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OD需求聚类的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璞 王天浩 阳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5-1364,共10页
随着交通出行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高速公路网络面临的运输压力日渐增加,经常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为了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并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交通管控措施,提出了考虑OD需求聚类的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模型。首先,... 随着交通出行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高速公路网络面临的运输压力日渐增加,经常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为了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并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交通管控措施,提出了考虑OD需求聚类的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模型。首先,利用湖南省高速公路以及国道、省道的地理信息数据构建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然后,根据OD对间距离和OD交通量的差异,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OD对进行聚类分析,将OD对划分为3个不同的类别。最后,应用遗传算法筛选出各类OD对中对拥堵贡献较大的出行群体,并建立有针对性的混合路径诱导模型,对拥堵贡献较大和拥堵贡献较小的出行群体分别应用不同的路径诱导方案。当OD需求扩样系数设置为6时,对OD对聚类可以将总出行成本进一步降低35186.03 min。在不进行OD对聚类时,使用规划路径的出行总数为79140,而实施OD对聚类后,使用规划路径的出行总数为70374。使用诱导路径的出行的平均出行时间由121.47 min下降为85.61 min,极少数出行(3.75%)的时间增加,且增加最大值低于3 min。对多个不同扩样系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进一步说明了考虑OD需求聚类的混合路径诱导模型具有良好的拥堵缓解效果。考虑OD需求聚类的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模型可以用于识别对拥堵贡献较大的关键出行群体,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路径诱导策略,在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同时能够减少对大多数出行者的影响,降低路径诱导策略的实施难度。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对出行距离较长的出行群体实施路径诱导能够更加有效地缓解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中的交通拥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网络 拥堵缓解 聚类分析 混合路径诱导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三维诱导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光东 金岩 +5 位作者 史俊南 聂鑫 邓蔓菁 张勇杰 刘源 赵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 :以胶原作为支架 ,建立外胚间充质细胞三维培养模型 ,并在培养液中加入 10ng/mlbFGF和 (或 ) 10 0ng/mlIGF 1等生长因子 ,观察和检测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 :经bFGF和IG... 目的 :探讨大鼠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 :以胶原作为支架 ,建立外胚间充质细胞三维培养模型 ,并在培养液中加入 10ng/mlbFGF和 (或 ) 10 0ng/mlIGF 1等生长因子 ,观察和检测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 :经bFGF和IGF 1诱导 4d后 ,在胶原的周边细胞出现平行排列的具有细长单极突起的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 ,通过免疫组化抗DSP抗体染色阳性。而其余组细胞排列较紊乱 ,抗DSP染色阴性。结论 :含有bFGF和IGF 1的三维诱导模型可诱导大鼠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外胚间充质细胞 成牙本质细胞 三维诱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交通路网描述方法及诱导模型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邹亮 徐建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1-44,共4页
