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安轿车空气动力学性能的CFD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小东 詹樟松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73-875,共3页
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选用可实现k-ε模型和非平衡壁面函数,建立一款长安轿车的外表面及其外流场模型(采用12mm和8mm两种网格尺寸),对其进行流体动力学仿真,求得气动阻力与升力系数,并和风洞试验结果做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细网格... 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选用可实现k-ε模型和非平衡壁面函数,建立一款长安轿车的外表面及其外流场模型(采用12mm和8mm两种网格尺寸),对其进行流体动力学仿真,求得气动阻力与升力系数,并和风洞试验结果做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细网格模型的仿真结果较为精确,气动阻力系数与试验值的误差仅为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空气动力学 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和甲醇等燃料供给系统设计对比及仿真 被引量:2
2
作者 孙瑞 宋秀丽 +2 位作者 黄朝俊 刘建成 司徒颖峰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24年第2期39-44,共6页
为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对船舶主机CO_(x)、SO_(x)和NO_(x)排放的要求,基于MAN主机燃料进机需求,对多种清洁低碳燃料系统的设计进行对比分析。分别针对氨、甲醇和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 为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对船舶主机CO_(x)、SO_(x)和NO_(x)排放的要求,基于MAN主机燃料进机需求,对多种清洁低碳燃料系统的设计进行对比分析。分别针对氨、甲醇和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LPG)等燃料开展关键问题解决方案对比,并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对燃料系统回液方式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在LPG回液管路上设计可调减压元件,能在1.8~2.3 MPa压力区间内实现燃料再利用,有效形成闭式循环回路;当损耗系数K为500~6500时,供给LPG主机的燃料压力满足5.1~5.5 MPa的要求。对比分析表明,在LPG燃料供给系统上调整供给泵参数和回液损耗系数K,即可使该系统应用于氨燃料供给系统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燃料 甲醇燃料 供给系统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车身外流场的CFD仿真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10
3
作者 江洪 唐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0-475,共6页
基于CFD数值仿真,选用Realizableκ-ε湍流模型和非对称壁面函数,建立一款轿车的外流场模型,对该款车的外部流场情况进行分析,并和风洞试验结果做了对比。结果表明:CFD仿真计算得出的风阻系数与实验测定值误差在5%左右,可满足工程需要... 基于CFD数值仿真,选用Realizableκ-ε湍流模型和非对称壁面函数,建立一款轿车的外流场模型,对该款车的外部流场情况进行分析,并和风洞试验结果做了对比。结果表明:CFD仿真计算得出的风阻系数与实验测定值误差在5%左右,可满足工程需要。测试点与实验值有一定误差,但趋势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空气动力学 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阻拓扑关系的高频电源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的散热设计及仿真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海拉 王石刚 +1 位作者 莫锦秋 范进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研究了高频电源中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OSFET)的散热设计问题,分析了MOSFET的热性能参数,建立了单个和耦合器件散热的热阻拓扑模型,推导出各接触面的温度公式,由此得到工程中选取散热器的切实依据,并用于实际高频电源中耦合MOSFET的散热处... 研究了高频电源中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OSFET)的散热设计问题,分析了MOSFET的热性能参数,建立了单个和耦合器件散热的热阻拓扑模型,推导出各接触面的温度公式,由此得到工程中选取散热器的切实依据,并用于实际高频电源中耦合MOSFET的散热处理.同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ICEPAK对所选散热器按工况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热阻拓扑模型可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氧半场效晶体管 散热设计 热阻模型 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尿素喷雾锥角的仿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文晓 朱智富 +3 位作者 赵英良 王胜 桂建华 王继荣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69,共6页
