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培养方式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与试管薯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白淑霞 安忠民 +1 位作者 王静 冯学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0-41,共2页
应用4种不同的培养方式,分别就不同状态培养基、用量及添加时期对试管苗和试管薯的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固体培养基相比,采用液体培养基减量、分次添加使用方法试管苗各项生长指标均达极显著水平,茎粗增加0.89cm,单株有效节数... 应用4种不同的培养方式,分别就不同状态培养基、用量及添加时期对试管苗和试管薯的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固体培养基相比,采用液体培养基减量、分次添加使用方法试管苗各项生长指标均达极显著水平,茎粗增加0.89cm,单株有效节数增加2节,鲜物质量和干物质量分别提高了4.15g和0.27g,成苗天数减少5.5d。试管薯的结薯期提早2~3d,单株结薯数达到2粒,单薯重多为100~1000mg,且生产成本降低了72.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方式 马铃 试管 生长 试管薯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薯5号和费乌瑞它试管苗培育、快繁及试管薯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被引量:6
2
作者 姜秀芳 张改英 +1 位作者 田炜 王凤真 《中国马铃薯》 2004年第5期280-281,共2页
用不同配方的培养基对马铃薯试管苗培育、繁殖和试管诱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茎尖分化培养基为MS+6 BA0.5+NAA0.1,分化成苗率达46%;切段快繁培养基为1/2 MS,根多苗壮;试管薯诱导培养基为MS+6 BA0.5+NAA0.2,诱导结薯株率达80%... 用不同配方的培养基对马铃薯试管苗培育、繁殖和试管诱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茎尖分化培养基为MS+6 BA0.5+NAA0.1,分化成苗率达46%;切段快繁培养基为1/2 MS,根多苗壮;试管薯诱导培养基为MS+6 BA0.5+NAA0.2,诱导结薯株率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 分生组织培养 试管苗快繁 试管薯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试管薯诱导影响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尚前 袁丁 +1 位作者 张凤英 栗占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6383-6384,共2页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切段年龄、温度、激素、光照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蛭石覆盖茎节代替黑暗条件的不同培养方式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结薯与切段的年龄有关,用培养10...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切段年龄、温度、激素、光照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蛭石覆盖茎节代替黑暗条件的不同培养方式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结薯与切段的年龄有关,用培养100 d左右的苗即老的切段、白天25℃,夜间18℃的变温、培养基中添加激素6-BA浓度为2.5-5.0 mg/L时,试管薯诱导率高;在上述条件下,将蛭石灭菌后按每瓶30 ml直接倒入原来的培养瓶覆盖试管苗下部茎节2-4节,能够使覆盖茎节处快速生出匍匐茎,最终形成块茎,平均单株结薯1.9个,大大提高了试管薯诱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 蛭石覆盖试管苗下部茎节 试管薯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管薯诱导期温度对‘宁薯14号’结薯率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小川 颉瑞霞 +5 位作者 王效瑜 郭志乾 吴林科 余帮强 张国辉 李玉莲 《中国马铃薯》 2017年第3期134-137,共4页
为探明试管薯诱导期温度对试管薯结薯率的影响效果,以马铃薯品种‘宁薯14号’为试验材料,在试管薯诱导期,研究了温度(13±1)℃、(15±1)℃、(17±1)℃、(19±1)℃和(21±1)℃对‘宁薯14号’结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探明试管薯诱导期温度对试管薯结薯率的影响效果,以马铃薯品种‘宁薯14号’为试验材料,在试管薯诱导期,研究了温度(13±1)℃、(15±1)℃、(17±1)℃、(19±1)℃和(21±1)℃对‘宁薯14号’结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管薯诱导期低温处理有利于促进试管薯结薯形成、缩短试管薯结薯时间,提高试管薯结薯率和单薯重。在全黑暗条件下,‘宁薯14号’在MS固体基本培养基+白糖(100 g/L)+6-BA(0.25 mg/L)+CCC(0.5 ml/L)培养基上,诱导期温度(17±1)℃,试管薯结薯效果最好,结薯率为100.0%,大中薯率为83.78%,单薯重57.0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号 试管薯诱导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周期对马铃薯米拉试管薯诱导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龙维彪 杨琼 +2 位作者 杨仕忠 郝大海 李灿辉 《云南农业科技》 2013年第2期16-19,共4页
