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警示标识及防护方案在高龄患者误吸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青青 钱媛 +1 位作者 孙丽凯 陈俊春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0期1400-1403,共4页
目的:评价警示标识及防护方案在高龄患者误吸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8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误吸宣教,观察组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和误吸风险分级的基础上,设计误吸警示标识及防护方案... 目的:评价警示标识及防护方案在高龄患者误吸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8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误吸宣教,观察组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和误吸风险分级的基础上,设计误吸警示标识及防护方案进行误吸预防。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进食误吸的发生情况。结果:住院期间,观察组共进食5380次,误吸发生41次,占0.76%,其中呛咳发生37次、噎食发生4次、窒息发生0次;对照组患者共进食4824次,误吸发生172次,占3.57%,其中呛咳发生148次、噎食发生23次、窒息发生1次;两组误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误吸警示标识及防护方案的实施可提高护士工作的警惕性、科学性、针对性,使患者易于接受,是一种有效预防误吸的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示标识 高龄 安全管理 分级 误吸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护理的重症监护病房静脉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 被引量:31
2
作者 邸红军 侯亚红 +1 位作者 李雅平 施月仙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3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的重症监护病房(ICU)静脉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循证护理方法,提出目前ICU静脉高危药品警示标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中英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献,共检索出高危药警示标识管理...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的重症监护病房(ICU)静脉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循证护理方法,提出目前ICU静脉高危药品警示标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中英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献,共检索出高危药警示标识管理的随机对照试验1篇,临床自身对照研究2篇。根据检索结果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制作5类ICU静脉高危药品警示标识。设计制作新警示标识,并在综合ICU和神经科ICU试用。结果改进标识前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基于循证护理的警示标识的改进可有效预防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静脉用药 高危药品 药品管理 警示标识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苏冰梅 谭富海 梁芬 《现代医院》 2012年第3期96-97,共2页
目的通过使用护理警示标识,降低护理风险,消除安全隐患。方法在护理活动过程中,系统、合理、科学地使用护理警示标识。结果住院患者发生院内压疮、跌倒、脱管、烫伤、高危药物外渗等护理不良事件的例数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通过使用护理警示标识,降低护理风险,消除安全隐患。方法在护理活动过程中,系统、合理、科学地使用护理警示标识。结果住院患者发生院内压疮、跌倒、脱管、烫伤、高危药物外渗等护理不良事件的例数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警示标识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警示标识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警示标识在心脏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杨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1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心脏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警示标识的临床应用,将护理风险值降至最低。方法自2010年起我科开始实行护理警示标识制度,针对我科护理人员及住院患者,实施规范式管理,合理采用护理人员标识、腕带标识、床位卡标...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心脏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警示标识的临床应用,将护理风险值降至最低。方法自2010年起我科开始实行护理警示标识制度,针对我科护理人员及住院患者,实施规范式管理,合理采用护理人员标识、腕带标识、床位卡标识、药物标识等,建立心脏科护理标识制度,对环节加以监控管理,防止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结果在心脏科应用护理标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患者及护士对护理标识应用后的警示度提高了,同时也加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结论护理标识的应用有效控制了不良事件的发生,防止护理差错发生,是保障实现优质护理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示标识 心脏科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晨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30期68-69,共2页
目的研究在医院药品管理中采取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该次实验研究样本为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纳入的200例使用高危药品患者,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纳入行常规管理的100例使用高危药品患者作为参照组,将201... 目的研究在医院药品管理中采取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该次实验研究样本为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纳入的200例使用高危药品患者,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纳入行常规管理的100例使用高危药品患者作为参照组,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纳入行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100例使用高危药品患者作为实验组,观察统计参照组与实验组使用高危药品患者的管理情况。结果数据研究发现,实验组使用高危药品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1.00%、药品配置差错率2.00%,参照组使用高危药品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7.00%、药品配置差错率9.00%,实验组显著更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应用在医院药品管理具有显著作用,可降低药品配置差错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利于显著提升医院管理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药品 警示标识管理 医院药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警示标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作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洪碧云 《罕少疾病杂志》 2019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警示标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在心内科住院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冠心病(CHD)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0,给予警示标识)和观察组(n=90,予警示标识),对比护理标识使用前后... 目的探讨护理警示标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在心内科住院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冠心病(CHD)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0,给予警示标识)和观察组(n=90,予警示标识),对比护理标识使用前后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使用护理标识后,护理人员的理论分数、实践分数及合格率均显著高于使用护理标识前(P<0.05);护理警示标识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9%)明显高于对照组(83.3%)(P<0.05)。结论护理警示标识能减少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警示标识 老年冠心病 护理不良事件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默”让警示标识鲜活起来 被引量:1
7
作者 于勇 宣银 王翠翠 《艺术科技》 2014年第7期124-125,127,共3页
