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 被引量:32
1
作者 曹明海 陈秀春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40,共5页
语文新课程已不是作为技术性语言训练的工具而是作为文化主体而存在,它承担的是文化建构的使命。这就要求语文新课程以文化主体的自觉性建构一种生命形态的、过程性的、富有超越品质的文化运行模式,树立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即建... 语文新课程已不是作为技术性语言训练的工具而是作为文化主体而存在,它承担的是文化建构的使命。这就要求语文新课程以文化主体的自觉性建构一种生命形态的、过程性的、富有超越品质的文化运行模式,树立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即建构语文新课程的生命形态——一种价值取向观;建构语文新课程的过程模式——一种文化过程观;建构语文新课程的超越品质——一种文化反思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程 生命形态 文化过程 文化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 被引量:16
2
作者 冯现冬 张伟忠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6-29,共4页
唤醒教育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促使人全面觉醒进而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建构的教育过程,具有生命性、意义性、立体性和过程性等特征。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紧密相连。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唤醒树人意识、文化意识、生命意识和课... 唤醒教育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促使人全面觉醒进而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建构的教育过程,具有生命性、意义性、立体性和过程性等特征。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紧密相连。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唤醒树人意识、文化意识、生命意识和课堂情绪,构建全新的语文课程价值观、文化观、生态观和学习观是当前语文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实现以学为主教育思想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唤醒教育 语文新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新课程: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4
3
作者 潘涌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5-39,共5页
反思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它刷新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教研观念和方式,刷新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也刷新了教师的培训方式。但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也暴露出新形式主义倾向,暴露出教学过程空泛化和教师角... 反思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它刷新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教研观念和方式,刷新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也刷新了教师的培训方式。但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也暴露出新形式主义倾向,暴露出教学过程空泛化和教师角色两难化等问题。展望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前景,应当坚定地改革刻板化的统考制度、改革学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从而使语文新课程在课堂上生根开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程 病症 诊断 瓶颈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语文新课程中的教材整合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君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7期46-48,共3页
整合,指调整后重新组合。 没有哪门学科比语文更为迫切地要求教师具有整合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理论是最精深也最纷繁的,不经整合的后果是被理论的五光十色诱惑以致迷失自我;语文教学方法是最灵活也最多变的,不经整合的后果是沦为... 整合,指调整后重新组合。 没有哪门学科比语文更为迫切地要求教师具有整合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理论是最精深也最纷繁的,不经整合的后果是被理论的五光十色诱惑以致迷失自我;语文教学方法是最灵活也最多变的,不经整合的后果是沦为教艺的奴隶;语文知识是范围最广体系最混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程 教材整合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语文知识 组合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审慎推进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 被引量:5
5
作者 巢宗祺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9-61,14,共4页
关键词 语文新课程 高考改革 审慎 语文高考 高中毕业生 选拔功能 检测功能 语文水平 水平差异 语文学习 语文素养 学业水平 高等学校 高考命题 可信度 试题 学生 理想 难度 试卷 考生 招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为了“新”而否定正确的“旧”——《语文新课程的知识观》读后 被引量:2
6
作者 苏培成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标准 课程理念 语文教学 价值取向 语文新课程的知识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文新课程的目标体系 被引量:1
7
作者 潘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25-128,共4页
语文新课程的显性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而能力目标又包括独立阅读能力、自主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的隐性目标包括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情意要素。语文新课程的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是血肉相依的,对学生发展而言,二者是... 语文新课程的显性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而能力目标又包括独立阅读能力、自主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的隐性目标包括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情意要素。语文新课程的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是血肉相依的,对学生发展而言,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程 显性目标 隐性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语文新课程中考命题的要点与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华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语文新课程 中考命题 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评价改革 考试试卷 初中毕业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新课程的唤醒功能
9
作者 王宪廷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5-27,共3页
人的文化本质使语文教育发挥唤醒功能成为可能;语文教育唤醒功能的基本特征是促使主体生命意识觉醒;语文教育实现唤醒功能的基本途径是主体生命情感的体验;语文教育唤醒功能的终极目的是主体生命意义的建构。
关键词 语文新课程 唤醒 语文教育 文化本质 意识觉醒 主体生命 基本特征 生命情感 基本途径 生命意义 终极目的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世界的精神游历:从学界对话开始——读《语文新课程名家访谈》
10
作者 于龙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69,共2页
在中国教育史上,游学曾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先秦以降,从诸子百家、名士大师以至历代儒生,从孔孟的“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到司马迁的“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
关键词 语文新课程 家访 对话 游历 精神 世界 中国教育史 教学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不宜太模糊——关于高中语文新课程模块设计的一点认识与思考
11
作者 王学东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3期16-18,共3页
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中,“模块”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模块的设立是高中新课程非常重要的特色。
关键词 语文新课程 模块设计 普通高中 认识与思考 模糊 课程方案 高中课程 课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新课程应在反思中不断推进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浩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9,共3页