对大功率发电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尿素喷雾锥角进行研究。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模拟了4种不同喷雾锥角尿素混合管内的结晶风险和NH3分布均匀性,通过分析仿真... 对大功率发电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尿素喷雾锥角进行研究。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模拟了4种不同喷雾锥角尿素混合管内的结晶风险和NH3分布均匀性,通过分析仿真结果,优选出60°和70°两种喷雾锥角的尿素喷嘴。使用选定的喷雾锥角进行结晶对比试验和性能对比试验。结晶对比试验结果显示,60°喷雾锥角的结晶风险明显低于70°喷雾锥角的结晶风险。性能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两种喷雾锥角的NOx转化效率基本一致。综合分析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最终将SCR系统的尿素喷雾锥角优化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 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 尿素结晶 喷雾锥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波浪形桨尖构造的无人机旋翼降噪研究
6
作者 张小正 王雅洁 +2 位作者 李家柱 毕传兴 徐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35-145,共11页
旋翼作为无人机噪声的重要来源,降低其气动噪声对于提高公众对无人机的接受度具有重要意义。鉴此,提出一种具有波浪形桨尖构造的旋翼设计方案,该方案仅在旋翼桨尖处以特定波浪线型为导线进行放样设计,同时耦合波浪形前缘、波浪形尾缘和... 旋翼作为无人机噪声的重要来源,降低其气动噪声对于提高公众对无人机的接受度具有重要意义。鉴此,提出一种具有波浪形桨尖构造的旋翼设计方案,该方案仅在旋翼桨尖处以特定波浪线型为导线进行放样设计,同时耦合波浪形前缘、波浪形尾缘和波浪表面结构三种特征,该方案可在降低噪声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旋翼气动性能。随后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以及试验研究分析波浪形桨尖构造对旋翼气动性能以及气动噪声的影响,揭示其降噪机理,并开展波浪形桨尖参数优化设计。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具有波浪形桨尖构造的旋翼仍然具有较好的气动性能;在声学性能方面,波浪形桨尖构造降低了旋翼中高频范围内的宽带噪声,其中波形参数N=8的旋翼降噪效果最好,并在旋翼下洗流附近降噪显著,总声压级较Base旋翼下降1.5~4.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旋翼 降噪设计 气动性能 气动声学 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五号发动机降落羽流扬尘特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海燕 李思新 +3 位作者 王鹢 李存惠 张小平 王卫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1261,共11页
在月球探测器着陆过程中,发动机羽流与月面相互作用后溅起的月尘是月面环境危害的主要来源。本文以嫦娥五号任务测试数据作为仿真入口条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两阶段法建立了嫦娥五号任务中使用的喷管1∶1模型和真空羽流扩散侵蚀模... 在月球探测器着陆过程中,发动机羽流与月面相互作用后溅起的月尘是月面环境危害的主要来源。本文以嫦娥五号任务测试数据作为仿真入口条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两阶段法建立了嫦娥五号任务中使用的喷管1∶1模型和真空羽流扩散侵蚀模型,研究了喷管在不同降落高度下的侵蚀速率,并计算了发动机距离月面高度为0.5~2.0 m范围时月尘颗粒的运动轨迹、扬尘角和速度特性。结果表明,基于剪切应力得到的最大侵蚀速率为8.83 kg/m^(2)s,随着高度增加,侵蚀速率降低,与嫦娥五号降落相机相同高度下的分析结果一致。粒径为1、70ìm的月尘颗粒最大扬尘高度分别为0.72、0.36 m,最大速度分别为2520、1010 m/s。不同粒径月尘的扬尘角范围为1.44°~2.27°,计算的扬尘角与Apollo探月任务中的结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尘 羽流扬尘 嫦娥五号 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 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尾气余热温差发电系统的优化 被引量:8
8
作者 刘越 石秀勇 +2 位作者 倪计民 涂小亮 王琦玮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14,共7页
为测量和改进温差发电装置的性能,建立了试验台架进行测试。通过台架试验及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分析,确定了温差发电装置内部流场的优化方向。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对不同肋片数目和肋片高度、不同肋片前后端高度、不同装置端口长度等诸... 为测量和改进温差发电装置的性能,建立了试验台架进行测试。通过台架试验及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分析,确定了温差发电装置内部流场的优化方向。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对不同肋片数目和肋片高度、不同肋片前后端高度、不同装置端口长度等诸多方案进行仿真计算,以热端表面平均温度和流场均匀性为依据,确定了相对较优的方案。根据所选方案进行装置改进和台架试验,在测试工况范围内相比原始方案,冷热端平均温差提高了8.8%,系统输出功率提高了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废气 温差发电 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力变矩器动态循环流量的传递函数表征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文嘉 王安麟 +2 位作者 孟庆华 李晓田 韩继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28,共7页
为快速求解液力变矩器循环流量的动态响应,提出液力变矩器动态循环流量的传递函数表征法.该方法基于一元束流理论的推导,以确定结构形态的液力变矩器为对象,将动态循环流量视为以静态循环流量为输入的一阶线性系统的响应,通过液力变矩... 为快速求解液力变矩器循环流量的动态响应,提出液力变矩器动态循环流量的传递函数表征法.该方法基于一元束流理论的推导,以确定结构形态的液力变矩器为对象,将动态循环流量视为以静态循环流量为输入的一阶线性系统的响应,通过液力变矩器常用工况范围内的简单工况CFD(计算流体动力学)静态、动态仿真数据,构建动态循环流量系统的传递函数.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对液力变矩器常用工况范围内的动态循环流量的预测拟合优度达到0.987,对输入、输出轴动态扭矩的预测拟合优度达到0.95;相对于CFD仿真,此方法在小幅牺牲计算精度的同时大幅提升了计算速度,是一种快速求解液力变矩器动态响应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变矩器 动态循环流量 传递函数 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 -元束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柴油发动机冷却风扇优化设计
