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计学习”促进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郑志高 张立国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94,共9页
"设计学习"促进师范生TPACK发展是信息化社会教师教育的研究热点问题。已有实证研究只是采取单组实验,通过对师范生实验前后TPACK水平测量来检验"设计学习"的教学有效性,较少关注基于"设计学习"的教学效... "设计学习"促进师范生TPACK发展是信息化社会教师教育的研究热点问题。已有实证研究只是采取单组实验,通过对师范生实验前后TPACK水平测量来检验"设计学习"的教学有效性,较少关注基于"设计学习"的教学效果与其他形式的教学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对此,该文选取S大学师范生教师教育类课程,开展分组教学实验,对比研究基于"设计学习"的教学和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在促进师范生TPACK发展方面的教学效果,以进一步检验基于"设计学习"的教学促进师范生TPACK发展的有效性。实验组37名和对照组47名师范生实验前后TPACK水平测量数据显示,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师范生TPACK初始水平相近的情况下,基于"设计学习"的教学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TPACK 设计学习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外部知识网络嵌入性、设计学习与意义创新能力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雪颂 王志玮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40-146,共7页
外部知识网络对设计创新具有关键的支撑作用,意义创新则是设计价值实现的核心过程。以设计密集型企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嵌入性理论、学习理论、设计驱动式创新等理论,提出了外部知识网络嵌入性通过问题驱动/方案驱动二元设计学习这一... 外部知识网络对设计创新具有关键的支撑作用,意义创新则是设计价值实现的核心过程。以设计密集型企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嵌入性理论、学习理论、设计驱动式创新等理论,提出了外部知识网络嵌入性通过问题驱动/方案驱动二元设计学习这一中介变量影响意义创新能力的机制模型,并以219家企业为数据样本,对相关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结构嵌入性和认知嵌入性通过问题驱动型学习影响意义创新能力;关系嵌入性通过方案驱动型学习影响意义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网络嵌入性 意义创新 设计学习 设计驱动式创新 结构嵌入性 认知嵌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为教学设计学习”到“为学习设计教学”——对“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的改进和反思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强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5-89,共5页
“函数的单调性”的第一课时聚集了数学教学的诸多矛盾,它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对每个数学教师都是一个挑战.基于“为教学设计学习”理念的教学设计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注重知识的传递过程和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服从,而忽视学... “函数的单调性”的第一课时聚集了数学教学的诸多矛盾,它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对每个数学教师都是一个挑战.基于“为教学设计学习”理念的教学设计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注重知识的传递过程和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服从,而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意义建构.基于“为学习设计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则着眼于学生的学,注重让学生经历函数单调性概念由图象直观特征到自然语言描述再到数学符号描述的进化过程,注重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在体验函数单调性概念符号化的建构过程中掌握数学的认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的单调性 为教学设计学习 学习设计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动关联:“云”时代的设计学习理念与策略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国强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2年第5期82-87,共6页
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以"云"计算为标志的、网络荷载和CPU数字计算能力空前成熟、新一代高速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学习方法在应用高科技的实践中不断变革创新,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由此应运而生,成为... 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以"云"计算为标志的、网络荷载和CPU数字计算能力空前成熟、新一代高速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学习方法在应用高科技的实践中不断变革创新,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由此应运而生,成为数字时代的基本学习理念与认知方法。有必要通过以关联主义思想为理论框架,对设计学科能动适应时代发展而实现泛在学习的关联学习理念与个人知识管理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主义 “云”计算 设计学习 个人知识管理 学习资源 理念与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页设计学习法的主要问题和经验
