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能性干细胞概述及其在家畜上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佳美 黄永震 +8 位作者 高晨 李俊良 陈燕 朱波 张路培 王泽昭 高会江 李俊雅 高雪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3-1483,共11页
多能性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潜力和分化成多种类型组织细胞的能力,是当前干细胞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家畜多能性干细胞的研究不仅具有基础理论意义,在家畜繁殖育种、生物医学、食品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胚胎干细胞和诱导性... 多能性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潜力和分化成多种类型组织细胞的能力,是当前干细胞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家畜多能性干细胞的研究不仅具有基础理论意义,在家畜繁殖育种、生物医学、食品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胚胎干细胞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为例,对多能性干细胞的多能性状态及培养条件、鉴定方法进行概述,综述了家畜多能性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家畜多能性干细胞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 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诱导多能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山牛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建立
2
作者 赵文轩 高雪 +2 位作者 余大为 高晨 李俊雅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31-1743,共13页
旨在建立稳定传代并符合多能性标准的蒙山牛诱导多能干细胞。本研究首先用酶消化法建立了成年蒙山牛公牛耳缘成纤维细胞,并进行细胞存活率、生长曲线测定。同时采用了基于DOX调控的非病毒重编程外源基因表达系统,使用在3i/LIF和NBFR培... 旨在建立稳定传代并符合多能性标准的蒙山牛诱导多能干细胞。本研究首先用酶消化法建立了成年蒙山牛公牛耳缘成纤维细胞,并进行细胞存活率、生长曲线测定。同时采用了基于DOX调控的非病毒重编程外源基因表达系统,使用在3i/LIF和NBFR培养体系诱导蒙山牛成纤维细胞重编程,并对获得的蒙山牛诱导多能干细胞进行多能性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获得的蒙山牛耳缘成纤维细胞增殖正常、状态良好,蒙山牛诱导多能干细胞克隆形态呈现边界圆滑的圆顶型、碱性磷酸酶表达呈阳性、标志多能性基因表达显著高于成纤维细胞(P<0.001),OCT4、SOX2、NANOG多能性蛋白的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展现出与之前研究中报道的牛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相似的多能性状态。这一成果为牛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并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其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中的潜力。为体外配子生产进而复原濒危、灭绝的牛地方品种提供了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山牛 多能 细胞重编程 诱导多能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多能干细胞通过修复ZO-1蛋白改善脓毒症小鼠肠黏膜通透性和细菌移位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嘉 詹蔚 +5 位作者 江仁 刘志豪 杨春华 廖瑾莉 詹红 熊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8-685,共8页
【目的】探讨诱导型多能干细胞(i PS-MSC)对脓毒症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善作用和对肠道菌群移位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常规培养及传代i PS-MSC。在脓毒症建立2 h和6 h经小鼠尾静脉注... 【目的】探讨诱导型多能干细胞(i PS-MSC)对脓毒症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善作用和对肠道菌群移位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常规培养及传代i PS-MSC。在脓毒症建立2 h和6 h经小鼠尾静脉注射进行治疗干预(1×106/只)。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备新质粒p ET28b(+)-EGFP,转染大肠杆菌,并在脓毒症后连续2 d予小鼠进行灌胃处理。在脓毒症发生72 h后,取各组小鼠腹水及肠系膜淋巴结匀浆于Kan抗性的LB培养基培养鉴定,计算和比较菌群负荷。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小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肠黏膜ZO-1蛋白的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带有GFP绿色荧光蛋白的ips-MSC在损伤肠黏膜的移行和归巢情况。【结果】成功构建表达绿色荧光的重组大肠杆菌p ET-28b(+)-EGFP作为实验用示踪菌。灌胃处理后,ips-MSC治疗的小鼠腹水和肠系膜淋巴结的示踪菌的菌负荷较脓毒症组明显降低,其中ips-MSC 2 h治疗组较6 h治疗组降低的更明显。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脓毒症小鼠肠系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破坏,细胞间缝隙增宽,而经i PS-MSC治疗的小鼠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破坏明显改善,在2 h治疗组表现更为明显,伴随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静脉注射i PS-MSC能够向脓毒症小鼠损伤的肠黏膜移行,通过提高连接蛋白ZO-1的表达,修复紧密连接,改善脓毒症小鼠肠黏膜的通透性,减少脓毒症时肠道菌群的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脓毒症 肠黏膜通透 紧密连接 ZO-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非基因整合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株 被引量:1
