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误差加权的三维双曲线定位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任克强 李娜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2-757,共6页
为了减小三维空间中对未知节点定位的误差,提高三维DV-Hop算法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误差加权和三维双曲线定位的三维DV-Hop改进算法。改进算法首先采用误差加权的方法处理未知节点的平均每跳距离,然后分类选择未知节点与锚节点之间... 为了减小三维空间中对未知节点定位的误差,提高三维DV-Hop算法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误差加权和三维双曲线定位的三维DV-Hop改进算法。改进算法首先采用误差加权的方法处理未知节点的平均每跳距离,然后分类选择未知节点与锚节点之间的跳段距离,最后将二维双曲线法扩展到三维空间计算未知节点的坐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三维WSN环境中可以对未知节点进行有效的定位,平均定位误差和定位精度显著优于三维DV-Hop算法,相较于对比文献也有一定的提升,并且锚节点密度和通信半径对平均定位误差和定位精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定位 三维DV-Hop算法 误差加权 双曲线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离误差加权与多通信半径的蝙蝠优化无线网络节点定位算法 被引量:5
2
作者 温斯琴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41-948,共8页
传统DV-Hop定位算法存在明显的定位误差,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由于易陷入局部最优、局部收敛过慢等问题无法满足节点的定位精度要求。针对于此,通过设置跳数阈值优选锚节点以排除异常锚节点对定位精度的干扰;引入多通信半径广播方法修... 传统DV-Hop定位算法存在明显的定位误差,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由于易陷入局部最优、局部收敛过慢等问题无法满足节点的定位精度要求。针对于此,通过设置跳数阈值优选锚节点以排除异常锚节点对定位精度的干扰;引入多通信半径广播方法修正最小跳数;采用距离误差和跳数归一化思想修正平均跳距;通过利用立方映射均匀化初始蝙蝠种群,引入Levy飞行特征加强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能力,使用Powell局部搜索加快算法收敛等三方面改进蝙蝠算法,并利用改进的蝙蝠算法定位未知节点。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DV-Hop、BIDV-Hop、GAPSODV-Hop等3种算法,本文改进的定位算法有效降低了定位误差,提高了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V-HOP 距离误差加权 多通信半径 蝙蝠算法 Levy飞行 Powell局部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空间相关矩阵广义加权预测误差算法去混响研究
3
作者 吴礼福 陈晨 +1 位作者 王绍博 葛文昌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6-733,共8页
广义加权预测误差(generalized weighted prediction error, GWPE)算法是一种有效的多通道语音去混响算法,但在麦克风间距较近时去混响效果变差。文章分析了GWPE算法在小间距麦克风阵列下的局限性,即未充分考虑麦克风信号间的空间相关... 广义加权预测误差(generalized weighted prediction error, GWPE)算法是一种有效的多通道语音去混响算法,但在麦克风间距较近时去混响效果变差。文章分析了GWPE算法在小间距麦克风阵列下的局限性,即未充分考虑麦克风信号间的空间相关性。据此,研究了全空间相关矩阵的广义加权预测误差(generalized weighted prediction error of full-space correlation matrix, GWPE-FCM)算法,该算法考虑了不同输入通道之间的空间相关性,计算复杂度比GWPE算法略增加。仿真结果表明,GWPE-FCM算法与GWPE算法相比在整体去混响方面效果更好,特别是在麦克风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全空间相关矩阵能够更准确地估计输入信号的相关性,使得GWPE-FCM算法在去混响效果上表现更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混响 加权预测误差 全空间相关 麦克风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天线辅助的ISAC系统通感动态加权联合波束成形设计
4
作者 李飞 张杰 +1 位作者 李汀 宋云超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14,共14页