新课程实施已经6年了。目前有一种现象我们应该重视.那就是人们在反思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上升到理论高度,对新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表示怀疑。产生动摇.有的甚至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想要回到老路上去。
关键词 语文新课程 课程实施 教学实践 似是而非 不自觉 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方法——评《中学语文教学论学程》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勇 廖成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学语文新课程教改要结I合当前语文教学实际,坚持以学生发展和语文教材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实事求是和锐意进取的精神,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激发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 中学语文新课程教改要结I合当前语文教学实际,坚持以学生发展和语文教材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实事求是和锐意进取的精神,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激发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通过研究性、探究式、讨论式与合作式等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在新课改过程中,还要学会就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理解与把握、新教材特征的研究与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深入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论 课程教学改革 路径 语文学习兴趣 教学理念 学生发展 语文新课程 信息化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命教育的思考
14
作者 韦群芳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9年第3期38-41,共4页
语文新课程解放了人的思想,追求人的个性,把珍爱生命的理念植入学生心中,使之成为一个独立、健康、和谐、全面发展的人。为此,语文新课程要求教师重塑自己的生命个性色彩;通过主体的各种感官、文本及生活中的各种生命形态交流碰撞,唤醒... 语文新课程解放了人的思想,追求人的个性,把珍爱生命的理念植入学生心中,使之成为一个独立、健康、和谐、全面发展的人。为此,语文新课程要求教师重塑自己的生命个性色彩;通过主体的各种感官、文本及生活中的各种生命形态交流碰撞,唤醒主体沉睡的生命意识;通过解读文本,挖掘文本的生命意识;倡导发展性评价,不断促进整个生命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程 生命主体 生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落差”问题
15
作者 付寅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54,共2页
时至今日,新课改已经走过了十个春秋,作为其子系统的语文新课程也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走进课堂。伴隧着语文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人们开始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语文课程实施的“落差”上,即语文课程标准的预期目标与语文课程实施现状之间... 时至今日,新课改已经走过了十个春秋,作为其子系统的语文新课程也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走进课堂。伴隧着语文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人们开始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语文课程实施的“落差”上,即语文课程标准的预期目标与语文课程实施现状之间的差距,换句话说,也就是诏文课程改革的理论设计与实践效果之间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程 课程实施 语文课程标准 实践效果 课程改革 子系统 进课堂 课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语文新课程探究能力的培养初探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都明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10期23-26,共4页
教材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主要凭借.以人教版的课标实验教材为例,我们注意到它为有效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搭建了“专题探究”和“阅读鉴赏”两个平台。理论上说.这种框架应当是合适而有效的。但在实践中也有一些老师认为高考大纲的要... 教材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主要凭借.以人教版的课标实验教材为例,我们注意到它为有效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搭建了“专题探究”和“阅读鉴赏”两个平台。理论上说.这种框架应当是合适而有效的。但在实践中也有一些老师认为高考大纲的要求指向是“阅读鉴赏”。因而轻视了教材里“梳理探究”的专题探究。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求老师不考虑高考的要求是不现实的.但是什么事情都只考虑高考也将是一种认识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培养 语文新课程 学生探究能力 高中 实验教材 阅读鉴赏 人教版 高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高师学生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17
作者 黄革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7期142-143,共2页
民族高师学生在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 民族高师学生 语文新课程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头活水引本真回归——初中语文新课程学业考试命题“试题与生活联系”研究初探
18
作者 张莉 张敏 +2 位作者 徐兴文 杨春菊 刘利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64,共3页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近几年各地中考语文命题,凸现了试题与生活联系的走向。试题与生活的联系,其实就是通过考试体系来具体实施教材的生活化、教育的生活化。这两者的联系是当前语文大教育环境对命题内容的主客观影响,...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近几年各地中考语文命题,凸现了试题与生活联系的走向。试题与生活的联系,其实就是通过考试体系来具体实施教材的生活化、教育的生活化。这两者的联系是当前语文大教育环境对命题内容的主客观影响,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导向性和命题的指导作用,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提出的教育观和教育目标,更体现了当下命题本真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程 考试命题 生活化 试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回归 本真 学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观摩及研讨会在宜昌召开
19
作者 毛继东 温立三 李祖贵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2008年7月31日至8月2日,由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观摩及研讨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党委书记。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包明德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前来... 2008年7月31日至8月2日,由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观摩及研讨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党委书记。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包明德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前来参会的还有学会其他有关负责人:孔庆东、史绍典、毛继东、温立三、王土荣等,以及宜昌市张永红副市长、宜昌市教育局有关领导。会议为期3天,来自全国14个省的600余名中小学教师、教研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语文新课程 教学观摩 宜昌市 专业委员会 全国政协委员 语文教学 中国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高中语文新课程应具有的几个意识
20
作者 胡小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9-40,共2页
作为语文学科的纲领性文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课标”)以其新理念、高起点、大视野引导着高中语文学科教育目标价值的突破、教育功能的转变、教学重点的改变和学习方式的创新,将埘语丈学科带来革命性的... 作为语文学科的纲领性文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课标”)以其新理念、高起点、大视野引导着高中语文学科教育目标价值的突破、教育功能的转变、教学重点的改变和学习方式的创新,将埘语丈学科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实施高课标,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下几个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语文新课程 意识 实践 语文学科 纲领性文件 教育工作者 教育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