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在建筑工程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龙妍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15-I0015,共1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建筑改造需求逐渐提高。然而,传统建筑工程改造所用方法在新时代新速度的对比下效率日益低下。为解决此问题,建筑工程改造中需引入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将该技术与建筑工程改造面临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以达到预期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建筑改造需求逐渐提高。然而,传统建筑工程改造所用方法在新时代新速度的对比下效率日益低下。为解决此问题,建筑工程改造中需引入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将该技术与建筑工程改造面临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以达到预期效果。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主要利用计算机对原始图像进行整体分析,以识别各种不同模式的目标对象的技术,在医学、美术、互联网、工程建造等多个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整体分析 目标对象 工程建造 原始图像 建筑工程 互联网 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垩白米粒的计算机图像识别 被引量:40
2
作者 侯彩云 王一鸣 +4 位作者 凌云 孙剑锋 孙明 贾贵儒 林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5-168,共4页
自行开发研制了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 ,用于优质稻谷国家标准 GB/T17891- 1999中质量指标垩白度及垩白粒率的检测。利用该系统对 6种粳米和 2种籼米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快速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 。
关键词 稻米 垩白度 图像处理 计算机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图像识别的烟气自动监测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晓春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3年第5期26-28,共3页
介绍了计算机图像识别的烟气排放自动监测方法,它由监控点图像处理系统和监控中心自动监控系统组成。该方法可应用于工业企业烟气排放的自动检测,若有超标排放,系统自动发出警告,显示出该超标排放的点位和烟气林格曼黑度的级别,特别适... 介绍了计算机图像识别的烟气排放自动监测方法,它由监控点图像处理系统和监控中心自动监控系统组成。该方法可应用于工业企业烟气排放的自动检测,若有超标排放,系统自动发出警告,显示出该超标排放的点位和烟气林格曼黑度的级别,特别适用于网络信息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像识别 烟气排放 自动监测 林格曼黑度 工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图像识别的柴油机喷油嘴渗漏检测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肖会 刘建新 +1 位作者 赵致和 宗永平 《洛阳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58-60,共3页
提出了采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柴油机喷油嘴渗漏检测方法。通过喷油嘴图像的采集 ,图像的计算机处理 ,获取渗漏油迹信息 ,计算油迹面积 ,达到对喷油嘴渗漏现象的检测。实验证明 ,该检测方法能快捷观察到喷油嘴有无渗漏 ,且可对喷油嘴... 提出了采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柴油机喷油嘴渗漏检测方法。通过喷油嘴图像的采集 ,图像的计算机处理 ,获取渗漏油迹信息 ,计算油迹面积 ,达到对喷油嘴渗漏现象的检测。实验证明 ,该检测方法能快捷观察到喷油嘴有无渗漏 ,且可对喷油嘴渗漏量进行精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嘴油嘴 模式识别 检测 渗漏 计算机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HS变换及其在遥感图像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为民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49-52,共4页
对彩色遥感图像进行判读 ,主要是根据地物在图像上的亮度、对比度、颜色和纹理等特征来识别 .为了将人工识别的经验定量地引入计算机图像识别中来 ,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信息模式分类的YHS变换方法 ,并讨论了变换的物理意义和实际应用结果 .