在人们的生活中,警示标识已经司空见惯,长期以来他们一直以"命令"的语气在不同领域发挥着特定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量简化的图形的标识会让人们觉得单调并且缺少人情味,现代标识不但要具有传递信息的视觉功能,还必... 在人们的生活中,警示标识已经司空见惯,长期以来他们一直以"命令"的语气在不同领域发挥着特定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量简化的图形的标识会让人们觉得单调并且缺少人情味,现代标识不但要具有传递信息的视觉功能,还必须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能与受众产生心灵沟通与交流。在警示标识设计中加入幽默元素可以愉悦人的情感,从而拉近标识与受众的距离,加强警示标识的亲和力,无论从受众的需求来说还是警示标识功能性的发挥来讲都非常的完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示标识 标识设计 幽默元素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宋洪焕 鹿丽 王薇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本院儿科收治的70例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本院儿科收治的70例患儿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本院儿科收治的70例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本院儿科收治的70例患儿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警示标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应用到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能有效提升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 儿科护理 安全管理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版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鲁焱 姚少松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30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版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病区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使用常规护理风险警示标识的2017年1—12月在该院儿科病区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将实施改良版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后的2018年1—12月在该院儿科病区住院患儿作为... 目的探讨改良版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病区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使用常规护理风险警示标识的2017年1—12月在该院儿科病区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将实施改良版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后的2018年1—12月在该院儿科病区住院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改良版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应用前后儿科住院病区患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应用改良版护理警示标识后,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34%,远低于对照组14.59%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论改良版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病区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儿科病区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儿安全,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 改良 儿科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示标识在心胸外科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4期137-139,共3页
目的分析警示标识在心胸外科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该院心胸外科收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用管道安全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管道警示标识管理措施,观察两组... 目的分析警示标识在心胸外科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该院心胸外科收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用管道安全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管道警示标识管理措施,观察两组的具体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投诉、缺陷及潜在的护理隐患均明显比对照组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胸外科管道安全管理中实施警示标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管道治疗的安全性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示标识 心胸外科 管道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 被引量:15
11
《中国护理管理》 2004年第1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医疗废物 专用包装物 容器标准 警示标识 规定 包装袋标准 利器盒标准 周转箱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警示标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连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7期276-276,共1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安全警示标识的的临床应用。方法在临床住院患者中根据患者主客观情况进行资料评估、分析,填写相应的评估表并应用相关的警示标识,将安全警示标识作为患者护理质控的一项内容不定期抽查。结果安全警示标识可以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安全警示标识的的临床应用。方法在临床住院患者中根据患者主客观情况进行资料评估、分析,填写相应的评估表并应用相关的警示标识,将安全警示标识作为患者护理质控的一项内容不定期抽查。结果安全警示标识可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护理安全。结论安全警示标识的使用对护理人员真正起到了警示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示标识 护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警示标识用于医院小儿腹泻风险管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春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5期151-153,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警示标识在医院小儿腹泻风险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实施护理警示标识制度前后收治80例(各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及其家属发放调查问卷,并在患儿家属指导下填写,对比分析护理警示标识...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警示标识在医院小儿腹泻风险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实施护理警示标识制度前后收治80例(各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及其家属发放调查问卷,并在患儿家属指导下填写,对比分析护理警示标识制度的具体实施效果。结果护理警示标识实施后,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139.3±10.7)分,总体认可度(28.2±2.5)分,护理基础质量(99.6±0.5)分,明显高于实施前的(128.5±10.5)分,(24.8±2.5)分,(95.5±0.7)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自我效能总评(7.17±2.61)分,明显高于实施前的(5.71±1.97)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警示标识在医院小儿腹泻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医院的护理情况,提高患儿的自我效能,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警示标识 小儿腹泻 自我效能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用于儿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评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洁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评定护理风险警示标识用于儿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该院儿科工作的医务人员40名。按随机抽样分组法分为两组,各20名。参比组应用基础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应用护理风险警示标识管理。分析两组儿... 目的评定护理风险警示标识用于儿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该院儿科工作的医务人员40名。按随机抽样分组法分为两组,各20名。参比组应用基础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应用护理风险警示标识管理。分析两组儿科医务人员管理后的儿科知识了解情况、标识管理能力、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务人员管理后的儿科知识了解情况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的标识管理能力强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负责患儿的管理满意度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儿科医务人员进行管理时,使用护理风险警示标识管理能够丰富医务人员儿科相关知识,锻炼医务人员标识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护理 安全管理 护理风险 警示标识 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警示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冬玲 李影 王兰香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7期3-5,共3页
