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美娇 修文丽 +7 位作者 吴雄伟 张天一 苏南 王菲菲 杨霞 张桓瑜 王雪峰 董蒨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5-350,共6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3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应用Hisense CAS进行三维重建...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3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应用Hisense CAS进行三维重建,将患儿分为二维CT组(n=17)和三维重建组(n=16),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两组患儿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三维重建组手术时长(131.40±41.60)min,短于二维CT组的(169.39±57.82)min;术中失血量20(10.0,27.5)mL,少于二维CT组的30(20.0,60.0)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也短于二维C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随访至2024年4月,二维CT组中3例复发、1例死亡。三维重建组患儿术中情况与术前三维重建结果高度一致,均完整切除肿瘤,无一例残留,随访期间均存活,无一例复发与转移。结论采取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进行三维重建,通过对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进行术前影像评估,可以辅助设计和优化手术方案,使手术更加精准、安全,对儿童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手术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机器人与计算机辅助手术MRCAS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田苗 刘文勇 胡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7-145,共9页
综述了医用机器人与计算机辅助手术(MRCAS)技术在计算机辅助手术、医用机器人和遥操作手术三个方面的发展历程。首先,根据图像模式的不同,总结了计算机辅助手术在CT/MRI导航、透视导航、无图像导航以及其他一些导航手术中的研究进展。然... 综述了医用机器人与计算机辅助手术(MRCAS)技术在计算机辅助手术、医用机器人和遥操作手术三个方面的发展历程。首先,根据图像模式的不同,总结了计算机辅助手术在CT/MRI导航、透视导航、无图像导航以及其他一些导航手术中的研究进展。然后,按照医用机器人的发展历史,阐述了基于工业机器人平台的外科机器人、专用外科机器人和小型模块化机器人三个发展阶段。接着,根据临床应用特点,介绍了遥操作手术在本地遥外科和远程遥外科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MRCAS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手术 医用机器人 遥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与3D打印技术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王静 袁荣涛 董苻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5-728,共4页
数字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多领域交叉学科,数字医学的快速发展,绐临床医学带来厂革命性变化。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使医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可视化的信息时代,其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推动了精准外科手术的发展,引发外科领域... 数字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多领域交叉学科,数字医学的快速发展,绐临床医学带来厂革命性变化。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使医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可视化的信息时代,其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推动了精准外科手术的发展,引发外科领域的技术革命,促进外科治疗发生质的飞跃。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重建具有复杂性与高要求的特点,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与3D打印技术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深刻地改变了这一领域的面貌。本文对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与3D打印技术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与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 3D打印技术 颌面部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叉树搜索算法在计算机辅助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晓军 舒宽 +2 位作者 张建国 钱理为 王成焘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6-18,共3页
讨论基于八叉树的空间搜索与求交算法,包括基于八叉树的单元格分配及求交运算2个步骤。该算法可有效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手术,实现解剖标志点的空间定位、距离测量、骨厚测量、三维模型间的干涉与距离检测等。其运算效率较高,具有良好的通... 讨论基于八叉树的空间搜索与求交算法,包括基于八叉树的单元格分配及求交运算2个步骤。该算法可有效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手术,实现解剖标志点的空间定位、距离测量、骨厚测量、三维模型间的干涉与距离检测等。其运算效率较高,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适用于各类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与手术导航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叉树 空间搜索 计算机辅助手术 距离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手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
5
作者 谭平先 李健 高梁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633-635,共3页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手术 脊柱外科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 SURGERY 20世纪90年代 图像三维重建 空间定位技术 计算机技术 成像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导航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结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瑛 张淳 +2 位作者 龚著琳 王家东 章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2-447,共6页
