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馈型风电场详细模型建模方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少康 耿华 +1 位作者 马进 杨耕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10,共10页
提出一种双馈型风电场详细模型的建模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可体现风场内每一台风机以及集电系统的电磁暂态过程。该建模方法利用元件连接法(CCM)的思路,首先将风机、集电线路及变压器等视为分立元件,并建立各个元件的详细模型。再根据CCM... 提出一种双馈型风电场详细模型的建模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可体现风场内每一台风机以及集电系统的电磁暂态过程。该建模方法利用元件连接法(CCM)的思路,首先将风机、集电线路及变压器等视为分立元件,并建立各个元件的详细模型。再根据CCM元件连接规则连接各元件,构成风电场的详细模型。利用该建模方法能够获得系统的非线性微分方程,便于后续利用非线性系统理论进一步对系统展开分析。此外,该模型建立在dq坐标系,稳态时各物理量均为直流,借助线性化工具,可方便地获得风电场在某稳态工作点处的线性化矩阵。通过对比仿真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建模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 元件连接法 详细模型 小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详细模型汽油替代燃料碳烟生成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胡俊成 郑东 熊鹏飞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5-272,共8页
基于矩方法算法和预混火焰程序,实现一维预混火焰中汽油替代燃料燃烧生成碳烟的详细数值模拟.其中气相详细模型为包含多环芳烃(PAHs)生成机理的多组分汽油替代燃料反应动力学模型,详细碳烟颗粒相模型包含成核、凝并、PAHs表面沉积、表... 基于矩方法算法和预混火焰程序,实现一维预混火焰中汽油替代燃料燃烧生成碳烟的详细数值模拟.其中气相详细模型为包含多环芳烃(PAHs)生成机理的多组分汽油替代燃料反应动力学模型,详细碳烟颗粒相模型包含成核、凝并、PAHs表面沉积、表面生长和表面氧化过程.结果表明:燃烧过程中苯(C6H6)分子摩尔分数是影响PAHs生成的直接原因,决定了汽油替代燃料生成PAHs摩尔分数的大小;芘(C16H10)分子摩尔分数直接影响碳烟的生成过程,决定汽油替代燃料碳烟排放水平;可依据汽油替代燃料的组成评价燃烧生成PAHs和碳烟的水平,汽油替代燃料中甲苯/二异丁烯总含量越高,其生成PAHs和碳烟量越大,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替代燃料 详细碳烟模型 多环芳烃 预混火焰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详细和准稳态模型的长期电压稳定全过程混合动态仿真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文广 刘明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2-251,共10页
论述了长期电压稳定全过程混合动态仿真的详细模型和准稳态模型,并对励磁、电枢电流限制器和动态负荷进行了建模。通过对准稳态(QSS)和全时域(FTS)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在大扰动触发离散装置陆续动作的情况下,系统不一定能保持暂态... 论述了长期电压稳定全过程混合动态仿真的详细模型和准稳态模型,并对励磁、电枢电流限制器和动态负荷进行了建模。通过对准稳态(QSS)和全时域(FTS)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在大扰动触发离散装置陆续动作的情况下,系统不一定能保持暂态稳定性而进入长期过程,且QSS仿真对离散装置的判断不准确导致系统轨线偏离真实轨线。将FTS、QSS和基于连续参数的准稳态(CQSS)仿真三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适当的切换,可构造全过程混合动态仿真法,能够保留故障后和离散装置动作后的暂态。当暂态过程平息后转入QSS仿真;当仿真轨迹接近鞍结分岔点遇到收敛性问题时转入CQSS仿真,以改善收敛性。以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和IEEE 50机145节点系统为试验系统,证实了QSS仿真的局限性和全过程混合动态仿真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电压稳定 全动态过程 详细模型 准稳态模型 参数连续化 混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详细碳烟模型的柴油燃烧碳烟颗粒物的生成特性 被引量:9
4
作者 陈亮 成晓北 +2 位作者 颜方沁 鞠洪玲 陈国华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4-240,共7页
采用改进的详细碳烟模型,耦合了由正庚烷和甲苯组成的混合燃料的简化反应机理.在碳烟模型中,考虑了反应中生成的乙炔类异构体和多环芳香烃前驱物对碳烟颗粒成长过程的影响作用,分别以可视化发动机和单缸柴油机台架试验的结果,对详细碳... 采用改进的详细碳烟模型,耦合了由正庚烷和甲苯组成的混合燃料的简化反应机理.在碳烟模型中,考虑了反应中生成的乙炔类异构体和多环芳香烃前驱物对碳烟颗粒成长过程的影响作用,分别以可视化发动机和单缸柴油机台架试验的结果,对详细碳烟模型预测柴油机碳烟生成和氧化过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缸内压力、放热率曲线以及着火时刻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得到的碳烟浓度瞬态二维分布与采用双色法得到的试验结果较为接近,碳烟排放量的模拟值与试验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而本文的详细碳烟模型可较好地预测不同工况条件下柴油机碳烟颗粒排放的变化趋势.同时,采用提出的详细碳烟模型对柴油机内碳烟颗粒数密度和平均尺寸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其在柴油机缸内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碳烟颗粒的直径在预混燃烧期和急燃期急剧增加,在缓燃期以及燃烧后期收敛于某一稳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详细碳烟模型 碳烟浓度的瞬态二维分布 单缸柴油机 颗粒数密度 平均颗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详细沉积物模型的尿素喷嘴内部结晶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悦 吕林 沈捷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1,共6页
