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法学方法论研究的语用学转向(下)——法学方法论研究的语用模式及其新开展 |
张斌峰
陈绍松
|
《政法论丛》
CSSCI
|
2014 |
7
|
|
2
|
翻译学“语用学转向”:“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向”的终结 |
曾文雄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6 |
22
|
|
3
|
试论中国哲学的语用学转向 |
张斌峰
|
《中州学刊》
CSSCI
|
2002 |
6
|
|
4
|
人文性与科学性的融合:语言哲学“语用学转向” |
曾文雄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6 |
6
|
|
5
|
中西语言哲学“语用学转向”新解 |
曾文雄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6
|
语言哲学的兴起与法学的语用学转向——语言游戏中的哈特法学思想研究 |
董晓波
Randy Beck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
2017 |
2
|
|
7
|
“语用学转向”下的汉语言专业教改实践 |
王燕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
2008 |
0 |
|
8
|
论阿佩尔的语用学转向 |
张今杰
|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3 |
0 |
|
9
|
语用学转向的表达及其对语言学突围的作用 |
沈贤淑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0
|
文义解释的语用分析与构建 |
徐明
|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1
|
|
11
|
对“中国问题”的经济学方法论思考——关于经济学的语言学转向 |
田春生
郭政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2
|
新视野 新研究——哲学转向对翻译学的建构性意义 |
邵璐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4 |
2
|
|
13
|
语用视角下现代汉语修辞交际效果分析 |
韩丽国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4
|
论操作化: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的启示 |
吴肃然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15
|
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立德树人系列活动——开展真语文大讨论 |
荣维东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16
|
大学汉语言教学改革趋势探讨 |
蒲晓华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