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冗余惯组故障检测与隔离的广义似然比解耦矩阵构造新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通 符文星 +1 位作者 任子君 闫杰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2-536,共5页
冗余惯组可提高运载火箭制导系统的可靠性,惯性器件发生故障会污染导航信息,需要进行在线故障检测和隔离。面对安装矩阵一定的成套冗余捷联惯组,使用Potter算法构造解耦矩阵的广义似然比故障检测方法,无法检测并隔离特定轴故障,提出选... 冗余惯组可提高运载火箭制导系统的可靠性,惯性器件发生故障会污染导航信息,需要进行在线故障检测和隔离。面对安装矩阵一定的成套冗余捷联惯组,使用Potter算法构造解耦矩阵的广义似然比故障检测方法,无法检测并隔离特定轴故障,提出选择正交投影矩阵的极大无关组来构造解耦矩阵,采用全数字仿真对改进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新方法克服了成套惯组同轴共基座安装时某个轴向无法故障检测的问题,且故障检测性能没有降低。该方法为运载火箭制导系统在线故障检测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捷联惯组 故障检测与隔离 广义似然比法 解耦矩阵 极大无关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控制系统中矩阵解耦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高伟鹏 贺国 +1 位作者 刘树勇 杨理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6期30-35,88,共7页
自适应多通道主动隔振系统中,次级通道间的耦合会影响控制算法稳定性,且任一误差信号均参与所有控制信号的更新。针对通道数较少(n<4)的控制系统,提出一种矩阵解耦优化算法,主要思想是基于前馈补偿,在次级通道矩阵前插入解耦矩阵,实... 自适应多通道主动隔振系统中,次级通道间的耦合会影响控制算法稳定性,且任一误差信号均参与所有控制信号的更新。针对通道数较少(n<4)的控制系统,提出一种矩阵解耦优化算法,主要思想是基于前馈补偿,在次级通道矩阵前插入解耦矩阵,实现次级通道解耦,使控制信号与误差信号之间一一对应,提高算法的稳定性和收敛速度。同时,为增强作动器与临近传感器之间传递函数的影响,解耦矩阵主对角元素被设为1,文中给出了解耦矩阵工程实现的具体方法。对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矩阵解耦优化算法对双频线谱振动控制效果明显,同时使计算量减小,控制精度提高,平均振动衰减分别可达21.6dB和10.9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多通道控制 解耦矩阵 双频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机的动态矩阵解耦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俊红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3-196,共4页
球磨机系统是一典型的多变量大时延非线性时变系统,各个控制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耦合,因此基于常规PID方法设计的控制方案控制效果不理想。利用动态矩阵解耦控制策略,对球磨机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动态矩阵解耦控制能有效地解除变... 球磨机系统是一典型的多变量大时延非线性时变系统,各个控制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耦合,因此基于常规PID方法设计的控制方案控制效果不理想。利用动态矩阵解耦控制策略,对球磨机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动态矩阵解耦控制能有效地解除变量间的强耦合和大时延问题,而且当球磨机模型失配时,也能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机 耦合 非线性 大时延 动态矩阵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卡尔曼算法的单探测器解耦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董全睿 王伟国 +3 位作者 陈飞 陈涛 张振东 刘廷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35-342,共8页
为了提高激光通信跟瞄系统的跟踪性能,增强系统的抗扰动能力,提出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单探测器复合轴控制方法。首先,对单探测器复合轴系统原理进行分析,通过误差传递函数验证了解耦算法的可行性;其次,为了改善脱靶量迟滞的影响,同时降低... 为了提高激光通信跟瞄系统的跟踪性能,增强系统的抗扰动能力,提出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单探测器复合轴控制方法。首先,对单探测器复合轴系统原理进行分析,通过误差传递函数验证了解耦算法的可行性;其次,为了改善脱靶量迟滞的影响,同时降低探测器实时处理的要求,提出一种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最后,根据探测器坐标系与快速反射镜坐标系之间的旋转变换关系,计算出粗精系统的解耦矩阵,并搭建一套桌面实验系统进行原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单探测器复合轴在0.1 Hz低频扰动条件下,精跟踪系统的相对位移不会超出反射镜偏转角度的临界值,跟踪误差由2.54μrad下降到0.86μrad。解耦控制能够提高系统跟踪精度并增强抗扰动能力。对于以后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跟瞄系统 单探测器 卡尔曼滤波 解耦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球磨机解耦系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梦松 赵越岭 +1 位作者 石伟颖 宋丹丹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87-90,共4页
