我也深知自己读书很不够。因此,我的这个“系列”也仅限于“围绕教学读书”这个角度展开。我征求过几位语文老师的意见,他们对我选这个角度是认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老师 《语文建设》 读书种子 教师读书 语文教育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读书丸对AD模型小鼠线粒体动力学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宏宇 李正敏 +6 位作者 翟璐珂 王博宇 凌媛 赵东涵 张娟 张振强 张紫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5-267,共13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读书丸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认知能力及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通过TCMSP等数据库预测读书丸的成分及其相应靶点、AD相关靶点。利用Venny网站获取读书丸与AD交集靶点;采用S...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读书丸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认知能力及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通过TCMSP等数据库预测读书丸的成分及其相应靶点、AD相关靶点。利用Venny网站获取读书丸与AD交集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分别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药物-疾病-靶点网络。运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双侧脑室注射Aβ_(25-35)建立AD小鼠模型,行为学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线粒体损伤情况,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质的表达。结果通过数据库搜集整理后筛选出药物和疾病相关交集靶点共311个;GO与KEGG分析显示相关靶点集中在线粒体等组分,富集在ATP结合、MAPK活性正调控等通路。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P<0.05),线粒体嵴出现肿胀、断裂(P<0.0001),海马MAPK、Mfn2、OPA1蛋白表达降低(P<0.01),DRP1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读书丸中、高剂量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升(P<0.05),线粒体的受损明显改善(P<0.01),海马MAPK、Mfn2、OPA1蛋白表达增加(P<0.01),DRP1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读书丸能够减轻线粒体损伤,维持线粒体稳态,进而改善AD小鼠认知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Aβ_(25-35)小鼠 读书 网络药理学 线粒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伴对话 展示成长——《边城》读书会教学设计
6
作者 任晓卉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6,共5页
课堂教学中,同伴间的对话交流,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也可以展示其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沟通交流的技巧与素养。《边城》读书会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展示出学生的多元成长。
关键词 同伴对话 成长 《边城》读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二届读书交流会暨中国教育报2024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交流会在京举行
7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2025年4月19日,商务印书馆和中国教育报联合主办、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协办的第十二届读书交流会暨中国教育报2024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交流会在京召开。会上启动2025年商务印书馆“读者开放日”,发布2025年《商务印书馆教师阅读... 2025年4月19日,商务印书馆和中国教育报联合主办、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协办的第十二届读书交流会暨中国教育报2024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交流会在京召开。会上启动2025年商务印书馆“读者开放日”,发布2025年《商务印书馆教师阅读推荐书目》,首发新书《培养活泼泼的阅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书交流会 商务印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文化的折射:在线读书会读者的评论特征研究