针对现有流体天线(FA)辅助通感一体化(ISAC)系统难以实现通信与感知动态权衡,且传统优化方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联合优化通信与感知性能的FA辅助ISAC波束成形方案。首先,建立通信和速率与感知波束图增益加权和最大化模型,... 针对现有流体天线(FA)辅助通感一体化(ISAC)系统难以实现通信与感知动态权衡,且传统优化方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联合优化通信与感知性能的FA辅助ISAC波束成形方案。首先,建立通信和速率与感知波束图增益加权和最大化模型,将通信速率最大化问题转换为加权最小均方误差(WMMSE)最小化形式,在发射功率约束下联合优化波束成形矩阵及收发端天线位置。然后,针对非凸的波束成形矩阵和FA位置优化问题,采用交替优化算法分解波束成形与位置优化子问题,结合泰勒展开与最大最小化(MM)算法构造凸松弛并推导闭式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通信与速率和波束图增益上明显优于传统ISAC系统,且通过调节权值可实现通信与感知性能的灵活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天线 通感一体化 波束成形 联合优化 加权最小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误差不确定性加权的立体视觉位姿估计目标函数 被引量:6
5
作者 霍炬 张贵阳 +1 位作者 崔家山 杨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34-842,共9页
针对视觉测量过程中配合目标特征点在成像时灰度模式的各向异性且非独立同分布对位姿估计求解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特征点测量误差不确定性加权的位姿估计目标函数。利用协方差矩阵描述特征点的方向不确定性,分析成像特征点的不确定性对目... 针对视觉测量过程中配合目标特征点在成像时灰度模式的各向异性且非独立同分布对位姿估计求解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特征点测量误差不确定性加权的位姿估计目标函数。利用协方差矩阵描述特征点的方向不确定性,分析成像特征点的不确定性对目标函数的作用权重,并将特征点测量误差的不确定性融入到空间共线性误差函数中,进而构造了基于成像特征点测量误差不确定性加权的新目标函数。该方法适应于特征点测量误差具有不同程度的方向不确定性的情况,最后通过广义正交迭代算法对该目标函数进行迭代优化求解。实验表明,当测量空间为2 300 mm×1 400 mm×1 400mm,采用新目标函数得到靶标重投影后图像坐标的最大误差不超过0.11pixel,立体视觉系统对标准杆的相对测量精度优于0.01%。所得的结果验证了新目标函数的位姿估计精度高、稳定性强,适用于实际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觉 不确定性 误差加权 目标函数 位姿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距离加权误差的曲面体位姿调整优化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沙业典 关世玺 +2 位作者 刘莞尔 赵宏 刘洋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6-119,共4页
针对大型曲面体装配对接中存在的误差优化,研究了位姿调整中控制点匹配问题和测量误差最小化算法。提出了一种由对接基准面位置决定的距离加权误差计算新模型,研究不同的位姿控制点与基准面的位置关系对制造误差的权重赋值,并对控制点... 针对大型曲面体装配对接中存在的误差优化,研究了位姿调整中控制点匹配问题和测量误差最小化算法。提出了一种由对接基准面位置决定的距离加权误差计算新模型,研究不同的位姿控制点与基准面的位置关系对制造误差的权重赋值,并对控制点的理论坐标进行预处理,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和高斯—牛顿迭代法求解坐标系转换的七参数最优解。通过实验验证,相比预处理前,该算法有效提高了对接准确度,为机床定位器调姿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体装配对接 位姿调整 加权误差 预处理 机床定位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平方误差损失函数的鲁棒TOA源定位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弓艳荣 刘鹏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36,共5页
针对视距/非视距混合环境下的源定位问题,提出加权平方误差损失函数的鲁棒定位算法(WSE-RS)。当节点处于视距环境,就利用抽样均值构建加权平方误差损失函数;当节点处于视距/非视距混合环境,就利用抽样中值构建加权平方误差损失函数。建... 针对视距/非视距混合环境下的源定位问题,提出加权平方误差损失函数的鲁棒定位算法(WSE-RS)。当节点处于视距环境,就利用抽样均值构建加权平方误差损失函数;当节点处于视距/非视距混合环境,就利用抽样中值构建加权平方误差损失函数。建立两个场景下加权平方误差损失函数之和最小化的目标函数,并利用高斯牛顿法求解,进而获取源节点的位置。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WSE-RS算法提高了定位精度,但算法的运算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定位 视距 非视距 最小二乘法 高斯牛顿法 加权平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铁水质量均方根误差概率加权集成学习建模 被引量:8
8
作者 刘进进 周平 温亮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87-998,共12页
