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7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快速检测技术诊断早期结核性脑膜炎的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郑立恒 柳晓金 +4 位作者 冯建纯 章志华 何红彦 邵艳新 陈颜强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评价3种快速检测技术在早期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离心涂片抗酸染色法、改良抗酸染色法、GeneXpert MTB/RIF技术(简称“GeneXpert技术”)对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河北省胸科医院和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根据临床... 目的评价3种快速检测技术在早期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离心涂片抗酸染色法、改良抗酸染色法、GeneXpert MTB/RIF技术(简称“GeneXpert技术”)对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河北省胸科医院和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确诊的45例结核性脑膜炎、42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进行分枝杆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校正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以临床诊断为标准,4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分别应用离心涂片抗酸染色法、改良抗酸染色法、GeneXpert技术检测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分别为4.44%(2/45)、88.89%(40/45)、35.56%(16/45);依次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4.46、13.16、27.23,P值均=0.000)。42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用离心涂片抗酸染色法、改良抗酸染色法、GeneXpert技术检测分枝杆菌均为阴性。3种检测技术检测分枝杆菌的特异度均为100.00%。结论改良抗酸染色法较离心涂片法及GeneXpert技术检测分枝杆菌阳性率高,具有较好的确诊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脑脊髓液 早期诊断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对比研究 数据说明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联合eGFR-MDRD诊断早期DN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丽婷 刘梦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94-1396,1399,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胱抑素C(Cys C)、BUN、Scr、e GFR-MDRD和e GFR-cys等检测指标在诊断早期D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214例和来本院体检的100名健康人,... 目的:比较分析胱抑素C(Cys C)、BUN、Scr、e GFR-MDRD和e GFR-cys等检测指标在诊断早期D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214例和来本院体检的100名健康人,并根据尿蛋白排泄率分为单纯的T2DM组和糖尿病组(DN组),收集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Cys C)等检测指标,并采用简化的MDRD公式根据Scr估算出e GFR(e GFR-MDRD),而Cys C则使用CHINAcys方程计算得出e GFR(e GFR-cys),对这些检测指标做统计学分析。结果:DN组和对照组相比BUN、Scr、Cys C、e GFRMDRD和e GFR-cys都有显著性变化,其中BUN、Scr和Cys 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e GFR-MDRD和e GFR-cys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5个检测指标均P<0.05;五个常用的检测指标ROS曲线面积都大于0.5,且P<0.05;单个检测指标中Cys C的检测指标最高能够达到80.38,其次是BUN和e GFR-MDRD;而联合检测中e GFR-MDRD+Cys C的灵敏度和约登指数远远高于e GFRMDRD+e GFR-cys和其他单项检测指标。结论:e GFR-MDRD结合Cys C指标的诊断对早期DN筛查是一种有效、可行且准确度较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子显微镜诊断早期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马丽梅 张银 范志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43-745,共3页
近年来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而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可提高患者手术切除率进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多光子显微镜(multiphoton microscopy,MPM)与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对组织的穿透深度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对组织的光毒... 近年来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而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可提高患者手术切除率进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多光子显微镜(multiphoton microscopy,MPM)与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对组织的穿透深度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对组织的光毒性和光漂白作用减少。它与二次谐波显微镜相结合,可观察到组织中的胶原纤维的变化。MPM在细胞水平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因此MPM以其独有的高分辨、实时、无损、深层的光谱分辨成像特点,在消化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中是极具潜力的。文中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针对MPM诊断早期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子显微镜 消化系统肿瘤 早期诊断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摄影、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早期乳腺癌 被引量:5