在采用传统的公共交通路网描述方法的公交网络中,会出现大量两节点间有多条同向边的情况,这使得无法求解公交网络中的最短路径问题.有鉴于此,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公交路网描述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以上问题,使得所有经典的最短路径算法都能... 在采用传统的公共交通路网描述方法的公交网络中,会出现大量两节点间有多条同向边的情况,这使得无法求解公交网络中的最短路径问题.有鉴于此,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公交路网描述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以上问题,使得所有经典的最短路径算法都能够用于公交诱导系统.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个单目标和一个多目标公交诱导模型来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同时对文中提出的描述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证明.最后,以广州市的公交线路网络为例,对所提出的公交诱导模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和模型是十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交通网络 诱导模型 最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风险倾向的驾驶员路径诱导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惠玲 孔德学 敖谷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8-114,共7页
为有效改善驾驶员出行体验,根据交通量和通行能力等参数,建立路径旅行时间和事故风险成本的预测模型,获取正态分布下的均值和标准差;结合路径旅行时间和事故成本的风险厌恶系数,从广义出行费用角度出发,建立不同风险倾向驾驶员的路径诱... 为有效改善驾驶员出行体验,根据交通量和通行能力等参数,建立路径旅行时间和事故风险成本的预测模型,获取正态分布下的均值和标准差;结合路径旅行时间和事故成本的风险厌恶系数,从广义出行费用角度出发,建立不同风险倾向驾驶员的路径诱导模型;设计基于K条最短路径的求解算法。结果表明:路径的风险成本、时间成本,以及驾驶员的风险偏好等均会影响驾驶员的路径选择;基于不同风险倾向的驾驶员路径诱导模型有助于提高驾驶员行驶安全和城市道路网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倾向 驾驶员 路径诱导模型 事故风险成本 旅行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丹 王雅咪 +2 位作者 马希佳 程振洋 程芳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08-1814,共7页
子宫内膜癌(EC)是以阴道出血为主症的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目前EC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方案有限。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EC发病机制研究和新药开发至关重要。目前,EC动物模型的各类建模方法包括自发性EC动物模型、致癌物或雌激素诱导的EC... 子宫内膜癌(EC)是以阴道出血为主症的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目前EC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方案有限。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EC发病机制研究和新药开发至关重要。目前,EC动物模型的各类建模方法包括自发性EC动物模型、致癌物或雌激素诱导的EC动物模型、移植性EC动物模型、基因工程EC动物模型。自发性EC动物模型,用于Ⅰ型激素依赖型EC的相关研究,但因其随机性、成本高、肿瘤发生周期长,目前应用较少;用致癌物或雌激素诱导产生EC动物模型,多用于研究化疗药物对EC的影响及药物防治,但在分子水平上EC的表征较差;EC患者异位异种移植(PDX)动物模型,具有较高的分子和组织学稳定性,且保留了肿瘤的特征和行为,能够依据生物标志物预测患者的临床反应,可作为新药和靶向治疗验证的临床前模型;基因工程EC动物模型,主要用于研究与癌症发展相关的生物学机制,该模型高度模仿了EC患者常见的基因突变,有益于该类患者在临床治疗上的靶向选择。根据实验条件和目的选择合理的动物模型非常重要,期望将来有更完善地对EC病因、机制及治疗的相关研究,并能进一步促进EC动物模型建立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动物模型 模型特征 自发性动物模型 致癌物诱导的动物模型 雌激素诱导的动物模型 移植性动物模型 基因工程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差异对牛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文婷 万盈盈 +4 位作者 杨家煕 王文乾 王皓男 叶婉婷 寇秋爱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4,共10页
目的构建雌性及雄性牛Ⅱ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比较性别差异对CIA模型关节及关节外表现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及雄性SD大鼠并注射牛Ⅱ型胶原和弗氏完全佐剂诱导CIA模型,评估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关节炎... 目的构建雌性及雄性牛Ⅱ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比较性别差异对CIA模型关节及关节外表现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及雄性SD大鼠并注射牛Ⅱ型胶原和弗氏完全佐剂诱导CIA模型,评估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关节炎指数、足肿胀度、血清炎症因子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水平、脾指数、膝关节及踝关节病理、右后足爪骨破坏情况、肺间质病变情况。结果雌性CIA大鼠的关节炎指数在初次免疫后第21天较雄性CIA大鼠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足肿胀度在观察的任一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雌性CI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和脾指数均较雄性CIA大鼠显著升高(P<0.05,P<0.00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雌性CIA大鼠膝关节和踝关节病理的炎症细胞浸润及滑膜增生评分较雄性CIA大鼠显著升高(P<0.05),雌性CIA大鼠膝关节软骨损伤及右后足爪骨破坏程度均较雄性显著升高(P<0.05);雌性和雄性CIA大鼠均出现了肺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轻度纤维化,但雌性比雄性的肺间质病变更重。