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膀胱内灌注治疗下尿路感染
1
作者 周莉 陈庆华 《蚌埠医药》 1994年第4期17-18,共2页
作者自1991年8月以来,使用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INJECTIO NORFLOXACINI ET GLUCOSI。蚌埠涂山制药厂生产)对67例下尿路非特异性细菌性感染患者行膀胱内灌注疗法,效果满意,特报告如下。
关键词 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膀胱内灌注疗法 下尿路感染 治疗效果 病原菌 不良反应 给药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HPLC测定
2
作者 龚学军 王红霞 《抗感染药学》 2004年第2期68-,共1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CLC-ODS色谱柱(6.0×150mm,5μm),流动相为:0.025 moL·L磷酸溶液(PH3.0)乙晴(87:13),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93 nm;在室温下对...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CLC-ODS色谱柱(6.0×150mm,5μm),流动相为:0.025 moL·L磷酸溶液(PH3.0)乙晴(87:13),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93 nm;在室温下对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诺氟沙星在10~30μg·mL的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1.2%(n=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致局部静脉呈条索状红线反应1例原因探讨
3
作者 徐秀珍 《淮海医药》 1996年第2期44-44,共1页
患者,女,30岁,1994年11月5日因腹痛、脐周围有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活跃大便镜检见白细胞.以急性肠炎收住院。入院后即给0.2%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四三工厂生产.批号941005—2)静脉滴注,10Am经患者手背静... 患者,女,30岁,1994年11月5日因腹痛、脐周围有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活跃大便镜检见白细胞.以急性肠炎收住院。入院后即给0.2%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四三工厂生产.批号941005—2)静脉滴注,10Am经患者手背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输液速度45滴/min,当时患者未感任何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静脉滴注 局部静脉呈条索状红线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诺氟沙星的含量
4
作者 韦曦 黄志军 宁磊 《华夏医学》 CAS 1997年第1期90-91,共2页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诺氟沙星的含量韦曦1黄志军2宁磊2(广西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1广西桂林医学院药学系九一级实习生2柳州市545000)关键词诺氟沙星;注射液;紫外分光光度法诺氟沙星是第三代喹...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诺氟沙星的含量韦曦1黄志军2宁磊2(广西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1广西桂林医学院药学系九一级实习生2柳州市545000)关键词诺氟沙星;注射液;紫外分光光度法诺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液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尿路感染30例临床观察
5
作者 王继业 《华夏医学》 CAS 1996年第2期151-152,共2页
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尿路感染30例临床观察ClinicalObservationson30CasesofUrinaryTractInfectionTreatedWithNorfloxacininGlucoseIn... 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尿路感染30例临床观察ClinicalObservationson30CasesofUrinaryTractInfectionTreatedWithNorfloxacininGlucoseInjection王继业(广西桂林市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先锋霉素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羧甲基纤维素包裹铜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牛奶中诺氟沙星
6
作者 李胜男 胡民康 +3 位作者 秦伯扬 杨文 冯俊 杜海军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1,共8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包覆的铜纳米颗粒(copper nanoparticles,Cu NPs)和碳黑(carbon black,CB)为原料,制备CMC@Cu/CB复合材料,构建检测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X)的高灵敏度电化学传感器。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 以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包覆的铜纳米颗粒(copper nanoparticles,Cu NPs)和碳黑(carbon black,CB)为原料,制备CMC@Cu/CB复合材料,构建检测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X)的高灵敏度电化学传感器。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CMC@Cu/CB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在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表面滴铸复合材料悬浮液,制备CMC@Cu/CB/GCE传感器。结果表明:CMC@Cu/CB/GCE呈均匀分散球状,传感器对NFX具有良好的电流响应,线性范围为0.4~100.0μmol/L,检出限为0.24μmol/L(R_(SN)=3),此外,该修饰电极对实际样品中NFX的测定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对牛奶提取物中NFX的加标回收率为98.8%~112.5%。同时,由于实验过程中原材料价格低廉,传感器的制备成本极低,在实际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铜纳米颗粒 羧甲基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被引量:1
7
作者 侯春影 黄小翠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3期76-76,共1页
氟罗沙星注射液为无色澄明液体,主要成分为氟罗沙星,属喹诺酮类抗菌药,适用于头孢类及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注射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为浅黄色澄明液体,主要用于改善骨科术后患者的末梢血液循环,避免静脉血栓的发生。
关键词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注射液 配伍禁忌 酮类抗菌药 液存 末梢血液循环 术后患者 药物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酸钾改性酒糟生物炭对诺氟沙星的吸附性能研究
8
作者 鲍志超 周雪松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6-253,共8页