5
作者 赵晖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44,共3页
最近几年出现的(learning-by-web Design,LWD)是一种把网页作为教学过程互动的工具,通过设计网页来学习具体科目、进行项目处理的方法。它主要与项目为本(Project—based)和问题为本(Problem—based)的学习有关。在解决项目或问题的... 最近几年出现的(learning-by-web Design,LWD)是一种把网页作为教学过程互动的工具,通过设计网页来学习具体科目、进行项目处理的方法。它主要与项目为本(Project—based)和问题为本(Problem—based)的学习有关。在解决项目或问题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页设计学习 建构主义 学习方法 教育心理学 合作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自然生成与设计理路 被引量:2
6
作者 叶波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4,共7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层治理”有重要意义。跨学科主题学习深植于现代学校学科知识教学的传统之中,既立足在学科知识以内,又在知识教学走进现实世界的过程中,是现代学校自我改造、...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层治理”有重要意义。跨学科主题学习深植于现代学校学科知识教学的传统之中,既立足在学科知识以内,又在知识教学走进现实世界的过程中,是现代学校自我改造、知识教学价值生成和聚焦学生素养形成的必然。跨学科主题学习通过主题驱动的形成、学科参与召唤机制的构建和学习行为表征的提供而自然生成。教学如何走进现实世界,是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枢机所在。以大概念探寻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与生活价值、在指向现实世界的任务设计中构建学习主题、以学习支架的进阶设计提升学习水平是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基本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知识教学 现实世界 学习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评一致性要求下的学习活动设计——以散文阅读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渊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5,共6页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意图和学情,确定科学、合宜的教学目标;以目标定内容,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遵循学业质量标准,运用合理的评价方式进行检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评”一致性。本文以散文阅读教学为例,首先确立散文教学...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意图和学情,确定科学、合宜的教学目标;以目标定内容,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遵循学业质量标准,运用合理的评价方式进行检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评”一致性。本文以散文阅读教学为例,首先确立散文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再以终端评价的能力要求对照学习活动设计,实现教学目标、学习活动与检测评价的多方互动,促进教学评的完善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一致性 散文阅读 学习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循证赋能学习设计的系统模型与关键过程
8
作者 王明娣 陈小涵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0-107,共8页
数智化时代,学习分析与学习设计的交互作用具有优化学习设计效果的潜力,数据循证得以支持并赋能学习设计变革。在此背景支持下,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之间究竟如何进行深度交互并在数据驱动下实现循证改进?针对该问题,研究分别从学习设计... 数智化时代,学习分析与学习设计的交互作用具有优化学习设计效果的潜力,数据循证得以支持并赋能学习设计变革。在此背景支持下,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之间究竟如何进行深度交互并在数据驱动下实现循证改进?针对该问题,研究分别从学习设计、学生发展以及教师成长三个视角探讨了数据循证赋能学习设计的多重价值,进而构建了数据循证赋能学习设计系统模型(Data-EDT),通过“证据系统”“学习设计系统”“智能技术系统”三重系统交互作用以展现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的动态关系,并揭示了基于设计视角的落地关键过程:前期准备阶段为“教师与研究者协作共创设计产品的过程”;中期实践阶段为“教师在真实学习情境中的设计实施过程”;后期反思阶段为“教师基于设计评估的自我深度反思过程”;终期生成阶段为“教师基于设计迭代的双重角色生成过程”,以此支持教师的循证学习设计实践,进而有效促进数智化时代的学习设计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学习分析 循证学习设计 系统模型 关键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协同视域下基于认知智能大模型的个性化学习设计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牟智佳 岳婷 朱陶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7,共8页