高炉炼铁是一个物理化学反应复杂、多相多场耦合的大滞后、非线性动态密闭系统,其关键质量指标―铁水温度、Si含量、P含量、S含量难以直接在线检测,且离线化验过程滞后严重.针对这一实际工程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均方根误差概率加权集... 高炉炼铁是一个物理化学反应复杂、多相多场耦合的大滞后、非线性动态密闭系统,其关键质量指标―铁水温度、Si含量、P含量、S含量难以直接在线检测,且离线化验过程滞后严重.针对这一实际工程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均方根误差概率加权集成学习建模算法,用于高炉多元铁水质量的预测建模.首先,为了提高建模数据质量,对高炉原始数据进行时间粒度的统一、数据归一化等数据预处理操作;为了提高建模效率和降低计算复杂度,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提取与多元铁水质量指标关联度最强的关键变量作为建模输入变量.然后,为了提高建模的精度,提出一种均方根误差概率加权集成随机权神经网络(RVFLNs)算法.该算法采用具有快速建模速度的RVFLNs为子模型,使用核密度估计方法估计出子模型的均方根误差概率密度函数曲线,进而求出每个子模型的均方根误差概率并作为自身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的均方根误差加权集成RVFLNs模型.最后,数值仿真验证和工业试验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根据实时输入数据的变化对多元铁水质量进行快速准确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炼铁 多元铁水质量 灰色关联分析法 核密度估计方法 均方根误差概率加权 数据驱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边坡变形监测的灰色多项式加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蔡陈 李凯 +2 位作者 李英娜 彭李 李川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63-967,共5页
为维护边坡的长期稳定性,可利用数学模型对其应变进行预测。结合边坡监测数据,建立灰度预测GM(1,1)模型、多项式回归分析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显示,针对不同监测点,两种模型预测效果优劣各异。为使预测误差稳定在一个合理范围,通过均方根... 为维护边坡的长期稳定性,可利用数学模型对其应变进行预测。结合边坡监测数据,建立灰度预测GM(1,1)模型、多项式回归分析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显示,针对不同监测点,两种模型预测效果优劣各异。为使预测误差稳定在一个合理范围,通过均方根误差加权的方法,将两种模型进行组合预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3#2 m、5#2 m数据进行预测分析,预测后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达到9.23E^(-4)、2.65E^(-4)。通过对比,加权组合后的模型预测精度的稳定性明显高于利用单一模型的预测方法。通过此方法预测后的结果表明,3#2 m相比5#2 m上升趋势更加明显,到500天后,3#2 m增大了约24με,5#2 m只增大约5με,应该重点加强对于3#2m的稳定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变形 误差加权 预测模型 应变监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值滤波的中频雷达延迟相关参数估计算法
10
作者 张杨 王黎明 +4 位作者 韦峻峰 常泽宇 陆丽雯 陈金松 李娜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5-404,共10页
中频雷达可探测中高层大气风场,全相关分析(full correlation analysis,FCA)法是风场反演的常用方法之一。客观存在的大气环境干扰及雷达系统内部干扰可等效为接收机加性噪声,噪声可导致相关函数的形状畸变进而影响风速估计的准确性,回... 中频雷达可探测中高层大气风场,全相关分析(full correlation analysis,FCA)法是风场反演的常用方法之一。客观存在的大气环境干扰及雷达系统内部干扰可等效为接收机加性噪声,噪声可导致相关函数的形状畸变进而影响风速估计的准确性,回波降噪是中频雷达重要的信号处理步骤。本文将图像处理降噪方法引入中频雷达,提出基于中值滤波的延迟相关参数(median filtering based delay correlation parameters,MF-DCP)估计算法。为评价算法性能,提出风速估计加权均方误差指标,并将其分解为延迟相关参数均方误差的加权求和。通过理论分析、仿真实例及实测数据三方面证明,与现有广泛采用的拟合法相比,MF-DCP算法在低信噪比区域内能够获得更好的估计性能,同时还给出滤波窗口宽度的选取对估计性能及计算复杂度的影响,为MF-DCP算法在中频雷达工程实践中落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雷达 全相关分析(FCA)法 延迟相关参数(DCP) 回波降噪 中值滤波 加权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权多分位鲁棒ELM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鲁迪 王星华 +2 位作者 刘升伟 陈豪君 贺小平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38,共6页
