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5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钛支架在无牙颌患者种植固定修复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燕玲 王劲茗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4-349,共6页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系统应用于种植修复已有多年历史,其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为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提供越来越广泛的服务。CAD/CAM切削全牙列钛支架相比铸造支架,精密度高,密合性好,就位良好,节省椅旁时间并简化操作步骤。本文就...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系统应用于种植修复已有多年历史,其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为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提供越来越广泛的服务。CAD/CAM切削全牙列钛支架相比铸造支架,精密度高,密合性好,就位良好,节省椅旁时间并简化操作步骤。本文就CAD/CAM钛支架制作过程以及近期内在无牙颌患者种植固定修复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钛支架 无牙颌 种植固定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5年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团锋 王新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0-684,共5页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7例患者,72颗牙体缺损的患牙接受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及全瓷冠的修复。临床分为2组,A组:3壁或4壁牙体缺损患牙39颗,B...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7例患者,72颗牙体缺损的患牙接受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及全瓷冠的修复。临床分为2组,A组:3壁或4壁牙体缺损患牙39颗,B组:2壁或1壁牙体缺损患牙33颗。临床观察修复后桩核的稳定性、有无桩核脱落、牙体组织折裂和桩核的折断,同时采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的修订标准,观察修复体的颜色匹配性和边缘密合性。结果:47例患者,平均观察约(65.0±4.8)月。在观察期间,通过临床和X线检查,两组均未发现有桩核的脱落、折断和牙体组织的折裂,修复体完整。配对t检验,P>0.05,A、B两组修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修复体与邻牙颜色匹配性:A级67颗,B级5颗,颜色匹配率为93.06%;边缘密合性检查:A级64颗,B级8颗,边缘密合度率为88.89%。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修复牙体缺损有良好临床效果,可以作为牙体缺损患牙桩核冠修复的一种较好的临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瓷材料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氧化锆 桩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次数对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面不同部位颜色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黄璀 余佳 +1 位作者 蒙绍峰 高碧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评价烧结次数和渐变厚度及其交互性对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面不同部位颜色的影响。方法在标准中切牙模型上制备贴面修复模型,用椅旁扫描仪采集光学印模,椅旁CAD/CAM系统制作24个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 目的评价烧结次数和渐变厚度及其交互性对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面不同部位颜色的影响。方法在标准中切牙模型上制备贴面修复模型,用椅旁扫描仪采集光学印模,椅旁CAD/CAM系统制作24个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面样本共4组(n=6),初次结晶组为对照组S0,其余按上釉烧结次数依次为S1、S2、S3组。使用Vita easyshade电子比色仪测定每个贴面的色彩参数L、C、H、a、b,用SAS 9.1.3统计软件采用重复测量多因素方差方法分析不同烧结次数以及不同部位厚度间各颜色指标的差异性。最后扫描电镜(SEM)观察每组贴面的晶体排列和致密度。结果随着烧结次数增加,试件的L值总体呈减小趋势(P<0.05)。C和b的烧结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除S2组与S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观察发现二硅酸锂晶体随着烧结次数增加,晶体变大,晶体间的孔隙变小,晶体间的锁结变得更为紧密。结论上釉次数和厚度及其交互性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色相、明度、彩度均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面 多次烧结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 颜色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大腿假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赖卿 曹学军 +3 位作者 庄建龙 王林 田罡 崔继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研究一套临床应用快捷、可行的计算机辅助接受腔设计与制作系统。方法对基于三维扫描与逆向工程方法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假肢接受腔和传统手工制作的假肢接受腔的生物力学进行比较。结果3例患者穿戴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接受腔... 目的研究一套临床应用快捷、可行的计算机辅助接受腔设计与制作系统。方法对基于三维扫描与逆向工程方法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假肢接受腔和传统手工制作的假肢接受腔的生物力学进行比较。结果3例患者穿戴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接受腔假肢比传统手工制作假肢在静力学参数、步行动力学参数、残肢-接受腔界面压力显现相似或更好的指数。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接受腔方法可以满足患者使用假肢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大腿假肢 坐骨包容接受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修复漏斗状根管的抗疲劳和抗折性能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智 王新知 +1 位作者 高承志 IVO Krejci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修复漏斗状根管的抗疲劳性能和抗折强度。