以马铃薯米拉(Mira)的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以MS+6-BA 5 mg/L+8%蔗糖为诱导培养基,研究不同光照时间对米拉试管薯诱导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黑暗条件有利于促进米拉试管薯的形成,试管苗的结薯株率、平均单薯重和每瓶结薯个数均较... 以马铃薯米拉(Mira)的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以MS+6-BA 5 mg/L+8%蔗糖为诱导培养基,研究不同光照时间对米拉试管薯诱导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黑暗条件有利于促进米拉试管薯的形成,试管苗的结薯株率、平均单薯重和每瓶结薯个数均较高;在光照强度为2 000~2 500 lx时,4 h/d的光照时间对试管薯诱导形成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周期 米拉 试管薯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与白砂糖互作对褐苞薯蓣试管薯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丽红 华树妹 +3 位作者 陈芝华 李清 邓才生 黄哲鸿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15-18,共4页
以清流雪薯、明溪淮山组培试管苗为材料,用白砂糖取代蔗糖,研究不同浓度的活性炭和白砂糖互作对其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白砂糖添加量的增加,试管薯单薯重呈明显上升趋势;不同品种对活性炭与白砂糖互作的反应不同... 以清流雪薯、明溪淮山组培试管苗为材料,用白砂糖取代蔗糖,研究不同浓度的活性炭和白砂糖互作对其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白砂糖添加量的增加,试管薯单薯重呈明显上升趋势;不同品种对活性炭与白砂糖互作的反应不同,清流雪薯试管薯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KT 2.0 mg/L+NAA 0.2 mg/L+活性炭1.0 g/L+白砂糖40 g/L,诱导率最高,达87.5%;平均单薯重为0.49 g;而明溪淮山试管薯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KT 2.0 mg/L+NAA 0.2 mg/L+活性炭0.5 g/L+白砂糖60 g/L,诱导率为70.83%,平均单薯重为0.35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白砂糖 褐苞 试管薯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介导的高效四倍体马铃薯试管薯基因编辑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宋倩娜 段永红 冯瑞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41,共9页
【目的】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使得马铃薯实现精准分子育种成为了可能,试管薯作为遗传转化的理想材料,但其诱导和转化具有基因型依赖性,建立高效且普遍适用的试管薯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可为其精准分子育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四倍体栽... 【目的】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使得马铃薯实现精准分子育种成为了可能,试管薯作为遗传转化的理想材料,但其诱导和转化具有基因型依赖性,建立高效且普遍适用的试管薯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可为其精准分子育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四倍体栽培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和并薯6号为材料,对试管薯诱导及其遗传转化体系进行摸索;同时,转化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进行基因组编辑。另外,利用筛选的条件对其他3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测试。【结果】全黑暗条件下,采用2叶/段的扩繁方式,在含有10%蔗糖和5 mg/L激动素的培养基上,5个马铃薯品种均可成功诱导出试管薯,但诱导效果存在差异。青薯9号的最佳分化激素配方为0.5 mg/L 6-苄氨基腺嘌呤、0.2 mg/L吲哚-3-乙酸、0.2 mg/L赤霉素、2 mg/L玉米素,再生效率、转化频率和基因编辑效率分别为41.5%、51.9%和82.1%。利用上述筛选的激素配方,在其他4个四倍体马铃薯品种中均可高效地实现试管薯的遗传转化再生,其中并薯6号、Desiree和晋薯16号的编辑效率分别为63.2%、33.3%和10%。【结论】建立了5个不同基因型四倍体马铃薯高效的试管薯遗传转化再生体系,其中的4份材料成功地实现了基因组编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 试管薯诱导 遗传转化再生 GFP 基因组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滴注法进行马铃薯试管薯的诱导试验
8
作者 孙秀梅 《中国马铃薯》 2006年第3期165-167,共3页
以克新1号、克新12号、花525和克新16号4个不同熟期、不同用途的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常规方法与滴注法诱导马铃薯试管薯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滴注法与常规方法相比,在初始结薯时期、收获有效小薯时间、结薯个数和薯块大小方面无... 以克新1号、克新12号、花525和克新16号4个不同熟期、不同用途的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常规方法与滴注法诱导马铃薯试管薯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滴注法与常规方法相比,在初始结薯时期、收获有效小薯时间、结薯个数和薯块大小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单位时间内注入诱导培养基的效率提高了52%,污染率降低87.5%,诱导操作复杂程度及能源消耗大大降低,是一种高效、工厂化生产马铃薯试管薯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 试管薯诱导 滴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尚前 王晓春 +2 位作者 栗占芳 袁丁 刘志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9-112,共4页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切段苗龄、温度、激素、光照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蛭石覆盖茎节代替黑暗条件的不同培养方式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结薯与切段的苗龄有关,用...