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型多能干细胞通过修复ZO-1蛋白改善脓毒症小鼠肠黏膜通透性和细菌移位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嘉 詹蔚 +5 位作者 江仁 刘志豪 杨春华 廖瑾莉 詹红 熊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8-685,共8页
【目的】探讨诱导型多能干细胞(i PS-MSC)对脓毒症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善作用和对肠道菌群移位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常规培养及传代i PS-MSC。在脓毒症建立2 h和6 h经小鼠尾静脉注... 【目的】探讨诱导型多能干细胞(i PS-MSC)对脓毒症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善作用和对肠道菌群移位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常规培养及传代i PS-MSC。在脓毒症建立2 h和6 h经小鼠尾静脉注射进行治疗干预(1×106/只)。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备新质粒p ET28b(+)-EGFP,转染大肠杆菌,并在脓毒症后连续2 d予小鼠进行灌胃处理。在脓毒症发生72 h后,取各组小鼠腹水及肠系膜淋巴结匀浆于Kan抗性的LB培养基培养鉴定,计算和比较菌群负荷。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小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肠黏膜ZO-1蛋白的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带有GFP绿色荧光蛋白的ips-MSC在损伤肠黏膜的移行和归巢情况。【结果】成功构建表达绿色荧光的重组大肠杆菌p ET-28b(+)-EGFP作为实验用示踪菌。灌胃处理后,ips-MSC治疗的小鼠腹水和肠系膜淋巴结的示踪菌的菌负荷较脓毒症组明显降低,其中ips-MSC 2 h治疗组较6 h治疗组降低的更明显。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脓毒症小鼠肠系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破坏,细胞间缝隙增宽,而经i PS-MSC治疗的小鼠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破坏明显改善,在2 h治疗组表现更为明显,伴随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静脉注射i PS-MSC能够向脓毒症小鼠损伤的肠黏膜移行,通过提高连接蛋白ZO-1的表达,修复紧密连接,改善脓毒症小鼠肠黏膜的通透性,减少脓毒症时肠道菌群的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多能干细胞 脓毒症 肠黏膜通透性 紧密连接 ZO-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诱导型多能干细胞来源多巴胺能神经元在精神神经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红 李斐 +4 位作者 卢关伊 周详斌 方婷 吴宁 李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97-697,共1页
目的人脑多巴胺系统功能异常可引起多种精神神经性疾病,但因为人脑组织样品极难获得,研究手法有限,大大限制其研究。采用人诱导型多能干细胞(iPSC)来源的多巴胺(DA)能神经元建立人脑发育/疾病模型,以增加对相关精神神经性疾病的认识。... 目的人脑多巴胺系统功能异常可引起多种精神神经性疾病,但因为人脑组织样品极难获得,研究手法有限,大大限制其研究。采用人诱导型多能干细胞(iPSC)来源的多巴胺(DA)能神经元建立人脑发育/疾病模型,以增加对相关精神神经性疾病的认识。方法利用临床吸脂术后的脂肪组织,提取脂肪干细胞,将其重编程为iPSC,并进一步分化为DA能神经元,对包含变异基因的神经元功能进行检测。结果成功利用仙台病毒将人脂肪干细胞重编程为iPSC。现有胚胎干细胞诱导DA能神经元的方案并不适合iPSC;重新调整分化方案后的最佳的小分子化合物组合为Puromophine 3μmol·L-1和CHIR-990210.8μmol·L-1,可将iPSC高效向DA能神经元分化;神经元具有自发Pace-making动作电位的能力,分化后25 d细胞注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内,可改善大鼠的行为学指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现Parkin缺失的iPSC来源的DA能神经元过早成熟和快速老化;对比FKBP5 rs1360780 CC/TTiPSC源DA能神经元的发育和功能,发现TT型来源的DA能神经元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AADC,TH和NURR1表达均显著减低,且多巴胺的分泌能力下降,在地塞米松处理建立的应激模型中表现为较强的应激反应性。结论人iPSC来源的神经元可建立人脑发育或疾病模型,在增加人类精神神经性疾病认识及促进高效靶向药物的开发中发挥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多能干细胞 多巴胺 神经元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诱导型多潜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功能性肝细胞