方法:收集32颗离体上颌中切牙,制作漏斗状根管模型后,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4...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修复漏斗状根管的抗疲劳性能和抗折强度。方法:收集32颗离体上颌中切牙,制作漏斗状根管模型后,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每组8颗牙齿,分别用4种桩核修复,第1组: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第2组:预成石英纤维桩与树脂核;第3组:铸造金合金桩核;第4组:CAD/CAM一体化氧化锆桩核。使用化学固化的树脂粘接剂Superbond C&B将制作完成的桩核粘入到预备后的根管中,为每个牙齿制作氧化锆全冠并使用Superbond C&B粘接。使用加成型硅橡胶模拟牙周膜后把制作完成的试件固定到专用的咀嚼模拟器上,以1.67 Hz的频率在5℃和50℃每2 min交替一次的水浴中沿牙体长轴45°角,用49 N的力在牙冠舌侧加载1.2×106次,再将试件用力学测试机沿牙体长轴45°角加力将桩核折断,记录抗折强度,观察折断模式。结果:咀嚼模拟结束时,预成石英纤维桩组有4个样本的牙冠脱落,剩余样本中未观察到破坏;在抗力测试中,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组和铸造金合金桩核组的抗折强度分别为(441.5±103.2)N和(462.9±170.0)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都高于CAD/CAM一体化氧化锆桩核组[(284.1±99.0)N]和预成石英纤维桩组[(315.4±112.3)N],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13,P<0.05)。结论:漏斗状根管使用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或铸造金合金桩核修复可能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根管制备 桩核技术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纯钛烤瓷冠在后牙种植修复中的短期临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敏节 邹立东 +1 位作者 许卫华 张相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3-806,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纯钛烤瓷修复体在后牙区种植上部修复中的近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90例后牙缺失的患者(男性47例,女性43例,年龄30~62岁,平均年龄4...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纯钛烤瓷修复体在后牙区种植上部修复中的近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90例后牙缺失的患者(男性47例,女性43例,年龄30~62岁,平均年龄48.7岁),共135个修复体,159个修复单元,植入种植体152颗.观察方法为临床检查,包括修复体完整度、边缘适合度、颜色匹配及牙龈健康情况等,修复后平均追踪51.9个月(24~80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在修复后至最后一次复查时未见种植体脱落,修复效果良好,患者满意.CAD/CAM纯钛烤瓷修复体崩瓷率为13.2%(21/159修复单元),无基底冠或桥架折断,修复体松动7.4%(10/135修复体),颜色达到良好的97.8%(132/135修复体),边缘密合度达100%(152/152颗).结论:CAD/ CAM纯钛烤瓷修复应用于后牙区种植上部修复的整体崩瓷率尚可接受,颜色稳定性较好,边缘密合度好,近期修复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烤瓷合金 计算机辅助设计 牙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氧化锆桩核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周团锋 张相皞 王新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比较分析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氧化锆桩核修复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采用几何的方法分别构建一体化CAD/CAM氧化锆桩核(第1组)、预成氧化...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比较分析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氧化锆桩核修复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采用几何的方法分别构建一体化CAD/CAM氧化锆桩核(第1组)、预成氧化锆桩铸瓷核(第2组)、金合金桩核(第3组)上中切牙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通过牙轴与切缘垂直方向和与牙体长轴45°角斜下方向100 N加载,模拟上、下切牙相对时和下颌前伸运动时的两种受力情况。结果:垂直静加载下,无牙本质肩领设计,一体化CAD/CAM氧化锆桩核组牙根的最大VonMises应力值最小(11.02 N),预成氧化锆桩组最大(13.17 N),应力分布从切端向根方逐渐递减。2.0 mm高牙本质肩领存在时,桩核及牙根的最大Von-Mises应力值均减小。45°斜向静加载下,在无肩领设计时,一体化CAD/CAM氧化锆桩核的最大Von-Mises应力值最大(20.45 N),金合金桩核的值最小(13.61 N)。2.0 mm高牙本质肩台存在时,牙根的应力值均有减小的趋势,金合金桩核修复组牙根最大Von-Mises应力值最大(14.10 N),一体化CAD/CAM氧化锆桩核修复组牙根应力最小(13.38 N)。结论: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推测:相同根管直径的一体化CAD/CAM氧化锆桩核相比预成氧化锆全瓷桩铸瓷核和金合金桩核能更好地分担垂直和侧向的咬合力,并且能够降低牙根的应力分布,起到保护基牙,维护修复体完整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氧化锆 桩核技术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抗折力的体外对比实验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团锋 张相皞 王新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比较预成氧化锆全瓷桩、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和天然离体牙的抗折力大小,为临床桩核冠修复材料和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36... 目的:比较预成氧化锆全瓷桩、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和天然离体牙的抗折力大小,为临床桩核冠修复材料和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36颗离体完整的上颌中切牙,随机分为预成氧化锆全瓷桩铸瓷核金属全冠修复、CAD/CAM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金属全冠修复和完整离体牙3组,每组12颗。在力学万能实验机上,在冠切缘下2.0mm,沿牙体长轴135°,以1 mm/min的速度加载,测量3组抗折力的大小。