4
作者 石治安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74-176,共3页
作者对110例年龄35岁~70岁的女性乳腺增生症患者,使用X线摄影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出早期乳腺癌23例,占20.9%。与手术后病理诊断对照,X线摄影的诊断符合率为79.3%,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2%。指出乳腺X线摄影和细针穿... 作者对110例年龄35岁~70岁的女性乳腺增生症患者,使用X线摄影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出早期乳腺癌23例,占20.9%。与手术后病理诊断对照,X线摄影的诊断符合率为79.3%,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2%。指出乳腺X线摄影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联合检测,是早期诊断乳腺癌的一种高度敏感而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术 细胞学 乳腺癌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影像学诊断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文佳 贾建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56-958,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AD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并伴有其他认知功能损害的获得性、持续性、进展性智能减退综合征。红我曰年龄〉65岁...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AD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并伴有其他认知功能损害的获得性、持续性、进展性智能减退综合征。红我曰年龄〉65岁的老年人AD的发病率为5%~15%,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预计至2050年全世界范围内老年AD患者人数将由2006年的2700万E升至1.01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肝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黄飞 龚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317-317,共1页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肝硬化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容易忽略,若不能及时发现,不能早期识别,肝硬化进展至失代偿期后可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我国有大量乙肝患者,肝硬化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居高不下,因此肝硬化的早期...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肝硬化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容易忽略,若不能及时发现,不能早期识别,肝硬化进展至失代偿期后可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我国有大量乙肝患者,肝硬化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居高不下,因此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肝硬化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不断更新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硬化尤其是早期肝硬化的诊断识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肝硬化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早期肝硬化 影像学诊断技术 乙肝患者 消化系统疾病 早期识别 失代偿期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SPECT诊断早期阿茨海默氏病的初步探讨
7
作者 黄延焱 管一晖 +1 位作者 林祥通 贺凤凤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232-235,共4页
目的:本文旨在初步探讨脑SPECT在诊断早期阿茨海默氏病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Mayberg氏的断面划分感兴趣区的方法,使用放射性药物99m锝──六甲基丙叉二胺肟(99mTc-HMPAO),比较18例早期阿茨海默... 目的:本文旨在初步探讨脑SPECT在诊断早期阿茨海默氏病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Mayberg氏的断面划分感兴趣区的方法,使用放射性药物99m锝──六甲基丙叉二胺肟(99mTc-HMPAO),比较18例早期阿茨海默氏病患者及11名正常老年人脑SPECT的血流灌注显像特点。结果:早期阿茨海默氏病患者脑SPECT可见不同程度的弥漫性大脑皮质血流灌注减低,左颞叶、扣带回、左额叶的血流灌注减低与正常老年人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皮质下血流灌注则未受影响。结论:早期阿茨海默氏病患者大脑半球血流灌注为左右非对称性减低,脑SPECT的血流灌注显像有助于诊断早期阿茨海默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SPECT 早期诊断 阿茨海默氏病 血流灌注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平片及体层诊断早期周围型肺癌
8
作者 梅柏松 钱道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5期80-80,共1页
胸部平片及体层诊断早期周围型肺癌梅柏松,钱道义1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41~50岁4例。52~60岁5例,71岁1例。临床均无明显症状。8例仅有咳嗽,低热,轻微胸痛。2例体检中发现。8例手术后病理类... 胸部平片及体层诊断早期周围型肺癌梅柏松,钱道义1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41~50岁4例。52~60岁5例,71岁1例。临床均无明显症状。8例仅有咳嗽,低热,轻微胸痛。2例体检中发现。8例手术后病理类型,4例腺癌,2例鳞癌,2例小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平片 早期周围型肺癌 诊断早期 体层 出现率 当涂县 胸部正侧位片 空泡征 胸膜凹陷征 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抗原诊断早期旋毛虫病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文慧 胡晨曦 +7 位作者 王李昂 王涵 刘春颖 宋艳艳 刘若丹 姜鹏 王中全 崔晶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58-1063,共6页