为获取足够精确的短期负荷预测值作为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依据,提出一种加权多分位鲁棒极限学习机ELM(extreme learning machine)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融合分位回归与鲁棒ELM形成多分位鲁棒ELM基本预测模型,然后通过选取不同的分... 为获取足够精确的短期负荷预测值作为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依据,提出一种加权多分位鲁棒极限学习机ELM(extreme learning machine)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融合分位回归与鲁棒ELM形成多分位鲁棒ELM基本预测模型,然后通过选取不同的分位值来模拟所有的可能性预测场景,以此得到不同分位场景下的预测值。最后按照“误差大、权值小;误差小、权值大”的误差反馈加权原则对上述不同分位下的预测值进行加权求和,以此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实例证明该混合模型预测方法适用性强,且能取得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加权多分位鲁棒极限学习机 误差反馈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MMSE方法的中继发射波束成形器设计
12
作者 罗晓梅 安子畅 +1 位作者 陈万 刘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1-236,共6页
针对一个全双工(Full Duplex, FD)双向通信系统提出了中继发射波束形成器的设计问题.该系统的两个源结点配备多根天线,附近的每个中继结点配备两根天线,一根用于传输,另一根用于接收.中继处在有限的发射功率和使用迫零归零技术下,设计... 针对一个全双工(Full Duplex, FD)双向通信系统提出了中继发射波束形成器的设计问题.该系统的两个源结点配备多根天线,附近的每个中继结点配备两根天线,一根用于传输,另一根用于接收.中继处在有限的发射功率和使用迫零归零技术下,设计了两种具有迭代线性复杂度的中继波束成形器:最小化两个源结点加权均方误差和最大化较小源结点的信噪比.通过对加权总和传输速率和平均运行时间的仿真,数值实验验证了改进加权最小均方误差波束成形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双工 自干扰 改进的加权最小均方误差 半正定松弛 克罗内克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预测校正的时间协同再入制导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源 胡钰 +2 位作者 陈锦涌 张杰 周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1-1730,共10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滑翔过程的时间协同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开环式协同结构的时间协同预测校正制导律。所提制导律不依赖于各飞行器之间的实时通信,通过预先设置期望飞行时间进行协同信息共享。纵向制导律在传统预测校正的基础上进行...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滑翔过程的时间协同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开环式协同结构的时间协同预测校正制导律。所提制导律不依赖于各飞行器之间的实时通信,通过预先设置期望飞行时间进行协同信息共享。纵向制导律在传统预测校正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引入归一化加权误差,同时考虑剩余航程误差与剩余飞行时间误差,采用全弹道积分预测剩余航程和剩余飞行时间,每个制导周期通过牛顿迭代法求解倾侧角幅值,完成兼顾时间协同和空间精度的纵向制导过程。仿真实例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加权误差系数,所提制导律可实现对再入飞行时间的有效调节,导引多飞行器在期望飞行时间到达指定再入交班点。蒙特卡罗仿真验证了所提制导律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再入制导 预测校正 时间协同 归一化加权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跳距修正粒子群优化的WSN定位算法 被引量:56
14
作者 赵雁航 钱志鸿 +1 位作者 尚小航 程超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5-114,共10页
针对DV-Hop算法在节点随机分布的网络拓扑环境中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跳距修正粒子群优化的定位算法WPDV-Hop(weight PSO DV-Hop)。本算法通过对锚节点广播的数据分组结构进行了改进,对参考锚节点的平均每跳距离的误差进... 针对DV-Hop算法在节点随机分布的网络拓扑环境中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跳距修正粒子群优化的定位算法WPDV-Hop(weight PSO DV-Hop)。本算法通过对锚节点广播的数据分组结构进行了改进,对参考锚节点的平均每跳距离的误差进行加权处理以及用改进的粒子群(PSO)算法对定位中的迭代过程进行优化,实现WPDV-Hop定位算法的全面改进,以提高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与原始算法相比,定位精度和算法的稳定性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N 定位 误差加权 平均跳距 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轴道路模拟激励谱的摩托车车架虚拟试验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邹喜红 熊锋 +1 位作者 袁冬梅 易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39-45,共7页
