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重组迁移矩阵及现场混合动平衡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廖与禾 谢航 +2 位作者 张鹏 刘石 屈梁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86-1390,共5页
针对全息动平衡方法在现场应用中可能存在因试重起车次数受限、无法获得足够的转子特征响应参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试重组的全息现场混合动平衡方法.借鉴Darlow混合法中模态试重组的思想,通过对模态试重比的简化假设,利用迁移矩阵的... 针对全息动平衡方法在现场应用中可能存在因试重起车次数受限、无法获得足够的转子特征响应参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试重组的全息现场混合动平衡方法.借鉴Darlow混合法中模态试重组的思想,通过对模态试重比的简化假设,利用迁移矩阵的线性可叠加性将对应于某单一平衡面的迁移矩阵扩展为对应于某阶模态试重组的迁移矩阵,从而减少了平衡高阶不平衡量所需的试重起车次数,提高了现场平衡效率,且平衡效果良好.通过对一台300 MW汽轮发电机组的现场动平衡过程的试验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矩阵 全息动平衡 模态试重 试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响系数法的柔性转子无试重平衡法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徐宾刚 屈梁生 孙瑞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3-67,共5页
针对目前转子动平衡技术需多次试重起车的不足 ,研究了柔性转子在无试重起车情况下进行动平衡的理论和方法 .无试重平衡法采用了影响系数法的平衡目标和优化思想 ,通过转子在选定测点及转速上不平衡响应的理论计算及原始不平衡振动量的... 针对目前转子动平衡技术需多次试重起车的不足 ,研究了柔性转子在无试重起车情况下进行动平衡的理论和方法 .无试重平衡法采用了影响系数法的平衡目标和优化思想 ,通过转子在选定测点及转速上不平衡响应的理论计算及原始不平衡振动量的实际测量 ,利用遗传算法进行配重的优化搜索 ,使转子在选定测点及转速上的残余振动量达到最小 .动平衡实例表明 ,无试重平衡法能有效地降低转子残余不平衡振动量 ,在转子现场动平衡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平衡 影响系数 柔性转子 试重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平衡机有限元模型的无试重动平衡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瑾 王玉龙 郭勤涛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5,共4页
针对刚性转子采用影响系数法双面动平衡需要多次开停机、动平衡效率低的问题,进行了基于有限元模型的软支承刚性转子无试重动平衡方法的研究.首先对动平衡机进行不平衡响应测试,获得转子两端的初始不平衡响应信号.然后基于有限元软件Nas... 针对刚性转子采用影响系数法双面动平衡需要多次开停机、动平衡效率低的问题,进行了基于有限元模型的软支承刚性转子无试重动平衡方法的研究.首先对动平衡机进行不平衡响应测试,获得转子两端的初始不平衡响应信号.然后基于有限元软件Nastran建立动平衡机有限元模型,在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的两个平衡面上分别试加配重,测得不平衡响应信号.最后,根据刚性转子影响系数法双面动平衡原理,运用Matlab计算两个平面试加配重对两个测点的影响系数,求解出该转子的不平衡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影响系数法并结合有限元模型,可求解出动平衡机上刚性转子的平衡配重,实现一次开机完成动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 动平衡 有限元法 试重 影响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转子无试重模态动平衡方法与试验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晓丰 郑龙席 刘振侠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5-570,721,共6页
为解决影响系数法和模态平衡法需添加试重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转子动平衡效率,在模态平衡理论的基础上,推导出一种高速柔性转子无试重模态动平衡方法。该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转子进行动力学特性数值模拟,从中获取转子的各阶模态振型函数... 为解决影响系数法和模态平衡法需添加试重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转子动平衡效率,在模态平衡理论的基础上,推导出一种高速柔性转子无试重模态动平衡方法。该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转子进行动力学特性数值模拟,从中获取转子的各阶模态振型函数。结合实时测得的转子不平衡瞬态响应数据,利用建立的无试重模态动平衡方法计算出转子的不平衡量大小及方位。为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在一高速柔性模拟转子试验器上进行了无试重动平衡试验,一次平衡后转子过临界时振幅平均降低70%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准确、快速地获取柔性转子的不平衡量大小及方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转子 影响系数法 模态平衡法 试重 动平衡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双面现场动平衡的不卸试重平衡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谢志江 唐一科 李远友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1-103,共3页
