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4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3D打印技术的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穆婷 马成 +3 位作者 冯浩然 王爽 何雨亮 黄旋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638-364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AD)与3D打印技术的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2例需行下颌骨病变切除及重建的患者,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CAD与3D打印技术的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 目的探讨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AD)与3D打印技术的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2例需行下颌骨病变切除及重建的患者,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CAD与3D打印技术的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B组采用传统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记录手术时间,将术前术后三维图像重叠,分别测量下颌骨各标志点的移动距离,并将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和B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28±1.17)h和(9.45±0.9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A组下颌颏顶点的移动距离较B组下颌颏顶点的移动距离短,A组各位置点的总体移动距离较B组各位置点的总体移动距离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位置点平均移动距离未见明显差异。结论CAD与3D打印技术在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方面,可以减少手术时间,较为理想的恢复颌面外形,获得较高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3d打印技术 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瓣 下颌骨缺损 精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模拟手术结合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立宇 郭文娟 +2 位作者 叶飞 张一奇 巴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0,177,共5页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基础的3D打印技术能够快速制作三维立体模型,清晰显示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类型和破裂程度,为了解骨折情况提供全方位的视觉化手段。该技术还能帮助医生设计个性化的植入物,选择定制的手术导向板和固定螺丝。手术医...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基础的3D打印技术能够快速制作三维立体模型,清晰显示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类型和破裂程度,为了解骨折情况提供全方位的视觉化手段。该技术还能帮助医生设计个性化的植入物,选择定制的手术导向板和固定螺丝。手术医生通过术前模拟操作,对手术方案进行优化,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效果。本文总结了计算机模拟手术结合3D打印技术在多种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并广泛阐述了3D打印技术在临床骨科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3d打印 复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3D打印导板在下颌角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杨运强 顾旖菲 +4 位作者 邵乐南 汤国雄 蒋梁 李殿奇 张广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介绍并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3D打印技术在下颌角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优化手术模式与获得最佳整形美容效果。方法对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6例方脸患者术前拍摄头颅CBCT并进... 目的介绍并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3D打印技术在下颌角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优化手术模式与获得最佳整形美容效果。方法对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6例方脸患者术前拍摄头颅CBCT并进行三维数据重建,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确定个性化下颌角截骨范围,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下颌骨模型,并制作实施准确手术的导板。在手术中用此导板引导进行下颌骨的"V-line"弧线截骨,部分患者同时结合颧骨颧弓与颏部的面部轮廓整形手术,术后效果通过3D曲线函数来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对自己面型满意,术后下颌骨两侧几乎完全对称,X线显示截骨线流畅平滑,完全达到术前设计要求。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3D打印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下颌角成形术的准确性、安全性与可预见性提供了新策略与新方法。数字化下颌角成形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美容效果,而且能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并降低损伤重要神经血管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角成形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手术导板 3d打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在骶神经调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磊 宋奇翔 +4 位作者 许成 朴曙光 高雅 程欣 刘智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重建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3D打印技术在骶神经调控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纳入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入住我院行骶神经调控术治疗的患者15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穿刺组(... 