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世界观多元论——八论语言的体验观 被引量:31
1
作者 王寅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2-117,共6页
语言世界观主要研究语言与思维(即认知)、与现实世界和社会世界之间的关系,论述语言在世界观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当前,在这一问题上主要有四种基本观点:(1)反映现实论;(2)认知假说论;(3)语言决定论;(4)语言思维二元论。前三种观点具有明... 语言世界观主要研究语言与思维(即认知)、与现实世界和社会世界之间的关系,论述语言在世界观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当前,在这一问题上主要有四种基本观点:(1)反映现实论;(2)认知假说论;(3)语言决定论;(4)语言思维二元论。前三种观点具有明显的单向论述的倾向,且这四种观点都没能将社会文化因素考虑进来。为此我们提出了语言世界观多元论,认为现实、认知、语言和文化这四要素之间存在着一个“多元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此框架中提出:现实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语言的决定关系;语言影响认知,认知影响现实的影响关系。笔者近年来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重点论述了语言体验性,一方面为语言世界观多元论作了理论铺垫,另一方面语言世界观多元论也为语言体验性提供了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世界观多元论 体验哲学 认知语言 语言的体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威廉姆·洪堡的语言世界观 被引量:9
2
作者 孙周兴 《浙江学刊》 CSSCI 1994年第4期50-54,共5页
论威廉姆·洪堡的语言世界观孙周兴在二十世纪西方哲学思想中,语言维度的突现已成一件大事。总括起来,我们可以说,现当代的西方哲学家们已形成了以下几点“共识”。一、“语言交往”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方式,“语言交往共同体”是... 论威廉姆·洪堡的语言世界观孙周兴在二十世纪西方哲学思想中,语言维度的突现已成一件大事。总括起来,我们可以说,现当代的西方哲学家们已形成了以下几点“共识”。一、“语言交往”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方式,“语言交往共同体”是人类文化的基本单元;二、语言是人类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哲学思想 洪堡 语言世界观 普遍语法 逻辑主义 人类精神 人类语言 语言思想 民族语言 普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世界观与语法刚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剑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6期3-6,共4页
本文从哲学与语言学领域提出的语言世界观出发,首先介绍了语言规律反映民族思维方式和思维规律的观点,然后以汉、英语为例,分析了语法的思维性质和刚性特点;并围绕语言世界观和语法刚性,探讨了它们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语言世界观 语法刚性 外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世界观的哲学批评
4
作者 柴奕 阳志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8-152,共5页
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化以及语言与现实是语言学和哲学等领域中的重要论题。语言世界观是一个民族凭借语言构筑认识世界图景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其主要内容是思维影响并决定语言,语言固化思维;不同语言的民族认识世界的图景和方式不同。... 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化以及语言与现实是语言学和哲学等领域中的重要论题。语言世界观是一个民族凭借语言构筑认识世界图景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其主要内容是思维影响并决定语言,语言固化思维;不同语言的民族认识世界的图景和方式不同。从哲学角度来看,政治、宗教、哲学和社会结构等民族文化和观念并不能解释跨语言差异,感知和认识并不能根本制约和决定语言本质,语言符号或语法标记与外部客观世界也并不必然存在映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世界观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哲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对比的哲学基础——语言世界观问题的重新考察 被引量:18
5
作者 潘文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5期81-88,共8页
一、研究哲学问题的意义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指导各种具体科学研究的基础。不研究哲学。不善于从哲学层面思考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就会使自己的研究陷入盲目性。几十年来,我国的语言研究缺少自己的理论,始终在洋... 一、研究哲学问题的意义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指导各种具体科学研究的基础。不研究哲学。不善于从哲学层面思考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就会使自己的研究陷入盲目性。几十年来,我国的语言研究缺少自己的理论,始终在洋框框里打转,跳出了一个框框,又进入另一个框框,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自己的语言哲学和语法哲学,没有建立自己的本体语言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世界观 文化语言 语言对比 洪堡特 新考 哲学基础 沃尔夫假说 普通语言 萨丕尔 对比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字文化基因的体认语言学考察
6
作者 黄健平 张昕晗 赵春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3,共12页
王寅先生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必然会在许多方面影响认知方式和语言表达。”在“体”和“认”的共同作用下,本文主要考察了“连”字的文化基因,即文化特征及所负载的文化信息。研究发现:首先,《... 王寅先生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必然会在许多方面影响认知方式和语言表达。”在“体”和“认”的共同作用下,本文主要考察了“连”字的文化基因,即文化特征及所负载的文化信息。研究发现:首先,《连山易》是上古远祖在生产生活中创新和创造的成果,是中华民族集体哲学智慧的结晶;其次,“连”字原初文化信息揭示了华夏先祖彼时杰出社会治理能力和先进军事管理等历史情状;再次,“连”作为姓氏,是中华文明中血浓于水的家族文化的见证;最后,“连理枝”蕴含着兄友弟恭的孔怀之情和演绎着惊天动地但是凄美绝伦的爱情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字 文化基因 语言世界观多元论/体认文化观 体认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民族心智与文化差异之后——以威廉·洪堡的语言哲学思想为出发点 被引量:7
7
作者 倪梁康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5,共8页
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命题不仅在知识学中有效,而且也在与人类心智有关的其他领域起作用。这里讨论的民族心智和文化差异,便与康德的这一命题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威廉·洪堡关于各种具体语言以及在它们之后隐蔽地发挥作用的共同语... 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命题不仅在知识学中有效,而且也在与人类心智有关的其他领域起作用。这里讨论的民族心智和文化差异,便与康德的这一命题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威廉·洪堡关于各种具体语言以及在它们之后隐蔽地发挥作用的共同语言结构的设想有关。其设想后来在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中得到发展。这个问题揭示出各种文化与世界观体系的差异性,这里则首先归结为:在作为民族心智和文化差异的各种不同世界观的背后,是否可能存在着一个先天的、为人类社会所共有的普遍世界观体系,它体现出人之为人的最基本要素或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哲学 语觉 语言世界观 普遍语法 共同世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由“此岸”通向“彼岸”的符号阶梯——宗教与语言关系概说 被引量:7
