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教育评价文化建设:意蕴、困境及完善路径 被引量:19
1
作者 余小波 陈怡然 张欢欢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70,共9页
评价文化建设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评价文化是教育评价领域所展现的带有稳定性并被集体共同认知的文化心理,其核心是价值取向。与评价制度、评价活动相比,我国教育评价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体现在学校回归育人本位、政府推进... 评价文化建设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评价文化是教育评价领域所展现的带有稳定性并被集体共同认知的文化心理,其核心是价值取向。与评价制度、评价活动相比,我国教育评价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体现在学校回归育人本位、政府推进评价改革、社会群体凝聚共识等方面。我国当前评价文化建设面临人的价值异化、量化思维固化、教育场域僵化、行政主义泛化、社会环境滞化等多重困境。因此,要从观念层、实践层、制度层、环境层等多角度破解评价文化的发展困境,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供宽松和谐的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文化 教育评价 评价改革 新时代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中以GPA为主导的考试文化和以过程为主导的评价文化 被引量:9
2
作者 郭芳芳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77,共4页
文章通过分析"考试文化"的"智力"认识论基础和"评价文化"的"心智"认识论基础,指出前者表现出的特征是"客观性"、"去情境性"和"终结性",后者表现出的特征是"... 文章通过分析"考试文化"的"智力"认识论基础和"评价文化"的"心智"认识论基础,指出前者表现出的特征是"客观性"、"去情境性"和"终结性",后者表现出的特征是"主体性"、"情境性"和"过程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析了当代大学文化的使命与挑战:从考试文化转向评价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A 考试文化 智力 评价文化 心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国梦的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文化建设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念金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7-20,共4页
为了促进小学生的素质发展及其评价,需要进行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的文化建设。这种文化建设的意义有:为小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活动构建文化环境:促进学校文化的建设;促进人类文化的进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有:评价文化精神的生成;评价文化形... 为了促进小学生的素质发展及其评价,需要进行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的文化建设。这种文化建设的意义有:为小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活动构建文化环境:促进学校文化的建设;促进人类文化的进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有:评价文化精神的生成;评价文化形式的建设;评价文化情境的构建。建设的特别重要的方略有:与学校的整体革新相协同;与校外文化相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发展 评价文化 意义 内容 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教高考文化素质评价发展脉络与改革路径——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夏英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73-78,共6页
为适应不同阶段江苏职业教育发展要求,职教高考文化素质评价大致经历了招生与考试一体化、招生与考试分离、标准建设到系统设计的过程。在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背景下,文化素质评价要在教育综合改革中重新定位,要在职教高考制度中厘清... 为适应不同阶段江苏职业教育发展要求,职教高考文化素质评价大致经历了招生与考试一体化、招生与考试分离、标准建设到系统设计的过程。在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背景下,文化素质评价要在教育综合改革中重新定位,要在职教高考制度中厘清与职业技能评价的关系,要跟进课程改革步伐实现从知识技能向核心素养转变。文化素质评价改革需在宏观层研究技能人才具备的文化素质要求,在中观层改革文化素质评价内容及方式,在微观层依据课程标准研制素养导向的文化科目考试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高考 文化素质评价 改革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强国逻辑与路向 被引量:2
5
作者 吴虑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124,共7页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助推形成健康教育生态和引领教育强国建设的应然之举,是增强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重点实现对目标、内容、主体以及评价使用的全流程重塑。在评价目标上,要立足“教育强国”和“社会主义现...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助推形成健康教育生态和引领教育强国建设的应然之举,是增强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重点实现对目标、内容、主体以及评价使用的全流程重塑。在评价目标上,要立足“教育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时代方位,对标世界教育强国标准,撬动教育质量性变革;在评价内容上,要以新发展理念为价值导向重构评价重心,引领教育提升人才培养力、增强服务供给力、催生可持续变革力、加速现代性转型和增进人民满意度;在评价主体上,要在重申多元主体评价逻辑一致性基础上达成评价文化共识,加强不同主体间的评价话语权互动;在评价使用上,要整合不同形式的评价话语,并增进使用者对评价的参与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评价 多元主体 评价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资本评价的苏州市姑苏区旧城社区更新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邱德华 辛奕 郑皓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6,121,共8页