采用详细的尿素沉积物模型,对尿素喷嘴内部的沉积物生成过程进行研究。在沉积物模型中,考虑了壁膜形成、蒸发、剥落、结晶和尿素副产物形成的基本过程,同时耦合了尿素热解的化学反应机理。以发动机台架和热重分析仪的试验结果,分别对喷... 采用详细的尿素沉积物模型,对尿素喷嘴内部的沉积物生成过程进行研究。在沉积物模型中,考虑了壁膜形成、蒸发、剥落、结晶和尿素副产物形成的基本过程,同时耦合了尿素热解的化学反应机理。以发动机台架和热重分析仪的试验结果,分别对喷嘴内壁面温度和尿素分解副产物的预测值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说明尿素沉积物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不同工况条件下尿素沉积的变化趋势。对尿素喷嘴内部的沉积物生成过程进行多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喷嘴内壁面温度在140℃以下时可以避免尿素分解副产物生成;在不出现硬结晶的条件下,排气温度为300℃和400℃工况(排气流量600kg/h)的最小喷射量分别为1000mL/h和2000m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详细沉积物模型 选择性催化还原 尿素喷嘴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详细燃烧模型对裂解炉二维模型富氧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被引量:3
6
作者 申东发 王国清 +2 位作者 刘俊杰 张利军 周先锋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6-663,690,共8页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裂解炉燃烧器二维模型富氧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富氧燃烧技术对裂解炉炉膛内燃烧过程的影响。采用详细燃烧模型,即41步甲烷燃烧骨干机理和涡耗散概念模型进行耦合计算,详细准确描述了富氧燃烧过程...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裂解炉燃烧器二维模型富氧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富氧燃烧技术对裂解炉炉膛内燃烧过程的影响。采用详细燃烧模型,即41步甲烷燃烧骨干机理和涡耗散概念模型进行耦合计算,详细准确描述了富氧燃烧过程。湍流模型采用标准k-湍流模型,辐射模型采用P-1模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随助燃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增大,燃料燃烧更加完全,燃烧反应放热量增大。当氧气含量(w)从23.5%增至36.5%时,炉膛内平均温度升高了7.93%、峰值温度升高了4.33%、烟气出口处温度升高了3.56%、烟气出口处CO含量降低了54.5%、烟气出口处CO_2含量升高了9.23%、烟气出口处NO_x含量增幅较大(达到了0.35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燃烧 裂解炉 数值模拟 甲烷燃烧 详细燃烧模型 Fluent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硼管中子探测器等效蒙特卡罗模型的研究及实验验证
7
作者 张毅诚 于淼 +3 位作者 陈添 杨海峰 邵增 霍小东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5-1263,共9页
在3 He气体供应紧张的现状下,涂硼管探测器是一种有望代替3 He管的热中子探测器。由于涂硼管探测器中的硼涂层厚度通常为1μm左右,在蒙特卡罗程序中需要很大的计算资源模拟如此薄的涂层以得到准确的计数。基于蒙特卡罗程序计算的中子计... 在3 He气体供应紧张的现状下,涂硼管探测器是一种有望代替3 He管的热中子探测器。由于涂硼管探测器中的硼涂层厚度通常为1μm左右,在蒙特卡罗程序中需要很大的计算资源模拟如此薄的涂层以得到准确的计数。基于蒙特卡罗程序计算的中子计数与实验测量值相等的原则,建立了涂硼管探测器的等效3 He探测器模型。采用252 Cf点中子源,设计了一组基于中子慢化、光子屏蔽、干扰中子吸收屏蔽、以及模拟实际应用场景的综合验证实验,使用探测器的等效模型和详细模型对所有实验进行建模,与实验实测结果及详细模型的对比以验证等效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涂硼管探测器等效蒙特卡罗模型和详细模型的中子计数率与实验实测数据偏差小于10%,符合较好。文章为涂硼管探测器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的建模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硼管中子探测器 探测效率等效 等效蒙特卡罗模型 详细模型 验证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网型控制策略的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简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琰 刘京波 +4 位作者 郇政林 谭延博 顾天明 王新 王谱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5-303,共9页