目的评价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excretory-secretory,ES)抗原诊断早期旋毛虫病的价值。方法应用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Western blot对旋毛虫感染后6~11d的小鼠血清及19d的早期旋毛虫病人血清进行检测,并与感染后35d的晚期旋毛虫病人和其他... 目的评价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excretory-secretory,ES)抗原诊断早期旋毛虫病的价值。方法应用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Western blot对旋毛虫感染后6~11d的小鼠血清及19d的早期旋毛虫病人血清进行检测,并与感染后35d的晚期旋毛虫病人和其他寄生虫病人血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肌幼虫ES蛋白中的2条蛋白带(41.5、55kDa)可被旋毛虫感染后7~11d的小鼠血清识别,6条蛋白带(41.5、44.1、45、55、61和65.2kDa)能被早期和晚期旋毛虫病人血清识别,阳性反应率均为100%(15/15);这6条蛋白带与裂头蚴病人和健康人血清无交叉反应,但与其他寄生虫病(血吸虫病、并殖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棘球蚴病及囊尾蚴病)患者血清具有明显的交叉反应(19.12%~38.23%)。结论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中的41.5kDa^65.2kDa蛋白带可与旋毛虫感染早期血清反应,但与其他蠕虫病患者有明显的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病 旋毛虫 肌幼虫 排泄分泌抗原 Western BLOT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TBC—1中心视野分析仪诊断早期青光眼视野的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毅 吴振中 +1 位作者 蒋幼芹 陈晓明 《眼科研究》 CSCD 1989年第2期93-96,共4页
最近,天津医学院研制出TBC-1中心视野分析仪。我们以Humphrey视野分析仪(美国制)为对照,比较TBC-1检测早期青光眼视野变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旨在评估TBC-1临床运用价值,以促进我国自动视野计的研制和运用。
关键词 视野分析仪 青光眼 视野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荧光法诊断早期龋的研究进展及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晓岚 凌均棨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97-299,302,共4页
早期龋的探测及诊断是龋病防治的重要方面。激光荧光法是新型龋诊断方法之一,它是利用龋坏部位激发的荧光强度远高于正常牙齿硬组织,定量分析牙体脱矿程度。激光荧光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可靠性好及无创性,可作为诊断早期龋的有效辅... 早期龋的探测及诊断是龋病防治的重要方面。激光荧光法是新型龋诊断方法之一,它是利用龋坏部位激发的荧光强度远高于正常牙齿硬组织,定量分析牙体脱矿程度。激光荧光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可靠性好及无创性,可作为诊断早期龋的有效辅助手段。本文就激光荧光法诊断早期龋的原理、诊断价值、临床应用以及影响因素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荧光法 龋病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12
作者 梁星新 王保钢 +1 位作者 马钢 孟祥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经阴道超声(TVS)诊断早期异位妊娠(EP)准确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00例停经4-6周患者中205例疑似EP的声像图,并与腹腔镜结果对照。结果 TVS诊断早期EP准确率为68.86%(115/167);妊娠位置不确定(PUL)发生率38.54%... 目的探讨影响经阴道超声(TVS)诊断早期异位妊娠(EP)准确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00例停经4-6周患者中205例疑似EP的声像图,并与腹腔镜结果对照。结果 TVS诊断早期EP准确率为68.86%(115/167);妊娠位置不确定(PUL)发生率38.54%(79/205);早期妊娠无明显临床症状比例为53.66%(110/205);未破裂型EP包块中输卵管环型居多(110/155,70.97%);年资短的医师较年资长的医师易发生误诊(P〈0.05)。结论影响TVS诊断早期EP的主要因素为PUL的存在、缺乏临床症状、未破裂EP超声图像不典型及超声医师的经验和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异位 早期诊断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Lugol液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正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探讨2%Lugol液染色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在内镜检查中发现的58例可疑食管粘膜病灶进行经内镜2%Lugol液染色。结果58例可疑食管粘膜病灶经染色后活检证实为早期食管癌37例,其中鳞癌31例,腺癌6例;内镜下诊断为粘膜... 目的 探讨2%Lugol液染色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在内镜检查中发现的58例可疑食管粘膜病灶进行经内镜2%Lugol液染色。结果58例可疑食管粘膜病灶经染色后活检证实为早期食管癌37例,其中鳞癌31例,腺癌6例;内镜下诊断为粘膜癌13例,粘膜下层癌24例;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粘膜癌20例,粘膜下层癌17例,内镜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75.68%。同时对5例早期食管癌行内镜下治疗。结论经内镜Lugol液染色对早期食管癌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Lugol液 早期诊断 食管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诊断早期原发性恶性淋巴瘤3例
14
作者 张志虹 王年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56-57,共2页
在胃的疾病中,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少见,它起源于胃粘膜下层淋巴组织,临床所见多属进展期,尚未见早期诊断的报道。现将我科内窥镜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作如下分析和讨论。一般资料我科1974年12月至1991年3月经内窥镜诊断的胃原发... 在胃的疾病中,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少见,它起源于胃粘膜下层淋巴组织,临床所见多属进展期,尚未见早期诊断的报道。现将我科内窥镜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作如下分析和讨论。一般资料我科1974年12月至1991年3月经内窥镜诊断的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4例,其中早期3例,占12.5%。例1 曹某,女,33岁,上腹隐痛不适7年,近4~5个月加重,腹胀、食欲下降明显,无呕血及黑便史。1990年2月初,在外院内窥镜诊断胃角溃疹,2月13日来我院检查,发现小弯侧近后壁处有一直径约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弯侧 粘膜下层 黑便史 淋巴组织 上腹 恶性淋巴瘤 早期诊断 早期胃癌 胃恶性肿瘤 粘膜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的科学预防、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斌 王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5-395,共11页
