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陈抡《诗经》研究中语音对应规律的应用
- 1
-
-
作者
曼如
清明
-
出处
《学术研究》
1986年第4期101-107,共7页
-
文摘
陈抡先生自三十年代起即发心立志以西学研究先秦古籍,迄今五十余年。虽几经挫折,而雄心不减,今于八十高龄,卒成《天问》、《离骚》、《九歌》、《九章》译注,及《诗经》译注之大部。《诗经》译注拟于一九八七年完成。陈抡研究《诗经》的特点是对语音对应规律的应用。他认为清代学者虽然比较尊重语言的历史,但没有从汉语演变过程中找出古今语音和各种亲属语音的内部联系——语音对应规律,仍然无法解通古籍。他认为欧洲历史语言学中的“历史比较法”通过对一种语言及其各亲属语言的语音、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进行比较。
-
关键词
语音对应规律
先秦古籍
诗经
历史比较法
三十年代
清代学者
语言习惯
历史语言学
基本词汇
语法构造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东乡族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
- 2
-
-
作者
俞涵斌
-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66-75,共10页
-
文摘
东乡族是聚居在我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不到二十万。东乡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一种,该语言内部十分统一,几乎没有次方言,由于居住环境关系,东乡语受汉语影响很大,而尤以词汇为最。在东乡语中,汉语借词约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其次,与蒙古语同源(词根相同)的词约有百分之四十;此外,阿拉伯语借词。
-
关键词
东乡族自治县
汉语普通话
汉语拼音方案
撮口呼韵母
东乡语
汉语读音
学生学习
语音对应规律
临夏回族自治州
零声母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分析语音对应规律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
- 3
-
-
作者
李家凡
-
机构
文山州师范学校
-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2期30-30,共1页
-
文摘
掌握方音与北京音的对应规律,是学习北京音的有效方法。因此,对方音与北京音对应规律的正确,全面的分析,对方言区的入学习北京音起着直接的帮助作用。我省过去出版的一些关于云南人学习北京音的小册子和教材,对昆明音与北京音的对应规律的分析,总的是正确的,它们对云南人学习北京音和教学工作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但是其中的某些分析,尚有不够全面之处。
-
关键词
北京音
语音对应规律
第四声
第二声
学习
昆明
小册子
教学工作
分析
有效方法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方言词考本字刍议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陈泽平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73-77,共5页
-
文摘
本文将“本字”问题与“文白异读”和“读破”等相关的语言现象联系起来讨论方言词考本字的意义和方法 ,着重说明方言与汉字系统的关系。文章把从古到今的汉语书面语及其基础方言称为“主流汉语” ,指出方言词考本字无非是在主流汉语中寻找词源 ,生僻的本字是主流汉语中久已淘汰的词 ;收集文白异读的“白读音”实际上是在现代常用字中辨认同源成分 ;方言特有的“音随义转”
-
关键词
方言词语
《广韵》
语音对应规律
福州话
方言研究
文白异读
口语词
方言本字
汉语书面语
形容词
-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吴方言与非吴方言同源词初探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唐七元
-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5期526-538,共13页
-
文摘
目前国内学者更多地研究和探求汉藏语系内部的同源词。人们对汉语方言语音之间的差异关注得多一些,而对方言的共性似乎重视不够,很少有学者借助历史比较法来探求各地方言的同源关系。文章试图借鉴历史比较法来挖掘和探求吴方言和非吴方言的同源词,分析各地方言词的同源关系,以便更清楚地了解汉语及其方言演变的历史。
-
关键词
吴方言
同源词
历史比较法
语音对应规律
-
Keywords
Wu dialects the cognates the law of historical comparison the law of sound corresponding pattern
-
分类号
H17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福州话城乡异读字音分析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陈泽平
-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80-83,共4页
-
文摘
本文收集福州四郊的字音异读,归纳出主要的8项,逐一与城内标准音对比,并联系这些字的中古音韵地位和在《戚林八音》中的声韵归类情况讨论各项城乡异读在历史年代上的先后次序。本文的讨论说明,认为城区的语音演变总要比乡村快一些,笼统地把乡村背景的口音处理为“老派”口音的一般作法并不总是正确的。
-
关键词
戚林八音
福州话
字音分析
韵母
异读
舌齿音声母
语音对应规律
去声字
汉语方言
演变模式
-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略谈方言和中学语文教学
被引量:2
- 7
-
-
作者
田希诚
-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85年第3期55-57,共3页
-
文摘
方言区的青年学生从幼儿时期就跟着母亲学说话,一般都能讲他的母语——方言。由于方言的影响,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些困难,如朗读发音不准,写别字的现象比较严重等。近年来谈方音和普遍话语音对应规律的文章较多,中学老师一般都能结合学生的方言进行正音教学,效果较好。另外我们还应当看到。
-
关键词
发音不准
青年学生
语音对应规律
初中语文课
方言区
晋南方言
山西方言
张益梅
引文出处
发音合作人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国音韵学究研会第四次学术讨论会在西南师大举行
- 8
-
-
作者
尉迟治平
-
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73-73,共1页
-
文摘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四次讨论会十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在重庆西南师范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全国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77人.西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长楷和校长钟章成出席会议并表示热烈祝贺.这次年会学术讨论的主题是“音韵与方言”,共收到论文75篇.代表们从各个角度对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学进行了探讨,有的论文从理论上阐发了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的意义和方法;部分论文利用现代汉语方言材料重建构拟古音,总结历史音变规律;还有的文章用汉语音韵学的理论分析现代汉语方言的形成,揭示方言间的语音对应规律;有的论文利用古代文献资料,勾画古代方言的面貌,探讨汉语语音史发展的脉络;有的研究者利用日语汉音、朝鲜汉音等域外方音研究古代汉语语音系统。
-
关键词
汉语音韵学
现代汉语方言
中国音韵学研究
师范大学
文献资料
总结历史
语音对应规律
汉语方言学
西南
古代汉语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学习普通话的几本新书
- 9
-
-
-
出处
《语文建设》
1962年第5期7-,共1页
-
文摘
最近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方言普查组编的《湖南人怎样学习普通话》;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云南省教育厅编的《云南方音与北京音》;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青海省教育厅编的《西宁人学习普通话手册》;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河北省分院语文研究所合编的《河北方言概况》。这四本书都是就当地方言的特点,和普通话比较,介绍语音对应规律,因此是学习普通话的有用的工具书。又,普通话语音研究班编的《普通话正音字表》(改编本),最近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包括:声序字表;韵序字表;辨音字表;
-
关键词
语音对应规律
入声字
辨音
河北人民出版社
改编本
云南人民
当地方言
上海教育出版社
湖南人
一本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