结论使用SD大鼠构建的雌性及雄性CIA模型均能兼具关节炎及肺间质病变,但雌性CIA大鼠的病变程度更重,在使用CIA模型进行RA相关研究时应关注性别差异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性别差异 牛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 间质性肺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实验模型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俊伟 耿兴超 李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40,共14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严重影响关节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模型是研究RA发生机制、药理毒理机制和药物筛选评价的重要工具。目前常用的RA实验模型分为动物模型和体外模型,随着生物技术和生物材料的发展,RA...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严重影响关节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模型是研究RA发生机制、药理毒理机制和药物筛选评价的重要工具。目前常用的RA实验模型分为动物模型和体外模型,随着生物技术和生物材料的发展,RA实验模型已从诱导性模型和2D体外模型发展至自发性基因修饰模型和3D体外模型,中医病证结合模型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对RA实验模型的造模、监测和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对RA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动物模型 体外模型 诱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活性染色质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样小鼠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小丹 严尚学 +6 位作者 王晶晶 赵文娣 程雁 赵伟 王杰 周爱武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8-732,共5页
目的建立活性染色质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样小鼠模型。方法从ConA活化的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中提取活性染色质,分别于d 0、d 14、d 21和d 28以染色质100μg在BALB/c小鼠尾根部及背部皮内注射免疫4次,诱导SLE样小鼠模型。目测半定量... 目的建立活性染色质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样小鼠模型。方法从ConA活化的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中提取活性染色质,分别于d 0、d 14、d 21和d 28以染色质100μg在BALB/c小鼠尾根部及背部皮内注射免疫4次,诱导SLE样小鼠模型。目测半定量尿蛋白试纸法检测动物的尿蛋白变化,HE染色法检查动物的肾脏、脾脏病理改变,计算动物的胸腺和脾脏指数,MTT法检测ConA和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Crea和BUN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ANA、抗dsDNA、IgG1、IgG2a、IL-10、IFN-γ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B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诱导模型小鼠尿蛋白水平升高,出现肾小球肾炎、脾脏增生等病理改变;脾脏指数明显升高,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增强;血清Crea、BUN、ANA、抗dsDNA、IgG1、IgG2a、IL-10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脾脏CD19+、CD19+CD21+、CD19+CD23+、CD19+IgD+B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明显升高,CD4+CD25+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结论 ConA活化淋巴细胞的染色质免疫同系BALB/c小鼠成功诱导了SLE样小鼠模型,其血清学、组织病理学及免疫学方面特征与人类SLE临床特征表现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活性染色质 诱导模型 自身抗体 细胞因子 T、B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拥堵车源的区域多层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策略
9
作者 王璞 王天浩 +3 位作者 李明伦 郭宝 吴紫健 肖健和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5-791,共7页
为了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利用国道和省道实现交通分流,并有针对性地实施路径诱导策略,建立了考虑拥堵车源的区域多层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模型。首先,构建了由国道、省道以及湖南省高速公路组成的区域多层交通网络,标定网络链接权重... 为了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利用国道和省道实现交通分流,并有针对性地实施路径诱导策略,建立了考虑拥堵车源的区域多层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模型。首先,构建了由国道、省道以及湖南省高速公路组成的区域多层交通网络,标定网络链接权重。然后,定位交通拥堵车源,建立了考虑拥堵车源的混合路径诱导模型,对从拥堵车源出发的车辆实施有针对性的路径诱导,在保障缓解交通拥堵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出行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实现多层网络有效分流,有效减少路网中车辆的平均出行时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只对少数出行者提供路径诱导信息以降低模型的实施难度,并通过调查出行者对建议路径的接受率,制定合适的路径诱导信息发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拥堵车源 拥堵缓解 混合路径诱导模型 多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诱导型结肠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邓莉 胡晋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2-526,共5页