探索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学术命题。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改变了知识获取和人机交互方式,为提供定制化学习体验和创新个性化学习设计带来了新的驱动力。人机协同视域下的个性... 探索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学术命题。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改变了知识获取和人机交互方式,为提供定制化学习体验和创新个性化学习设计带来了新的驱动力。人机协同视域下的个性化学习设计在转变理路上呈现出由片段式向全程化、由推送式向定制化、由单模态向多模态的本体流变,在发展理路上表现为人机共教、人机共学、人机共评、人机共管的多重向度,在逻辑理路上体现为导引目标、激活进程、定制方法、创新范式的适配赋能。个性化学习设计的结构体系是以学习者差异认知基础为逻辑起点,以支持学习者个性发展为目标导向,以人机协同对话提示语模式为基础,通过学习模块设计与协同路径规划构建个性化学习流程框架,形成三元主体协同、适性服务闭环的个性化学习设计范型。人机协同对话提示语模式依托内容生成机制与提示工程技术,通过需求描述、角色设定、示例指定引导对话轮转以促进个体思维链形成,为个性化学习过程提供协同支持。研究探讨以类人化智慧赋能个性化学习交互场景形成新的人机协同学习样态,为垂类模型的教育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同 认知智能大模型 个性化学习 学习设计 实践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性教学设计视域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样态与模型构建
10
作者 王明娣 刘玉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77,共9页
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抓手,跨学科主题学习通过破除学科壁垒、聚焦素养,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推动教育向素养本位深层次转型。然而,当前中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实施中仍存在内容“拼盘化”、形式“杂糅化”、方法“研究化”等... 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抓手,跨学科主题学习通过破除学科壁垒、聚焦素养,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推动教育向素养本位深层次转型。然而,当前中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实施中仍存在内容“拼盘化”、形式“杂糅化”、方法“研究化”等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成效甚微。为破解以上难题,有必要引入整体性教学设计理念,从全局视角优化教学过程,明确跨学科主题学习应遵循“系统前瞻性”“渐进适配性”“调控迭代性”的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整体性教学设计视域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模型,即跨学科主题学习“四维架构”的统筹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结构化任务”的梯度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智适应评价”的反馈优化三重进程,最终形成“规划—实施—改进”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动态闭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教学设计 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视域下语文学习任务设计模型的建构
11
作者 文艺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8,共8页
随着素养目标时代的来临,学习任务设计成为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基于设计的研究”为方法论,经过理论探索和两轮实践检验,可以建构语文学习任务设计模型。根据模型,语文学习任务设计包括三个阶段和九个步骤:阶段一... 随着素养目标时代的来临,学习任务设计成为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基于设计的研究”为方法论,经过理论探索和两轮实践检验,可以建构语文学习任务设计模型。根据模型,语文学习任务设计包括三个阶段和九个步骤:阶段一是“明确任务驱动的语文学习目标”,步骤为“明确范围主题并锚定课程标准”“确定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迁移目标”和“叙写具体的语文学习目标”;阶段二是“描述真实有效的语文学习任务内容”,步骤为“构思语文学习任务原型”“匹配语文学习任务情境”和“叙写语文学习任务指令”;阶段三是“明确子任务及评价与支持工具”,步骤为“结合选文分解子任务”“确定成功标准与开发评分规则”和“提供反馈指导与学习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设计 基于设计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设计的产生式学习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2
作者 陈一凡 李兰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46,共4页
以“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为例,采用面向设计的产生式学习(DoPBL)模式开展项目探究,将知识建构和设计思维有机融合,在迭代中提升学生科学思维,以期为一线的实验教学提供参考范式。
关键词 面向设计的产生式学习 有丝分裂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协同教育场景中的智能化学习支架:内涵、设计方略与发展路向
13
作者 单俊豪 洪越洋 +1 位作者 郭付民强 刘永贵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101,共7页