4
作者 许静 盛梦瑶 +10 位作者 周圆 邢文 白洁 温伟 纪光臻 张鸿雁 金晖 吕翠翠 袁卫平 张孝兵 程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15-1421,共7页
目的:利用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C)技术建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系,为研究血液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一个实验模型。方法:采用非基因整合型质粒重编程携带JAK2V617F突变的PMF患者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诱导生成该患者特异的... 目的:利用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C)技术建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系,为研究血液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一个实验模型。方法:采用非基因整合型质粒重编程携带JAK2V617F突变的PMF患者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诱导生成该患者特异的iPS细胞株。结果:采用此方法建立的iPS细胞株,在体外能够稳定传代,无外源性基因整合,多能性基因表达水平与人胚胎干细胞类似,在体内具有形成三胚层结构的能力。测序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患者的iPS细胞株携带不同负荷的JAK2V617F突变。结论:成功地建立非基因整合的PMF患者特异的iPS细胞株,这为研究PMF的发病机制、化疗药物筛选及实现精准化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疾病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原发骨髓纤维化 非整合 Episomal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用于培养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世强 李孟心 +6 位作者 韩高链 郭丽荣 赵迪鹏 李俊玲 郭田燕 杜荣 秦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29-735,共7页
试验在体外分离培养1月龄绵羊胚胎成纤维细胞(sheep embryonic fibroblast,SEF),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探讨其作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体外培养饲养层的可行性。试验以SNL饲养层细胞为对照,人iPSC(hiPSC... 试验在体外分离培养1月龄绵羊胚胎成纤维细胞(sheep embryonic fibroblast,SEF),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探讨其作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体外培养饲养层的可行性。试验以SNL饲养层细胞为对照,人iPSC(hiPSC)为培养对象,通过形态学观察、碱性磷酸酶(AP)染色、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细胞化学对hiPSC标志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检测,比较了SEF细胞和SNL细胞作为干细胞饲养层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期内,与SNL饲养层体外培养的hiPSC相似,SEF饲养层体外培养的hiPSC在形态上呈集落样生长,增殖速度快;AP染色呈蓝紫色,能够维持未分化状态;能正常表达多能性标志基因。两种饲养层细胞培养的hiPSC多能性标志基因c-Myc、Klf4、OCT 4和SOX 2 mRNA的表达以及OCT4、SOX2、SSEA4和TRA-1-60蛋白的表达并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SEF可作为体外培养iPSC的饲养层细胞,为进一步建立可表达促生长因子的基因修饰SEF细胞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胚胎成纤维细胞(SEF) 饲养层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 多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小鼠支持细胞体外重编程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的研究
6