直驱式风力发电作为当前风力发电的普遍形式,随着其容量的增加,将导致受端电网有效惯量不断减少,呈现弱阻尼特性,增加电力系统运行风险。直驱风电场柔直并网过程中采用具有主动支撑能力的构网型控制逐渐成为研究主流,但因其控制技术、... 直驱式风力发电作为当前风力发电的普遍形式,随着其容量的增加,将导致受端电网有效惯量不断减少,呈现弱阻尼特性,增加电力系统运行风险。直驱风电场柔直并网过程中采用具有主动支撑能力的构网型控制逐渐成为研究主流,但因其控制技术、工程应用尚处于研究阶段,需要先在仿真软件中进行测试。构网型直驱风电场并网系统需要考虑大量风机的运行特性,多台机组的接入导致仿真运行环境复杂,硬件在环系统的算力不足以达到多台机组的详细仿真要求。为减小计算压力,寻找更适合风电场并网研究的仿真模型,针对构网型控制下的直驱风机机组详细模型进行简化,采用受控电流源替代风机机侧模型的方法,进一步节省计算机算力,从输入功率/直流电压/交流电压波动3个方面进行模型对比,从模型响应曲线误差和仿真耗时2个角度对详细模型及简化模型进行评价。仿真结果表明,简化模型可以反映风电机组网侧的功率输出特性,在节省仿真耗时上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机 构网型控制 详细/简化模型 仿真耗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装置典型模型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32
9
作者 王成山 高菲 +3 位作者 李鹏 黄碧斌 丁承第 于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68,共6页
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应用场合,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对电力电子装置的建模要求也不尽相同,选取简繁适当的数学模型对系统仿真速度和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以可控逆变器为例介绍了电力电子装置的详细模型、开关函数模型和平均值模型,分... 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应用场合,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对电力电子装置的建模要求也不尽相同,选取简繁适当的数学模型对系统仿真速度和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以可控逆变器为例介绍了电力电子装置的详细模型、开关函数模型和平均值模型,分别采用这3种模型进行仿真,对3种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进而给出了3种模型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装置 详细模型 开关函数模型 平均值模型 模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模型结构讨论 被引量:21
10
作者 潘学萍 鞠平 +1 位作者 吴峰 金宇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4,共8页
比较了双馈风电机组详细模型和通用模型的结构,发现通用模型中忽略了变流器、网侧控制器以及发电机的定转子动态。基于特征根技术及时域仿真分析,得出结论:通用模型中忽略变流器及网侧控制器的动态是合理的;通用模型中忽略发电机的定子... 比较了双馈风电机组详细模型和通用模型的结构,发现通用模型中忽略了变流器、网侧控制器以及发电机的定转子动态。基于特征根技术及时域仿真分析,得出结论:通用模型中忽略变流器及网侧控制器的动态是合理的;通用模型中忽略发电机的定子及转子动态,仅对转子侧控制器的电气快动态有一定的影响。文中进一步指出,通用模型中还可忽略转子侧控制器电流控制内环的动态。文中还讨论了不同驱动系统模型下双馈风电机组动态特性的差异,以及转子侧控制器参数对双馈风电机组动态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详细模型 通用模型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特征值分析法的双馈风电机组模型降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韩平平 方佳维 +1 位作者 丁明 张晓安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4,共7页
构建适合电力系统仿真的双馈风电机组模型对风电并网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以特征值分析进行双馈风电机组模型降阶及验证的方法。在双馈风电机组详细模型的基础上,对风力机、发电机定转子、变流器等模块进行了降阶,并构建了适合电力系统... 构建适合电力系统仿真的双馈风电机组模型对风电并网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以特征值分析进行双馈风电机组模型降阶及验证的方法。在双馈风电机组详细模型的基础上,对风力机、发电机定转子、变流器等模块进行了降阶,并构建了适合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的双馈风电机组模型。分析表明,所采用的模型降阶方法能够反映模型的主要特性。时域仿真和误差计算表明,降阶后的模型可在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中反映双馈风电机组对扰动的响应,证实了模型降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详细模型 降阶方法 特征值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磁暂态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23
12
作者 陈武晖 吴明哲 +2 位作者 张军 余浩 梁定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755-4765,共11页
在实际投入运行的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工程中多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由于MMC电平数量多,拓扑结构复杂,MMC模型详细程度和计算效率是一对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相关文献根据各种具体需求,... 在实际投入运行的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工程中多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由于MMC电平数量多,拓扑结构复杂,MMC模型详细程度和计算效率是一对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相关文献根据各种具体需求,已经提出MMC详细模型、等值电路模型、平均值模型以及简化平均值模型,根据建模方法具体可以分为6种模型。按照由复杂到简单、计算速度由慢到快的顺序,全面阐释了6种模型的建模基本思路和方法、模型适用范围以及计算效率;然后,指出了MMC电磁模型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未来MMC电磁暂态建模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MMC详细模型 戴维南等效模型 平均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海可再生能源综合发电系统模型对比 被引量:4