目的探讨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重建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3D打印技术在骶神经调控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纳入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入住我院行骶神经调控术治疗的患者15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穿刺组(n=10),采用传统X线透视下十字定位法;3D打印导航模板穿刺组(n=5),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个性化穿刺导航模板定位法。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评估指标为穿刺时间、穿刺进针次数、术中调控测试时间,术后并发症评估指标为伤口出血,伤口感染,伤口裂开,电极断裂、移位或脱出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骶神经孔大小、骶尾椎畸形、疾病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3D打印导航模板穿刺组术中穿刺时间短于传统穿刺组[(9.10±2.73)min vs(26.20±5.67)min],穿刺进针次数少于传统穿刺组(3.20±0.84 vs 5.30±1.30),术中调控测试时间也短于传统穿刺组[(20.80±3.27)min vs(27.60±4.6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01、3.255、2.916,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或穿刺点感染及出血,切口裂开,电极断裂、移位或脱出,刺激器部位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骶神经调控术中的骶神经孔穿刺安全性好,并可减少穿刺进针次数、缩短穿刺时间,提高术中调控测试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计算机辅助设计 骶神经调控术 骶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hino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3D打印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庆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9-112,共4页
传统的3D打印存在兼容性差的问题,在打印精细工件、弹性工件时存在一定的磨损缺陷。为了优化3D打印性能提出并设计基于Rhino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根据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用途,设计Rhino插件基本参数,通过Rhino插件多点添加数据,将Rh... 传统的3D打印存在兼容性差的问题,在打印精细工件、弹性工件时存在一定的磨损缺陷。为了优化3D打印性能提出并设计基于Rhino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根据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用途,设计Rhino插件基本参数,通过Rhino插件多点添加数据,将Rhino技术插件导入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优化其渲染功能,完成计算机辅助软件的设计。实验数据表明,设计的基于Rhino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能够对高精度工件、弹性工件进行高精度3D打印,可优化3D打印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no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软件设计 3d打印 插件 参数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3D打印导板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温文先 杨帅 张光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1-352,356,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退行性膝关节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绝对数越来越多。目前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终末期退行性膝关节炎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为提高手术质量,不少术者尝试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3D打印导板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退行性膝关节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绝对数越来越多。目前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终末期退行性膝关节炎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为提高手术质量,不少术者尝试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3D打印导板技术运用于TKA,因其自动、快速、直接、个性化的特点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综述其方法原理、优势、不足及发展近况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个体化 打印技术 CAd 截骨面 TKA 全膝关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兽医手术工具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慧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1期155-160,共6页
3D打印技术日益流行,尤其在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该文探讨了3D打印技术在兽医手术工具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原理、材料特性以及在畜牧兽医手术中的需求。通过对现有手术工具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指出3D打印技术在设计中的优势。论... 3D打印技术日益流行,尤其在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该文探讨了3D打印技术在兽医手术工具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原理、材料特性以及在畜牧兽医手术中的需求。通过对现有手术工具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指出3D打印技术在设计中的优势。论文详细阐述了3D打印手术工具的设计流程,包括需求收集、模型设计、验证测试及用户反馈。最后,结合临床应用案例,探讨了3D打印手术工具的经济性、可持续性以及对动物福利的影响。通过对技术挑战和伦理问题的讨论,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为畜牧兽医领域的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兽医 手术工具 设计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计算机虚拟辅助技术在髋臼骨折术前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8