姑苏区作为苏州中心城区,旧城社区不仅面临存量背景下内涵式、精细化更新需求,更承载了城市文脉与历史记忆。文章将文化资本理论引入旧城社区更新领域,通过聚焦社区文化资本的识别、分类、评价与利用,对旧城社区更新类型、特征问题及优... 姑苏区作为苏州中心城区,旧城社区不仅面临存量背景下内涵式、精细化更新需求,更承载了城市文脉与历史记忆。文章将文化资本理论引入旧城社区更新领域,通过聚焦社区文化资本的识别、分类、评价与利用,对旧城社区更新类型、特征问题及优化策略展开研究。构建旧城社区渐进式更新体系,提出更新思路,尝试建构基于基础、生活、精神、制度、产品五大维度的社区文化资本评价体系,并分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更新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本 旧城社区 社区更新 文化资本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公园生态—文化耦合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瑞洁 刘骏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7-164,共8页
城市生态公园在重庆城市绿地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既提供自然生态功能,也满足市民休闲娱乐需求。然而,目前其生态和文化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本研究采用样方法、访谈法和观察记录法,对渝北区城市生态公园进行调研,构建了生态-文化功能耦... 城市生态公园在重庆城市绿地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既提供自然生态功能,也满足市民休闲娱乐需求。然而,目前其生态和文化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本研究采用样方法、访谈法和观察记录法,对渝北区城市生态公园进行调研,构建了生态-文化功能耦合评价体系,揭示了重庆城市生态公园的特征和建设问题。研究发现,这些公园具有多样的生境类型和良好的绿色生态本底,但在生境营造、植物多样性、游憩空间、服务设施、科普宣教和可达性方面存在不足。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提出了优化设计思考,包括公园边界、植物配置、游憩空间、科普宣教和可达性改善。这些成果为提升重庆城市生态公园的品质和规划设计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生态公园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文化耦合评价体系 重庆渝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回应性评价视角下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探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刘美辰 郭顺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3,共5页
文化回应性评价关注文化对评价的重要影响,倡导回应文化需求、尊重文化差异、消除文化偏见,可以为劳动教育评价在明晰评价取向、重塑评价关系和完善评价过程方面提供借鉴。从文化回应性评价视角审视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的主要问题表... 文化回应性评价关注文化对评价的重要影响,倡导回应文化需求、尊重文化差异、消除文化偏见,可以为劳动教育评价在明晰评价取向、重塑评价关系和完善评价过程方面提供借鉴。从文化回应性评价视角审视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的主要问题表现为,评价目的忽视文化差异,失却育人本真;评价过程忽视文化理解,缺乏有效协商;结果呈现忽视文化多元,过于追求量化。劳动教育评价应关注文化差异,确立育人本位的评价目的;增强文化理解,实施平等对话的评价过程;认同多元文化,重视质量互促的结果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 文化回应性评价 文化差异 文化理解 多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传统村落地域文化价值评价研究——以莫沟村为例
9
作者 薛生康 孟滨 冯浩冲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8期175-180,共6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逐步深入,当前乡村地区发展已转变为由点及面、全面振兴的新局面,新时代乡村发展要求加强对传统村落地域文化特色、历史文化脉络的保护,文化价值评价结果则为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重要依据。研究以国家...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逐步深入,当前乡村地区发展已转变为由点及面、全面振兴的新局面,新时代乡村发展要求加强对传统村落地域文化特色、历史文化脉络的保护,文化价值评价结果则为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重要依据。研究以国家级传统村落莫沟村为研究对象,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莫沟村地域文化价值的综合评分为7.6234,整体价值较高,价值评价体系中评分最高的价值影响因素为最早建筑修建年代(8.9167),评分最低为周边开发的影响(6.4167)。研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和莫沟村现状调研,提出基于地域文化的村落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地域文化 文化价值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莫沟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评价改革,路在何方——基于文化分析的一种观点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中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9-52,共4页
基于对我国考试文化的分析,课程评价领域已然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然而,课程评价的价值返魅之旅遭遇困难,原因之一在于当前对于课程评价的认识并未触及阻碍其发展的最大因素,或是与之失之交臂;原因之二在于即使发现了阻碍课程评价改革... 基于对我国考试文化的分析,课程评价领域已然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然而,课程评价的价值返魅之旅遭遇困难,原因之一在于当前对于课程评价的认识并未触及阻碍其发展的最大因素,或是与之失之交臂;原因之二在于即使发现了阻碍课程评价改革的最大因素——传统的考试文化,然而对于中国文化的无限敬仰往往会使得我们不愿意对传统文化所引发的问题进行探究。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在于发挥课程评价文化的引领功用,以课程评价文化来引领课程评价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评价 考试文化 课程评价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流域乡村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感知与评价
11
作者 蒋斯怡 郑文俊 李秀群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7-1219,共13页