作者 杜军慧 曹文广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4-190,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利用4种特定转录因子将转基因小鼠支持细胞体外重编程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4种特定转录因子Oct4、Sox2、c-Myc及Klf4导入转基因小鼠支持细胞,同时以绿色荧光蛋白(... 试验旨在研究利用4种特定转录因子将转基因小鼠支持细胞体外重编程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4种特定转录因子Oct4、Sox2、c-Myc及Klf4导入转基因小鼠支持细胞,同时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空载体检测病毒感染情况。感染的支持细胞3d左右表达GFP蛋白,同时细胞开始缩小聚集,失去原有支持细胞形态,逐步形成突起样克隆,16d左右感染的支持细胞不表达GFP蛋白,形成具有典型干细胞特征的iPS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表明iPS细胞处于未分化状态;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iPS细胞可表达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特异性基因;体外悬滴培养可形成拟胚体(embryoid body,EBs),可分化为三胚层来源的多种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小鼠 支持细胞 体外诱导重编程 诱导多能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基因整合建立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方法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淑平 李彦欣 +7 位作者 许静 顾海慧 张鸿雁 梁昊岳 刘汉芝 张孝兵 程涛 袁卫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0-587,共8页
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C)技术具有临床应用前景,但iPSC的遗传稳定性和成瘤性阻碍了其可能的临床应用。非整合质粒(Episomal)方法无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并且方法简单,适宜推广,是目前保证iPSC遗传安全性的最佳方案之一,但其诱导效... 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C)技术具有临床应用前景,但iPSC的遗传稳定性和成瘤性阻碍了其可能的临床应用。非整合质粒(Episomal)方法无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并且方法简单,适宜推广,是目前保证iPSC遗传安全性的最佳方案之一,但其诱导效率偏低,严重阻碍了其应用。本研究旨在优化Episomal方法,将脐血单个核细胞(CB MNC)重编程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C),建立无基因整合的iPSC的高效生成技术体系,为以后建立疾病iPSC奠定基础。利用CB MNC,通过比较不同氧含量,诱导质粒,MNC培养方法和预刺激时间等条件对Episomal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CB MNC采用红系培养液,培养8 d,使用启动子为SFFV(spleen focus forming virus)的Episomal载体,在低氧(3%)条件下诱导,CB MNC重编程效率最高,可达到0.12%。通过分析最佳条件下供体细胞成分发现,表型为CD36+CD71+CD235alow的有核红细胞是重编程最主要的供体细胞来源。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并优化出一种可推广的高效安全的,可以用于临床应用研究的iPSC诱导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脐血 单个核细胞 Episomal载体 非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治疗
8
作者 朱玮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73-777,共5页
青光眼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而导致视觉功能损害的一类眼科疾病。开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的主要类型之一,其主要致病因素为小梁网细胞凋亡导致的高眼压。随着干细胞研究的迅速发展,利用干细胞治疗小梁网退行性病变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青光眼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而导致视觉功能损害的一类眼科疾病。开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的主要类型之一,其主要致病因素为小梁网细胞凋亡导致的高眼压。随着干细胞研究的迅速发展,利用干细胞治疗小梁网退行性病变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为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其中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作为新型干细胞,根据其自体来源的特性,成为潜在的可用于临床治疗的细胞类型。目前,利用iPSCs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仍然是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本文从iPSCs的特性的角度揭示其临床应用的困难及策略,并根据目前iPSCs在原发性青光眼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概括其在不同物种、不同原因、不同病理进程的开角型青光眼模型中的治疗效果。此外,iPSCs针对小梁网退行性病变的治疗仍存在其特有的问题,本文从相关治疗的安全性、时效性、特异靶向性方面进行阐述,并针对不同问题,结合目前研究热点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同时也旨在提供前沿的科学热点问题,及时对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期望在科研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推动iPSCs在临床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最终为青光眼患者带来光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开角型青光眼 诱导多能干细胞 小梁网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多能性和决定早期细胞命运的信号通路
9
作者 李丽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7-927,共1页