智能化学习支架是促进人机协同教育质量提升的创新可执行教与学程序。智能技术在知识创生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价值潜能为学习支架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契机。该研究首先提出了学习支架的三种演化形态及典型特征:传统学习支架、技术支持型... 智能化学习支架是促进人机协同教育质量提升的创新可执行教与学程序。智能技术在知识创生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价值潜能为学习支架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契机。该研究首先提出了学习支架的三种演化形态及典型特征:传统学习支架、技术支持型学习支架以及智能化学习支架;其次,研究以促进素养跃迁为目标,提出人机协同场景中智能化学习支架的内涵,并系统梳理了学习支架的表征形式及划分依据,将智能化学习支架划分为动机性、概念性、策略性和元认知四种表征类型,并提出智能技术支持学习支架创变的“辅助—优化—重塑”三层次内涵;第三,研究从支架表征、支架设计、支架内嵌和支架优化四方面提出智能化学习支架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构建了包含“需求分析层—AI赋能层—框架设计层—学习环节层”四个层级的智能化学习支架设计流程。最后,研究从智能化学习支架的领域垂直化发展、证据启发的实践理性增强以及教学智能体的多元嵌入集成三方面,探索智能化学习支架未来的发展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学习支架 人机协同教育 学习支架设计 最近发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高职虚实融合深度学习设计:视角、理路和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菲菲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5-91,共7页
随着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在高职教学中广泛应用,数智时代虚实融合的深度学习设计成为职业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热点与发展趋势。立足职业教育教学特点,融入深度学习的设计视角,重构职业教育场域下高阶性导向的具身化学习目标、大概... 随着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在高职教学中广泛应用,数智时代虚实融合的深度学习设计成为职业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热点与发展趋势。立足职业教育教学特点,融入深度学习的设计视角,重构职业教育场域下高阶性导向的具身化学习目标、大概念引领的项目化学习内容、基于知识图谱的情境化学习任务、虚实空间交互的蝶变式学习环境、逆向设计的生成式学习活动和有利于持续发展的可追踪学习评价的设计理路,并以职业教育实训虚拟仿真课程“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为例,开发虚实融合深度学习模式并开展教学检验。研究表明,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学习投入和学习动机,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教学从知识技能掌握向素养品质提升、从技术技能达标向高阶思维培育、从情感深度体验向元认知策略形成的持续优化与卓越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融合 深度学习 学习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系统性思考:困境与策略 被引量:9
15
作者 聂竹明 施羽晗 +3 位作者 韩锡斌 施文静 张迪 朱永海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4-102,共9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指向素养发展的学习新形态,随着新课标明确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的概念与要求,相关研究与实践已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前沿话题与热点领域。学界已经意识到形式化、功利化等错误倾向,“拼盘式教学”“浅层次教...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指向素养发展的学习新形态,随着新课标明确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的概念与要求,相关研究与实践已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前沿话题与热点领域。学界已经意识到形式化、功利化等错误倾向,“拼盘式教学”“浅层次教学”“绩效评估模糊失范”等问题均有系统性的特征。该研究聚焦于其中的困境表征,采用程序化扎根的研究方法,从现有文献及专家访谈数据中循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困境范畴。研究发现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存在思想观念、制度体系以及社会条件三个层面困境,分别体现在过度依赖固定脚本、内容隔离、缺乏整合,停留在表面整合、内容缺乏衔接、跨而不和,学习目标局限、品格和能力培养分离,传统教研组织封闭、开放性和整合性弱,依赖传统教育方式、跨学科认知不足以及学校环境制度制约、存在惯性和固定性六方面的问题,均指向“学用割裂”的系统性问题,表现为固化和浅表化,其中的根本问题又指向对跨学科的本质理解不深入。基于此,提出以“大跨”+“小跨”的学科整合新形态突破知识与逻辑边界,以“定两端,放中间”的模块化要素配置方式突破固化程序,以“八卦图式”替代“水果拼盘式”场域元素内在关联克服浅表化倾向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 系统性困境 扎根理论 学科整合新形态 “新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课堂”支持的学习环境设计与应用研究: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妮 夏海燕 +1 位作者 幸大惠 付憧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7-94,共8页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看待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科学,在环境设计方面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面对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传统学习环境已无法满足数字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三个课堂”实践。为此,该文以教育生...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看待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科学,在环境设计方面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面对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传统学习环境已无法满足数字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三个课堂”实践。