13
作者 秦川 闻丹银 +1 位作者 鞠平 吴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4-581,共8页
介绍融合近海风力发电、波浪能发电以及潮流能发电的近海可再生能源综合发电系统的电气拓扑结构,并以此系统为例,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分别搭建了其详细模型和相量模型。在定性分析2种模型的区别之后,分别在风速变化时以及电网扰动... 介绍融合近海风力发电、波浪能发电以及潮流能发电的近海可再生能源综合发电系统的电气拓扑结构,并以此系统为例,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分别搭建了其详细模型和相量模型。在定性分析2种模型的区别之后,分别在风速变化时以及电网扰动故障下,对详细模型和相量模型进行了仿真对比。时域仿真结果显示,详细模型和相量模型的稳态、动态响应趋势均基本一致;详细模型仿真计算耗时长,且仿真曲线中包含高频分量;相量模型仿真计算耗时短,仿真曲线相对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可再生能源综合发电系统 近海风电 波浪能发电 潮流能发电 详细模型 相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平均值模型在直流电网中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建中 赵成勇 Aniruddha M.Gole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80,共6页
为了弥补原有AVM在仿真直流故障及换流器闭锁等方面精度不足的问题,研究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平均值模型(AVM),在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电网中的适用性.本文从MMC换流器拓扑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改进的AVM,采用MMC的... 为了弥补原有AVM在仿真直流故障及换流器闭锁等方面精度不足的问题,研究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平均值模型(AVM),在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电网中的适用性.本文从MMC换流器拓扑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改进的AVM,采用MMC的电磁暂态(EMT)详细模型搭建的4端MMC型直流网络为基准,对比发现AVM有效的前提是MMC精确模型中的电容值足够大,以使得MMC中每个子模块(SM)的电容电压近似恒定.仿真证明:本文所提改进平均值模型能够精确仿真直流故障时换流器闭锁等工况,对MMC建模有着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平均值模型 详细模型 适用性分析 电磁暂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rony算法对STATCOM暂态稳定性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乃卓 于贺 孙绍官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13,共6页
STATCOM控制器的详细模型在验证稳定性时存在很多困难。采用暂态稳定性模型(TS模型)来代替详细模型,并用改进Prony算法来提取电力系统的参数,避免了计算幅值和相位时精度不高的问题,克服了传统算法抗干扰较差的问题。在PSCAD/EMTDC中对... STATCOM控制器的详细模型在验证稳定性时存在很多困难。采用暂态稳定性模型(TS模型)来代替详细模型,并用改进Prony算法来提取电力系统的参数,避免了计算幅值和相位时精度不高的问题,克服了传统算法抗干扰较差的问题。在PSCAD/EMTDC中对详细模型和TS模型进行标准控制及辅助控制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TS模型和改进的Prony算法能有效地解决控制器稳定性分析复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COM 暂态稳定性模型 详细模型 PRONY算法 标准控制 辅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缸内碳烟颗粒生长的动力学演变
16
作者 余愿心 魏明锐 鞠洪玲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401,共8页
以一台缸内直喷柴油机为原型,建立三维仿真模型,耦合详细碳烟模型,研究柴油机在不同负荷下缸内碳烟颗粒的质量分布和数密度变化规律.将计算得到的结果及气流参数作为动力学模拟的初始条件,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颗粒动力学模型追踪每个... 以一台缸内直喷柴油机为原型,建立三维仿真模型,耦合详细碳烟模型,研究柴油机在不同负荷下缸内碳烟颗粒的质量分布和数密度变化规律.将计算得到的结果及气流参数作为动力学模拟的初始条件,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颗粒动力学模型追踪每个颗粒的运动,计算碳烟颗粒的完整生长过程.结果表明,燃烧结束后,碳烟成核速率逐渐趋近于零,表面生长和凝结速率低于氧化速率,碳烟总质量逐渐降低;气缸顶部、气缸壁及活塞处的碳烟质量分数均较小.利用构建的颗粒动力学模型,可以模拟碳烟基本粒子到团聚体的生长过程,在不同负荷下得到的积聚体形貌主要呈枝状和簇状结构,与实验采样得到的几种主要形貌相似;不同负荷下的分形维数均与实验测量值相近,最大误差约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碳烟颗粒 详细碳烟模型 动力学演变 形貌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庚烷均质压燃燃烧简化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朝蕾 尧命发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7-553,共7页