胚胎源性人类多能干细胞和重编程的(repm班吼med)体细胞来源的人类多能干细胞的共同特征包括无限增殖和持久、广泛地向各种类型细胞分化的潜能。但是在维持细胞多能性和调控细胞分化方面,这两种来源的细胞是否依赖相似的机制仍然存... 胚胎源性人类多能干细胞和重编程的(repm班吼med)体细胞来源的人类多能干细胞的共同特征包括无限增殖和持久、广泛地向各种类型细胞分化的潜能。但是在维持细胞多能性和调控细胞分化方面,这两种来源的细胞是否依赖相似的机制仍然存在争议,而在这些机制中出现任何一点差异都将会导致经重编程的成纤维细胞产生的多能诱导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的多能性发生异常改变。在此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诱导 多能干细胞 多能 早期细胞命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早衰患者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建系、鉴定及诱导分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文艳飞 蔡柳洪 +2 位作者 何文 曾敏慧 蒋满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0-145,共6页
目的:建立和鉴定卵巢早衰(又称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患者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研究其向原始生殖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将表达Oct4、Sox2、c-Myc、Klf4和Lin2... 目的:建立和鉴定卵巢早衰(又称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患者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研究其向原始生殖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将表达Oct4、Sox2、c-Myc、Klf4和Lin28基因的p EB-C5和表达SV40 T抗原的p EB-Tg质粒转染POI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其重编程为i PSCs并检测其干细胞多能性特性。添加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ro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后,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原始生殖细胞标志物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细胞免疫荧光、拟胚体及畸胎瘤形成检测,证明了POI患者外周血来源的i PSCs可成功向3胚层细胞分化并保持多能性。添加TGF-β1和BMP4后,诱导组原始生殖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stem cell growth factor receptor,c-Kit)、发育多能性相关蛋白3(developmental pluripotency-associated 3,STELLA/DPPA3)和DEAD盒多肽4(DEAD box polypeptide 4,VASA/DDX4)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VASA/DDX4蛋白表达水平亦明显增加(P<0.05)。结论:PO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可被成功诱导成无外源性基因整合的i PSCs,并且具有多能分化特性,添加TGF-β1和BMP4后可向原始生殖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卵巢功能不全 诱导多能干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定因子诱导胎猪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多能性细胞 被引量:3
11
作者 殷慧群 曹鸿国 +8 位作者 孙雪萍 薛奕杰 张卫琴 黄伟玲 陶勇 刘亚 李运生 张运海 章孝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7-612,共6页
尝试运用限定因子融合蛋白建立猪的诱导多能性干细胞.试验采用Oct4、Sox2、Klf4、c-Myc四种限定因子经慢病毒表达载体系统介导感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对表达外源限定因子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传代,逐步分离培养出集落边缘界限清晰... 尝试运用限定因子融合蛋白建立猪的诱导多能性干细胞.试验采用Oct4、Sox2、Klf4、c-Myc四种限定因子经慢病毒表达载体系统介导感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对表达外源限定因子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传代,逐步分离培养出集落边缘界限清晰的细胞克隆,细胞集落生长状态稳定、核型正常、碱性磷酸酶检测为阳性,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Oct4、Nanog、SSEA-1蛋白表达为阳性,体内能够分化形成含有三个胚层的畸胎瘤.结果证实分离培养的细胞克隆为猪诱导多能性干细胞,为进一步完善诱导方案和深入研究应用猪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 限定因子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依赖的鼠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具有类胚胎干细胞多能性
12
作者 田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7-717,共1页