结果:完整离体牙组的抗折力最大[(736.33±82.91)N],CAD/CAM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组次之[(423.83±54.58)N],预成氧化锆全瓷桩铸瓷核组最小[(311.75±70.12)N],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AD/CAM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有较高的抗折能力,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氧化锆 牙应力分析 桩核技术 体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直径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氧化锆全瓷桩核修复的有限元法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周团锋 王新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采用二维有限元法,比较在功能状况下,上颌中切牙3种不同直径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的氧化锆全瓷桩核修复后,桩核及牙根的应力分布情况,为CAD/CAM一体化全... 目的:采用二维有限元法,比较在功能状况下,上颌中切牙3种不同直径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的氧化锆全瓷桩核修复后,桩核及牙根的应力分布情况,为CAD/CAM一体化全瓷桩核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指导。方法:用上颌中切牙分别建立直径1.5 mm、2.0 mm、2.5 mm的一体化CAD/CAM氧化锆全瓷桩核修复后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基牙分为无肩领和2.0 mm高肩领两组,共6种模型。用100 N力,通过牙长轴与切缘垂直向加载和切缘下腭侧2.0 mm与牙体长轴45°角斜向加载,模拟上、下切牙相对时和下颌前伸运动时的两种受力情况。结果:在100 N垂直向加载下,直径为2.0 mm的一体化CAD/CAM氧化锆全瓷桩核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牙根的应力集中区位于桩末端的根管内侧壁,其力值随着桩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在100 N 45°角斜向加载下,所有一体化CAD/CAM氧化锆全瓷桩核和牙根的最大应力值是垂直向加载下的3倍以上,桩核的最大应力位于根管内桩的唇侧中1/3,应力集中不明显,牙根的应力集中区位于桩末端的外侧壁及根尖孔区。在2.0 mm肩领存在时,相同直径的桩核和牙根的最大应力较无肩领设计时减小。结论:在一体化CAD/CAM氧化锆全瓷桩核根管预备时2.0 mm的直径有利于应力的均匀分布,末端牙体预备要防止应力集中,前伸侧向力对牙根及桩核的影响较大,根尖1/3是可能发生根折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计算机辅助设计 牙修复体设计 桩核技术 氧化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口腔修复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及研发--从一个工程师的角度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共3页
关键词 牙修复体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一体化聚醚醚酮可摘局部义齿不同形态组件的适合性评价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欣欣 柳玉树 +3 位作者 孙玉春 陈虎 叶红强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5-339,共5页
目的:评价用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制作可摘局部义齿不同形态组件的适合性。方法:选取已进行基牙预备的下颌牙列缺损超硬石膏标准模型进行三维扫描,获得牙列缺损数字模型,联合牙科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与逆向工程软件分别设... 目的:评价用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制作可摘局部义齿不同形态组件的适合性。方法:选取已进行基牙预备的下颌牙列缺损超硬石膏标准模型进行三维扫描,获得牙列缺损数字模型,联合牙科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与逆向工程软件分别设计13个完整的可摘局部义齿,用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制作PEEK一体化可摘局部义齿,在超硬石膏模型上试戴。用硅橡胶印模材复制义齿各组件与模型之间的间隙,采用三维偏差分析法测量牙合支托、基托和大连接体处的间隙大小,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各组件之间以及各组件内部的间隙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EEK一体化可摘局部义齿在超硬石膏模型上就位良好。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牙合支托、基托和大连接体处间隙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牙合支托处平均间隙[(84.3±23.6)μm]大于基托[(32.5±27.8)μm]和大连接体处[(49.9±47.0)μm](P<0.01),但均满足临床需求;基托与大连接体处间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端与非游离端基托处平均间隙为(25.1±55.3)μm和(41.5±17.7)μ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离缺牙间隙牙合支托与靠近缺牙间隙牙合支托的平均间隙为(80.8±42.1)μm和(86.1±29.8)μ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设计的全组件可摘局部义齿可用PEEK切削为一体化可摘局部义齿,该义齿不同形态组件均有良好的适合性,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作 聚醚醚酮 可摘局部义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技术制作可摘局部义齿金属支架
12
作者 邹承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36-436,共1页
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技术制作嵌体、冠、固定桥已较成熟。但是,尚未见用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RP)直接制造可摘局部义齿合金支架或者用该技术治疗患者的报道。本文报道了首例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结合RP技术制作可摘... 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技术制作嵌体、冠、固定桥已较成熟。但是,尚未见用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RP)直接制造可摘局部义齿合金支架或者用该技术治疗患者的报道。本文报道了首例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结合RP技术制作可摘局部义齿钴铬合金支架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 可摘局部义齿 制作技术 金属支架 应用 钴铬合金支架 快速成型 RP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 理念下“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3
