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媒体奥运报道的议程网络特征及北京冬奥会传播对策——基于近6届奥运会新闻报道的语义网络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黄河 李政 杨小涵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20,共11页
运用语义网络分析方法,分析西方主要媒体在2008—2018年6届奥运会中所做报道的议程网络特征发现:西方媒体奥运报道在议题选择上并不只聚焦于赛事,往往更侧重于报道主办奥运会的"国家"及其政治、经济与社会情况。这一特征在针... 运用语义网络分析方法,分析西方主要媒体在2008—2018年6届奥运会中所做报道的议程网络特征发现:西方媒体奥运报道在议题选择上并不只聚焦于赛事,往往更侧重于报道主办奥运会的"国家"及其政治、经济与社会情况。这一特征在针对非西方国家主办的奥运会时更为显著,西方媒体通常会采用相对更加复杂的报道议程组合,报道属性也呈现更强烈的政治指向性和价值倾向性。基于量化分析,对西方媒体奥运报道的叙事模式与实践路径进行归纳。综合政治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提出北京冬奥会的对外传播对策:在战略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在战术上主动参与话语竞争,提高跨文化传播能力;在视野上放眼人类发展,扩大共通意义空间;在路径上善用奥运报道体系,主动设置媒体议程;在格局上融入多元主体,对外开展"中国微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报道 西方媒体 语义网络分析 议程网络 北京冬奥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命运共同体视阈下中国媒体对东盟的网络议程设置效果研究
2
作者 相德宝 陈燕琪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06,112,共7页
议程设置能力是衡量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网络议程设置理论,以中国媒体和东盟十国媒体对“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议题报道为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探究双方媒体网络议程设置特征及中国媒体对东盟十国媒体议程... 议程设置能力是衡量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网络议程设置理论,以中国媒体和东盟十国媒体对“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议题报道为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探究双方媒体网络议程设置特征及中国媒体对东盟十国媒体议程设置效果。研究发现,中国对东盟国家媒体在该议题下产生网络议程设置效果,议程网络整体相关,存在中高等强度的议程互动,但也呈现差异化特征:国别方面,中国媒体对柬埔寨、菲律宾、越南等六国媒体的议程影响力较强,对新加坡、泰国、缅甸媒体的影响相对有限;领域方面,经济合作是主导,文化交流类议题具有议程联动效应,其他领域影响则不显著。中国媒体通过议程设置与传播策略创新,在命运共同体议题框架下实现了对东盟媒体的话语权力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国际传播能力 网络议程设置 社会网络分析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费者品牌知识管理的智能广告创作模式研究——网络议程设置理论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柳庆勇 张金海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86,共11页
广告主的数字营销战略目标是消费者品牌知识管理,但目前研究实质都是产品导向的智能广告创作模式。由于品牌传播的宏观时空结构为“广告主-媒介-消费者”,因此从网络议程设置理论视角来看,消费者品牌知识管理本质是品牌网络议程设置,即... 广告主的数字营销战略目标是消费者品牌知识管理,但目前研究实质都是产品导向的智能广告创作模式。由于品牌传播的宏观时空结构为“广告主-媒介-消费者”,因此从网络议程设置理论视角来看,消费者品牌知识管理本质是品牌网络议程设置,即实现品牌知识网络显著性程度从传播者向受传者转移,但需先设计内容全面的结构化品牌知识。其过程是宏观与微观统一的时空转换;关键是时间顺序性品牌触点,包括两个侧面:“空间”转换为“时间”的媒介第二层级品牌议程设置;“时间”转换为“空间”的消费者品牌网络议程设置。而新技术赋能的高级智能广告创作系统实现时间顺序性品牌触点的机理,可概括为“控制、识别、创作、反馈”模型,这创新了一种具体情境下消费者导向的、基于消费者品牌知识管理的智能广告创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广告 创作模式 消费者品牌知识管理 网络议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网络议程“梯度扩散”效应与结构 被引量:1
4
作者 徐翔 杨心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40,共12页
议程设置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但议程内部的传导结构仍缺乏深入探讨。本研究将微博帖子按照热度进行“等频分箱”,探索社交网络信息在不同热度的内容层级间的传导规律和议程“梯度扩散”效应与特征。本文对新浪微博中的20117408条样本帖子... 议程设置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但议程内部的传导结构仍缺乏深入探讨。本研究将微博帖子按照热度进行“等频分箱”,探索社交网络信息在不同热度的内容层级间的传导规律和议程“梯度扩散”效应与特征。本文对新浪微博中的20117408条样本帖子分析表明:(1)热度越接近的帖子层级之间,内容传导程度越高;(2)热度层级与其他层级距离越小的帖子层,向其他层级的内容传导程度越高;腰部热度层级比头部和底部层级具备更高的内容传导程度;(3)层间内容传导程度随着层级间热度差距变化而出现阶梯式递增或递减,可称为梯度传导性;(4)高热度层级之间内容传导程度高于低热度层级之间内容传导程度,且高热度层级与低热度层级之间呈现出传导阻滞、流通性较低的特征;(5)由各个热度层级的内容传导关系交错构成的内容传导网络,与层间热度差值网络存在同构性;(6)任意热度层级越是处于内容传导网络的中心层,在热度差值网络中的接近中心性越高;(7)全局的内容传导网络存在“核心-边缘”结构。本研究剖析议程设置中的内容扩散网络动力和约束,有助于思考在舆论、文化、社会、政治传播等领域的信息梯度扩散效应与特殊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程梯度扩散 内容传导 内容热度层级 议程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媒体对网络事件传播的舆论引导——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33