作者 柳鑫 曾参军 +4 位作者 卢键森 林旭晨 黄华军 谭新宇 蔡道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8-382,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计算机辅助下虚拟手术模拟在髋臼骨折术前规划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12月行手术治疗并获完整随访的53例髋臼患者资料。其中19例患者应用CT三维重建、计算机虚拟复位内固定、3D模型...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计算机辅助下虚拟手术模拟在髋臼骨折术前规划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12月行手术治疗并获完整随访的53例髋臼患者资料。其中19例患者应用CT三维重建、计算机虚拟复位内固定、3D模型打印、个性化手术模拟,术中按术前规划手术(3D组);34例患者行术前常规检查,术中经验性手术(常规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等。并应用MIMICS软件的三维叠加功能将术前规划与术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D组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少,手术时间缩短,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3D组与常规组优良率分别为[94.7%(18/19)∶82.4%(28/34)];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标准:优良率分别为[89.5%(17/19)∶85.3%(29/34)],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术前术后CT数据MIMICS软件三维叠加显示实际内固定放置与术前设计吻合度较高。结论 3D打印技术计算机辅助下虚拟手术对髋臼骨折进行术前规划是可行的、精确的,能有效提高手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计算机辅助 术前规划 髋臼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3D打印技术在婴儿严重Pierre-Robin综合征下颌骨牵引成骨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燕 邱林 +6 位作者 傅跃先 袁心刚 肖军 李天武 毛小波 丁雄辉 梅爱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索婴儿严重Pierre-Robin综合征(Pierre-Robin syndrome,PRS)下颌骨牵引成骨术(mandibular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MDO)的精准操作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6-2017年收治的严重PRS婴儿10例,男女各5例,术前计算机软件模拟截骨及延长... 目的探索婴儿严重Pierre-Robin综合征(Pierre-Robin syndrome,PRS)下颌骨牵引成骨术(mandibular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MDO)的精准操作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6-2017年收治的严重PRS婴儿10例,男女各5例,术前计算机软件模拟截骨及延长,并3D打印头模验证计算机模拟结果,3D打印个体化截骨模块,预弯延长器,术中指导截骨及安放延长器。术后5 d,以每日1.2 mm的速度进行骨延长治疗,延长至轻度反颌。记录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延长长度、术后拔气管插管时间、进食改善情况,延长结束后复查CT,明确舌根至咽后壁距离,并做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测量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nea index, AHI)。3个月后,再次手术取出延长器。结果 1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治疗。第1次手术时间为(1.72±0.15)h;出血量(16±3)mL;20侧下颌骨延长长度为(11.11±1.18)mm;术后拔出气管插管时间为(6.10±0.74)d;拔管后开始经口喂养,7 d后8例患儿每日进奶量为(374.0±65.2)mL,2例仍需鼻饲喂养;延长结束后舌根至咽后壁距离为(7.17±0.70)mm;PSG示AHI(1.5±0.6)次。所有患儿牵引区成骨良好;无口角偏斜等面神经损伤症状。面下部后缩显著改善。结论术前计算机辅助+3D打印技术指导截骨、牵引,能提高严重PRS婴儿MDO中操作的精准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并能避免损伤重要解剖结构,是严重PRS婴儿MDO的精准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 3d打印 下颌骨牵引成骨术 PIERRE-ROBIN综合征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与3D打印技术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静 袁荣涛 董苻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5-728,共4页
数字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多领域交叉学科,数字医学的快速发展,绐临床医学带来厂革命性变化。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使医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可视化的信息时代,其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推动了精准外科手术的发展,引发外科领域... 数字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多领域交叉学科,数字医学的快速发展,绐临床医学带来厂革命性变化。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使医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可视化的信息时代,其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推动了精准外科手术的发展,引发外科领域的技术革命,促进外科治疗发生质的飞跃。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重建具有复杂性与高要求的特点,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与3D打印技术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深刻地改变了这一领域的面貌。本文对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与3D打印技术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与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 3d打印技术 颌面部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塑料3D打印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青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4-138,共5页