在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正庚烷均质压燃燃烧各阶段反应途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构建了一个新的包括35种物质和41个基元反应的正庚烷均质压燃简化动力学模型.在发动机模拟方面,对此模型进行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 在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正庚烷均质压燃燃烧各阶段反应途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构建了一个新的包括35种物质和41个基元反应的正庚烷均质压燃简化动力学模型.在发动机模拟方面,对此模型进行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边界条件范围内,简化动力学模型在着火时刻、缸内温度和压力方面都与详细动力学模型吻合较好,简化动力学模型适用于模拟HCCI部分燃烧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充量压燃 正庚烷 详细动力学模型 简化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仿真分析及运行情况统计 被引量:88
18
作者 李新年 易俊 +3 位作者 李柏青 孙华东 雷霄 曾南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66-271,共6页
通过电磁暂态仿真程序建立了电网中实际运行的直流输电系统的详细模型,分析了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过程中电气量的详细变化过程、换相失败的持续时间、对交流电网的影响,以及换相失败引起直流闭锁的情况,并对落点上海的直流输电系统在... 通过电磁暂态仿真程序建立了电网中实际运行的直流输电系统的详细模型,分析了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过程中电气量的详细变化过程、换相失败的持续时间、对交流电网的影响,以及换相失败引起直流闭锁的情况,并对落点上海的直流输电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换相失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换相失败会导致直流电流、电压、功率等电气量发生剧烈波动,但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00 ms,对交流系统的冲击较为短暂,同时换相失败造成直流闭锁的概率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暂态仿真 直流详细模型 换相失败 直流闭锁 运行情况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机电暂态仿真建模及与电磁暂态仿真的对比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威 牛拴保 +6 位作者 吕亚洲 柯贤波 霍超 于洋 徐政 文一宇 刘楠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5-160,共6页
对直流输电的机电暂态仿真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导了适用于整流侧和逆变侧的换流器通用数学模型,分析了换相失败的判断方法,同时对逆变侧定关断角控制器的模拟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机电暂态仿真软件中搭建了含有直流输电详细模型的... 对直流输电的机电暂态仿真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导了适用于整流侧和逆变侧的换流器通用数学模型,分析了换相失败的判断方法,同时对逆变侧定关断角控制器的模拟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机电暂态仿真软件中搭建了含有直流输电详细模型的测试系统。为了深入分析直流输电机电暂态模型的精确度,以直流输电逆变侧不同程度的故障对比了机电暂态仿真结果与电磁暂态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机电暂态仿真计算是理想化的,它对换相失败临界点的判断与电磁暂态仿真存在偏差;在发生换相失败故障时,机电暂态模型响应曲线与电磁暂态模型基本一致,机电暂态模型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详细模型 机电暂态仿真 电磁暂态仿真 换相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馈多风电场损耗和无功裕度的优化下垂控制策略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生虎 章怡帆 +3 位作者 蒋以天 薛婧 王正风 吴旭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69,共6页
文章针对多风电场并网系统中无功功率分配不合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馈多风电场损耗和无功裕度的优化无功-电压下垂控制策略。基于双馈感应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详细模型和精确无功范围,建立了结合风电场(wind far... 文章针对多风电场并网系统中无功功率分配不合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馈多风电场损耗和无功裕度的优化无功-电压下垂控制策略。基于双馈感应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详细模型和精确无功范围,建立了结合风电场(wind farm,WF)无功裕度、以线路功率损耗和DFIG内部铜耗为目标函数的无功优化模型。IEEE RTS 24节点算例分析表明,对比传统下垂控制策略,优化下垂控制策略对功率分配和并网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电压水平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电机(DFIG)详细模型 无功-电压下垂控制 无功范围 无功裕度 无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