影像导航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ICAS)是一种为术者提供术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信息的辅助工具,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合理的空间数据结构模型是确保ICAS实现导航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提出了组合邻接表线索化八叉树模型(MALTO),... 影像导航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ICAS)是一种为术者提供术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信息的辅助工具,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合理的空间数据结构模型是确保ICAS实现导航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提出了组合邻接表线索化八叉树模型(MALTO),并就基本操作的可实现性和实时性,分析比较了MALTO与4种常用模型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ALTO不但可以实现数据查找、搜索和计算等基本操作,且具有时间效率优势。因此,MALTO是适合于ICAS的空间数据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导航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 数据结构 组合邻接表线索化八叉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手术在骨科的应用
7
作者 李健 谭平先 高梁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1108-1110,共3页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手术 骨科 临床应用 医学影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小儿巨大肝间叶性错构瘤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吴萤 周显军 +7 位作者 孙兆旭 魏宾 张刚 郝希伟 朱呈瞻 董蒨 张虹 姜忠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79-382,388,共5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海信CAS)在小儿巨大肝间叶性错构瘤(HMH)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10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们收治5例HMH患儿,术前均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3例(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应用海信CAS对患儿CT资料行三维重建及...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海信CAS)在小儿巨大肝间叶性错构瘤(HMH)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10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们收治5例HMH患儿,术前均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3例(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应用海信CAS对患儿CT资料行三维重建及模拟肝切除,制定手术计划,术中实施精准肝切除术。结果 2例(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根据术前CT检查分别实施肝右叶切除术及肝左叶切除术。3例(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应用海信CAS系统成功进行肝脏及肿瘤的三维重建,并进行模拟肝切除,根据术前制定的手术计划分别成功实施:肝Ⅱ、Ⅲ、Ⅴ、Ⅷ部分及Ⅳ全部切除术,肝Ⅴ段切除术,右半肝切除术。术后恢复好,病理检查证实为HMH。随访3个月至5年未见并发症及复发。结论 HMH影像学检查与肝囊肿相似,易误诊。海信CAS能清晰、直观显示HMH的位置、形态及其与肝内管道系统的关系,其术前规划功能利于术者制定最佳手术方案,实施个体化精准肝脏肿瘤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成像 三维 肝肿瘤 错构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的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系统 被引量:34
9
作者 王子罡 唐泽圣 +3 位作者 王田苗 刘达 吕洪波 申皓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931-937,共7页
介绍了一个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系统 ,该系统基于实时可视化绘制、机器人和虚拟现实技术 ,辅助医生完成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 .系统首先利用患者脑部的扫描数据重构并绘制出患者脑部的三维组织结构 ,为医生调整和确定手术规... 介绍了一个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系统 ,该系统基于实时可视化绘制、机器人和虚拟现实技术 ,辅助医生完成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 .系统首先利用患者脑部的扫描数据重构并绘制出患者脑部的三维组织结构 ,为医生调整和确定手术规划提供参照 .系统采用了标记点的校准方法 ,在手术前和手术中分别进行脑部模型和患者的坐标校准 .通过机械臂的导航 ,使机械臂达到手术规划规定的位置和姿态 ,医生利用安装在机械臂上的手术器械完成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 .通过虚拟现实设备 ,系统可以创造一个虚拟手术环境和虚拟病人 .在这个虚拟环境中 ,医生可以进行虚拟手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手术 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全膝置换手术中股骨头中心的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建国 林艳萍 +1 位作者 王成焘 杨庆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2-614,620,共4页
提出了一种确定股骨头中心的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将若干三维数据点拟合成空间球面模型,通过非侵入式测量,无需髓腔内定位,避免了安装髓内杆繁琐的操作过程,同时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正确可行,其精度满足计算... 提出了一种确定股骨头中心的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将若干三维数据点拟合成空间球面模型,通过非侵入式测量,无需髓腔内定位,避免了安装髓内杆繁琐的操作过程,同时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正确可行,其精度满足计算机辅助手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手术 全膝置换 股骨头中心 定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在关节镜手术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吴根全 孙鸿坤 伍克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2-406,共5页
关节镜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微创检查和治疗方法,但其视野易受关节内组织遮挡,常需要配合其他影像检查应用。随着医疗设备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计算机辅助的手术方式在普外科、骨科等的应用已相对成熟,能在术中提供精确的导... 关节镜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微创检查和治疗方法,但其视野易受关节内组织遮挡,常需要配合其他影像检查应用。随着医疗设备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计算机辅助的手术方式在普外科、骨科等的应用已相对成熟,能在术中提供精确的导航。因此,基于计算机辅助的手术方式在关节镜外科手术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对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的原理和技术进行分析,从术前成像、术中导航、机械臂操作等方面分析计算机辅助关节镜手术的诊疗应用进展以及技术可行性,发掘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讨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我国关节镜手术诊疗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手术导航系统 关节镜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的围术期护理