我国胃癌防治工作面临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防控体系待完善等多重挑战,构建“预防-诊断-治疗”三位一体的精准防控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在疾病预防维度,基于循证医学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展现出显著优势;高危肠上皮化生的内镜诊断... 我国胃癌防治工作面临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防控体系待完善等多重挑战,构建“预防-诊断-治疗”三位一体的精准防控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在疾病预防维度,基于循证医学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展现出显著优势;高危肠上皮化生的内镜诊断新技术已启动临床转化,可精准识别高危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诊断技术创新方面,新近报道的内镜分子成像和液体活检等早期胃癌筛查新技术能显著提升检出率。治疗策略优化层面,免疫、靶向和放疗等综合治疗以及基于分子分型的个性化治疗新策略,为不同分子亚型的胃癌患者带来临床获益。当前,高通量多组学测序与人工智能技术紧密融合;未来,这些新兴技术有望加快解决胃癌防控领域的诸多关键科学问题,促进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胃癌防治从经验医学、循证医学向精准医学的范式转变,最终实现发病率和病死率“双下降”的“健康中国”宏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预防 早期诊断 治疗 精准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移动状况与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
16
作者 陈婷婷 程浩 +3 位作者 叶建仁 李映 倪安顺 张娇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1-250,共10页
【目的】揭示自然环境条件松材线虫在松树体内的侵染移动与病害症状表现、治疗效果的关系,探索松树不同染病阶段实施康复治疗的可行性,为建立松材线虫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0年生马尾松为研究对象,在一级侧... 【目的】揭示自然环境条件松材线虫在松树体内的侵染移动与病害症状表现、治疗效果的关系,探索松树不同染病阶段实施康复治疗的可行性,为建立松材线虫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0年生马尾松为研究对象,在一级侧枝顶端人工接种松材线虫AMA3(每株10 000条)。在不同症状表现期分部位采样,分离统计各部位线虫密度,分析在不同症状表现期线虫移动动态并评估修除接种感染枝的治疗效果。同时,以普通自然感染21年生黑松和赤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疑似感病小枝,结合形态学和分子学检测,对不同症状表现期的松树进行感病确诊。针对不同感病阶段的确诊松树,采用单一治疗(仅主干施药34.1%甲维盐注干粒剂)和联合治疗(修除病枝+主干施药)2种方案,分析防治效果。【结果】1)发病前:松树全绿,线虫聚于接种点附近,主干内无线虫,松脂流动正常;早期I:接种小枝针叶开始退绿,线虫由一级侧枝接种点向下部移动,主干内几乎无线虫,松脂分泌略减;早期II:接种小枝针叶变红褐色,线虫向主干内移动,主干出现少量线虫,松脂分泌显著减少;中期:单个接种小枝枯萎,附近小枝针叶变色,松脂基本停止分泌,线虫在主干内大量繁殖、快速移动;晚期:整株针叶枯萎大于50%或整株变色,无松脂分泌,线虫已扩散至全株。2)发病前修除接种枝,染病松树最终可实现无症状;早期I阶段到中期阶段修除,可不同程度推迟松树发病进程;晚期阶段修除则完全无效。3)处于早期阶段的染病株通过联合治疗处理存活率达到100%,中期阶段可达50%~80%。中期阶段的对比试验进一步表明,联合治疗显著优于仅单一药物治疗。【结论】松材线虫在松树体内的移动与外部症状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不同感病阶段松材线虫分布特征明显。在松树早期和中期感染阶段,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对于病树的治疗效果显著,这种现象为松材线虫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康复提供了实际应用效果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移动扩散 早期诊断 主干施药治疗 修枝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羊消化道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精准防控技术研究
17
作者 朝克图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7期63-65,共3页
肉羊消化道疾病是影响肉羊健康和养殖效益的重要问题,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疾病发生频繁,给肉羊养殖带来较大经济损失。通过对肉羊消化道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精准防控技术的研究,以期为肉羊消化道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提升养... 肉羊消化道疾病是影响肉羊健康和养殖效益的重要问题,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疾病发生频繁,给肉羊养殖带来较大经济损失。通过对肉羊消化道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精准防控技术的研究,以期为肉羊消化道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提升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疾病 早期诊断 精准防控 技术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前期中西医结合早期诊断的国内外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红叶 荆雅楠 +3 位作者 留典淳 王莹 薛雪 鲁春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2-272,共11页