关键词 YHS变换 遥感图像识别 遥感信息模式 计算机图像识别 彩色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马氏体识别模型研究
6
作者 王一军 游思坤 +2 位作者 李爱社 邓宏光 吴青凤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4-6,共3页
建立了一个基于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马氏体计算机识别系统,采用的方法是:首先对图像进行消噪处理和二值化处理,从而除去噪声并得到包含对象物和背景的二值图像,然后再对该二值图像进行灰度特征和密度特征的数学研究,从而建立马氏体的... 建立了一个基于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马氏体计算机识别系统,采用的方法是:首先对图像进行消噪处理和二值化处理,从而除去噪声并得到包含对象物和背景的二值图像,然后再对该二值图像进行灰度特征和密度特征的数学研究,从而建立马氏体的识别规则。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该规则对马氏体的识别精度较高,该系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像识别 马氏体 图像处理 灰度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大数据技术创新与实践——基于物联网、遥感和人工智能的综合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忠洋 刘怡辰 姚培洋 《现代化农业》 2025年第3期57-61,共5页
文章深入探讨了农业大数据技术在实践中的创新与应用,主要聚焦于边缘计算的综合优势以及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的试验结果。首先,通过物联网、遥感和人工智能的综合应用,实现了对农业环境的全面监测和智能决策,为农民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 文章深入探讨了农业大数据技术在实践中的创新与应用,主要聚焦于边缘计算的综合优势以及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的试验结果。首先,通过物联网、遥感和人工智能的综合应用,实现了对农业环境的全面监测和智能决策,为农民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其次,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在病虫害检测中展现出较高的准确率和实时性,对农作物健康的早期问题发现起到关键作用。试验结果显示,模型在测试集上的病虫害检测准确率达到90%,并通过优化提升至95%,同时边缘计算技术在提供实时反馈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决策准确性。边缘计算通过减少对云端资源的依赖,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并在数据隐私保护方面取得积极成果。该研究的综合分析表明,边缘计算技术为农业提供了全面、高效的支持,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这一系列试验结果和数据分析为农业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大数据技术 边缘计算 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 数据隐私保护 农业生产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油藏特高含水期微观剩余油渗流特征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于春磊 糜利栋 +3 位作者 王川 赵玉云 姜汉桥 田野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2-594,598,共4页
水驱油藏进入特高含水期后仍具有一定挖潜潜力,微观剩余油流动特征及运移规律的研究对于特高含水期水驱油藏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微观玻璃刻蚀模型实验和计算机图像识别处理技术对微观剩余油流动形态进行分类,分析微观剩余... 水驱油藏进入特高含水期后仍具有一定挖潜潜力,微观剩余油流动特征及运移规律的研究对于特高含水期水驱油藏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微观玻璃刻蚀模型实验和计算机图像识别处理技术对微观剩余油流动形态进行分类,分析微观剩余油流动形态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特高含水期,考虑油-水-孔喉接触关系,可将剩余油流动形态分为簇状流、多孔流、柱状流、膜状流和滴状流5类,其中簇状流分布比例最多,是引起相渗曲线下弯的主要因素,并且随着含水饱和度的上升,簇状流逐渐转化为多孔流、柱状流、膜状流和滴状流;同时从微观上解释了特高含水期油水微观流动规律及相渗曲线非线性的原因,为特高含水期油藏提高剩余油动用程度和采收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藏 特高含水 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 渗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变异物入侵铁路线路视觉检测方法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前选 梁习锋 +2 位作者 刘应龙 鲁寨军 彭灿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7-143,共7页
积沙积雪等缓变异物入侵铁路线路给铁路安全运营构成巨大威胁。针对既有铁路视频监控系统采用人工监视容易产生疏漏的问题,基于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和仿射几何原理研究积沙积雪等缓变异物入侵铁路线路的视觉检测方法。按照给出的检测原理... 积沙积雪等缓变异物入侵铁路线路给铁路安全运营构成巨大威胁。针对既有铁路视频监控系统采用人工监视容易产生疏漏的问题,基于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和仿射几何原理研究积沙积雪等缓变异物入侵铁路线路的视觉检测方法。按照给出的检测原理、流程和技术方案,建立由线光源模型、检测相机模型以及线激光器与检测相机联动模型组成的缓变异物入侵检测模型,提出基于Radon变换思想的钢轨视觉识别检测算法和缓变异物厚度检测算法。在兰新铁路现场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可全天实时、准确地识别列车通过和缓变异物入侵铁路线路事件,自动测量缓变异物的厚度,并在缓变异物的厚度达到阈值时自动报警或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线路 积沙 积雪 异物入侵 异物检测 视觉识别 计算机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前ALIP”样结构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俞夜花 袁颖华 +6 位作者 李玲 曹桂涛 李静 陶英 姜华 侯健 石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166-1170,共5页