实验动物模型对于发现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及探讨其发病机制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文献查阅,综述了目前用于炎症性肠病药理学研究的化学诱导型结肠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从制备方法、模型特征、可能的致病机制和用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实验动物模型对于发现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及探讨其发病机制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文献查阅,综述了目前用于炎症性肠病药理学研究的化学诱导型结肠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从制备方法、模型特征、可能的致病机制和用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于认知和了解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及在实验中对IBD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化学诱导型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见穿诱导铁死亡抑制小鼠食管癌发生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鑫荣 贾蕾 +3 位作者 李丽峰 黄鸣 吴忠冰 李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3784-3789,共6页
背景食管癌是一种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石见穿(SJC)作为传统中药,其清热解毒、活血镇痛之功常用于食管癌的治疗中。药理实验研究证明,SJC具有抗癌性,可有效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目的基于... 背景食管癌是一种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石见穿(SJC)作为传统中药,其清热解毒、活血镇痛之功常用于食管癌的治疗中。药理实验研究证明,SJC具有抗癌性,可有效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目的基于铁死亡探讨SJC抑制C57小鼠食管原位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和机制。方法2022年2月—2023年2月选取SPF级C57BL/6雌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n=15)、单纯4NQO诱癌组(4NQO组,n=25)、4-硝基喹啉N-氧化物(4NQO)+SJC低剂量组[4NQO/SJC(91 mg)组,n=25]和4NQO+SJC高剂量组[4NQO/SJC(182 mg)组,n=25]。采用4NQO诱导的方式进行C57小鼠食管癌原位模型的制备。观察小鼠活动情况,记录其精神状况和进食饮水情况,每隔8周分组测量小鼠体质量并进行记录。32周后进行食管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病理学分析。测定食管组织Fe^(2+)、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食管组织中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NCOA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质的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小鼠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Breslow检验。结果造模8、16、24、32周4NQO组、4NQO/SJC(91 mg)组、4NQO/SJC(182 mg)组小鼠体质量低于Control组,32周4NQO/SJC(91 mg)组、4NQO/SJC(182 mg)组小鼠体质量高于4NQO组(P<0.05)。Breslow检验结果显示,4组小鼠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07,P=0.019)。HE染色结果可见,4NQO组小鼠食管上皮组织呈现异常增生,细胞排列紊乱,出现角化珠等异常病理改变;与4NQO组比较,4NQO/SJC(91 mg)组和4NQO/SJC(182 mg)组食管上皮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4NQO组、4NQO/SJC(91 mg)组、4NQO/SJC(182 mg)组Fe^(2+)、MDA均低于Control组,GSH均高于Control组(P<0.05);4NQO/SJC(91 mg)组、4NQO/SJC(182 mg)组Fe^(2+)、MDA均高于4NQO组,GSH均低于4NQO组(P<0.05);4NQO/SJC(182 mg)组Fe^(2+)、MDA均高于4NQO/SJC(91 mg)组,GSH均低于4NQO/SJC(91 mg)组(P<0.05)。4NQO组NCOA4低于Control组、4NQO/SJC(91 mg)组、4NQO/SJC(182 mg)组,GPX4高于Control组、4NQO/SJC(91 mg)组、4NQO/SJC(182 mg)组(P<0.05);4NQO/SJC(91 mg)组、4NQO/SJC(182 mg)组GPX4高于Control组(P<0.05)。结论SJC可干预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NCOA4介导的铁蛋白吞噬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铁死亡 石见穿 原位癌诱导模型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衰老细胞模型的建立及Klotho启动子截短型突变体的构建和活性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淑军 吴国艺 +3 位作者 王海龙 赵影 李小燕 陈小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3-149,共7页
