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诗归》对阮籍《咏怀诗》的批评及其论争之意蕴 |
徐国荣
梅嫣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
2
|
从“妙”评看《诗归》对《沧浪诗话》的接受与改造 |
郑凯歌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1
|
|
|
3
|
交往的诗学——钟惺、谭元春论《诗归》书与竟陵诗学的登场 |
余来明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
4
|
关于钟、谭《诗归》的得失及其评价 |
王恺
|
《社会科学(甘肃)》
|
1986 |
3
|
|
|
5
|
简论《诗归》选诗与评价诗人的标准 |
刘建国
|
《中国文学研究》
|
1987 |
2
|
|
|
6
|
明人选唐三部曲——从《唐诗品汇》、《唐诗选》、《唐诗归》看明人的崇唐文化心态 |
朱易安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1
|
|
|
7
|
西方文论的“诗如画”思想 |
王安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论王国维诗学与清代诗学的关系 |
李晨
|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唐代西湖诗的演进轨迹 |
肖瑞峰
|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茶禅一味:曾几茶诗中的禅学意蕴 |
李娟
苏鑫磊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白居易琴诗中的诗乐观 |
罗筠筠
李雅雯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竟陵派“活物”诗论及其影响 |
郑凯歌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出礼入诗:《诗经》训诫辞令蜕变与西周君臣秩序变动 |
李喆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论唐代“为郎领郡诗”的生成机制及独特风貌 |
李德辉
|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论元代湖湘诗的本土化 |
张艳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摩罗诗力与中国现代民族诗人的诞生 |
刘奎
|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流寓文人的离散心理与边疆风物书写——以《粤西诗载》为中心 |
张啸
吕忠山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赞曰:《文心雕龙》关键词阐释的诗径与理路 |
李小兰
|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朱英诞谐诗观及其实践 |
王泽龙
温琳舒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谢灵运浙东山水诗及其后世嗣响 |
胡可先
|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