主要综述了计算机辅助技术在熔融沉积3D打印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在对喷头温度场的分析、对制件温度场、应力场和压力场的分析以及预测不同工艺参数对制件精度的影响。其中涉及的高分子材料包括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聚醚醚酮材料... 主要综述了计算机辅助技术在熔融沉积3D打印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在对喷头温度场的分析、对制件温度场、应力场和压力场的分析以及预测不同工艺参数对制件精度的影响。其中涉及的高分子材料包括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聚醚醚酮材料和聚乳酸材料;涉及的工艺参数主要为喷头温度、成型室温度、打印速率、扫描方式和分层厚度;采用的模型制件通常为板状制件,也包括结构较为复杂的人工骨制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技术 3d打印 工艺优化 精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机械零部件设计与优化
12
作者 张涛 《南方农机》 2025年第5期183-185,189,共4页
采用3D打印技术提升复杂机械零件的几何形状设计水平和质量,突破传统加工工艺的限制,对于推动3D打印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势,分析了机械零部件设计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基... 采用3D打印技术提升复杂机械零件的几何形状设计水平和质量,突破传统加工工艺的限制,对于推动3D打印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势,分析了机械零部件设计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机械零部件设计与优化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D打印技术显著缩短了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周期,提高了零部件强度,减轻了重量,优化了复杂形状的制造流程,实现了多零件整合,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机械零部件 设计优化 生产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技术在食品3D打印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13
作者 童强 肖帅磊 +2 位作者 姜宇 董秀萍 庞桂兵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5-321,共7页
随着食品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辅助技术与其结合的创新应用越来越受关注。激光技术具有精确、高能量和快速实现材料成型等特点,与食品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定制优势高度契合,两者的结合在食品加工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在... 随着食品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辅助技术与其结合的创新应用越来越受关注。激光技术具有精确、高能量和快速实现材料成型等特点,与食品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定制优势高度契合,两者的结合在食品加工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在介绍食品3D打印技术和激光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激光技术在食品3D打印中的应用,包括激光参数(如波长、功率、脉冲等)和工艺优势。同时,指出激光技术在食品3D打印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如激光照射下的食品安全、应用局限等问题。最后,对激光技术和食品3D打印技术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与展望,指明未来发展方向,为激光技术在食品3D打印领域的创新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3d打印 增材制造 激光技术 食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M技术的蕾丝3D打印面料开发
14
作者 程燕婷 孟家光 +1 位作者 薛涛 刘晓巧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为了丰富3D打印面料的花型,增加目前市面上蕾丝面料的外观、风格及品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蕾丝3D打印面料的最佳打印参数为:分层厚度0.20 mm,打印速度90 mm/s,打印温度220℃。以柔性PLA为材料,采用FDM技术,在最佳打印参数下,对3ds ... 为了丰富3D打印面料的花型,增加目前市面上蕾丝面料的外观、风格及品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蕾丝3D打印面料的最佳打印参数为:分层厚度0.20 mm,打印速度90 mm/s,打印温度220℃。以柔性PLA为材料,采用FDM技术,在最佳打印参数下,对3ds Max软件中模拟的模型进行打印,开发出一款具有科技感和时尚感的蕾丝3D打印面料。对蕾丝3D打印面料的性能进行测试,得到蕾丝3D打印面料的横向拉伸强力为74 N,纵向拉伸强力为158 N;顶破强力为204 N;横向抗弯长度为30 mm,纵向抗弯长度为32 mm;透气率为3143 L/(m^(2)·s);透湿量为8251 g/[m^(2)·(24 h)]。该研究为3D打印面料的成形精度提升及蕾丝面料的花型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蕾丝 3d打印 FdM技术 面料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微型化、智能化环境分析仪器研制中的应用
15
作者 冯锦聪 王丁一 +1 位作者 李莹莹 江桂斌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69-1777,共9页
为满足现场快速检测、高通量操作及智能数据处理需求,微型化与智能化已成为环境分析仪器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传统研发模式面临周期长、成本高、定制化难等问题,3D打印、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为环境分析... 为满足现场快速检测、高通量操作及智能数据处理需求,微型化与智能化已成为环境分析仪器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传统研发模式面临周期长、成本高、定制化难等问题,3D打印、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为环境分析仪器革新提供了新途径。3D打印可大幅缩短“设计-加工-优化”周期,降低成本,能够实现个性化设计及复杂微结构的精准制造,为环境分析仪器的微型化及智能化奠定硬件基础。此外,3D打印集成其他数字化技术有望推动检测网络构建与云端协同分析。该文总结了3D打印在个性化环境分析仪器研制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以期为今后微型化、智能化环境分析仪器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分析仪器研制 3d打印 微型化 智能化 数字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矿砂在砂型3D打印技术中的研究与应用