目的:建立诱导型衰老细胞模型并检测抗衰老相关的Klotho基因启动子的不同截短型突变体的活性,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原代的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经过流式细胞术分离鉴定后,通过设置不同过氧化氢的浓度,按时间梯度摸索诱导原代... 目的:建立诱导型衰老细胞模型并检测抗衰老相关的Klotho基因启动子的不同截短型突变体的活性,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原代的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经过流式细胞术分离鉴定后,通过设置不同过氧化氢的浓度,按时间梯度摸索诱导原代HUVEC细胞衰老的条件并最终通过SA-β-gal染色及定量PCR技术来确定其诱导条件.以全长的Klotho启动子为模版,通过PCR的方法,获得不同长度的Klotho启动子截短型突变体,并通过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试剂盒检测不同的启动子截短型突变体在诱导型衰老细胞内的激活程度.结果:培养基中过氧化氢浓度为600μM,处理96 h后,成功构建了诱导型衰老细胞模型;通过PCR的方法成功构建了长度分别为1 711 bp、1 262 bp、785 bp和735 bp的4个长度截短型突变体,并发现735 bp的截短型突变体在诱导型衰老细胞内的激活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成功建立了诱导型衰老细胞模型,并成功构建了Klotho基因的启动子截短型突变体,检测和发现这些突变子在诱导型衰老细胞内的激活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为下一步治疗衰老相关疾病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衰老细胞模型 KLOTHO 启动子 截短型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制备 被引量:39
13
作者 李宝丽 唐方 庞晓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研究建立较为理想的寒湿痹型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模型。方法:采用不同浓度Ⅱ型胶原和弗氏佐剂联合应用于大鼠足部注射,诱导关节炎;测量大鼠足肿胀度,并计算肿胀率;检测血清唾液酸水平;观察滑膜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低浓... 目的:研究建立较为理想的寒湿痹型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模型。方法:采用不同浓度Ⅱ型胶原和弗氏佐剂联合应用于大鼠足部注射,诱导关节炎;测量大鼠足肿胀度,并计算肿胀率;检测血清唾液酸水平;观察滑膜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低浓度Ⅱ型胶原和完全佐剂组大鼠关节肿势迅猛,近似于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高浓度Ⅱ型胶原和不完全佐剂组大鼠关节肿势和缓;各模型组大鼠血清唾液酸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滑膜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与类风湿关节炎相符。结论:高浓度的Ⅱ型胶原加不完全佐剂给药组是较为理想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中医辩证属寒湿痹症,与之相比较,佐剂关节炎模型接近于湿热痹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寒湿痹 关节肿胀率 血清唾液酸 滑膜组织的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表达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非 陈向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9-144,共6页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OIR)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并初步研究其在OIR模型中的促新生血管生长机制。方法:30只C57BL/6J新生小鼠随机分为2组。其中15只小鼠置于氧浓度为75%的容器内饲养5 d,再转移至正常...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OIR)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并初步研究其在OIR模型中的促新生血管生长机制。方法:30只C57BL/6J新生小鼠随机分为2组。其中15只小鼠置于氧浓度为75%的容器内饲养5 d,再转移至正常空气下饲养5 d,作为高氧诱导组;另15只小鼠一直在正常空气中饲养,作为正常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视网膜SDF-1、CD14蛋白的定位及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视网膜SDF-1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氧诱导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目明显增多(P<0.01),血管分支减少,大血管扩张、迂曲。两组小鼠视网膜神经上皮均可见SDF-1和CD14阳性染色,但高氧诱导组的SDF-1和CD14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并且视网膜SDF-1与CD14的蛋白含量存在正相关(r=0.898,P<0.01)。视网膜SDF-1 mRNA表达在高氧诱导组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OIR模型小鼠视网膜SDF-1表达增高,其促新生血管功能可能与CD14+细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D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钢应变诱导析出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姜丙亚 曹铁山 +1 位作者 程从前 赵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0,共10页