现场动平衡是大型旋转机械安装调试和维修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针对大型旋转机械现场动平衡拆卸试重困难、残留试重影响动平衡效果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响系数法的不卸试重现场动平衡算法。该方法是利用配重平衡转子原始不平衡量... 现场动平衡是大型旋转机械安装调试和维修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针对大型旋转机械现场动平衡拆卸试重困难、残留试重影响动平衡效果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响系数法的不卸试重现场动平衡算法。该方法是利用配重平衡转子原始不平衡量和未卸下的试重 ,同时也可以在算法中利用同一机组上次动平衡实验的影响系数。根据该算法开发了一套动平衡系统 ,经现场试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平衡精度 ,简化了现场动平衡试验的操作步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转子 影响系数 不卸试重 现场动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转子分布式不平衡量无试重识别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章云 胡振邦 梅雪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31,共4页
为有效抑制分布式不平衡量所导致的转子故障振动,提出一种高速转子分布式不平衡量识别方法,该求解方法无需试重,且振动测试过程可在低于临界转速下进行。通过扩展影响系数动平衡方法与转子动力学模型的比较分析,得出了动力学传递函数与... 为有效抑制分布式不平衡量所导致的转子故障振动,提出一种高速转子分布式不平衡量识别方法,该求解方法无需试重,且振动测试过程可在低于临界转速下进行。通过扩展影响系数动平衡方法与转子动力学模型的比较分析,得出了动力学传递函数与影响系数之间的关联关系。基于有限元动力学模型结点,实现了分布式不平衡具体描述,通过增加振动测试转速的方式,实现了动力学传递函数矩阵的满秩,进而给出了分布式不平衡量的求解公式,并在转子动平衡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按该方法识别的不平衡量进行配重校正后,转子临界转速前后残余振动比动平衡前降幅非常明显,验证了该方法所识别不平衡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转子 分布式不平衡 不平衡识别 试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次试重的水电机组动平衡分析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莫剑 田海平 +1 位作者 付亮 王辉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3-115,共3页
针对当前水电机组动平衡试验一般方法的缺陷,以东江水电厂机组转子动平衡为例,提出了基于两次试重的动平衡数值解法,并对误差源进行了分析和消除。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靠、效果理想,适合现场动平衡分析,可供借鉴。
关键词 水电机组 数值解法 动平衡 两次试重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柔性主轴转子低速无试重动平衡方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章云 梅雪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93,共5页
为解决机床柔性主轴转子动平衡过程中需要在高速下试重的问题,提出一种柔性主轴转子低速无试重动平衡方法。在构建机床主轴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刚体力学理论,通过对不平衡量与振动响应之间映射关系的提取,实现了工作转速下采集一次... 为解决机床柔性主轴转子动平衡过程中需要在高速下试重的问题,提出一种柔性主轴转子低速无试重动平衡方法。在构建机床主轴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刚体力学理论,通过对不平衡量与振动响应之间映射关系的提取,实现了工作转速下采集一次振动数据即可完成不平衡量的无试重识别;为了在非真实失衡面对呈现柔性特征的主轴转子失衡振动进行有效抑制,分析了柔性状态下的不平衡主轴模态振动行为,并基于此提出了不平衡量校正位置迁移方法。在高速柔性电主轴动平衡平台上进行了仿真与实验分析,实验在7 200r/min时进行,结果表明:基于一阶临界转速下所采集的振动数据,可得到迁移至两侧配重平面的等效不平衡量,对该不平衡量予以校正之后,一阶临界转速下主轴振动幅值下降了74.7%,且临界转速前后的振动降幅也较为明显,有效抑制了高速振型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主轴 试重 不平衡识别 校正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转子无试重动平衡方法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章云 王晓宇 梅雪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16-227,共12页