为了更好地解决球磨机制粉系统运行的耦合性以及生产工况复杂的问题,采用模糊解耦控制策略,对模糊控制器中的隶属度函数进行优化操作,解耦网络选择对角矩阵解耦方法,能够消除各回路之间的相互影响。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和常... 为了更好地解决球磨机制粉系统运行的耦合性以及生产工况复杂的问题,采用模糊解耦控制策略,对模糊控制器中的隶属度函数进行优化操作,解耦网络选择对角矩阵解耦方法,能够消除各回路之间的相互影响。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和常规控制方法相比拥有较高的动态响应以及稳定性,该设计方法有较强的解耦性和抗干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机 模糊控制 隶属度函数 对角矩阵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慢剪破碎机模糊解耦PID控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小云 蔡改贫 +1 位作者 汤文聪 于习文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6-92,共7页
针对振动慢剪破碎机碎矿过程多变量、强耦合、大时滞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模糊解耦PID控制方法。在对振动慢剪破碎机动态模型进行对角矩阵解耦的基础上,分别对给料量和振动电动机频率进行模糊PID控制,并引入自... 针对振动慢剪破碎机碎矿过程多变量、强耦合、大时滞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模糊解耦PID控制方法。在对振动慢剪破碎机动态模型进行对角矩阵解耦的基础上,分别对给料量和振动电动机频率进行模糊PID控制,并引入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糊PID控制的隶属函数参数进行动态优化,从而实现主电动机工作电流及合格矿料产率精确、稳定、快速控制。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调节时间短、超调量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慢剪破碎机 给料控制 对角矩阵解耦 模糊PID控制 自适应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精度电动钻孔器的复合力传感器设计
7
作者 顾井飞 陈兴强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6-34,共9页
设计了一种用于高精度电动钻孔器的复合力传感器,能够为电动钻孔器的转速及进给速度的自动调节提供准确有效的反馈判断参数。传感器安装在电动钻孔器的驱动轴和钻头之间,能够将钻头受到的扭矩和沿轴线方向的阻力实时反馈给控制机构。传... 设计了一种用于高精度电动钻孔器的复合力传感器,能够为电动钻孔器的转速及进给速度的自动调节提供准确有效的反馈判断参数。传感器安装在电动钻孔器的驱动轴和钻头之间,能够将钻头受到的扭矩和沿轴线方向的阻力实时反馈给控制机构。传感器的旋转轴和弹性体采用一体式结构,通过力学计算确定了其应变与扭矩和轴向阻力成近似线性关系;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弹性体的应变分布、扭力和阻力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极限形变;通过实验,得到了传感器的解耦矩阵。实践表明,传感器扭矩信号的灵敏度可达2.6 mV·V^(-1),综合测量误差≤0.5%,阻力信号的灵敏度可达2.2 mV·V^(-1),综合测量误差≤2%。传感器安装在电动钻孔器上,能够将扭矩信息和阻力信息实时反馈给控制机构,有助于电动钻孔器及时和准确地对转速和进给速度进行主动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敏传感器 扭矩测量 阻力测量 有限元分析 解耦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烟花算法的加热炉燃烧系统延时滑模控制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冯旭刚 高坤 +5 位作者 安硕 王正兵 王兵 王璐 沈浩 宋爱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29-3242,共14页
针对轧钢加热炉炉膛燃烧工况复杂、各区段温度响应存在滞后性和参数耦合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烟花算法(improved fireworks algorithm,IFWA)优化的延时输出滑模控制(delayed output sliding mode control,DOSMC)加热炉耦合燃烧系... 针对轧钢加热炉炉膛燃烧工况复杂、各区段温度响应存在滞后性和参数耦合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烟花算法(improved fireworks algorithm,IFWA)优化的延时输出滑模控制(delayed output sliding mode control,DOSMC)加热炉耦合燃烧系统控制策略,以加热炉各区燃料量为控制量、各区炉膛温度为被控量,构建三区炉温耦合模型,利用伴随矩阵解耦方法对模型进行解耦,设计基于改进烟花算法优化的滑模控制器,构造延时输出观测器估计系统的延时输出并补偿。研究结果表明:与IFWA-DOSMC控制、DOSMC控制和PID控制相比,提出的解耦IFWA-DOSMC控制系统有效抑制了时滞和系统耦合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并且抗干扰能力强,解耦IFWA-DOSMC控制系统无超调,调节时间最短为388.42 s,在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超调量为11.79%,调节时间为331.59 s;相比于工业现场原控制策略,提出的控制策略控制精度提高了49%,温度偏差范围在±11℃之内,符合现场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随矩阵解耦 滑模控制 改进烟花算法 加热炉炉膛温度 时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超静平台主动指向容错控制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有懿 汤亮 何英姿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57-1465,共9页