5
作者 范明献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3-55,共3页
面对当下网络舆论传播,传统媒体应当从对网络舆论引导的自发性行为上升到自觉性行为层面,积极发挥新闻专业组织的优势,以权威信源的角色来强化对网络传播的议程设置功效,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
关键词 传统媒体 议程设置 舆论引导 网络议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议程设置理论视域下新型主流媒体传播效果评价指标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瑞静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60,共4页
"网络议程设置"理论是麦库姆斯对传统传播效果研究议程设置理论做出的新突破。该理论旨在探讨媒体与公众各自的议题与属性显著性网络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与因果性。我国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一级评价指标是传播力、引导力、影响... "网络议程设置"理论是麦库姆斯对传统传播效果研究议程设置理论做出的新突破。该理论旨在探讨媒体与公众各自的议题与属性显著性网络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与因果性。我国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一级评价指标是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四力一体。文章运用"网络议程设置"的理论与方法,立足于"新媒介即关系"的传播结构,对新型主流媒体传播效果评估体系中的二级量化指标展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主流媒体 网络议程设置 传播效果 受众/用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议程设置:理论、方法与展望 被引量:13
7
作者 曾振华 曾林浩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99,共9页
近年来国外有研究开始探索议程设置的第三层效果——网络议程设置,这一效果已得到初步证实。新模式认为媒体不仅能告诉我们“思考什么”以及“该怎样思考”,还能影响公众“联系什么以及怎样联系”。其测量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不仅提... 近年来国外有研究开始探索议程设置的第三层效果——网络议程设置,这一效果已得到初步证实。新模式认为媒体不仅能告诉我们“思考什么”以及“该怎样思考”,还能影响公众“联系什么以及怎样联系”。其测量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不仅提供一个新角度来理解大众媒体影响公众“脑海中图景”的性质,还对整个议程设置研究提供了多元启发。通过对国外网络议程设置研究进展的梳理与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可以看出该模式的研究总体上尚处在起步阶段,研究边界需要扩展,亟需一个“无形学院”提供更多的角度和方法引起研究的扩散。这些都可以启发中国研究者借鉴这一新视角的研究方法与逻辑,挖掘本土问题和经验证据,以期与西方主流学术对话与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脑中图景 传统议程设置 网络议程设置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舆情下间断-均衡模型如何更好解释中国的政策变迁?——基于30个舆情案例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黄扬 李伟权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4-120,100,共8页
[目的/意义]将政策变迁理论置于网络舆情下重新审视,有助于推动网络情境下政策变迁理论的本土化与知识演进,使其更好地解释当代中国的政策变迁。[方法/过程]以间断-均衡模型为例,在充分考察网络舆情特征的基础上,尝试将不同的舆情要素... [目的/意义]将政策变迁理论置于网络舆情下重新审视,有助于推动网络情境下政策变迁理论的本土化与知识演进,使其更好地解释当代中国的政策变迁。[方法/过程]以间断-均衡模型为例,在充分考察网络舆情特征的基础上,尝试将不同的舆情要素分别嵌入到模型的"政策形象"与"政策议定场所"的触发路径中,进而提出模型的优化设想,并通过引入30个舆情案例和借助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优化设想展开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事件触发基调转变"和"媒体舆情叠加聚合"两个舆情要素均能有效触发"政策形象"的转变,而"意见领袖偏好引导"和"政民互动民意传递"则均为"政策议定场所"发生变化的主导要素,进而对间断-均衡模型的优化设想也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政策变迁 间断-均衡模型 网络政策议程 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民既有认知对媒体议程设置的调节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雯 余红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82,共3页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介议题会向公众议题转移。互联网时代网络议程设置模型概念认为新闻事件及其属性的转移并非独立,而是相互联系、打包传递给公众的。但是,在媒体议程对公众议程影响的研究中,并没有完全考虑到公众头脑中既有认知对议...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介议题会向公众议题转移。互联网时代网络议程设置模型概念认为新闻事件及其属性的转移并非独立,而是相互联系、打包传递给公众的。但是,在媒体议程对公众议程影响的研究中,并没有完全考虑到公众头脑中既有认知对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本文抽取2014年人民网涉腐新闻53篇,与其对应的网民在线评论265篇进行分析,并对181名网民进行调查,结果证明网民既有认知对议程设置效果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议程设置 网络议程设置 网民既有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议题多元话语主体多层次议程设置效果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韩晓宁 郭玮琪 巴亚岭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47,共7页