3
作者 王刚 张彤 +1 位作者 张琪 陈规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7-951,共5页
目的:探讨在体外诱导型多潜能干细胞(IPS)能否遵循正常肝脏发育途径定向分化为具备良好生理功能的肝细胞。方法:根据正常肝脏体内发育的规律,序贯应用肝脏发育所需的生长因子,设计特色培养基,诱导IPS细胞遵循正常发育途径定向高效分化... 目的:探讨在体外诱导型多潜能干细胞(IPS)能否遵循正常肝脏发育途径定向分化为具备良好生理功能的肝细胞。方法:根据正常肝脏体内发育的规律,序贯应用肝脏发育所需的生长因子,设计特色培养基,诱导IPS细胞遵循正常发育途径定向高效分化为肝细胞:首先将IPS细胞定向分化为前层确定性内胚层细胞(ADE),再进一步分化为肝细胞。结果:在本研究中IPS细胞在体外可循正常发育通路定向诱导为肝细胞:先分化为前层内胚层细胞,再继续分化为肝细胞。分化的各时段实时定量RT-PCR检测显示:在mRNA表达的水平,IPS细胞经历了肝细胞在体内从胚胎干细胞的发育过程,内胚层细胞特异性RNA如CXCR4、Sox17和FOXA2在分化的早期明显升高,而早期肝细胞特异性RNA如HNF4和AFP在分化的中期开始升高,肝细胞成熟特异性RNA如白蛋白在分化的晚期才达高峰,同时IPS细胞的未分化标记RNA如OCT4在早期就明显下调。同mRNA表达一致,在分化的第20d,大部分的肝脏细胞表达甲胎蛋白和白蛋白(阳性率80%)。更为重要的是IPS来源肝细胞在体外具有典型成熟肝细胞的功能,能够摄取和释放靛青绿(ICG)并具有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结论:IPS细胞在体外能够遵循正常肝脏发育通路,序贯表达肝脏发育各阶段的特色基因和蛋白,能够高效分化为有功能的肝细胞,本研究可能为临床终末期肝病进行细胞治疗提供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多潜能干细胞 细胞定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细胞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龙 华进联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7-334,共8页
胚胎干细胞(ES细胞)和诱导型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研究进展为生物学基础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免疫排斥、致瘤性以及诱导效率低等缺陷制约其进一步快速发展和临床应用.最近,科学家借鉴iPS细胞诱导技术和传统的诱导体系,将终末分化细... 胚胎干细胞(ES细胞)和诱导型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研究进展为生物学基础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免疫排斥、致瘤性以及诱导效率低等缺陷制约其进一步快速发展和临床应用.最近,科学家借鉴iPS细胞诱导技术和传统的诱导体系,将终末分化细胞直接诱导为功能性细胞,如心肌细胞、神经细胞和肝脏细胞,称为诱导型细胞.这些研究进展极大地促进了细胞分化、重编程和表观遗传学的研究,也为人类再生医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诱导型多能干细胞 诱导型细胞 功能细胞 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与心肌再生 被引量:3
5
作者 龚惠 陈志丹 邹云增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由于成年心肌细胞通常不能再生,严重的心肌损伤会导致心肌不可逆的重构坏死,从而发生心功能失调.干细胞再生治疗为心肌再生提供了很好的策略.为了寻找合适的干细胞类型,促进心肌再生,有效改善心功能,需要更好地了解心肌修复和再生的分... 由于成年心肌细胞通常不能再生,严重的心肌损伤会导致心肌不可逆的重构坏死,从而发生心功能失调.干细胞再生治疗为心肌再生提供了很好的策略.为了寻找合适的干细胞类型,促进心肌再生,有效改善心功能,需要更好地了解心肌修复和再生的分子基础.已有研究发现多种干细胞可促进心肌再生.描述了骨髓干细胞的促血管新生及心肌分化的能力在心梗治疗中的作用,还讨论了心脏侧群干细胞以及诱导型多能干细胞在心肌再生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所阐述的最新数据有利于拓展干细胞治疗的有效潜能及临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心肌再生 骨髓干细胞 心脏侧群干细胞 诱导型多能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细胞直接重编程为神经元和神经干细胞
6
作者 周桢宁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6-32,共7页