转子动平衡实施过程通常需要进行多次启停车以添加试重,无试重动平衡方法避免了试重引入的风险、且实施效率高,因此该方法成为近年国内外研究的焦点。该文章首先介绍了传统动平衡方法的发展和局限性,并基于此给出了无试重动平衡的基本... 转子动平衡实施过程通常需要进行多次启停车以添加试重,无试重动平衡方法避免了试重引入的风险、且实施效率高,因此该方法成为近年国内外研究的焦点。该文章首先介绍了传统动平衡方法的发展和局限性,并基于此给出了无试重动平衡的基本概念和优越性,进而根据实施原理,从基于动力学模型、基于影响系数法、基于智能算法、动力学模型与影响系数法结合、动力学模型与智能算法结合,以及影响系数法与智能算法相结合6个角度对无试重动平衡方法进行分类;其次,在上述分类基础上,根据不同具体实施方式对每类无试重动平衡方法所采用的具体思路进行归纳,并对其识别机理与实施效果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对无试重动平衡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动平衡 试重 动力学模型 智能算法 影响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转子双面动平衡的单双试重组合测试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一科 顾乾坤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3年第5期92-96,共5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单双试重组合的,现场测试刚性转子双面动不平衡量的新方法。并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测试程序。通过模拟和对比实验,还验证了该方法能明显提高转子不平衡量的现场测试精度。
关键词 刚性 转子 双面动平衡 试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试重的动平衡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禄林 段滋华 +2 位作者 李多民 程云芬 傅树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3-116,65,共5页
平衡配重过程作为动平衡的一个重要步骤,会直接影响到动平衡的质量。探索了平衡配重与平衡量之间的关系,不平衡量与振动之间的关系。经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导出了关于平衡配重的数学表达式。依据该式,机械仅停车一次,可实现无试重的动... 平衡配重过程作为动平衡的一个重要步骤,会直接影响到动平衡的质量。探索了平衡配重与平衡量之间的关系,不平衡量与振动之间的关系。经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导出了关于平衡配重的数学表达式。依据该式,机械仅停车一次,可实现无试重的动平衡。最后,在转子上随机增加不平衡量后,使用现场动平衡技术,对该结论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重 动平衡 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无试重现场动平衡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钱广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61,共4页
针对目前转子动平衡技术需多次试重起车的不足,研究了转子在无试重起车情况下进行动平衡的实用方法——一次加重平衡法。该方法综合采用了影响系数法和模态平衡法的思想,通过测取转子在选定测点及转速上的实际振动值,根据机组自身参数... 针对目前转子动平衡技术需多次试重起车的不足,研究了转子在无试重起车情况下进行动平衡的实用方法——一次加重平衡法。该方法综合采用了影响系数法和模态平衡法的思想,通过测取转子在选定测点及转速上的实际振动值,根据机组自身参数选取合适的配重及加重角度,使转子在选定测点及转速上的残余振动量达到要求。动平衡实例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降低转子残余不平衡振动量,在转子现场动平衡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 试重 动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不平衡响应的柔性转子无试重动平衡 被引量:8
13
作者 傅超 任兴民 +2 位作者 杨永锋 邓旺群 王元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8-904,共7页