本文聚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健康信息传播,研究通过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检验了党媒、市场化媒体、社交媒体意见领袖与公众等多元话语主体间的多层次议程互动情况。研究发现,在第二层属性议程设置方面,公众的属性议程相对独立... 本文聚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健康信息传播,研究通过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检验了党媒、市场化媒体、社交媒体意见领袖与公众等多元话语主体间的多层次议程互动情况。研究发现,在第二层属性议程设置方面,公众的属性议程相对独立,党媒和市场化媒体主要影响到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层面;在第三层网络议程设置方面,党媒对社交媒体舆论场影响显著,公众和社交媒体意见领袖的网络议程均与党媒相关。基于上述发现,研究还为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公共健康危机背景下,如何优化媒体信息传播效果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议程设置 网络议程设置 健康信息 新冠疫情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与偏离:美国智库和政府部门涉华议题属性网络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宁 王静君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22,共9页
被誉为"政府外脑"的美国智库和美国政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智库对涉华议题的聚焦又为我们深入了解这种关系建立了现实必要性。将网络议程设置理论应用到了智库和政府议程关系的验证上,构建美国智库和政府部门的涉华属性议... 被誉为"政府外脑"的美国智库和美国政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智库对涉华议题的聚焦又为我们深入了解这种关系建立了现实必要性。将网络议程设置理论应用到了智库和政府议程关系的验证上,构建美国智库和政府部门的涉华属性议程网络,探究两者之间的议程网络关系。研究发现:智库和政府的属性议程网络彼此相关,但议题聚焦呈现显著的异质性;智库倾向于捆绑属性将中国塑造成"攻击者"形象,而政府则倾向于将中国塑造成"贸易对手"形象,两者都试图强化对华印象的负面认知;属性网络中的多元议题阶段性交替,显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总体而言,智库和政府的涉华属性议程网络呈现出一种聚合与偏离的矛盾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议程设置 涉华议题 属性网络 美国智库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呈现方式与建构特征:推特上中国减贫话语议题关联的质化话语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敏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8-83,共6页
网络议程设置(NAS)是近年来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其中有关社交媒体平台如推特上议题关联的分析,为学界所关注。对推文等社交媒体话语特点的充分认识是判断单篇文本中是否存在关联议题的前提。对推特上中国减贫话语的质化话语分析表明,... 网络议程设置(NAS)是近年来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其中有关社交媒体平台如推特上议题关联的分析,为学界所关注。对推文等社交媒体话语特点的充分认识是判断单篇文本中是否存在关联议题的前提。对推特上中国减贫话语的质化话语分析表明,单条推文并非如现有研究所认为的那样不存在议题关联的现象,只是由于社交媒体话语偏口语表达的灵活性,其呈现方式和建构特点较为复杂,需要借助各种语言和语境线索,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知识加以分析与归纳。现有研究多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半自动化文本分析,容易遮蔽社交媒体话语表达的复杂性。在海量文本与深入文本分析之间寻找一个平衡,补充必要的质化话语分析手段,是NAS研究者应该采取的一个分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特 中国减贫 网络议程设置 议题关联 质化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继人视角下公共政策异构化传播研究——以垃圾分类政策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向安玲 沈阳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目的/意义]意见领袖在公共政策网络议程建构、异构和重构过程中发挥着作用,通过动态追踪议程变化可以准确把握政策传播效果。[方法/过程]以全国及重点城市垃圾分类政策为例,基于内容分析方法(Content Analysis)与网络议程设置理论(Netw... [目的/意义]意见领袖在公共政策网络议程建构、异构和重构过程中发挥着作用,通过动态追踪议程变化可以准确把握政策传播效果。[方法/过程]以全国及重点城市垃圾分类政策为例,基于内容分析方法(Content Analysis)与网络议程设置理论(Network Agenda Setting,NAS),针对微博平台上的政务账号、媒体账号、意见领袖账号和网民账号的议题属性网络进行关联性分析,进一步探讨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效果及其中介机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垃圾分类政策传播过程中,政策议程、新媒体议程(包含政务、媒体和意见领袖账号)与普通网民议程呈现出“异构化”属性网络;相比于政务微博账号和媒体微博账号,意见领袖账号在政策传播过程中触达受众广、活跃度高、交互性强、网络议程设置效果更为显著,作为“中继人”的角色最为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议程设置 公共政策 意见领袖 中继人 异构化 垃圾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