近期研究表明干细胞在形态、分子以及功能上都存在两种明显特殊形式:以鼠源胚胎干细胞为代表的一类白血病抑制因子依赖性多能状态,以及鼠类外胚层干细胞为代表的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依赖性原始多能状态。在鼠源外胚层干细胞培养条件下... 近期研究表明干细胞在形态、分子以及功能上都存在两种明显特殊形式:以鼠源胚胎干细胞为代表的一类白血病抑制因子依赖性多能状态,以及鼠类外胚层干细胞为代表的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依赖性原始多能状态。在鼠源外胚层干细胞培养条件下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的诱导取决于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研究发现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意外地表现出类胚胎干细胞或内细胞群的性能。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有X染色体活性、多遗传性分化、畸胎瘤潜能以及在有机体内的嵌合能力。调查结果表明在129和B16鼠系中,无论出于何种生长因子环境下,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都能保持原始多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 诱导 多潜能干细胞 类胚胎干细胞 多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多能干细胞在眼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招志毅(综述) 陈建苏(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2-666,共5页
2006年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的建立被誉为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使得进行患者体细胞来源的干细胞治疗成为可能。近年的研究表明,动物和人的成纤维细胞、B淋巴细胞、神经干细胞、头发角质细胞、胰腺细胞、脐带基质和羊膜的间... 2006年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的建立被誉为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使得进行患者体细胞来源的干细胞治疗成为可能。近年的研究表明,动物和人的成纤维细胞、B淋巴细胞、神经干细胞、头发角质细胞、胰腺细胞、脐带基质和羊膜的间充质细胞均可重编程成为iPSCs并可通过一定的诱导分化为特定类型的细胞,为多种疾病的特异性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而iPSCs研究在眼科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在眼科,iPSCs诱导后可分化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感光细胞和其他视网膜细胞,从而为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病变奠定了基础。与传统的干细胞治疗不同,iPSCs移植治疗相应的疾病避免了传统干细胞治疗所存在的道德伦理及免疫排斥等限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就iPSCs的概念、诱导策略及方法、在眼科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视网膜变疾病 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iPSCs向神经细胞的诱导分化
14
作者 吕长荣 陈冬梅 +1 位作者 辛晓玲 窦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3,共7页
【目的】通过类胚体介导体外自由分化与诱导分化,验证所建立的牛诱导性多能干细胞(Bovine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biPSCs)能否分化为外胚层的神经细胞。【方法】将biPSCs悬浮培养以制备类胚体,通过类胚体介导使biPSCs在添加全... 【目的】通过类胚体介导体外自由分化与诱导分化,验证所建立的牛诱导性多能干细胞(Bovine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biPSCs)能否分化为外胚层的神经细胞。【方法】将biPSCs悬浮培养以制备类胚体,通过类胚体介导使biPSCs在添加全反式维甲酸(RA)和β巯基乙醇(β-Me)诱导体系中分化为神经细胞,比较其诱导效率;提取不同诱导体系的分化细胞与类胚体的总RNA,利用RT-PCR方法鉴定分化细胞中神经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结果】培养的biPSCs集落呈球形,中央隆起,周围界限清晰,与胚胎干细胞集落形态类似。biPSCs碱性磷酸酶(AP)染色为阳性,并表达SSEA-4干细胞特异性表面蛋白。biPSCs通过类胚体介导分化,在未添加化学诱导物的条件下,可自由分化为Nestin、GFAP与NSE阳性神经细胞,其阳性细胞率分别为(15.14±1.13)%,(6.25±0.35)%和(5.45±0.62)%;biPSCs在RA诱导组中分化的神经细胞的数量最多,诱导后表达Nestin、GFAP和NSE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49.56±2.33)%,(16.58±1.28)%和(13.66±2.21)%;在β-Me诱导组中,表达Nestin的阳性细胞率为(42.23±1.25)%。2个诱导组的诱导效率与无化学诱导物组有显著差异(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不同诱导体系获得的分化细胞均能扩增到神经细胞特异性基因Nestin和βⅢ-Tubulin片段,产物长度与预期结果完全一致。【结论】biPSCs在体外具有向神经细胞发育的能力;RA是诱导biP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良好诱导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神经细胞 诱导分化 发育多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编程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晓令 刘庆 +3 位作者 王婵 郭永龙 余榕捷 陈建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18-1222,1227,共6页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即通过不同的转导方法,将影响重编程的关键转录因子、RNA、蛋白或小分子化合物导入到成体细胞,使其"返老还童"回到胚胎干细胞状态,并能够被诱导分化产生不同的细胞...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即通过不同的转导方法,将影响重编程的关键转录因子、RNA、蛋白或小分子化合物导入到成体细胞,使其"返老还童"回到胚胎干细胞状态,并能够被诱导分化产生不同的细胞类型。 