作者 汤辉 邓洁 周舟 《现代园艺》 2025年第4期187-188,191,共3页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园林专业一门关键的实践性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AutoCAD、SketchUp、Photoshop等软件,全面提高二维制图、三维建模、效果图制作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为将来从事园林设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以...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园林专业一门关键的实践性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AutoCAD、SketchUp、Photoshop等软件,全面提高二维制图、三维建模、效果图制作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为将来从事园林设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以OBE理念为指导,从知识、能力、素质3个维度重构课程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优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入真实项目案例,采用分组协作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平时考核、过程评价、期末考试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园林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Seek赋能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架构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词 吕勇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5-192,共8页
DeepSeek作为一种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人工智能如何赋能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目前高等教育研究热点。目前,利用人工智能来优化课程知识、技能目标、架构模式、评价体系等仍缺少大量实践支撑,需要进行更深入... DeepSeek作为一种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人工智能如何赋能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目前高等教育研究热点。目前,利用人工智能来优化课程知识、技能目标、架构模式、评价体系等仍缺少大量实践支撑,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实践应用研究。本研究以印刷美术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为例,通过DeepSeek来赋能课程架构设计,优化教学模式。利用DeepSeek来强化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最终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DeepSeek赋能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信息获取、分析和利用能力、课程学习满意度均有了较大提升。该教学架构模式的设计应用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计算机辅助设计 DeepSeek 课程架构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计算机辅助设计综合实训教学的多维育人作用
15
作者 段文婧 文竹 田双 《现代农机》 2025年第5期85-88,共4页
传统工程实训类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技巧,教师着重深挖专业知识内涵,但融入育人元素较少。计算机辅助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是将思政育人、美育育人和劳动育人融合为一体的创新型实践课程,致力于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创新思维、... 传统工程实训类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技巧,教师着重深挖专业知识内涵,但融入育人元素较少。计算机辅助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是将思政育人、美育育人和劳动育人融合为一体的创新型实践课程,致力于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创新思维、工匠精神、高尚审美追求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类课程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多维育人的全新尝试。几个教学周期的实践,证明了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工程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 劳动教育 美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转角度表与计算机辅助联合设计超声速风洞喷管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洪悦 吕旸 +1 位作者 郭永博 弓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0-557,共8页
针对超声速喷管设计中传统特征线法计算过程冗长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偏转角度表的改进方法。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偏转角度表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设计喷管型线的方法,设计了适用于马赫数1~4工作范围的风... 针对超声速喷管设计中传统特征线法计算过程冗长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偏转角度表的改进方法。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偏转角度表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设计喷管型线的方法,设计了适用于马赫数1~4工作范围的风洞喷管型线(测试区面积为1.4 m×1.4 m)。采用面积-马赫数理论公式对所设计的喷管型线进行了初步验证,并通过Matlab代码对设计喷管型线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偏转角度表,本文有效简化了特征线法的计算过程,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计算时间缩短了80%以上。在相同的设计步骤下,采用偏转角度表与计算机辅助联合设计的喷管型线精度更高,且较代码设计的喷管型线避免了可能出现的缺陷,各喷管型线的误差均小于1%。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而且确保了喷管型线的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线法 偏转角度表 超声速流动 风洞喷管 普朗特-迈耶函数 计算机辅助设计 喷管型线 变马赫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化工设计方法研究——评《计算机辅助化工制图与设计(第二版)》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淑芬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19-I0019,共1页