8
作者 杨阳 李永泽 张志强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1-219,共9页
数字化阅读和社交化分享催生出网络读书会的新景观。弹幕评论形式的出现,使在线读书会生成了基于播放时间和读者评论时间两种不同时间线的读者评论文本。文章对比分析传统评论和弹幕评论在行为和内容两方面的不同特征,认为不同的评论形... 数字化阅读和社交化分享催生出网络读书会的新景观。弹幕评论形式的出现,使在线读书会生成了基于播放时间和读者评论时间两种不同时间线的读者评论文本。文章对比分析传统评论和弹幕评论在行为和内容两方面的不同特征,认为不同的评论形式会显著影响读者的评论内容。具体而言,弹幕更倾向于社交娱乐的浅层交流,从时间维度延长读书会的讨论热度;而传统评论则更聚焦书籍内容的讨论,在空间维度呈现深度讨论特征。通过回溯阅读交流的历史场景,发现评论媒介偏向的背后折射出以原生口语文化、书面文化和次生口语文化为表征的媒介文化已在环境和形式两个方面,以其内化的主导性传播模式塑造了在线读书会读者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模式,从而为数字时代的读者评论行为特征提供了理论注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读书 读者评论 弹幕 口语文化—书面文化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文”到“经义”——“读书革命”视野中的近代读经法变异
9
作者 陆胤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7,165,共20页
清季新旧学术碰撞,今文经学崛起,读经方法成为学术论争的一大焦点。戊戌维新前后,康有为、梁启超师徒注重读书门径,提出“重义不重经文”的速成读法;同时期张之洞方面发布《劝学篇》,亦主张“经学通大义”为主的“守约”之法。癸卯学制... 清季新旧学术碰撞,今文经学崛起,读经方法成为学术论争的一大焦点。戊戌维新前后,康有为、梁启超师徒注重读书门径,提出“重义不重经文”的速成读法;同时期张之洞方面发布《劝学篇》,亦主张“经学通大义”为主的“守约”之法。癸卯学制确立“读经讲经”为中小学堂必不可少的科目,引出学堂体制下的新法读经和新体经学教科书。随着科举改废与新学流播,经学体系内原本融为一体的“经文”与“经义”开始在学者观念中分离;“读经法”的着眼点亦渐从文本记诵、文字训诂转向“微言大义”的求索或附会,对宋元以来文本取径的传统读书法带来致命的冲击。近代读经法的变异,伴随着白话文的兴起与新学科秩序的形成,问题已不限于读经本身,更关乎普遍意义上的教化实践与读写生活,预示着一场漫长“读书革命”(Leserevolution)的发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书革命 读经法 经文 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生产者还是阅读打工人?线上读书会中的劳动之困
10
作者 李林容 赵雅馨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6,共6页
数字经济时代,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带动了其自身的技术创新与融合发展,也催生了社会化阅读的普及和阅读衍生业务的诞生,以互动为核心的线上读书会是结合阅读和社交的知识生产场。然而线上读书会也受数字技术与平台逻辑宰制,知识生产也... 数字经济时代,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带动了其自身的技术创新与融合发展,也催生了社会化阅读的普及和阅读衍生业务的诞生,以互动为核心的线上读书会是结合阅读和社交的知识生产场。然而线上读书会也受数字技术与平台逻辑宰制,知识生产也面临着隐形无偿劳动转向。本文对线上读书会知识生产进行历时性分析,从批判的视角考察平台作为读书会基础设施何以构建线上读书会参与者的劳动逻辑,试图让平台语境中阅读的文本、关系与情感劳动面向重新可见,以期规避平台劳动之困对阅读边界的侵蚀,为推进全民阅读指明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读书 知识生产 数字劳动 出版业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仪式链视域下高校读书会运行的多维透视
11
作者 代玉启 薛洪慧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92,共7页
高校读书会作为阅读交流与情感共享的学习共同体,为高校的阅读推广提供了重要载体。借鉴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于高校读书会,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炼总结具有普适性的高校读书会运行规律,在一般规律的指引下高校学生在参与互动... 高校读书会作为阅读交流与情感共享的学习共同体,为高校的阅读推广提供了重要载体。借鉴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于高校读书会,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炼总结具有普适性的高校读书会运行规律,在一般规律的指引下高校学生在参与互动仪式过程中迸发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情感能量。但高校读书会在运行过程中因受高校重视程度、学生生活阅历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互动情境难以营建、共同焦点难以达成以及情绪共享难以共融,进而出现了整本书阅读情境的缺失、焦点分化、缺乏超凡魅力的引导者以及“圈层化”社交愈加严重等问题。为实现高校读书会的持久运行,需从“理”“路”上对高校读书会互动情境、关注焦点、情感体验进行优化,以期充分发挥高校读书会助力高校阅读推广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读书 互动仪式链 情感能量 关注焦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秩人生话读书