针对传统柔性转子平衡方法操作繁杂、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转子加速起动瞬态响应,通过遗传算法识别不平衡量的方法对转子进行平衡。在转子不平衡量识别过程中,将初始不平衡大小和方位视为设计变量,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构建理论计算... 针对传统柔性转子平衡方法操作繁杂、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转子加速起动瞬态响应,通过遗传算法识别不平衡量的方法对转子进行平衡。在转子不平衡量识别过程中,将初始不平衡大小和方位视为设计变量,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构建理论计算响应与实测瞬态响应逐步逼近的逆问题并迭代求解。该方法测量信息少,全程无需添加试重。为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利用Bently RK4转子试验台,首先对一双盘转子进行了有限元模型和试验模型相关性验证。在保证有限元模型置信度的前提下,进行模拟转子平衡试验,平衡后两盘的瞬态振动挠度明显降低。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识别转子不平衡的大小和方位,提高平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转子 平衡 瞬态分析 遗传算法 验设计 试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动平衡首次试重相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蓉 黄树红 +2 位作者 贺国强 张金平 李音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7-300,共4页
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探索多跨转子动平衡首次试重的最佳位置。在一阶临界转速之下和一阶临界转速之上进行的实验表明,最佳的首次试重位置出现在不同的扇形区内,根据基本振动理论和实验结果可在这个区域内或附近选择合适的首次试重位... 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探索多跨转子动平衡首次试重的最佳位置。在一阶临界转速之下和一阶临界转速之上进行的实验表明,最佳的首次试重位置出现在不同的扇形区内,根据基本振动理论和实验结果可在这个区域内或附近选择合适的首次试重位置,提高动平衡精度。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减少试重次数,提高动平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平衡 转子 不平衡 试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转子无试重动平衡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汪海良 刘思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7-65,共9页
本文根据论文[1]提出的柔性转子无试重动平衡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并解决了从公式的建立到实验的应用所必须的一些中间的环节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得这种理论的应用成为可能。
关键词 转子 试重平衡 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反求的折线轴无试重动平衡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远 易均 +3 位作者 邓合 周帆 韩志甲 曾明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63-270,共8页
摇摆式气体循环增压泵(摇摆泵)在研制过程中,需对折线轴进行无试重、多方案快速动平衡。针对现有动平衡方法的不足,通过模态分析,构建了以直轴配重块质径积、斜轴配重块质量和质心偏移距离为变量的折线轴动平衡状态参数模型。根据质心... 摇摆式气体循环增压泵(摇摆泵)在研制过程中,需对折线轴进行无试重、多方案快速动平衡。针对现有动平衡方法的不足,通过模态分析,构建了以直轴配重块质径积、斜轴配重块质量和质心偏移距离为变量的折线轴动平衡状态参数模型。根据质心计算公式,结合数学建模和结构优化,建立了以质量和质心位置为目标值的四元参数化结构反求方法,成功设计出符合动平衡方案的配重块。建立轴承支撑模型,对该无试重动平衡方法进行了仿真,并通过测量实际配重时的振动加速度,对动平衡方案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供多种动平衡方案以便摇摆泵的迭代设计,所有方案均能有效地降低折线轴旋转时的不平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线轴 试重动平衡 参数模型 结构反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转子无试重模态动平衡测试系统 被引量:7
17
作者 贾胜锡 郑龙席 +1 位作者 邓旺群 梅庆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8-1113,1287,1288,共8页