针对水体中威胁人类健康和水生生态的残留诺氟沙星(NOR)的去除问题,以酒糟为原料,通过高铁酸钾浸渍活化和高温炭化制备磁性多孔生物炭吸附材料(FIC-700)。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测试法(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 针对水体中威胁人类健康和水生生态的残留诺氟沙星(NOR)的去除问题,以酒糟为原料,通过高铁酸钾浸渍活化和高温炭化制备磁性多孔生物炭吸附材料(FIC-700)。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测试法(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方法研究了生物炭的物理化学性质,测试结果表明高铁酸钾活化改性可有效改善生物炭的孔隙结构和提高其表面极性,对NOR的最大理论吸附量高达418.0 mg/g;高铁酸钾活化改性还可赋予其强磁性,使其易于回收,重复利用三次后仍能保持原吸附量的75%以上,有着优异的可重复利用性。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主要的吸附机理为孔隙填充、氢键、π-π电子供体-受体相互作用和表面络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酒糟经高铁酸钾活化改性以及适度炭化后所得磁性多孔生物碳材料有望作为一种高效去除废水中残存NOR的吸附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钾 生物炭 酒糟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9
作者 李大江 吕晓菊 +5 位作者 冯萍 王丽春 杨尧 俞汝佳 高燕渝 卢家秀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3年第4期184-184,共1页
关键词 甲磺酸加替葡萄糖注射液 盐酸左氧注射液 药物治疗 急性细菌性感染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2)-MIL-68(In)的后合成修饰及其在诺氟沙星萃取中的研究
10
作者 杨琳燕 陈峥嵘 +3 位作者 付雷明 刁琦林 张东超 李存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4-38,共5页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是一种由金属离子或团簇与有机连接基团通过配位键合成的多孔晶体材料。NH_(2)-MIL-68(In)作为一种典型的金属有机框架,因其具有高比表面积、可调孔径和功能性,在气体储存、分离、催化以...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是一种由金属离子或团簇与有机连接基团通过配位键合成的多孔晶体材料。NH_(2)-MIL-68(In)作为一种典型的金属有机框架,因其具有高比表面积、可调孔径和功能性,在气体储存、分离、催化以及光电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NH_(2)-MIL-68(In)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通过运用多种实验手段,我们采用溶剂热法制备NH_(2)-MIL-68(In),经后合成修饰分别制备出NH_(2)-MIL-68(In)-AA和NH_(2)-MIL-68(In)-CMC样品,对产物结构性质和性能表现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因NH_(2)-MIL-68(In)的较高比表面积和孔容,其在诺氟沙星萃取方面有很大优势,经过不同p H对诺氟沙星萃取分析,在p H=10时,NH_(2)-MIL-68(In)-CMC和NH_(2)-MIL-68(In)-AA萃取诺氟沙星的效果最好,经过不同洗脱液对诺氟沙星的萃取实验发现,NaOH的洗脱效果最好。本研究不仅加深了对NH_(2)-MIL-68(In)及后合成产物的结构和性能理解,也为该材料在实际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2)-MIL-68(In) 金属有机框架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N^(+)注入诱变耐诺氟沙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机制分析
11
作者 王婷 唐朝 +3 位作者 李琦 王雪瑞 林子越 蔡长龙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8-55,共8页
利用低能N^(+)注入诱变筛选耐诺氟沙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基因组测序、耐药表型和生物被膜分析,探索低能N^(+)注入驱动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诺氟沙星耐药性的机制。结果表明,利用低能N^(+)注入诱变获得81株耐诺氟沙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利用低能N^(+)注入诱变筛选耐诺氟沙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基因组测序、耐药表型和生物被膜分析,探索低能N^(+)注入驱动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诺氟沙星耐药性的机制。结果表明,利用低能N^(+)注入诱变获得81株耐诺氟沙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44株耐药菌16S rRNA或耐药基因出现片段缺失、插入、点突变和拷贝数变化;且基因变化高的耐药菌的药物外排蛋白、生物被膜的生物量和密度显著增加,对诺氟沙星的耐药性提高了8~16倍,并对5~8种抗菌药物产生了多重耐药。说明低能N^(+)注入可能通过介导金黄色葡萄球菌16S rRNA或相关耐药基因变异,调控细菌药物外排蛋白表达量增加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增强,进而介导菌株产生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N^(+)注入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稀释液用于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的研究
12
作者 陈绍云 谢跃生 +1 位作者 曾锋 陈维静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建立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用缓血酸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代替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做供试品稀释,按《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实验。结果:缓血酸胺缓冲溶液能排除氧氟沙星... 目的:建立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用缓血酸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代替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做供试品稀释,按《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实验。结果:缓血酸胺缓冲溶液能排除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对鲎试剂凝胶反应的干扰。结论:样品稀释剂改进后,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兔法做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热原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缓血酸胺缓冲溶液 鲎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鱼腥草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初探 被引量:14
13