耐热钢是火电、核电、化工等领域中服役于高温条件下的关键材料,在服役过程中析出相的存在对耐热钢热强性、韧性、组织稳定性及抗高温氧化性等具有重要影响,而应变使基体中产生大量位错,对于析出相形核有促进作用。对耐热钢的主要合金... 耐热钢是火电、核电、化工等领域中服役于高温条件下的关键材料,在服役过程中析出相的存在对耐热钢热强性、韧性、组织稳定性及抗高温氧化性等具有重要影响,而应变使基体中产生大量位错,对于析出相形核有促进作用。对耐热钢的主要合金元素和析出相进行了介绍,从应变诱导形核、应变诱导析出相长大和粗化、应变诱导析出模型的工程应用3个方面对耐热钢应变诱导析出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应变诱导析出模型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钢 应变诱导析出模型 析出相 形核 长大和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模型小鼠视网膜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崔钰莹 邱宇 +1 位作者 高洪莲 张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0-445,共6页
目的研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融合蛋白康柏西普(Conbercept)玻璃体内注射对小鼠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OIR)模型中视网膜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方法普通级7 d龄C57BL/6小鼠10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OIR组、OIR+生理盐水(NS)... 目的研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融合蛋白康柏西普(Conbercept)玻璃体内注射对小鼠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OIR)模型中视网膜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方法普通级7 d龄C57BL/6小鼠10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OIR组、OIR+生理盐水(NS)组及OIR+Conbercept组,每组25只。其中空白对照组小鼠在常氧环境中饲养至17 d龄。OIR组、OIR+NS组及OIR+Conbercept组小鼠通过高流量吸氧建立OIR模型,并在此环境中饲养至12 d龄,OIR+NS组和OIR+Conbercept组小鼠分别行右眼玻璃体内注射1μL NS、1μL Conbercept后,在常氧环境中饲养至17 d龄,处死。取各组小鼠右眼眼球行HE染色及视网膜铺片,观察突破内界膜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及血管分布;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中酪氨酸羟化酶(T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量;行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DA含量。结果空白对照组小鼠视网膜各层清晰,未见明显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OIR组小鼠视网膜各层排列紊乱,视盘周围可见大片无灌注区,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VEGF相对表达量均增加,TH相对表达量、DA含量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OIR+NS组与OIR组相比,小鼠视网膜中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DA含量及VEGF、TH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OIR组及OIR+NS组相比,OIR+Conbercept组小鼠视网膜各层排列较清晰,视盘周围可见小片状无灌注区,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DA含量及VEGF、TH相对表达量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OIR模型中视网膜DA含量及TH相对表达量均降低;玻璃体内注射Conbercept后,视网膜新生血管及VEGF相对表达量均减少,TH相对表达量、DA含量均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 多巴胺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康柏西普 酪氨酸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A/1J小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慧雯 郝文婷 +5 位作者 陈德生 张雅文 陆云娟 李向阳 秦苏萍 潘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10,共4页