体细胞直接重编程是由已分化细胞类型不经过诱导型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中间阶段,直接转换为另一种细胞类型的重编程过程。体细胞直接重编程避免了i PSC技术存在的重编程效率低下、引入致癌基因等多种缺陷... 体细胞直接重编程是由已分化细胞类型不经过诱导型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中间阶段,直接转换为另一种细胞类型的重编程过程。体细胞直接重编程避免了i PSC技术存在的重编程效率低下、引入致癌基因等多种缺陷,并为细胞替换治疗和个性化医药研发设想贡献了新的实现途径。现代医学对于诸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遗传疾病和外伤导致的神经细胞受损等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一直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体细胞直接重编程为治疗这些疾病提供了另一种治疗途径,因此体细胞直接重编程为神经细胞相关领域迅速成为研究热点。回顾了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型神经元(Induced neurons,i Ns)和诱导型神经干细胞(Induced neural stem cells,i NSCs)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i Ns和i NSCs在临床应用上的各自优势、局限性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神经元 诱导型神经干细胞 成纤维细胞 直接重编程 诱导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表达BMP4成熟肽及其对iPS细胞的分化抑制作用(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丁道芳 王臻 +5 位作者 徐浩 徐乐勤 梁倩倩 赵永见 施杞 王拥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83-1388,共6页
目的研究BMP4因子在诱导型干细胞(iPS细胞)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起作用的相关通路。方法通过RT-PCR的方法从小鼠的胎盘组织中扩增BMP4成熟肽,并且在其N末端连接IgK分泌肽,此融合的片段克隆至pPYCAG载体上。重组质粒pPYCAG-IgK-BMP4转染至2... 目的研究BMP4因子在诱导型干细胞(iPS细胞)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起作用的相关通路。方法通过RT-PCR的方法从小鼠的胎盘组织中扩增BMP4成熟肽,并且在其N末端连接IgK分泌肽,此融合的片段克隆至pPYCAG载体上。重组质粒pPYCAG-IgK-BMP4转染至293T17细胞中并进行嘌呤霉素的筛选。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出表达BMP4的阳性克隆。为进一步检测上清中BMP4的生物活性,iPS细胞培养于含BMP4因子的细胞培养上清和LIF因子中,连续培养3代,并进一步观察细胞表型、三胚层细胞的分化潜能和多潜能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Smad1被分泌至上清中的BMP4磷酸化。当培养基中含BMP4同时加入LIF因子后,可以有效抑制iPS细胞分化。在此种方法培养3代后,不仅iPS细胞的表型可以有效维持,iPS细胞中多潜能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也未受到影响,同时这些iPS细胞仍具有向三个胚层分化的能力。结论 BMP4可高效表达在真核细胞中,有效地使培养iPS细胞保持其多向分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k-BMP4 免疫球蛋白κ链 过表达 诱导型干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7对三维条件下小鼠iPS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冉 张宇 +6 位作者 邢舰誉 王屹博 丁超 吕嘉伟 伟人悦 史久慧 刘忠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作为体外成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及BMP7对小鼠诱导型多能干细胞(miPSCs)在三维培养条件下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miPSCs经体外培养形成拟胚体(EBs),将消化所得的单细胞于明胶海绵上成骨诱导,7d后检测其成骨能力及贴...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作为体外成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及BMP7对小鼠诱导型多能干细胞(miPSCs)在三维培养条件下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miPSCs经体外培养形成拟胚体(EBs),将消化所得的单细胞于明胶海绵上成骨诱导,7d后检测其成骨能力及贴附情况。结果:miPSCs可以贴附并沿着明胶纤维伸展;BMP7添加组的钙结节含量及成骨基因表达水平高于未添加组。结论:明胶海绵可以作为miPSCs体外成骨的培养支架;BMP7对三维培养条件下miPSCs的成骨能力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多能干细胞 成骨分化 BMP7 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