16
作者 孙冠琳 李天才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39-343,共5页
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砂型3D打印技术在复杂铸件制造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铬矿砂以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高硬度、优异的耐高温性和良好的透气性,成为砂型3D打印中的理想材料。本文综述了砂型3D打印技术的原理、打印工艺... 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砂型3D打印技术在复杂铸件制造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铬矿砂以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高硬度、优异的耐高温性和良好的透气性,成为砂型3D打印中的理想材料。本文综述了砂型3D打印技术的原理、打印工艺流程及铬矿砂在铸造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铬矿砂在砂型3D打印技术中优势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应用案例分析,发现采用砂型3D打印技术在铸造周期、成本、尺寸精度、表面质量、铸件合格率及劳动强度等方面均优于传统铸造方法,还能显著减少铸造缺陷,提升生产效率。对铬矿砂在砂型3D打印技术中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矿砂 砂型3d打印 铸造技术 砂型性能 铸件质量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化设计的熔融挤压快速成型3D打印织物
17
作者 徐琳琳 陈奕文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针对3D打印织物表面存在单丝压缩性能差的问题,利用熔融挤压快速成型打印技术对织物表面进行设计应用。以常见的几何形体为基础元素,运用三维参数化方式处理织物表面形体结构,利用熔融挤压快速成型技术制备织物单丝,并设计三维立体织物... 针对3D打印织物表面存在单丝压缩性能差的问题,利用熔融挤压快速成型打印技术对织物表面进行设计应用。以常见的几何形体为基础元素,运用三维参数化方式处理织物表面形体结构,利用熔融挤压快速成型技术制备织物单丝,并设计三维立体织物表面形体参数;通过控制打印材料的挤出速度以匹配出丝速度与填充速度,实现织物表面立体设计;并与熔融层积成型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SLS)2种3D打印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参数化设计后,熔融挤压快速成型3D打印技术显著提高了织物单丝的压缩性能,同时强化了织物表面质量,极大提高了3D打印织物的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挤压快速成型 3d打印技术 织物表面设计 立体设计 元素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介入窑制玻璃工艺的运用
18
作者 张翼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89,共2页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的不断创新与突破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其中,3D打印技术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制造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分支。该技术不仅在工业制造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方式,而且在...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的不断创新与突破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其中,3D打印技术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制造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分支。该技术不仅在工业制造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方式,而且在工艺美术行业也展现出无尽的创意与可能性。3D打印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正在推动制造业向更高水平迈进,同时也为工艺美术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制玻璃工艺 3d打印技术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研发3D打印核部件和燃料新型检测技术
19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39,共1页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与爱达荷国家实验室近日联合开发了名为西摩格(Simurgh)的创新算法,可大幅提升3D打印核反应堆部件和核燃料的检测效率。该算法结合物理模拟与神经网络技术,能够重建更精确的图像,将X射线扫描次数大幅减少,扫描时间...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与爱达荷国家实验室近日联合开发了名为西摩格(Simurgh)的创新算法,可大幅提升3D打印核反应堆部件和核燃料的检测效率。该算法结合物理模拟与神经网络技术,能够重建更精确的图像,将X射线扫描次数大幅减少,扫描时间缩短至原来的15%,同时将缺陷检测精度提高4倍,有效降低操作员的辐射照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神经网络技术 扫描时间 新型检测技术 辐射照射 缺陷检测 X射线扫描 联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舰船管系三维建模设计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晓橹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5-168,共4页
为提升复杂结构舰船管系的设计灵活性,研究3D打印技术在舰船管系三维建模设计中的应用。利用CAD软件建立舰船管系的二维模型,依据舰船管系三角面片的交线段,确定舰船管系的点、线、面关系,将其转换为舰船管系三维模型。将舰船管系三维模... 为提升复杂结构舰船管系的设计灵活性,研究3D打印技术在舰船管系三维建模设计中的应用。利用CAD软件建立舰船管系的二维模型,依据舰船管系三角面片的交线段,确定舰船管系的点、线、面关系,将其转换为舰船管系三维模型。将舰船管系三维模型,导入切片软件中,利用切片引擎运行3D打印切片引擎增强处理算法,切片处理舰船管系三维模型,输出舰船管系三维模型的Gcode代码文件。将Gcode代码导入3D打印机,采用Z字填充法填充舰船管系3D打印材料,实现舰船管系模型的3D打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精准打印舰船管系三维模型,打印结果的尺寸偏差小,提升了舰船管系设计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舰船管系 三维建模设计 三角面片 切片引擎 Z字填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