作者 覃麟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鱼腥草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鱼腥草注射液配伍 ,观察配伍后的液体外观 ,p H值和含量变化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光谱扫描的测定。【结果】室温 2 5℃和加热至 37...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鱼腥草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鱼腥草注射液配伍 ,观察配伍后的液体外观 ,p H值和含量变化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光谱扫描的测定。【结果】室温 2 5℃和加热至 37℃放置 2 4 h后的混合液澄明 ,外观基本无颜色改变 ,p H值无明显变化 ,吸收光谱和含量基本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注射液 鱼腥草注射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诺氟沙星注射液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述真 李翠丽 杨晋英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59-61,共3页
乳酸诺氟沙星注射液是第三代含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菌谱广,对葡萄球菌、链球菌以及大肠杆菌、淋球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所致的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感染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具有价格低廉之优势。
关键词 乳酸 泌尿系 呼吸道 感染 抗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奶牛乳房炎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永玲 陈淑芬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1年第5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葡萄糖注射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氟沙星注射液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包定元 刘小康 +3 位作者 肖逸 曾昭贤 张淑华 欧珍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6年第3期3-7,10,共6页
国产诺氟沙星注射液对四川地区临床分离出的330株致病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10株,革兰氏阳性菌120株)的体外抗菌活力与诺氟沙星片基本一致,均显示广谱、高效抗菌作用,对阴性菌的作用较强,尤其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克氏肺炎杆菌的作... 国产诺氟沙星注射液对四川地区临床分离出的330株致病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10株,革兰氏阳性菌120株)的体外抗菌活力与诺氟沙星片基本一致,均显示广谱、高效抗菌作用,对阴性菌的作用较强,尤其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克氏肺炎杆菌的作用最强,MIC<sub>50</sub>、MIC<sub>90</sub>均≤0.5μg/ml;对肠道杆菌的抑菌活力与依诺沙星相似或略强,优于庆大霉素;对非产酶葡萄球菌的抑菌活力优于依诺沙星,与头孢曲松相同,MIC<sub>50</sub>均为1.0μg/ml;对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粪链球菌的作用均较依诺沙星、庆大霉索和头孢曲松强。不同的血清浓度(0~75%)、细菌接种量(10<sup>4</sup>~10<sup>8</sup>CFU/ml)及pH值(5.0~9.0)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不大。试验亦表明诺氟沙星注射液具强的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滴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导致过敏性休克1例
17
作者 聂红卫 徐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8期68-,共1页
关键词 过敏性休克 变应性休克 变态反应病 静滴 葡萄糖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30例临床疗效观察
18
作者 陈明伟 李忠民 +3 位作者 石志红 杨岚 刘宏 萧毅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468-472,共5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氧氟沙星的临床效果及其副作用,应用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30例,并与头孢唑啉钠进行了随机对照,结果显示其有效率为80%,细菌阴转率为80%,与头孢唑啉钠治疗结果近似(P>0.05),但起效时间短... 为了进一步了解氧氟沙星的临床效果及其副作用,应用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30例,并与头孢唑啉钠进行了随机对照,结果显示其有效率为80%,细菌阴转率为80%,与头孢唑啉钠治疗结果近似(P>0.05),但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除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外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说明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菌素,在临床上可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注射液 呼吸道感染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布西林钠与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19
作者 陈长莲 涂兰珍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葡萄糖注射液 呋布西林钠 配伍禁忌 注射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谱半合成青霉素 酮类抗生素 液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氟沙星注射液的抗菌作用与毒性研究
20
作者 包定元 曾昭贤 +3 位作者 刘小康 肖逸 张淑华 欧珍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4年第Z1期81-81,共1页
一、体外抗菌作用测定:诺氟沙星注射液对所试的330株革兰氏阳性菌(120株)、革兰氏阴性菌(210株)体外抗菌活力与诺氟沙星片基本一致,未见有耐药菌株出现;对阴性菌的作用较强,尤其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克氏肺炎杆菌的作用最强,MIC&l... 一、体外抗菌作用测定:诺氟沙星注射液对所试的330株革兰氏阳性菌(120株)、革兰氏阴性菌(210株)体外抗菌活力与诺氟沙星片基本一致,未见有耐药菌株出现;对阴性菌的作用较强,尤其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克氏肺炎杆菌的作用最强,MIC<sub>50</sub>、MIC<sub>90</sub>均≤0.5μg/ml,对肠道杆菌的抑菌活力与氟啶酸相似或略强,优于庆大霉素;对非产酶葡萄球菌的抑菌活力优于氟啶酸,与头孢三嗪相同,MIC<sub>50</sub>均为1.0μg/ml;对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粪链球菌的作用均较氟啶酸、庆大霉素和头孢三嗪强。不同的血清浓度(0—75%)、细菌接种量(10<sup>4</sup>—10<sup>8</sup>)及pH值(5.0—9.O)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不大,试验还证明,诺氟沙星注射液具有强的杀菌作用,当与细胞接触2.0小时后即呈现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液 抗菌作用 啶酸 抗菌活性 血清浓度 痢疾杆菌 克氏肺炎杆菌 肠道杆菌 毒性研究 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