为此,该文以教育生态学为视角,在遵循给养性和平衡性两个原则的基础上,聚焦“三个课堂”学习环境中的生态要素及相互关系,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三个课堂”生态化学习环境设计,在乡村学校和传统强校联合开展的活动中进行应用实践,并通过生态化水平测量及面对面访谈评价学习环境的应用效果,以此提出“三个课堂”生态化学习环境的应用策略,为“三个课堂”的有效应用及推广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环境设计 “三个课堂” 教育生态学 生态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性阅读学习任务设计的层级建构与进阶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浩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3-36,共4页
实用性阅读是指向信息获取与整合的阅读活动。获取与整合是信息处理的两个阶段,并各有难易之分,以此可建立“简单-受限”“复杂-受限”“复杂-开放”三阶设计层级。设计学习任务时,可以以“简单—受限”层级为基础,通过联结生活,多维仿... 实用性阅读是指向信息获取与整合的阅读活动。获取与整合是信息处理的两个阶段,并各有难易之分,以此可建立“简单-受限”“复杂-受限”“复杂-开放”三阶设计层级。设计学习任务时,可以以“简单—受限”层级为基础,通过联结生活,多维仿真,向“复杂—受限”进阶;通过协同共进,多元融合向“复杂—开放”进阶,实现实用性阅读的学习进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性阅读 学习进阶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出为本”教学范式引领下学习任务设计
18
作者 张倩 刘依林 王红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2,共6页
“输出为本”教学范式引领下的学习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根据“输出为本”教学范式的核心主张,研究发现,“输出型”学习任务具体兼具真实情境和问题意义、卷入新授知识、任务设计贴近最近发展区、指向学生行为改... “输出为本”教学范式引领下的学习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根据“输出为本”教学范式的核心主张,研究发现,“输出型”学习任务具体兼具真实情境和问题意义、卷入新授知识、任务设计贴近最近发展区、指向学生行为改变的四个设计原则。研究认为,“输出为本”教学范式引领下学习任务设计应该立足教材内容分析核心知识,锚定核心知识找寻生活情境,结合生活情境创设问题意义,根据情境问题设计学习任务,基于学习大任务分解小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出为本 学习任务设计 高阶思维 问题解决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开放大学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学习设计的视角
19
作者 陈然 周雪梅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7-63,共7页
在国际远程教育领域,课程设计视角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促进教师“教”的教学设计转向了促进学生“学”的学习设计。作为国际上大规模倡导和实践学习设计的标杆——英国开放大学已将学习设计深度嵌入在线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当中,... 在国际远程教育领域,课程设计视角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促进教师“教”的教学设计转向了促进学生“学”的学习设计。作为国际上大规模倡导和实践学习设计的标杆——英国开放大学已将学习设计深度嵌入在线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当中,其丰富经验值得我国同行学习和借鉴。研究基于学习设计的视角,从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英国开放大学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进行系统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现状,提出五个方面的转变:转变课程设计开发视角、转变课程设计开发理念、转变课程设计开发重点、转变课程设计开发方式、转变课程设计开发范式。以期为我国高校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提供完整、可操作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课程 学习设计 学习者中心 英国开放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学习设计创新:理念、着力点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洛颖 冯晓英 +1 位作者 郭璐文 张汇坷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4,共10页
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教学模式变革的核心是学习设计创新。如何助力和支持智能时代学习设计创新是当前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分析国内外学习设计领域的314篇高质量文献,发现学习设计领域的发展正进入智能时代学习设计阶... 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教学模式变革的核心是学习设计创新。如何助力和支持智能时代学习设计创新是当前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分析国内外学习设计领域的314篇高质量文献,发现学习设计领域的发展正进入智能时代学习设计阶段。智能时代学习设计创新以数据驱动的学习设计生态为核心理念和目标导向,包括三大理念、五个着力点和三类关键技术。本研究能够为我国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学习设计创新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学习设计 教学模式创新 数据驱动 学习设计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