摩托车车架的疲劳可靠性是摩托车整车最重要的性能之一,为了对摩托车车架的疲劳可靠性进行准确高效的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基于时频域误差加权和力-位移混合控制的摩托车车架多轴道路模拟试验方法,结合采集的实际行驶道路载荷谱和开发的车... 摩托车车架的疲劳可靠性是摩托车整车最重要的性能之一,为了对摩托车车架的疲劳可靠性进行准确高效的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基于时频域误差加权和力-位移混合控制的摩托车车架多轴道路模拟试验方法,结合采集的实际行驶道路载荷谱和开发的车架多轴道路模拟试验台,采用时域和频域误差加权系数均为0.5的力-位移混合控制多轴道路模拟试验使摩托车车架实际行驶道路载荷谱模拟迭代精度达到93%,并提取了多轴道路模拟激励谱。基于摩托车车架多轴道路模拟试验系统,利用HYPERWORKS有限元分析软件和MSC.ADAMS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了摩托车车架刚柔耦合多轴道路模拟虚拟试验平台,以多轴道路模拟激励谱为输入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采用多轴道路模拟试验进行了结果验证,从而建立了基于多轴道路模拟激励谱的摩托车车架虚拟试验方法。结果表明,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在时频域中趋势和幅值都吻合很好,时域曲线几乎重合,只是频域曲线在13 Hz和24 Hz附近幅值略有差异,但频域曲线均方根值误差均在10%之内,基于多轴道路模拟激励谱的摩托车车架虚拟试验方法能够对摩托车车架疲劳可靠性进行高效准确的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托车 数值模拟 试验 多轴道路模拟 激励谱 时频域误差加权 混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R-RIS辅助ISAC系统波束赋形优化方法
16
作者 朱小双 傅友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44-2252,共9页
本文提出了将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系统与同时透射和反射可重构智能表面(Simultaneously Transmitting and Reflecting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STAR-RIS)相结合的系统模型,解决了... 本文提出了将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系统与同时透射和反射可重构智能表面(Simultaneously Transmitting and Reflecting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STAR-RIS)相结合的系统模型,解决了传统可重构智能表面RIS不能实现全空间通信与感知的问题;同时考虑在STAR-RIS上安装低成本的专用传感器以实现ISAC系统在STAR-RIS上执行目标感知的一种新颖有源架构,解决了雷达感知的严重路径损耗问题.本文旨在联合优化ISAC基站处的波束赋形和STAR-RIS的无源波束赋形,以最大化通信用户的加权和速率(Weighted Sum Rate,WSR),同时保证感知性能的最低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为了解决该复杂非凸优化问题,交替优化基站波束赋形及STAR-RIS无源波束赋形.针对所提的满足雷达感知SNR最低要求下最大化WSR问题,基站处波束赋形的优化子问题等价为加权最小均方误差(Weighted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WMMSE)问题,STAR-RIS处无源波束赋形优化子问题等价为分式规划(Fractional Programming,FP)问题.进一步,分别将优化的非凸子问题转化为二次约束二次规划(Quadratic Constraint Quadratic Programming,QCQP),并使用半正定松弛(Semidefinite Relaxation,SDR)技术将它们分别转化为凸的半正定规划(Semidefinite Programming,SDP)子问题进行迭代求解.仿真结果验证了所采用新型STAR-RIS辅助ISAC方案的优点和所提算法在提高WSR性能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同时透射和反射可重构智能表面 波束赋形 加权最小均方误差 分式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T执行机构多轴向多激励道路模拟试验方法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喜红 熊锋 +2 位作者 余勇 刘栓起 彭吉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7-23,共7页