12
作者 宋玉芝 范秀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3期51-52,共2页
齿状突骨折在颈椎骨折中占10%~20%,是成人常见的上颈椎损伤。陈旧性齿状突骨折是指伤后3周以上的齿状突骨折,其断端间可能已有纤维连接或骨痂形成,再进行闭合复位效果不佳。根据Anderson-D’Alonzon分型标准,齿状突骨折可分为I(齿尖)... 齿状突骨折在颈椎骨折中占10%~20%,是成人常见的上颈椎损伤。陈旧性齿状突骨折是指伤后3周以上的齿状突骨折,其断端间可能已有纤维连接或骨痂形成,再进行闭合复位效果不佳。根据Anderson-D’Alonzon分型标准,齿状突骨折可分为I(齿尖)、Ⅱ(基底部)、III(枢椎体部)3型。I型和Ⅲ型齿状突骨折行保守治疗的愈合率较高,Ⅱ型骨折一般要求进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导航 计算机辅助手术 陈旧性齿状突骨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中被动多眼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九爱 庄天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6-78,共3页
多眼定位方法利用多个摄像机之间 ,多个目标特征点之间的冗余信息来提高目标的定位精度 .利用手术区域的特殊标记作为标准参考点建立世界坐标系 ,有效地简化了繁琐的摄像机标定过程 .仿真和实验结果吻合 ,实测精度优于 1 mm.该方法不仅... 多眼定位方法利用多个摄像机之间 ,多个目标特征点之间的冗余信息来提高目标的定位精度 .利用手术区域的特殊标记作为标准参考点建立世界坐标系 ,有效地简化了繁琐的摄像机标定过程 .仿真和实验结果吻合 ,实测精度优于 1 mm.该方法不仅对精确、灵活、可靠地执行计算机辅助医学干预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且对放射治疗、工业机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 被动多眼定位方法 定位器 坐标系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颌面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概述及其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石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2-606,共5页
2.4移动 设计方法中的移动与三维视图中的移动是截然不同的:三维视图中的移动只是观察者的视角发生了变化,模型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与方向并没有改变;而设计方法中的移动指的是整个三维模型绝对坐标值的改变,也就是模型在三维空间中的... 2.4移动 设计方法中的移动与三维视图中的移动是截然不同的:三维视图中的移动只是观察者的视角发生了变化,模型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与方向并没有改变;而设计方法中的移动指的是整个三维模型绝对坐标值的改变,也就是模型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都发生了绝对的改变。移动包括平移与旋转,可以单纯用鼠标进行较粗略的操作(图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 设计方法 颅颌面 三维空间 三维模型 坐标值 视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像引导的计算机辅助肝癌微波消融 被引量:16
15
作者 翟伟明 盛林 +3 位作者 宋亦旭 赵雁南 王宏 贾培发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1-288,共8页
为了方便临床医生使用医学影像进行手术的规划和引导,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计算机辅助肝癌微波消融手术方法.采用基于GPU加速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实时重构影像的三维模型,显示出患者器官的解剖关系;采用基于生物传热学的三维热场计算技术,规划... 为了方便临床医生使用医学影像进行手术的规划和引导,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计算机辅助肝癌微波消融手术方法.采用基于GPU加速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实时重构影像的三维模型,显示出患者器官的解剖关系;采用基于生物传热学的三维热场计算技术,规划手术路径及消融设备的作用时间和功率.经过大量的临床应用以及手术影像对比,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计算消融手术的作用效果,并在手术的引导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手术的临床精度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手术 微波消融 手术计划 三维重构 热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髓内钉远端锁定系统误差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文勇 王满宜 +1 位作者 王田苗 胡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50-854,共5页
针对长骨骨折手术 ,介绍了一种基于图像导引的计算机辅助骨外科手术系统 ,用于解决因髓内钉在植入骨髓腔过程中变形而造成的锁钉困难问题 .在分析系统结构及数学模型特点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种误差分析方法来评定该系统的误差分布 ;引入... 针对长骨骨折手术 ,介绍了一种基于图像导引的计算机辅助骨外科手术系统 ,用于解决因髓内钉在植入骨髓腔过程中变形而造成的锁钉困难问题 .在分析系统结构及数学模型特点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种误差分析方法来评定该系统的误差分布 ;引入蒙特卡罗方法具体完成了误差计算与统计 ,并给出了系统误差的来源分布特点 ;完成了系统性能的评估 ,为进一步优化和增强系统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蒙特卡罗法 计算机辅助手术 髓内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技术在眼眶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郑嵩山 卜战云 柴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27-732,共6页
背景 眼眶爆裂性骨折引起明显的眼球形态和功能的异常.眼眶解剖结构复杂,故眼眶骨折修复手术中植入物的设计和制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M)技术有望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但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评估.目的 研究CADM技... 背景 眼眶爆裂性骨折引起明显的眼球形态和功能的异常.眼眶解剖结构复杂,故眼眶骨折修复手术中植入物的设计和制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M)技术有望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但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评估.目的 研究CADM技术在眼眶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立眼科医院2006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74例74眼的手术过程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CADM手术者58例58眼,非CADM手术者16例16眼,2个组间患者基线特征,如年龄、性别和眼别均匹配.CADM手术组术眼采用CADM技术进行个体化三维立体植入物的设计和制作并进行眶骨骨折缺损处的填充,非CADM手术组术眼采用常规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或多孔聚乙烯高分子合成材料(Medpor)填充法.