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诊断性^(131)I全身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决策中的作用
1
作者 姜晓彤 刘锦川 +6 位作者 张迎强 王瞳 郭宁 孙郁青 石聪 颜兵 林岩松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4,共8页
背景与目的:131I治疗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的一线治疗方法之一,是大部分中高危DTC患者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后重要的治疗手段。而术后131I治疗前风险分层及实时动态评估是作出131I治疗决策的重要步... 背景与目的:131I治疗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的一线治疗方法之一,是大部分中高危DTC患者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后重要的治疗手段。而术后131I治疗前风险分层及实时动态评估是作出131I治疗决策的重要步骤,可实现个体化治疗。本研究拟探讨诊断性131I全身显像(diagnostic whole body scan,DxWBS)在DTC患者131I治疗前评估及治疗决策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并分析具备术后131I治疗前评估资料的DTC患者,依据患者术后131I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imulated thyroglobulin,sTg)水平分为低(sTg<1 ng/mL)、中(1 ng/mL≤sTg<10 ng/mL)、高(sTg≥10 ng/mL)3组,比较DxWBS与131I治疗后显像(post treatment whole body scan,RxWBS)在总体及不同Tg水平分组中的一致率,并评价DxWBS是否对131I治疗产生“顿抑效应”。通过与RxWBS对比,评价DxWBS在不同sTg水平DTC患者131I治疗前精准评估及治疗决策(清甲、辅助、清灶)中的作用。本研究已经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JS-2151)。结果:研究共纳入91例患者,低、中、高sTg患者分别占15.4%(14/91)、34.1%(31/91)、50.5%(46/91)。比较各sTg组同一患者DxWBS与RxWBS结果,均未发现DxWBS对131I治疗产生“顿抑效应”。DxWBS和RxWBS总体一致率为89.0%(81/91),低、中、高sTg 3组中分别为100.0%(14/14)、90.3%(28/31)、84.8%(39/46)。结合sTg水平,DxWBS可以准确预判断清甲,RxWBS符合率为100%(20/20);在71例因sTg、高复发风险分层或DxWBS提示可疑摄碘性转移病灶等预判断辅助治疗和(或)清灶治疗的患者中,87.5%(63/71)DxWBS显示残甲,经RxWBS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验证仅为残甲者占87.3%(62/71),探测到功能性颈部淋巴结转移和(或)肺转移者为12.7%(9/71)。在中、高sTg组(中位sTg为12.55 ng/mL)中,DxWBS与RxWBS对功能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总体检出率均为5.5%(5/91)。对于功能性肺转移灶的检测,DxWBS的总体检出率略低于RxWBS(3.3%vs 5.5%)。提示DxWBS可用于精准预判131I治疗尤其是清甲及辅助治疗的目的。结论:DxWBS未产生明确“顿抑效应”,将DxWBS作为诊疗一体化手段整合进DTC实时131I治疗决策评估体系,有助于弥补基于病理学检查、临床资料、sTg等生化指标静态评估的不足,明确131I治疗目的、助力131I精准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诊断性131i全身显像 甲状腺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骨显像诊断转移性骨肿瘤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文舟 徐登仁 +1 位作者 孔令山 张致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91-494,共4页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一种灵敏度很高的早期诊断骨疾患的检查方法,可检出95%~97%的肿瘤骨转移病灶。我们自1987年5月至1989年6月使用ECT作全身骨显像,共作530例次,其中经病理及随访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的313例。
关键词 全身显像 骨肿瘤 转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异常者^(18)F-FDG PET显像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立颖 江旭峰 +2 位作者 李培勇 李彪 朱承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8F-FDGPET显像在血清肿瘤标志物异常而其他影像学检查阴性或不能提供明确的诊断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患者21例,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为阴性,或不能得出明确结论。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身18F-F... 目的:回顾性分析18F-FDGPET显像在血清肿瘤标志物异常而其他影像学检查阴性或不能提供明确的诊断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患者21例,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为阴性,或不能得出明确结论。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身18F-FDGPET显像,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于18F-FDGPET显像前2周内进行。每一位患者的最终诊断均得自于手术/活检的病理学结论或1年以上的随访的基础之上。结果:18F-FDGPET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的敏感性为92.3%(12/13),特异性为62.5%(5/8),准确性为81.0%(17/21),阳性预期值为80%(12/15),阴性预期值为83.3%(5/6)。结论:对于不明原因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患者,18F-FDGPET全身显像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有可能改变对这些患者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肿瘤标志物 PET显像 应用价值 异常者 ^18F-FDG 回顾分析 影像学检查 检查结果 不明原因 全身显像 治疗措施 患者 升高 病理学 敏感 特异 准确 诊断 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伴肥大性骨关节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彩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107-1109,共3页
肥大性骨关节病又称马一斑(marie—bamberger)综合征,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特发性有家族史,病因不明,与遗传有关。继发性者以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hypertrophic pulmonary osteoarthropathy,HPO)最常见,常见于肺部肿瘤、慢... 肥大性骨关节病又称马一斑(marie—bamberger)综合征,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特发性有家族史,病因不明,与遗传有关。继发性者以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hypertrophic pulmonary osteoarthropathy,HPO)最常见,常见于肺部肿瘤、慢性肺部、胸廓疾患。据艾星浩等报道,HPO中90.7%继发于肺癌。HPO往往先于肺部症状数月或数年出现,容易误诊为单纯骨关节病变,而忽略肺癌的诊断。通过对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8例肺癌伴肥大性骨关节病的临床表现、X线检查及全身骨显像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增加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对HPO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肥大骨关节病 X线诊断 全身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