针对传统柔性转子动平衡方法需要多次添加试重、多次启动而导致平衡效率低、安全性无法保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速柔性转子无试重模态动平衡方法。该方法借助有限元软件计算得到转子的模态特征,结合测量得到的振动信息,计算出平衡配重... 针对传统柔性转子动平衡方法需要多次添加试重、多次启动而导致平衡效率低、安全性无法保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速柔性转子无试重模态动平衡方法。该方法借助有限元软件计算得到转子的模态特征,结合测量得到的振动信息,计算出平衡配重的大小和相位。为了将此方法应用于工程实际,研制了一套柔性转子无试重模态动平衡软、硬件测试系统。将该系统与国外同类先进测试设备SIRIUS对比,两者之间的相位测量误差为2.376°。转速计量表明,该测试系统的转速测量范围为0~60kr/min,最大测量误差为10%。应用该系统对跨二阶双盘柔性转子实施了无试重动平衡试验,平衡后一阶振幅下降60.6%,二阶振幅下降74%。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无试重模态动平衡系统可有效应用于高速柔性转子的动平衡,提高平衡效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转子 试重 模态动平衡 LABWINDOWS/CVI 采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虑及双转速双平面无试重虚拟动平衡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志炜 何立东 +1 位作者 张俎琛 万方腾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69-974,共6页
针对多盘柔性转子多转速多平面平衡需要多次启停机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动力学响应分析的虑及双转速双平面无试重虚拟动平衡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Dyrobes建立了与多盘柔性转子实验台动力学相似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平衡校正面施加虚拟... 针对多盘柔性转子多转速多平面平衡需要多次启停机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动力学响应分析的虑及双转速双平面无试重虚拟动平衡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Dyrobes建立了与多盘柔性转子实验台动力学相似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平衡校正面施加虚拟不平衡激励,计算了不同转速下不同测点的振动响应,提取了双平衡转速下不平衡激励与振动响应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了不同转速下不同校正平面的影响系数矩阵;对多盘柔性转子不平衡振动进行了测试,将影响系数矩阵代入振动矢量方程,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了校正矢量,进行了动平衡前后振动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无试重条件下完成对多盘柔性转子的多转速平衡,能够实现一次加重即降低多转速下转子基频振动的目的,显著减少了启停机次数,提高了动平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盘柔性转子 双转速双平面 试重虚拟动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选休假和优先权Geo/G/1重试排队的P2P网络分析
19
作者 马占友 秦国丽 +1 位作者 姜子姝 沈颖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5-304,共10页
该文旨在根据P2P网络中节点状态的动态变化,构建一个排队模型,以精确模拟节点在系统中的动态趋势.基于这一模型框架,建立了一个带二次可选休假、优先权和不耐烦请求节点的Geo/G/1重试排队系统.利用嵌入Markov链的方法,构造相应维数的Mar... 该文旨在根据P2P网络中节点状态的动态变化,构建一个排队模型,以精确模拟节点在系统中的动态趋势.基于这一模型框架,建立了一个带二次可选休假、优先权和不耐烦请求节点的Geo/G/1重试排队系统.利用嵌入Markov链的方法,构造相应维数的Markov链,分析网络系统中各个节点状态的一步转移概率;利用补充变量法推导系统满足的平衡方程组,通过求解平衡方程组得到网络系统中各类节点的性能指标.通过调整不同参数,验证系统的性能指标随参数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时间排队 P2P网络 二次可选休假策略 嵌入Markov链 不耐烦请求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轨道搜索的不可靠重试排队模型的均衡策略分析
20
作者 张以恒 李建军 刘力维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0-863,共14页
本文提出具有轨道搜索的M/M/1不可靠重试排队模型,并研究了关于它的顾客策略行为和平均社会收益问题.当顾客到达系统时,若发现服务台处于忙碌状态,则他选择加入重试轨道或离开系统.该排队系统中的服务台每服务完一名顾客,若轨道中有等... 本文提出具有轨道搜索的M/M/1不可靠重试排队模型,并研究了关于它的顾客策略行为和平均社会收益问题.当顾客到达系统时,若发现服务台处于忙碌状态,则他选择加入重试轨道或离开系统.该排队系统中的服务台每服务完一名顾客,若轨道中有等待的顾客,则它以概率p回到空闲状态,以概率1-p进入搜索期.服务台有可能发生故障,当服务台发生故障时,正在被服务的顾客中断服务,且服务台立刻被送去维修.在几乎不可见和完全可见两种信息情形下,研究了系统的稳态指标,基于“收益-支出”结构,得到了顾客的均衡进队策略,并对单位时间服务供应商收益和平均社会收益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数值例子说明了系统参数对顾客均衡进队策略和平均社会收益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队 轨道搜索 不可靠服务台 纳什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