针对超静平台主动指向控制中的作动器故障问题,提出一种超静平台主动指向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基于超静平台的一般动力学模型,推导用于指向控制的解耦模型和标准解耦矩阵,将超静平台由高度耦合的复杂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变为多个相对简单的... 针对超静平台主动指向控制中的作动器故障问题,提出一种超静平台主动指向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基于超静平台的一般动力学模型,推导用于指向控制的解耦模型和标准解耦矩阵,将超静平台由高度耦合的复杂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变为多个相对简单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有利于控制器的设计和容错控制方法的引入;在此基础上,针对作动器的故障问题,提出指向控制重构策略,并建立新解耦矩阵;进一步,提出基于解耦矩阵条件数最小的冗余自由度选择方法;最后,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冗余自由度最优选择的主动指向容错控制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作动器故障对超静平台主动指向控制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静平台 主动指向 容错控制 解耦矩阵 冗余自由度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iess泛函展开式的航天器姿态控制
10
作者 程代展 袁艳艳 乔宇鹏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09年第1期3-6,35,共5页
介绍用Fliess泛函展开式研究航天器姿态控制问题。首先讨论一步预测及多步预测下的姿态跟踪。接着讨论当系统的解耦矩阵满秩时,在适当反馈下,闭环系统的Fliess泛函展开式具有有限项。由于航天器姿态动态方程具有非奇异解耦矩阵,有限项Fl... 介绍用Fliess泛函展开式研究航天器姿态控制问题。首先讨论一步预测及多步预测下的姿态跟踪。接着讨论当系统的解耦矩阵满秩时,在适当反馈下,闭环系统的Fliess泛函展开式具有有限项。由于航天器姿态动态方程具有非奇异解耦矩阵,有限项Fliess泛函展开式可以方便地应用于航天器姿态控制的在线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控制 Fliess泛函展开式 解耦矩阵 输出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的船舶推进电机缺相故障容错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嘉令 施伟锋 施裕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7-456,共10页
针对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中推进电机缺相故障,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的容错控制方法。根据单相开路后推进电机故障状态方程,重新构建新解耦矩阵得到新坐标系下解耦电流,以此提高预测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容错电流控制方法在缺相... 针对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中推进电机缺相故障,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的容错控制方法。根据单相开路后推进电机故障状态方程,重新构建新解耦矩阵得到新坐标系下解耦电流,以此提高预测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容错电流控制方法在缺相故障下,可降低0.15%转矩稳态误差,削减0.24%转矩脉动,且定子电流具有更好的正弦性,在螺旋桨负载下,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转速输出更稳定,具有更强的容错能力,可以实现断相后的稳定运行,提升船舶航行安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缺相故障 容错控制 解耦矩阵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陀螺稳像系统自抗扰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12