AMT执行机构的振动疲劳可靠性是AMT最重要的性能之一,为对AMT执行机构的振动疲劳可靠性进行准确高效的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基于时频域误差加权远程参数方阵控制(RPC)的AMT执行机构多轴向多激励道路模拟试验方法。针对轿车AMT建立了其道路... AMT执行机构的振动疲劳可靠性是AMT最重要的性能之一,为对AMT执行机构的振动疲劳可靠性进行准确高效的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基于时频域误差加权远程参数方阵控制(RPC)的AMT执行机构多轴向多激励道路模拟试验方法。针对轿车AMT建立了其道路载荷谱采集方法,在东风汽车试验场采集了AMT及其执行机构实际道路行驶振动载荷谱,并对载荷谱进行了预处理和重复性检验,获取了AMT执行机构室内道路模拟试验期望响应信号。针对AMT执行机构实际道路行驶时的振动受载特征,设计开发了AMT执行机构多轴道路模拟试验台,结合采集的实际道路行驶载荷谱和开发的AMT执行机构多轴道路模拟试验台,采用时域和频域误差加权系数均为0.5的远程参数方阵控制(RPC)载荷谱模拟迭代方法在室内准确高效地再现了AMT执行机构实际行驶载荷谱,从而建立了AMT执行机构多轴向多激励道路模拟试验方法,为室内准确高效考核轿车AMT执行机构振动疲劳可靠性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T执行机构 多轴向多激励 道路模拟 时频域误差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DV-Hop算法的一种优化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海龙 李宝华 韩彦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3-528,共6页
为解决Hop-DV算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中定位精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该算法的方法.该算法设定一个大小合适的阈值量TN来对最小跳数值进行约束,提高了跳段距离估算精度;将传统Hop-DV定位算法中计算节点间平均跳距的方法替换为考虑... 为解决Hop-DV算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中定位精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该算法的方法.该算法设定一个大小合适的阈值量TN来对最小跳数值进行约束,提高了跳段距离估算精度;将传统Hop-DV定位算法中计算节点间平均跳距的方法替换为考虑了多个信标节点的平均跳距值的加权处理方法,这样使平均跳距计算值更加准确,定位更加精确;使用交叉粒子群算法对定位结果优化处理,实现对Hop-DV定位算法定位性能的全面提升,减小定位误差.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新算法能更准确地计算节点平均跳距,得到的均方根误差更小,定位精度得以提高,且更适用于井下巷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误差加权 定位 DV-HOP 平均跳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R数字滤波器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戴月明 张秀娟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72-74,共3页
讨论了用加权平方误差最小准则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方法 ,由滤波器的模型构造一线性系统 ,通过辩识系统参数方法来设计滤波器系数。这一设计方法具有很高的设计精度 ,编程方便 ,容易使用。
关键词 FIR数字滤波器 加权平方误差最小准则 参数辨识 优化设计 误差加权函数 概率密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主元分析法的传感器故障检测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果 张鹏 +2 位作者 李学仁 魏瑞轩 冀捐灶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8-341,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主元分析的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利用数据矩阵前t时刻和当前时刻的数据,建立多变量多时刻的自回归统计模型。计算主元数据矩阵,建立动态主元模型。以测量速度最慢的传感器的测量周期为统一采样周期,4个连续采样周期... 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主元分析的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利用数据矩阵前t时刻和当前时刻的数据,建立多变量多时刻的自回归统计模型。计算主元数据矩阵,建立动态主元模型。以测量速度最慢的传感器的测量周期为统一采样周期,4个连续采样周期为一个诊断周期,建立动态三维测量矩阵,采用残差的平方预报误差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Squared prediction error-Exponentially weighted moving average,SPE-EWMA)模型检测传感器故障。在只存在传感器故障的前提下,模拟发动机开车过程中几种典型的渐变性故障和突变性故障,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实时跟踪了各种检测指标的变化,准确检测出故障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主元分析方法 平方预报误差指数加权移动平均(SPE—EWMA)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