计算机技术辅助化工制图与设计在当代化工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化工技术和行业的深度发展,传统的手工绘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对于效率和精度的双重要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通过计算机辅助... 计算机技术辅助化工制图与设计在当代化工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化工技术和行业的深度发展,传统的手工绘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对于效率和精度的双重要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工程师能够更高效地创建、修改和优化复杂的化工设备和工艺图纸,大大提升了设计的精确性和生产效率。由方利国编著的《计算机辅助化工制图与设计(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年5月版)一书即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站在软件使用者的立场,详细介绍了化工、能源、轻工、制药等领域设计过程中关于图样绘制、过程模拟、系统优化和软件开发的方法,提供了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化工设计问题的方案。通读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技术 计算机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软件开发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化工制图 化工设计 当代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唇腭裂术前矫治鼻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建波 赵鑫 +2 位作者 邓力山 刘琛 吴国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生儿腭裂外鼻畸形鼻撑矫治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方法。方法:随机选取1名单侧完全性腭裂新生儿,用三维人体测量系统扫描患者面部获取患儿鼻-唇部三维原始数据;用逆向工程软件三维重建鼻-唇部数字化模型,将健侧外鼻数... 目的:建立一种新生儿腭裂外鼻畸形鼻撑矫治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方法。方法:随机选取1名单侧完全性腭裂新生儿,用三维人体测量系统扫描患者面部获取患儿鼻-唇部三维原始数据;用逆向工程软件三维重建鼻-唇部数字化模型,将健侧外鼻数据镜像翻转至患侧,通过逆向工程软件完成鼻撑设计,快速成型技术将鼻撑数据自动加工成树脂原型,并在临床戴用检验其矫治效果。结果:三维人体测量系统0.1 s内完成了唇腭裂患儿面部的扫描,逆向工程软件三维重建出患儿鼻-唇部数字化模型,按要求完成了鼻撑矫治器的个性化设计。快速成型精确自动加工出鼻撑树脂原型,被成功用于患儿外鼻畸形矫治,效果理想。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可以为唇腭裂外鼻畸形患儿设计和制作个性化的鼻撑矫治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 CAM) 鼻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腭裂术前矫治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琛 吴国锋 +2 位作者 赵铱民 宋薇 张建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尝试建立新生儿腭裂术前矫治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方法。方法:选取5名单侧完全性腭裂新生儿作为受试对象,用MicroCT扫描患者腭裂石膏模型获取患儿腭裂三维原始数据;用逆向工程软件三维重建腭裂数字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模拟分割... 目的:尝试建立新生儿腭裂术前矫治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方法。方法:选取5名单侧完全性腭裂新生儿作为受试对象,用MicroCT扫描患者腭裂石膏模型获取患儿腭裂三维原始数据;用逆向工程软件三维重建腭裂数字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模拟分割腭裂骨段,将健侧前牙槽突骨段按设计向患侧移动以缩小腭裂裂隙,填充骨段移动后形成的缺隙及腭裂裂隙,确定矫治器边界范围,设计腭裂矫治器实体模型;用快速成型技术将其加工为矫治器树脂模型,采用真空压膜方法制作术前矫治器(PNAM)。结果:MicroCT扫描技术以55μm扫描间隔层厚获得了腭裂模型原始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逆向工程软件三维重建腭裂数字化模型,并按照预定要求完成了术前矫治器的个性化设计。通过快速成型和真空压膜技术可制作适合患者口内安全使用的术前矫治器。利用该方法为患儿进行术前矫治,3月后腭裂裂隙明显缩小。结论:基于多种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可以为新生儿腭裂患者设计和制作个性化的术前矫治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腭裂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改良的内固定装置应用于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齐远博 徐成 +1 位作者 李建涛 刘道宏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51-551,共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针对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问题,对股骨颈系统(FNS)进行优化改良,提高其生物力学稳定性,减少手术失败及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方法通过分析既往临床研究文献,确定FNS失效因素,进行尺寸构造测算,利用NX 10.0... 目的本研究旨在针对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问题,对股骨颈系统(FNS)进行优化改良,提高其生物力学稳定性,减少手术失败及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方法通过分析既往临床研究文献,确定FNS失效因素,进行尺寸构造测算,利用NX 10.0软件进行设计改良;对于螺栓与防旋钉间微动问题,将防旋钉螺纹逆向增长与螺栓螺口绞锁,增加螺纹厚度并改变螺纹类型与侧面角。获得改良股骨颈系统(IMP-FNS)模型;再通过有限元实验,与FNS和空心螺钉(CCS)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比较。结果当2100 N载荷时,IMP-FNS、FNS和CCS三组的von Mises应力峰值为434.51、584.96、457.24 MPa,应变峰值为0.32%、0.46%、0.46%;近端骨块位移峰值为4.2、4.97、4.86 mm;骨折面位移峰值为0.2、0.2、0.3 mm;股骨头骨小梁压缩应力最小值-5.2、-15.92、-8.31 MPa。IMP-FNS的von Mises应力分布更均匀,应变及位移峰值较小。在位移及骨小梁压缩方面表现更稳定,能有效防止螺钉切割,提供更佳的力学条件。结论IMP-FNS治疗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时展现出了更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愈合提供更佳力学条件。IMP-FNS一体化加强结构有望降低手术失败及并发症的风险,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提供可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装置 骨折面 计算机辅助设计 螺口 空心螺钉 压缩应力 近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