作者 张君健 刘晓利 马增虎 《兵工自动化》 2016年第5期63-67,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跟踪性能与抗干扰性能,运用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理论对具有交叉耦合以及会受内外干扰的动力陀螺稳像系统设计控制器。采用前馈控制解耦矩阵实现了通道之间的解耦。采用扩张状态... 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跟踪性能与抗干扰性能,运用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理论对具有交叉耦合以及会受内外干扰的动力陀螺稳像系统设计控制器。采用前馈控制解耦矩阵实现了通道之间的解耦。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的内外干扰进行实时估计和补偿,由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设计了ADRC控制器,实现对动力陀螺稳像系统的控制。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抗扰解耦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解耦性能、跟踪性能、抗干扰性能和抑噪性能,可以满足动力陀螺稳像系统的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陀螺 解耦矩阵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相开绕组永磁容错电机零序电流开环容错控制策略
13
作者 李琪琦 郑再平 +2 位作者 李旭阳 杨斌 王开春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91,共6页
针对采用陶瓷轴承的五相开绕组永磁容错电机,开展一相开路故障下的容错控制策略研究。首先建立电机的数学模型。然后在没有相电流和为零的约束下推导容错电流指令,实现故障前后转矩脉动一致。进而提出了一种零序空间开环容错控制策略。... 针对采用陶瓷轴承的五相开绕组永磁容错电机,开展一相开路故障下的容错控制策略研究。首先建立电机的数学模型。然后在没有相电流和为零的约束下推导容错电流指令,实现故障前后转矩脉动一致。进而提出了一种零序空间开环容错控制策略。该容错控制策略中,降阶解耦矩阵不会随故障相位置不同而改变。接着分析相电流幅值随三次谐波电流注入率增加的变化规律,确定使得相电流幅值最小的注入率。最终通过仿真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零序空间开环容错控制策略可以在一相开路故障下得到与无故障情况下相同的转矩脉动,验证了所提出的容错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此外,在相同转矩下以0.249为注入率注入三次谐波电流,可以将一相开路故障下的相电流峰值降低1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相开绕组永磁容错电机 容错控制 降阶解耦矩阵 零序空间开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阻式大扭矩动态六轴力传感器设计
14
作者 赵友 赵玉龙 《遥测遥控》 2023年第3期78-85,共8页
六轴力传感器在智能制造、精密装配、运动医疗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以大量程六轴力传感器为研究目标,针对六轴力解耦测量和交叉干扰抑制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压阻式大扭矩动态六轴力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在传感器结构设计中,采... 六轴力传感器在智能制造、精密装配、运动医疗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以大量程六轴力传感器为研究目标,针对六轴力解耦测量和交叉干扰抑制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压阻式大扭矩动态六轴力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在传感器结构设计中,采用4个直梁式三轴力传感器组合的方式进行载荷分摊,满足大力值和大扭矩的测量需求;在三轴力传感器设计中,利用弹性体应力对称性分布的特点和惠斯通电桥平衡原理,布置传感器敏感电阻并组合成测量电桥,实现三轴力的解耦测量;根据六轴力传感器在三轴力和三轴力矩作用下的应力变化规律,采用矩阵解耦的方式实现六轴力解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轴力传感器 解耦测量 交叉干扰 矩阵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PID参数的风力除尘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仲宇 戴石良 谢钟翔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3期54-59,62,共7页
对卷接机组集中工艺风力除尘系统控制需求及工艺特点进行了研究,针对风力系统中压力和流量之间存在非线性与强耦合性的特点,以及控制系统中传统自动化科学技术(proportional plus integral plus derivative controller,PID)控制和现有... 对卷接机组集中工艺风力除尘系统控制需求及工艺特点进行了研究,针对风力系统中压力和流量之间存在非线性与强耦合性的特点,以及控制系统中传统自动化科学技术(proportional plus integral plus derivative controller,PID)控制和现有的模糊PID控制自适应和鲁棒性较差、系统稳定性能不理想的问题,文中提出对角矩阵解耦方法将压力和流量进行解耦,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参数的PID控制器对两者进行独立控制。通过仿真软件和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程序对算法进行实现。位置阶跃响应实验粒子寻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阶跃响应上升时间、最大超调量和响应速度上均有很好的优化效果,即时控制调整变频器频率以及阀门开度,使主风管压力波动在0.5%~1%内,流量波动控制在0.4%~0.8%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除尘 卷接机组 对角矩阵解耦 PID控制器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