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切段苗龄、温度、激素、光照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蛭石覆盖茎节代替黑暗条件的不同培养方式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结薯与切段的苗龄有关,用培养100 d左右的苗即老的切段、白天25℃,夜间18℃的室温变温、培养基中添加激素6-BA浓度为2.5~5.0 mg/L时,试管薯诱导率高;在上述条件下,将蛭石灭菌后按每瓶30mL直接倒入原来的培养瓶覆盖试管苗下部茎节2~4节,简称“固体+蛭石”培养方式,能够使覆盖茎节处快速生出匍匐茎,最终形成块茎,平均单株结薯1.9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 蛭石覆盖试管苗下部茎节 试管薯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试管薯工厂化生产优化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京姬 金顺福 +5 位作者 姜成模 玄春吉 李玉子 康哲秀 郎贤波 南哲佑 《中国马铃薯》 2011年第4期200-203,共4页
为使马铃薯试管薯工厂化生产,对试管薯生产参试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2MS培养基中壮苗,是获得试管薯高产的必要前提。在诱导培养基MS+6BA0.5 mg/L+8%白糖液体培养基上黑暗处理2周后放入自然光下培养可提高试管薯的产量。当容器使... 为使马铃薯试管薯工厂化生产,对试管薯生产参试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2MS培养基中壮苗,是获得试管薯高产的必要前提。在诱导培养基MS+6BA0.5 mg/L+8%白糖液体培养基上黑暗处理2周后放入自然光下培养可提高试管薯的产量。当容器使用220 mL培养瓶时,诱导培养液量为50 mL为宜,并且每瓶放入20个茎段效果最好。试管苗去掉顶部后进行试管薯生产可提高成苗率和试管薯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 试管薯诱导 光照处理 培养液 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心马铃薯品种黑美人组织培养技术(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珊 农艳丰 +1 位作者 段维兴 杨美纯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7-531,共5页
[目的]研究紫心马铃薯品种黑美人的组织培养技术,为其种薯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紫色马铃薯品种黑美人的顶芽及不同部位腋芽为外植体,探讨0.1% HgCl2对外植体灭菌、6-BA对初代培养、6-BA和PP333组合对增殖培养、NAA对生根、... [目的]研究紫心马铃薯品种黑美人的组织培养技术,为其种薯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紫色马铃薯品种黑美人的顶芽及不同部位腋芽为外植体,探讨0.1% HgCl2对外植体灭菌、6-BA对初代培养、6-BA和PP333组合对增殖培养、NAA对生根、糖对结薯等过程的影响.[结果]在4.0~9.0min范围内,以0.1%升汞溶液对顶芽、第2段腋芽、第3段腋芽及以下芽分别处理5、6、8 min的灭菌效果最好.在MS培养基中添加0~3.0 mg/L 6-BA,顶芽、第2段腋芽、第3段腋芽及以下芽的适宜初代培养基分别为MS+1.0 mg/L 6-BA、MS+1.5 mg/L 6-BA、MS+2.0 mg/L6-BA.在MS培养基中添加0~3.0mg/L 6-BA和0~0.4 mg/L PP333,较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3.0 mg/L 6-BA+0.2 mg/L PP333,最高增殖倍数为7.0.在0~0.6mg/L NAA内,较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0.4 mg/L NAA,最高生根率达100.0%.MS培养基中添加30.0~80.0 mg/L糖,较适宜的结薯培养基为MS+60.0 g/L糖,最高结薯率达93.3%.[结论]成功构建了紫色马铃薯黑美人的再生繁殖体系,获得无菌苗及试管薯,该繁殖技术可用于其种薯工厂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心马铃 黑美人 组织培养 试管薯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吉科6号茎尖脱毒及组织快繁研究
12
作者 韩艳 曹丽 +6 位作者 李闯 姚琪 谭化 王洋 王娜 于娅 王忠伟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3期6-9,共4页
病毒性病害是导致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采用茎尖脱毒技术可以有效克服病毒入侵及解决马铃薯退化的问题,为保持马铃薯“吉科6号”的品质,本研究以马铃薯“吉科6号”为试验材料,对其消毒方式、茎尖大小、分化培养基配方、继代培养基... 病毒性病害是导致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采用茎尖脱毒技术可以有效克服病毒入侵及解决马铃薯退化的问题,为保持马铃薯“吉科6号”的品质,本研究以马铃薯“吉科6号”为试验材料,对其消毒方式、茎尖大小、分化培养基配方、继代培养基配比、试管薯诱导环境进行研究,确定了用自来水冲洗20min加0.1%升汞浸泡7min加75%乙醇浸泡1min加无菌水冲洗2次对马铃薯茎芽消毒处理后,剥离长度为0.3~0.5mm的茎芽,用MS加0.1mg·L^(-1)NAA加0.1mg·L^(-1)GA3加0.15mg·L^(-1)6-BA培养基诱导茎尖分化成苗,再经MS加PIX 1.0mg·L^(-1)培养基继代,培养室内温度调至20℃,光照强度调至80μmol·m^(-2)·s^(-1),光照时间调至8h·d^(-1),诱导4周,全黑暗诱导4周,可以获得大量试管薯,满足长途运输及工厂化生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 茎尖 脱毒 试管薯诱导 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