8
作者 丁石庆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7-20,共4页
语言是构成宗教观念十分重要的各种主要因素之一。语言是意识形成的因素,是思维不可或缺的工具,语言“在观念上充当物质”。语言把人的意识成果以物质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在人的头脑中形成明晰的观念,使思想得以形成。语言的“能指”和... 语言是构成宗教观念十分重要的各种主要因素之一。语言是意识形成的因素,是思维不可或缺的工具,语言“在观念上充当物质”。语言把人的意识成果以物质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在人的头脑中形成明晰的观念,使思想得以形成。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矛盾,以及符号“能指”的任意性、多义性,往往造成人思想上的混乱,使人想入非非,这为宗教观念的产生提供了可能。而宗教也对语言及其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不仅最早的语言研究发端于宗教,而且宗教对语言的传播和发展以及规范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宗教与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也十分特殊,将这两个研究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进行深入研究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宗教 语言世界观 语言中问世界 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堡特关于语言民族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胡翠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323-325,共3页
洪堡特的语言学思想有着丰富而深邃的内容,他主要从语言和民族精神、语言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辨证关系入手探讨了语言的民族特性,对今人的研究有着高度的启示。
关键词 洪堡特 民族语言 语言世界观 内在语言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探索──第三届全国文化语言学研讨会述评
10
作者 木子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3-45,共3页
文化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探索──第三届全国文化语言学研讨会述评木子1994年1月14日至17日,全国各地的七十多位代表出席了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文化语言学研讨会。本次会议共收到50多篇论文,内容涵盖汉语的特点、语词的... 文化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探索──第三届全国文化语言学研讨会述评木子1994年1月14日至17日,全国各地的七十多位代表出席了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文化语言学研讨会。本次会议共收到50多篇论文,内容涵盖汉语的特点、语词的文化义、汉字构形中的人本主义、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语言 理论探索 语言世界观 形式化描写 语言学研究 研讨会 本体论 中国文化语言 述评 理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译研究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赖祎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8-153,共6页
口译作为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与笔译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口译的即席性、即时性和互动性使其更符合语言哲学家研究下的日常语言特性。口译的历史虽然远早于笔译,但口译理论的研究却起步较晚,更鲜有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来探究口译活动的... 口译作为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与笔译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口译的即席性、即时性和互动性使其更符合语言哲学家研究下的日常语言特性。口译的历史虽然远早于笔译,但口译理论的研究却起步较晚,更鲜有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来探究口译活动的意义本质。从哲学的角度对口译研究进行思考,可以发现口译活动具有如下哲学特征:语言世界观的立交桥——口译研究的跨文化交际学思考;语言游戏的关联性——口译研究的语用学思考;体验哲学的经典体现——口译研究的认知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译研究 哲学思考 语言世界观 语言游戏 体验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对比研究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评《汉英语对比纲要》 被引量:2
12
作者 龚海燕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3期63-64,共2页
英汉对比研究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评《汉英语对比纲要》龚海燕潘文国教授的新作《汉英语对比纲要》终于和我们见面了。说“新作”,是指这本专著刚刚出版;说“终于”则是因为该书凝聚着作者十年的心血,体现了作者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 英汉对比研究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评《汉英语对比纲要》龚海燕潘文国教授的新作《汉英语对比纲要》终于和我们见面了。说“新作”,是指这本专著刚刚出版;说“终于”则是因为该书凝聚着作者十年的心血,体现了作者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正如该书后记所说的,作者自一九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对比 汉英语 研究理论 汉英对比研究 重大突破 语言 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世界观 汉语语法 语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一种眼光何如?——关于汉英对比研究的宏观思考 被引量:30
13
作者 潘文国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12,16,共12页
换一种眼光何如?——关于汉英对比研究的宏观思考潘文国1.从英汉对比到汉英对比汉语和英语的对比研究,与汉语语法的研究始终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一部近百年的汉语语法研究史,就是一部汉英对比研究史。只是明确地提... 换一种眼光何如?——关于汉英对比研究的宏观思考潘文国1.从英汉对比到汉英对比汉语和英语的对比研究,与汉语语法的研究始终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一部近百年的汉语语法研究史,就是一部汉英对比研究史。只是明确地提出要通过对比来研究汉语的,在解放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对比研究 汉语语法 英语语法 现代汉语 “印欧语的眼光” 英汉对比 语言世界观 商务印书馆 教学翻译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