12
作者 阎崇年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7,共3页
2024年“4·23”世界读书日刚过,我90周岁生日也刚过,应中国版权协会邀请在远集坊谈谈读书。这是个老话题,也是个新话题。一、会读书,利康寿能够在鲐背之年分享关于读书的体会,不由得感到庆幸。不仅庆幸自己还可以生活自理、出门参... 2024年“4·23”世界读书日刚过,我90周岁生日也刚过,应中国版权协会邀请在远集坊谈谈读书。这是个老话题,也是个新话题。一、会读书,利康寿能够在鲐背之年分享关于读书的体会,不由得感到庆幸。不仅庆幸自己还可以生活自理、出门参加活动,得以有机会向大家请益,也为自己现在还能正常工作感到庆幸。我现在每天上午、下午、晚上三个单元工作,一周工作7天。今年第一季度,我写了3篇序言,已发表两篇万字论文,另一篇万字论文也将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读书 中国版权 鲐背之年 读书 生活自理 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读书精神 大兴读书之风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国威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31,共3页
在知识创新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下 ,社会进步、个人发展都离不开知识。为了民族振兴 ,国民应弘扬读书精神 ,大兴读书之风。同时要改变读书观念 ,更新读书方式 。
关键词 读书精神 读书风气 知识创新 阅读方式 读书环境 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生产视角下的社会化阅读批注研究——以微信读书APP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隗静秋 闫蓉洁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83,共11页
社会化阅读批注作为一种新兴的知识生产方式,正逐渐成为人们获取、分享和生产知识的重要形式。微信读书APP中用户的社会化阅读批注出于资本积累、叙事习惯以及集体智慧筛选的需求,可分为“基于情感共鸣的感悟式批注”“解读萃取的阐发... 社会化阅读批注作为一种新兴的知识生产方式,正逐渐成为人们获取、分享和生产知识的重要形式。微信读书APP中用户的社会化阅读批注出于资本积累、叙事习惯以及集体智慧筛选的需求,可分为“基于情感共鸣的感悟式批注”“解读萃取的阐发式批注”“个性化见解的评价式批注”“超文本的跨越式批注”“探索性思考的疑问式批注”5种类型。基于用户参与与互动的知识生产新生态,也昭示出社会化阅读批注中知识生产在个人维度、群体维度和社会维度的多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阅读 微信读书APP 社会化阅读批注 知识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课程“自能读书”教学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慎世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245-247,共3页
"自能读书"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一种教学模式。要加强这种教学模式的训练,就要给学生较为充足的读书时间、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以及加强读书指导等四个方面做起。
关键词 自能读书 读书时间 读书兴趣 读书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查我校师生读书现状与热点有感 被引量:1
16
作者 覃业银 毛俊 阎惠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年第30期8-9,共2页
读书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莎士比亚说:"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生活里没有了阳光."最近,我们对我校80名教师、200名学生读书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设计和完成了对教师的16个单项选择题和4个简答题,对学生12个单项选择题和4... 读书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莎士比亚说:"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生活里没有了阳光."最近,我们对我校80名教师、200名学生读书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设计和完成了对教师的16个单项选择题和4个简答题,对学生12个单项选择题和4个简答题的调查,并进行了认真讨论与分析,以求引导师生"多读书,读好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学校 学生 教师 读书现状 读书效果 读书方式 读书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读书札记管窥道咸年间学风的转型--《赵烈文日记》所见的读书与藏书