目的建立DBA/1J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从形态学、病理学及免疫学等多方面对该模型进行鉴定。方法将牛Ⅱ型胶原(typeⅡcollagen,CⅡ)与佐剂混合并充分乳化,于DBA/1J小鼠尾根部皮下注射进行初次免疫,... 目的建立DBA/1J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从形态学、病理学及免疫学等多方面对该模型进行鉴定。方法将牛Ⅱ型胶原(typeⅡcollagen,CⅡ)与佐剂混合并充分乳化,于DBA/1J小鼠尾根部皮下注射进行初次免疫,21 d后同样的方法进行再次免疫。观察小鼠体重变化、关节肿胀程度等形态学指标,进行踝关节病理检查,并用CB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造模组小鼠体重于首免后35 d开始下降并持续低于对照组。于28 d,造模组小鼠出现足爪红肿,35 d足爪肿胀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至62 d发病率高达90%。病理学检测显示,造模组小鼠关节腔变窄,滑膜组织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软骨结构不同程度破坏。相比于对照组,造模组小鼠血清中炎性因子IL-6、IFN-γ、MCP-1显著升高(P<0.05),而抗炎因子IL-10轻微下降(P>0.05)。结论 DBA/1J小鼠尾根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可成功诱导CIA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A/1J小鼠 牛Ⅱ型胶原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交通流预测的广域动态交通路径诱导方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韩直 徐冲聪 韩嵩乔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7-123,129,共8页
为提升车辆通行效率,以预测型诱导策略为基础,以排队长度作为交通诱导的约束条件,利用小波神经网络短时交通量预测预知路段堵死事件发生路段,通过广域诱导时空边界条件对事件路段进行节点分级和诱导周期长度界定,进而建立广域诱导模型;... 为提升车辆通行效率,以预测型诱导策略为基础,以排队长度作为交通诱导的约束条件,利用小波神经网络短时交通量预测预知路段堵死事件发生路段,通过广域诱导时空边界条件对事件路段进行节点分级和诱导周期长度界定,进而建立广域诱导模型;对事件区域路网进行分区,进一步确定该模型诱导起点位置,引入基于路径尺度的Logit路径选择模型作为诱导路径选择方法,通过流量迭代分配方法实现路网负载均衡.通过实例验证,该诱导方法能有效地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提高路网通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路径诱导 短时交通流预测 广域诱导模型 时空边界条件 LOGIT模型 动态流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模型及其在疾病研究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浩 关艳玲 +3 位作者 张雨 刘倩 魏伟 马旸 《中国药理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01-1207,共7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多发于女性的肝脏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免疫介导肝内小胆管的破坏和抗线粒体抗体(AMA)的存在。由于获取人体组织标本的困难和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目前,在了解该病的发病...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多发于女性的肝脏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免疫介导肝内小胆管的破坏和抗线粒体抗体(AMA)的存在。由于获取人体组织标本的困难和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目前,在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方面进展有限。近些年来,一些独特的小鼠模型被先后报道,这些小鼠模型显示出类似于人类PBC的血清学、生化和组织学特征。该文对各种PBC的小鼠模型进行综述,详细介绍各种小鼠PBC模型特点和形成机制,并讨论它们在PBC研究中的优势和局限,为研究PBC的发病机制和开发PBC的治疗药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小鼠模型 手术模型 药物诱导模型 抗原免疫模型 基因自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促反应的“诱导契合-锁钥”模式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子剑 潘荣 +1 位作者 周园 赫荣乔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8-426,共9页
在酶学理论中,阐释酶识别底物专一性的代表性学说有"锁钥"和"诱导契合"模型等.作者此前研究了蚯蚓蛋白酶Ⅰ(Eisenia fetida proteaseⅠ,EfP-Ⅰ)的底物专一性,提出了"诱导契合-锁钥"反应模式.然而,采用EfP... 在酶学理论中,阐释酶识别底物专一性的代表性学说有"锁钥"和"诱导契合"模型等.作者此前研究了蚯蚓蛋白酶Ⅰ(Eisenia fetida proteaseⅠ,EfP-Ⅰ)的底物专一性,提出了"诱导契合-锁钥"反应模式.然而,采用EfP-Ⅰ建立的模式是否具有普遍的酶学意义需要进一步论证.以蚯蚓蛋白酶Ⅱ(Eisenia fetida proteaseⅡ,EfP-Ⅱ)、枯草杆菌蛋白酶(subtilisin,Sub)以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为材料,分别研究了底物反应后酶与其他底物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经过凝血酶底物chromozym TH(CTH)反应后,蚯蚓蛋白酶Ⅱ和枯草杆菌蛋白酶与尿激酶底物(chromozym U,CU)的反应活性显著降低(P<0.05),表现出符合"诱导契合-锁钥"反应的模式.蚯蚓蛋白酶Ⅱ和枯草杆菌蛋白酶先与CU反应后,却仍能与CTH反应,但后续不能与CU发生反应,仍然表现为"诱导契合-锁钥"模式.另外,丙酮酸反应后的LDH,对乳酸的反应活力显著降低(P<0.05),而乳酸反应后的LDH对丙酮酸的活性却无显著变化.这可能是丙酮酸诱导的LDH构象具有相对的刚性,而乳酸诱导的酶构象具有相对柔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蛋白酶Ⅱ 枯草杆菌蛋白酶 乳酸脱氢酶 锁钥模型 诱导契合模型 诱导契合-锁钥模型 底物专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