iPSCs 的问世,对干细胞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得患者来源的体细胞可以被诱导成iPSCs,用于相关疾病的检测分析与干细胞治疗,规避了免疫排斥和道德论理等问题。但是由于iPSCs诱导的低效性和致瘤性,使得这个"新星"在临床中的应用被质疑,目前科学家一直围绕这2个核心问题展开研究,通过改进转导途径,改变重编程方法来提高它的安全性和效率,并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结果,从而使iPSCs未来用于临床的前景变得越来越光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安全 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SCs定向分化的内耳毛细胞与支持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翠翠 陈建玲 +6 位作者 唐子华 邱世伟 张翠 李亮 郭维维 杨仕明 王金福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9-497,共9页
目的利用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内耳毛细胞和支持细胞探究这两种体外诱导分化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首先,利用细胞单层贴壁两步诱导法将三株i PS细胞(野生株、MYO7A缺陷株、MYO7A校正株)向内耳祖细胞及内耳毛细胞诱导分化,探究i... 目的利用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内耳毛细胞和支持细胞探究这两种体外诱导分化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首先,利用细胞单层贴壁两步诱导法将三株i PS细胞(野生株、MYO7A缺陷株、MYO7A校正株)向内耳祖细胞及内耳毛细胞诱导分化,探究i PSCs定向分化内耳毛细胞的过程中是否有支持细胞的产生;其次,通过细胞免疫化学的方法探究体外分化的内耳毛细胞和支持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最后,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上皮样内耳祖细胞以圆窗膜穿刺的方法移植到白化荣昌猪的内耳中观察分析移植细胞在体内的迁移、分化以及在体内形成的联系。结果三株i PS细胞诱导分化为内耳毛细胞的过程中均有一部分细胞分化为支持细胞;对分化细胞进行E-cadherin、N-cadherin和ZO-1的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E-cadherin、N-cadherin和ZO-1在支持细胞-支持细胞连接和支持细胞-毛细胞连接间都有表达;移植4周后,耳蜗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三株不同来源的移植细胞均有少量细胞成功迁移到了毛细胞受损部位—柯底氏器,并表达毛细胞标志性蛋白MYO7A。移植细胞之间以及移植细胞与宿主细胞之间有E-cadherin、N-cadherin和ZO-1的表达。结论 i PSCs诱导分化的内耳毛细胞和支持细胞在体内、外均能形成钙粘连接和紧密连接。这些研究结果对毛细胞取代法治疗耳聋策略的完善与发展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 细胞 支持细胞 细胞间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通过促进自噬提高小鼠iPSCs诱导效率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浩然 曹安 +1 位作者 韩建永 曹素英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0-64,共5页
【目的】雷帕霉素(Rapamycin)可以激活和促进细胞的自噬过程。探明在体外培养系统中添加雷帕霉素,检测是否可以通过促进自噬过程提高iPSCs诱导效率。【方法】在iPSCs诱导过程的1~3d和4~6d分别加入雷帕霉素,检测自噬现象,同时对iPSCs诱... 【目的】雷帕霉素(Rapamycin)可以激活和促进细胞的自噬过程。探明在体外培养系统中添加雷帕霉素,检测是否可以通过促进自噬过程提高iPSCs诱导效率。【方法】在iPSCs诱导过程的1~3d和4~6d分别加入雷帕霉素,检测自噬现象,同时对iPSCs诱导过程中多能性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统计原代iPSCs克隆数等,评价雷帕霉素对iPSCs重编程的影响;在iPSCs的培养过程中分别加入50nM/L和100nM/L的雷帕霉素处理。【结果】使用浓度为50nM/L和100nM/L的雷帕霉素处理,可以提高iPSCs的诱导效率。50nM/L浓度处理,重编程效率较高【结论】雷帕霉素在iPSCs重编程过程中可以促进自噬,提高Nanog表达水平,抑制p53表达,进而提高iPSCs诱导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自噬 重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iPS细胞诱导及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译元 郭延华 +4 位作者 王聪慧 唐红 南海艳 王立民 周平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42-2149,共8页
【目的】建立绵羊(Ovis aries)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系,为绵羊转基因育种、应用绵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电转将OCT4、SOX2、KLF4、l-Myc、Lin28转染至绵羊成纤维细胞中并诱导培养至有光滑隆起、边缘整齐的细胞克隆,形态... 