目的对高警示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该院对202例采用高警示药品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就诊时间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之间。其中,将没有实施高警示药品标识管理的10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对高警示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该院对202例采用高警示药品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就诊时间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之间。其中,将没有实施高警示药品标识管理的10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高警示药品标识管理的101例患者作为实验组,然后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药品配置出错率以及患者用药满意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通过实施警示标识管理,其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以及药品配置出错率均要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vs 8%、2%vs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用药满意度为98%,而对照组仅为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药品管理中应用高警示药品警示标识管理,能够显著降低药品配置出错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用药满意度,保证用药效果,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示药品 警示标识管理 医院药品管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凤玉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10期79-80,共2页
目的将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使用于医院药品管理中,评价及分析实践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尚未采取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之前100例采用高危药品治疗的患者用作参照组数据资料,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该院采取高危药... 目的将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使用于医院药品管理中,评价及分析实践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尚未采取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之前100例采用高危药品治疗的患者用作参照组数据资料,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该院采取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之后100例采用高危药品治疗的患者用作实验组数据资料,统计及研究两组高危药品配置差错合计率、不良事件合计率、满意合计率。结果实验组高危药品配置差错合计率、不良事件合计率均低于参照组、满意合计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药品管理中开展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体现良好实践效果,呈现应用价值和使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药品 警示标识管理 药品管理 实践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警示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晓娜 《北方药学》 2019年第10期166-167,共2页
目的:对高警示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采用高警示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前高危药物治疗患者122例为对照组,采取高警示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后122例为观察组,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目的:对高警示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采用高警示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前高危药物治疗患者122例为对照组,采取高警示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后122例为观察组,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未出现高危药物配置差错121例,高危药物配置差错率0.82%,对照组未出现高危药物配置差错113例,高危药物配置差错率7.3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2例,占1.63%,对照组不良反应8例,占6.56%,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满意48例,占96%,对照组满意41例,占82%,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在医院中开展高警示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可有较好的实践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示药品 警示标识 医院药品 管理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法对医院的高危药品进行管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缪红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3期114-115,共2页
目的:分析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法对医院的高危药品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12月、2018年3月至12月期间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库的160种高危药品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3月至12月期间该医院在库的80种高危药品作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法对医院的高危药品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12月、2018年3月至12月期间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库的160种高危药品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3月至12月期间该医院在库的80种高危药品作为对照组,在这一时间段选取100例使用高危药品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B组。将2018年3月至12月期间该医院在库的80种高危药品作为试验组,在这一时间段选取100例使用高危药品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A组。对对照组高危药品未采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法进行管理,对试验组高危药品采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法进行管理。对比两组高危药品配置差错的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高危药品配置差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高危药品,A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法对医院的高危药品进行管理可有效地降低这类药品配置差错的发生率,并可降低使用这类药品进行治疗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法 配置差错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蒙永超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7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将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将甘肃省灵台县人民医院参与药房管理的药师23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其在该院自2017年3月开始将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前后对高危药品进行管理的效果.结... 目的:探讨将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将甘肃省灵台县人民医院参与药房管理的药师23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其在该院自2017年3月开始将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前后对高危药品进行管理的效果.结果:实施将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后,高危药品标识错误的发生率、调配差错的发生率和处方不合格的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药师对药物知识、药物管理规定、给药技术和药品分级的掌握程度均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可有效地提高药剂科工作人员对药物知识、药物管理规定、给药技术和药品分级的掌握程度,降低高危药品标识错误的发生率、调配差错的发生率,实践的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药品 警示标识 药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告知签字联合警示标识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莉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2期127-127,129,共2页
当前,我国的经济水平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我国法制体系的日渐完善以及医疗知识的逐步普及,居民对于医疗护理的认知越来越多,要求的也更为严格。为了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责任心,强化护患沟通,减少临床护理工... 当前,我国的经济水平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我国法制体系的日渐完善以及医疗知识的逐步普及,居民对于医疗护理的认知越来越多,要求的也更为严格。为了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责任心,强化护患沟通,减少临床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发生,该文就当前各项告知签字和对应的警示标识进行了介绍,并就其在实践中如何进行实施及产生的良好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告知签字制度 警示标识 不良事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