所有术眼术前均行常规眼部检查以及CT检查,术后随访22~69个月,在随访期间内定期进行眼部临床观察和CT检查.观察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眼球突出度、眼球位置、眼球运动和复视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CADM手术组和非CADM手术组术眼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71±0.37和0.69±0.41,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74±0.38和0.72±0.4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43,P=0.837),术眼手术前后视力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3.576,P<0.01),其中2个组术眼术后视力均好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间复视和眼球运动障碍治愈和好转的眼数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298,P=0.766;Z=-0.548,P=0.584).CADM手术组和非CADM手术组术眼术前眼球眼球内陷度值分别为(3.93±0.99) mm和(3.88±0.97)mm,术后分别为(0.91±0.67)mm和(1.84±0.80)mm,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3.558,P=0.063),各组术眼术后眼球眼球内陷度值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影像显示,CADM手术组术眼植入物在位,与眶骨骨折缺损处贴合良好,患者眼球位置及外观均恢复正常.非CADM手术组术眼发生植入物翘起并损伤内直肌.随访期内CADM手术组未发现组织感染、排斥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 CADM技术用于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治疗可重建三维立体骨性眼眶,并有效改善患眼位置、眼球运动功能和视觉功能,其疗效优于传统植入物填充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骨折/手术 计算机辅助手术/方法 钛网/治疗 X射线断层摄影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导航手术在复杂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磊 王鑫 +1 位作者 康泽标 谢富强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96-703,共8页
颌面部骨折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传统的手术治疗依靠术者直视下手法复位后坚固内固定,但由于颌面部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及对面部美观的较高要求,传统手术在恢复复杂的颌面部骨折的功能与美观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计算机辅助导航手... 颌面部骨折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传统的手术治疗依靠术者直视下手法复位后坚固内固定,但由于颌面部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及对面部美观的较高要求,传统手术在恢复复杂的颌面部骨折的功能与美观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计算机辅助导航手术可以对解剖目标和相关器械进行准确跟踪和直观的实时可视化,对于解决复杂颌面部骨折治疗中的难点有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存在一些目前仍未克服的难题值得研究。本文就目前计算机辅助导航手术在不同类型的复杂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流程、提高手术的精确度的方法、实现微创手术等应用优势、与增强现实和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应用差异进行综述,提出需解决精确配准、准确传导术中数据、费用高昂、软组织定位困难等困扰计算机辅助导航手术应用的难题,并对未来计算机辅助导航手术在复杂颌面部骨折中应用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导航手术 颌面部骨折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和展望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敏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2年第4期249-250,253,共3页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已经部分被用于常规的临床诊治。本文就诊断性成像、手术设计和模拟及术中仪器导航等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作了回顾,并对进一步的计算机辅助手术和机器人技犬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手术 手术设计 手术模拟 导航系统 口腔颌面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口内入路髁突切除术精确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明哲 王晓霞 +3 位作者 李自力 伊彪 梁成 何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186,共5页
目的: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通过口内入路进行下颌骨髁突切除术,评估其术前设计方案在术中实现的精确性,并分析误差产生的部位和原因,为术式改良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 目的: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通过口内入路进行下颌骨髁突切除术,评估其术前设计方案在术中实现的精确性,并分析误差产生的部位和原因,为术式改良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口内入路髁突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共23例。术前将患者螺旋CT数据导入Pro Plan软件,将患侧下颌升支进行三维重建并根据病变范围设计髁突截骨线,生成术前设计模型,导入Brain Lab导航系统,术中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采用口内入路,按术前设计截骨线完成髁突切除术。术后1周内拍摄颅颌面部螺旋CT,将术后患侧下颌升支进行三维重建,生成术后即刻模型,应用Geomagic软件将术前设计模型与术后即刻模型进行对齐,并在术后即刻模型的实际截骨面划分6个区域并定义相应区域测量点P1~P6,比较术前设计截骨面与术后实际截骨面在三维空间位置上的偏差,分析导航辅助手术实施的精确性。结果: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获得满意疗效,术后CT复查病变完整切除,髁突截骨线与手术设计基本吻合。术后随访期内未见肿物复发及关节粘连。术后对髁突切除术实施精确性的验证分析显示,P1~P6共6组测量点所测得的偏差可信区间分别为(-2. 26 mm,-1. 89 mm),(-2. 30 mm,-1. 45 mm),(-3. 37 mm,-2. 91 mm),(-2. 83 mm,-1. 75 mm),(-1. 13 mm,0. 99 mm),(-1. 17 mm,0. 17 mm),其中P3组与其他5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5、P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可以较精确地完成口内入路髁突切除术;截骨面各部位的手术偏差以过多切除为主,其中前内侧测量点所代表的髁突前内侧区域实际过多切除现象最明显,后侧、后外侧测量点所代表的髁突后外侧区域平均偏差不大,但偏差值的波动较其他4组大;计算机导航辅助下髁突切除术的精确性还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 下颌骨髁状突切除术 颞下颌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