本研究提出骨髓组织"前ALIP"样结构的概念,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其特征,并探讨其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相关性。以抽吸-活检一步取材法采集化疗后完全缓解(CR)的AML患者骨髓,常规方法制作骨髓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成... 本研究提出骨髓组织"前ALIP"样结构的概念,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其特征,并探讨其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相关性。以抽吸-活检一步取材法采集化疗后完全缓解(CR)的AML患者骨髓,常规方法制作骨髓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成像系统摄片;比较4种计算机图像分割技术,筛选最佳方法对前体细胞进行识别、定位;结合形态学及面积法分割骨小梁;计算AML患者骨髓图像中单个及2个聚集前体细胞数量并以欧式距离变换法检测其与骨小梁的相对距离,与正常骨髓比较;分析在ALIP出现之前前体细胞定位、定量异常与AML的关系,探讨"前ALIP"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与8-sobel算子、canny算子、分水岭法相比,本研究创建的基于形态学的计算机图像分割方法能准确识别骨髓切片中前体细胞,同时结合面积法实现了骨小梁的分割。检测CR组骨髓切片中单个前体细胞为(19.27±11.60)个/mm2,2个聚集前体细胞为(1.77±1.76)簇/mm2,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欧式距离变换法检测前体细胞与骨小梁间相对距离的结果显示,CR组单个前体细胞与骨小梁相距(230.12±97.68)μm(523±222像素),与正常对照组(260.92±99.88)μm(593±227像素)相比明显靠近骨小梁(p<0.05);而CR组两个聚集细胞与骨小梁相距(274.56±139.48)μm(624±317像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CR组单个前体细胞相比明显向骨小梁间区迁移(p<0.05)。结论:前体细胞从正常定位、定量到ALIP1结构出现之前存在更早期的骨髓异常状态,即"前ALIP"状态,其结构特征为定位或定量异常的单个及2个聚集前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前ALIP”样结构 计算机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肉的安全卫生和包装技术
11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6年第1期60-60,共1页
这几年我国冷却肉消费总量迅速增长,但在肉品主要质量控制技术方面滞后于发达国家同类技术、滞后于国际贸易需求。发达国家在冷却肉安全指标的快速检测方法、冷却肉安全生产、加工、包装、贮藏和运输、供应的技术操作规程、以及安全卫... 这几年我国冷却肉消费总量迅速增长,但在肉品主要质量控制技术方面滞后于发达国家同类技术、滞后于国际贸易需求。发达国家在冷却肉安全指标的快速检测方法、冷却肉安全生产、加工、包装、贮藏和运输、供应的技术操作规程、以及安全卫生指标跟踪体系方面做得比较好。为提高冷却肉的安全性、发达国家开发了质量指标卡,该指标卡粘贴于包装上,随产品在流通和贮藏过程中的温度升高或时间延长而变质,用以指示产品的安全期已过。这样可以确保消费者选购卫生安全产品。发达国家在综合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建立人工智能化的冷却肉感官品质识别系统方面,也是刚刚起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技术 安全卫生 冷却肉 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 多媒体信息技术 发达国家 质量控制技术 快速检测方法 技术操作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deo learning based image classification method for object recognition
12
作者 LEE Hong-ro SHIN Yong-j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9期2399-2406,共8页
Automatic image classification is the first step toward semantic understanding of an object in the computer vision area.The key challenge of problem for accurate object recognition is the ability to extract the robust... Automatic image classification is the first step toward semantic understanding of an object in the computer vision area.The key challenge of problem for accurate object recognition is the ability to extract the robust features from various viewpoint images and rapidly calculate similarity between features in the image database or video stream.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an effective and rapid image classification method was presented for the object recognition based on the video learning technique.The optical-flow and RANSAC algorithm were used to acquire scene images from each video sequence.After the selection of scene images,the local maximum points on comer of object around local area were found using the Harris comer detection algorithm and the several attributes from local block around each feature point 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SIFT) for extracting local descriptor.Finally,the extracted local descriptor was learned to the three-dimensional pyramid match kernel.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ur method can extract features in various multi-viewpoint images from query video and calculate a similarity between a query image and images in the datab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classification multi-viewpoint image feature extraction video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