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语法构造和语用心理看动词形容词的重叠性 |
华玉明
|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3 |
8
|
|
2
|
Fibrations理论在索引归纳数据类型语法构造中的应用 |
苗德成
奚建清
刘新盛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3
|
汉语语法构造的跨层次相似性 |
巢宗祺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4
|
汉语“副名构造”的认知构造语法分析法——基于“压制、突显、传承、整合”的角度 |
王寅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6
|
|
5
|
构造语法理论关于construction定义问题研究 |
石毓智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2
|
|
6
|
动结构造中假宾语的认知分析(十一论语言的体验性)——汉语语法分析可用“动后语”取代“宾语” |
王寅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7
|
汉语句法规则的自动构造方法研究 |
周强
黄昌宁
|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3
|
|
8
|
文化哲理和语言构造 |
张维鼎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9
|
语法隐喻应用探究 |
何利敏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0
|
汉语语法变换研究的一次突破——评李临定著《汉语比较变换语法》 |
朱林清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11
|
研究汉语特点,改进分析方法 |
李临定
|
《汉语学习》
|
1988 |
1
|
|
12
|
关于陈抡《诗经》研究中语音对应规律的应用 |
曼如
清明
|
《学术研究》
|
1986 |
0 |
|
13
|
方言与语言地理学 |
高华年
植符兰
|
《学术研究》
|
1983 |
0 |
|
14
|
从现代汉语的词序看所谓“倒装” |
洪笃仁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5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