【目的】建立绵羊(Ovis aries)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系,为绵羊转基因育种、应用绵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电转将OCT4、SOX2、KLF4、l-Myc、Lin28转染至绵羊成纤维细胞中并诱导培养至有光滑隆起、边缘整齐的细胞克隆,形态学、碱性磷酸酶(AP)染色、免疫荧光染色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克隆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诱导0、10、20、30 d的阳性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结果】克隆细胞中SOX2、OCT4、SSEA-1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均呈阳性; OCT4、SOX2、Nanog基因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成纤维细胞;0和30 d转录组测序表明,被注释到GO数据库的差异表达基因有9 465个,其中,上调基因6 987个,下调基因2 478个;KEGG分析共有5 773个基因注释到259个通路中,其中,P53信号通路显著富集,且其在干细胞增殖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初步成功建立了绵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 重编程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及应用潜能的比较与评价
19
作者 陈春雷 王林青 +2 位作者 孙源超 谭慧 沈伟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66-173,共8页
现今,不孕不育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成为困扰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而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为解决不孕不育难题带来了曙光,并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充分认识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及临床价值是解决生殖健康问题的重... 现今,不孕不育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成为困扰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而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为解决不孕不育难题带来了曙光,并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充分认识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及临床价值是解决生殖健康问题的重要前提。鉴于此,本文将就不同类型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及应用潜能作一综述。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不同类型干细胞的获取、向生殖细胞分化及在临床应用上有着各自的优缺点,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最为深入,但由于其伦理限制一直制约着临床应用;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可来自患者自身,是一种新型干细胞,一定程度上可替代胚胎干细胞用于基础和临床研究,但是免疫排斥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成体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临床应用上也可取自患者自身组织,不存在伦理和免疫排斥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诱导多能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 生殖细胞 生殖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奋性hiPSC源性类神经网络组织的构建
20
作者 苏琪淞 李戈 +5 位作者 许金海 蒋斌 位庆帅 曾湘 曾园山 朱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5-633,共9页
【目的】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源性神经前体细胞(hiPSC-NPCs)种植于去细胞视神经(DON)上,在体外构建一种具有突触传递功能的类神经网络组织,为神经组织损伤的修复提供一种有效途径。【方法】通过定向诱导和组织工程技术,联合应用hiPSCs和3... 【目的】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源性神经前体细胞(hiPSC-NPCs)种植于去细胞视神经(DON)上,在体外构建一种具有突触传递功能的类神经网络组织,为神经组织损伤的修复提供一种有效途径。【方法】通过定向诱导和组织工程技术,联合应用hiPSCs和3D DON支架,构建一种新的类神经网络组织。定向诱导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s)向人神经前体细胞(hNPCs)及神经元方向分化,使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分化效率。制备3D DON支架,借助扫描电镜、Tunnel染色,鉴定支架形貌及细胞相容性。将诱导的hiPSC-NPCs种植于DON支架中,借助免疫荧光染色、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膜片钳对构建的类神经网络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功能学鉴定。【结果】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提示,诱导的hiPSC-NPCs在体外大部分向神经元方向分化,成功构建了一种以神经元为主的神经网络。②扫描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在体外成功构建了一种以兴奋性神经元为主的类神经网络组织。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透射电镜和膜片钳结果提示,构建的类神经网络组织能够传递兴奋性突触信息。【结论】利用天然来源的具有均匀孔道分布的DON生物支架材料和hiPSC-NPCs的有机结合,构建了一种以兴奋性神经元为主的具有突触传递功能的类神经网络组织,这种神经网络可作为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等神经组织损伤后组织替换疗法的有利工具,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神经前体细胞 细胞视神经 突触 兴奋神经元 类神经网络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