10
作者 李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7-100,共4页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兴起,发动机冷却风扇降噪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为此,通过市场调研,利用CATIA和GAMBIT软件建立了风扇实体模型,对风扇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一汽锡柴6DL1-26E3发动机冷却风扇进行的性能测试,取得较好的效果...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兴起,发动机冷却风扇降噪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为此,通过市场调研,利用CATIA和GAMBIT软件建立了风扇实体模型,对风扇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一汽锡柴6DL1-26E3发动机冷却风扇进行的性能测试,取得较好的效果,为发动机冷却风扇降噪技术的改进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发动机 冷却风扇 降噪技术 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柴油机排气消声器的设计研究
11
作者 李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1-213,236,共4页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兴起,发动机排气消声技术得到长足发展。为此,通过市场调研,利用CFD流体仿真软件FLUENT建立消声器实体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分析,对"潍拖"R3105T3四冲程柴油机进行了性能测试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发动...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兴起,发动机排气消声技术得到长足发展。为此,通过市场调研,利用CFD流体仿真软件FLUENT建立消声器实体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分析,对"潍拖"R3105T3四冲程柴油机进行了性能测试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发动机排气消声技术的改进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发动机 排气消声器 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孔板与楔形节流装置的数值模拟与标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英 段清娟 +1 位作者 胡锐锋 唐力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5,共6页
为了研究工程实际中多孔板和楔形节流装置内部流场的流动特性,并为流出系数的获取提供新的途径,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多孔孔板节流装置和楔形节流装置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并将数值模拟得到的流出系数与流量标定实验结果... 为了研究工程实际中多孔板和楔形节流装置内部流场的流动特性,并为流出系数的获取提供新的途径,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多孔孔板节流装置和楔形节流装置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并将数值模拟得到的流出系数与流量标定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来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与精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流出系数的流量标定结果与数值模拟值之差小于4%,对多孔孔板和楔形节流装置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孔板节流装置 楔形节流装置 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 流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锯齿形流道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13
作者 赵奕凡 邱鹏 +3 位作者 邵杰 梁月明 吴友华 郑灏 《可再生能源》 2025年第5期593-601,共9页
文章构建了一种截面周期性收缩的锯齿形流道,建立了具有锯齿形流道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电池三维模型,在COMSOL软件中基于多物理场耦合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探究流道截面收缩的尺寸和变化周期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文章构建了一种截面周期性收缩的锯齿形流道,建立了具有锯齿形流道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电池三维模型,在COMSOL软件中基于多物理场耦合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探究流道截面收缩的尺寸和变化周期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电流密度下,相比直流道,锯齿形流道的最大净功率提高了6.12%,氧气传输能力和冲扫液态水的能力均有所提升;对于锯齿形流道,在流量相同的条件下,适度减小截面最窄处宽度有利于提高氧气分布的均匀性、提高排水性能;适度减小流道形状变化的周期能够提高气体流速的均匀性,最窄处宽度减小到0.8 mm,形状变化周期减小到10 mm的锯齿形流道的净功率提高最多;继续减小最窄处宽度和截面变化周期会造成进气压力的增大,导致燃料电池系统净功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锯齿形流道 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 多物理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