17
作者 王曦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09-112,共4页
本文梳理曾国藩的重要幕僚赵烈文日记中所见的读书与藏书相关内容。其读书札记特色鲜明,体现出道咸年间时代学风的转型:一是以史为鉴,通观兴衰治乱之源;二是讲求致用,增进经世辅佐之才;三是会通儒释,以寻修心化境之道。日记还记录了赵... 本文梳理曾国藩的重要幕僚赵烈文日记中所见的读书与藏书相关内容。其读书札记特色鲜明,体现出道咸年间时代学风的转型:一是以史为鉴,通观兴衰治乱之源;二是讲求致用,增进经世辅佐之才;三是会通儒释,以寻修心化境之道。日记还记录了赵烈文四处访书购书的经历,并录有书目;又记中年后修筑天放楼,用以藏书及金石碑帖,使之成为晚清江南地区的知名藏书楼之一,体现了其遭逢乱世历尽劫灰后,仍心系留存中华文化典籍的高度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烈文 日记 读书 藏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读书次第看朱子工夫论之进路
18
作者 康宇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21,共10页
宋儒朱熹看重读书工夫,将之视为主体通过知识论进路“外求”,以体悟道德存有,并观照生命,以达豁然贯通、与圣同一、心与理一的重要途径。他特别设计出《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诗》《书》《礼》《易》《春秋》的读书次第,遵... 宋儒朱熹看重读书工夫,将之视为主体通过知识论进路“外求”,以体悟道德存有,并观照生命,以达豁然贯通、与圣同一、心与理一的重要途径。他特别设计出《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诗》《书》《礼》《易》《春秋》的读书次第,遵循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循环往复、整体与局部相互照应的逻辑思路。在其看来,读书工夫要讲究原则与方法,先定根基、夯实义理,然后渐进式深化,以剥茧抽丝的方式逐步提升个体伦理道德水平,并将所悟、所得践履于社会实践。朱熹主张工夫的“渐悟”而非“顿悟”,认为人之修养与境界有着进级阶梯,不可急躁,而工夫的最终旨向定位于“政治性”。并且,他还肯定了读书工夫中致知进学与主静涵养的同步性,让修养工夫(知)与实践工夫(行)“技德双修”、齐头并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书 工夫论 知识论 渐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子读书法及其问题
19
作者 邝其立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53,共8页
与同时代理学家进行横向对比,朱子的尊经意识尤为突出,并特为标举读书法之重要。若置于纵向的经学史脉络中,则会凸显朱子解经的两个要旨:以集中呈现其读书法的《论语集注》为中心,通过与东汉郑玄《论语注》比照,可见朱子的关注点从圣人... 与同时代理学家进行横向对比,朱子的尊经意识尤为突出,并特为标举读书法之重要。若置于纵向的经学史脉络中,则会凸显朱子解经的两个要旨:以集中呈现其读书法的《论语集注》为中心,通过与东汉郑玄《论语注》比照,可见朱子的关注点从圣人之法向圣人之心的变化;若与梁朝皇侃《论语义疏》进行对比,则有“意在言外”与“理在言中”的不同预设。这种旨在揣摩圣心与抽绎义理的读书法,却内含招致圣人与经典位格渐降的倾向:揣摩圣心的读书方法,隐含着圣人可学的前提,这便撤销了圣凡之间不可逾越的隔阂;“理在言中”的预设,则很容易让自家领会的义理成为据以解经的前见,从而让诠释的实质从“我注经”变成“经注我”。朱子解经,旨在重构经典的意义,于是而有全新的读书法。但“事与愿违”的后果,揭示出解经之两难:经学诠释蕴涵澄清与建构双重目标,但二者之间具有张力,时或顾此失彼、无法兼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读书 《论语集注》 郑玄 《论语义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读书故事
20
作者 吴尚之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共4页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读书传统,古代先贤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读书故事。这些故事,传诵不绝,历久弥新。从这些故事中,我们既能学习到古代先贤刻苦勤奋、好学不倦的读书精神,也能领悟到读书对一个人、一个家庭...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读书传统,古代先贤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读书故事。这些故事,传诵不绝,历久弥新。从这些故事中,我们既能学习到古代先贤刻苦勤奋、好学不倦的读书精神,也能领悟到读书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笔者从有关典籍文献中,收集整理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六个读书故事,并对故事内容进行了深入挖掘,对故事中蕴含的意义进行了简要提炼和点评,以供各位读者朋友阅读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文献 古代先贤 读书 耕读传家 故事 历久弥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