以漓江流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优化漓江流域乡村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CES)感知与评价体系。通过爬取社交媒体数据,结合环境因子数据识别CES指标,利用历时性数据模型与spline插值函数预测CES总量与潜力,应用... 以漓江流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优化漓江流域乡村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CES)感知与评价体系。通过爬取社交媒体数据,结合环境因子数据识别CES指标,利用历时性数据模型与spline插值函数预测CES总量与潜力,应用CES“总量-潜力”分布模型对漓江流域文化单元分类。依据不同的区域特点对乡村CES供给空间提供管控策略,指导CES提升及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表明,①漓江流域乡村CES总体水平最高的文化单元集中在流域中下游,反映上游村落存在开发不足或缺乏适应性发展模式的问题。②结合CES时序变化和指标量分析可知,漓江流域不同文化单元之间服务带动发展的能力不足,部分文化单元如岩口老村、旧县村、遇龙村,展现出全面的高CES功能,部分区域则侧重于单项的高CES功能。③依据CES“总量-潜力”分布特征将漓江流域乡村CES供给空间分为4类:高总量-高潜力类型作为核心供给区,总量最高、发展趋势良好;高总量-低潜力类型作为潜力开发区,应作为CES重点发展的第二区域;低总量-高潜力类型作为更新发展区,具有最大的改善与利用空间;低总量-低潜力类型为重点提升区,强调场地内基础设施的提升。本研究基于长时间序列视角,从CES总量与潜力两个维度出发,构建CES感知、预测与分类方法,可为漓江流域乡村的CES与管理提供明确、普适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流域 乡村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评价 CES“总量潜力”分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名城道路造型树景观文化价值评价——以苏州古城干将路为例
12
作者 王知知 马建武 《园林》 2024年第7期108-116,共9页
苏州古城道路景观运用大量造型树的做法很有地域特色,但受多重矛盾影响,道路景观建设过程中对造型树景观的文化价值缺乏认识,导致景观品质降低,特色逐渐消弭。研究使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构建苏州古城道路造型树景观文化价值评... 苏州古城道路景观运用大量造型树的做法很有地域特色,但受多重矛盾影响,道路景观建设过程中对造型树景观的文化价值缺乏认识,导致景观品质降低,特色逐渐消弭。研究使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构建苏州古城道路造型树景观文化价值评价体系,以科学认识其文化价值,并选取古城中具有代表性的干将路进行评价分析,其造型树景观文化价值构成中艺术价值、现今价值、历史价值评价相对较低,存在明显问题。由此提出4条策略:(1)恢复传统造型树景观风格,提升历史延续性价值;(2)突出造型树主景地位,因地、因景制宜以提升园林艺术价值;(3)注重意境营造,增进文化内涵以提升文化关联价值与园林艺术价值;(4)注重造型养护管理,以提升造型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绿化 造型树景观 文化价值评价 历史文化名城 苏州古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文化评价量表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宋联可 杨东涛 杨浩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9年第7期150-153,共4页
目前,我国企业界和学术界已广泛选用组织文化评价量表(OCAI)测量组织文化,但国内至今仍没有专门分析该量表的文献,只是略有提及,应用程度与认知程度相去甚远。为了弥补这个差距,文章专门研究OCAI,从发展背景、理论基础、设计和应用四个... 目前,我国企业界和学术界已广泛选用组织文化评价量表(OCAI)测量组织文化,但国内至今仍没有专门分析该量表的文献,只是略有提及,应用程度与认知程度相去甚远。为了弥补这个差距,文章专门研究OCAI,从发展背景、理论基础、设计和应用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在中国使用OCAI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文化评价量表 竞争价值模型 组织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文化资源的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郭梅 吕拉昌 +1 位作者 黄茹 陈博群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9-115,共7页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北京文化资源综合评价体系,从文化资源条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发展条件、资源传承能力5个方面筛选出24个评价指标,对北京文化资源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对文化资源单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独特性、资源消费人群...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北京文化资源综合评价体系,从文化资源条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发展条件、资源传承能力5个方面筛选出24个评价指标,对北京文化资源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对文化资源单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独特性、资源消费人群、知名度等因子是北京文化资源及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弱势在于保存状态、民间风俗礼仪、地域组合度、交通运输便利度等方面;在空间分布上,北京市文化资源总体上呈"两带一点"的分布格局;在北京市文化资源结构中,北京极品级文化资源和优良级文化资源数量突出,是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并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北京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北京 文化资源评价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文化治理路径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广海 李海龙 潘雪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6-23,共8页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是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动力,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文化对教育评价具有深刻的影响,官本位文化、功利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教育评价改革的实施进程与成效。文化治理视角下,新时代教育评价相关主...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是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动力,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文化对教育评价具有深刻的影响,官本位文化、功利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教育评价改革的实施进程与成效。文化治理视角下,新时代教育评价相关主体存在价值冲突,致使教育评价政策执行偏差;效率崇拜压制教育公平,导致学生本位的教育评价取向偏离。当前,应重构新时代教育评价文化体系,革新传统评价文化体系弊端;建立“文化—政策执行”链,完善教育评价改革运行机制;勾勒新文化身份边界,重塑多元评价的社会认同。总之,要平衡文化的内容属性与工具属性,破除教育评价改革阻滞,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教育评价改革 文化治理 教育评价文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企业文化及其评价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16