糖尿病前期是一种表现为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或两者的混合状态的疾病,属于中医“脾瘅”范畴。随着现代生活模式的改变,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不断升高,具有和糖尿病相当的预后风险,及时诊断并早期干预至关重要。本文从中医学和现代医... 糖尿病前期是一种表现为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或两者的混合状态的疾病,属于中医“脾瘅”范畴。随着现代生活模式的改变,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不断升高,具有和糖尿病相当的预后风险,及时诊断并早期干预至关重要。本文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两个角度梳理了糖尿病前期的起源与定义,发现早在《素问》成书时,中医学便已对“脾瘅”形成了一定的认识。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和规范化临床研究的实施,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医特色的规范化糖尿病前期临床实践指南。在诊断方面,血糖检测指标类型和阈值、中医证候诊断、中西医结合诊断模型、疾病风险评分模型、生物标志物、可穿戴设备等多种无创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不断完善,但多针对糖尿病患者的预防而非糖尿病前期的早期诊断和筛查;餐后1 h血糖可能是未来诊断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新指标,但需进一步研究证实以推广使用。针对糖尿病前期中西医结合早期诊断面临的诊断标准的动态性、筛查流程的复杂性、临床症状的不典型性、疾病的低知晓性等挑战,未来需不断更新和完善诊断标准,融合数字化健康管理和可穿戴设备,充分发挥中医优势,构建针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基于中医宏观表征与组学微观数据相结合的疾病诊断模型,开发更简便、快捷的中西医结合筛查方法,实现糖尿病前期的“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脾瘅 早期诊断 中西医结合 糖尿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常规相关生物标志物在儿童过敏性鼻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金洁 郝晓燕 +5 位作者 辛毅娟 李蕊 朱琳 程晓丽 杨柳 刘家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9-347,共9页
目的挖掘、分析过敏性鼻炎(AR)儿童血常规检测数据,确定与儿童AR相关的血常规参数,建立有效的诊断模型并评价模型的性能。方法本研究为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12-12/2021-12-12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AR的1110例儿童... 目的挖掘、分析过敏性鼻炎(AR)儿童血常规检测数据,确定与儿童AR相关的血常规参数,建立有效的诊断模型并评价模型的性能。方法本研究为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12-12/2021-12-12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AR的1110例儿童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且无AR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的1109例儿童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收集年龄、性别及血常规检测结果等信息,利用综合智能基线分析比较AR儿童与体健儿童的血常规检测指标水平,排除P≥0.05的指标,再经Lasso回归筛选变量。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一步评估多个血常规指标对结果的影响。采用5种机器模型算法,即极值梯度提升(XGBoost)、逻辑回归(LR)、梯度提升决策树(LGBMC)、随机森林(RF)和自适应提升算法(AdaBoost)建立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筛选最优模型。选择LightGBM最佳算法建立针对临床应用的患者在线风险评估工具。结果AR组与对照组血常规指标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红蛋白(HGB)、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BASO)、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S)、大血小板比率(P-LC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W-LCC)、白细胞-单核细胞绝对值(W-MCC)、白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W-SCC)、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asso回归确定了这些变量是重要的预测因子,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变量对结果的重要影响。采用最优机器学习算法LightGBM建立多指标联合检测模型,模型在训练集中显示出稳健的预测性能,内部验证集中AUC分别为0.8512和0.8103。结论经鉴定的血常规参数可作为AR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建立的模型为更精确的诊断工具和个性化的预防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的研究应前瞻性地验证这些发现,并探索其在其他相关疾病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过敏性鼻炎 血常规参数 早期诊断 诊断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C-VMD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轴承早期故障诊断
20
作者 邓志超 张清华 于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5,共7页
针对轴承早期微弱故障信号容易被强噪声环境掩盖、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和变分模态分解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早期故障诊断方法。采用VMD对原始振动信号进行变分模态分解;计算各模态分量与原始信号的皮尔逊相... 针对轴承早期微弱故障信号容易被强噪声环境掩盖、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和变分模态分解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早期故障诊断方法。采用VMD对原始振动信号进行变分模态分解;计算各模态分量与原始信号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再根据相关系数阈值去掉噪声分量并对信号进行重构,最后对重构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并输入到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中,利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对轴承早期故障进行诊断。利用所提方法对西储大学(CWRU)轴承数据集的滚动轴承故障数据进行分析,诊断准确率达到99%以上,验证了所提方法对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诊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尔逊相关系数 变分模态分解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 早期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