作者 华瑶 王素娟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2,共2页
对我国经济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对其评价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评价体系 中国 企业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东方管理文化的中国企业文化评价维度的构建 被引量:8
17
作者 伍华佳 苏涛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0-85,共6页
近年来,对于东方管理文化对中国企业文化影响的研究备受重视,以东方管理文化元素为主要内容对中国企业文化的构建在中国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也越来越呈现出重要作用。因此,以东方管理文化元素构建中国企业文化评价维度已成为刻不容缓的... 近年来,对于东方管理文化对中国企业文化影响的研究备受重视,以东方管理文化元素为主要内容对中国企业文化的构建在中国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也越来越呈现出重要作用。因此,以东方管理文化元素构建中国企业文化评价维度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本文尝试以中国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实施问卷调查,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以东方管理文化元素为视角,构建符合中国企业文化特征的、富有东方管理文化特质的中国企业文化评价维度,通过实证分析,最后提出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管理文化元素 中国企业文化 文化评价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人-机-环境-管理系统理论的安全文化评价方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伟炯 吴宇凡 +3 位作者 李新 康与涛 焦宇 吴建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649-2659,共11页
为深入探究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评价方法,完善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基于MMEM系统理论提出安全文化评价三维方格模型,从“人、机、环境、管理”4个维度提炼出6种倾向性安全文化类型——起步型、趋人型、器物型、环境型、中游型和理想... 为深入探究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评价方法,完善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基于MMEM系统理论提出安全文化评价三维方格模型,从“人、机、环境、管理”4个维度提炼出6种倾向性安全文化类型——起步型、趋人型、器物型、环境型、中游型和理想型,为界定企业安全文化类型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标尺。以海工企业为例,根据文献调研及实际工作经验构建了30项安全文化评价指标,通过对某海工企业458位从业人员开展问卷调查,结合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提出了“MMEM-SEM”安全文化评价方法,并进行实证分析,以路径系数的形式定量证实了“人、机、环境、管理”四要素两两之间存在正向的相互影响关系,并界定该企业为环境型安全文化,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安全文化建设 MMEM系统理论 安全文化评价三维方格模型 海工企业 安全文化定量评价 MMEM-SEM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基础性问题及方法论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秉 吴超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12,共8页
为促进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研究与实践,针对目前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研究所存在的根本缺陷,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基础性问题及方法论开展系统研究。基于评价的定义,提出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基于此,提炼与剖... 为促进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研究与实践,针对目前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研究所存在的根本缺陷,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基础性问题及方法论开展系统研究。基于评价的定义,提出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基于此,提炼与剖析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8个基本问题,即评价原则、评价基准、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层面、评价范围、评价依据与限制因素,并建构和解析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一般程式。结果表明:组织安全文化评价需以明晰上述8个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基本问题为前提和基础,需以文献学方法、系统论方法、社会学与心理学方法、数学与统计学方法及具体评价方法 5大类方法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文化 组织安全文化评价 基础性问题 方法论 一般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化兴起对文化产品评价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欧阳友权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9-102,共4页
新媒体建构的网络文化观念影响并规制了文化产品新的评价方式和判断标准。评价对象的目标溢界形成了文化评价的"祛魅化"语境,文化产品评价尺度的世俗化下移,以及媒介化批评所形成的图像化娱乐至上、舆情围观引发的"多数... 新媒体建构的网络文化观念影响并规制了文化产品新的评价方式和判断标准。评价对象的目标溢界形成了文化评价的"祛魅化"语境,文化产品评价尺度的世俗化下移,以及媒介化批评所形成的图像化娱乐至上、舆情围观引发的"多数暴政"、意见领袖与粉丝文化互动产生的评价导向等,是网络文化兴起后干预文化产品评价的常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文化产品评价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