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基因克隆、表达、纯化与活性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马雁冰 李擎 +4 位作者 谢天宏 李鸿钧 冮宏映 戴长柏 孙茂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61-765,共5页
从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中抽提总RNA ,经RT PCR扩增获得编码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 2 (keratinocytegrowthfactor 2 ,KGF 2 )的cDNA .克隆于硫氧环蛋白表达载体pThioHisA ,序列分析表明与文献报道一致 .经IPTG诱导 ,在大肠杆菌BL2 1中实... 从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中抽提总RNA ,经RT PCR扩增获得编码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 2 (keratinocytegrowthfactor 2 ,KGF 2 )的cDNA .克隆于硫氧环蛋白表达载体pThioHisA ,序列分析表明与文献报道一致 .经IPTG诱导 ,在大肠杆菌BL2 1中实现高效表达 ,表达量可达菌体总蛋白 10 %~15 % .菌体超声破碎 ,上清经CM SepharoseFF阳离子交换 ,Heparin Sepharose亲和层析 ,Superdex 75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得到重组人KGF 2 ,纯度高于 95 % .生物活性分析表明 ,它能够促进成纤维细胞NIH 3T3的增殖 ,诱导鸡胚背根神经结神经轴突的生长 ,促进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 .研究结果表明 ,获得了 95 %纯度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KGF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基因克隆 表达 纯化 活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对实验秃毛大鼠的毛发再生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泽 黄鹏煌 +3 位作者 赵海洋 李海燕 田海山 李校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41-1746,共6页
目的建立实验秃毛大鼠模型,研究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recombinant human 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2,rhKGF-2)对实验秃毛大鼠的毛发再生作用。方法对大鼠背部以脱毛膏拔毛,随机分为7个组,即正常对照组、5%米诺地尔组、aFGF组、r... 目的建立实验秃毛大鼠模型,研究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recombinant human 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2,rhKGF-2)对实验秃毛大鼠的毛发再生作用。方法对大鼠背部以脱毛膏拔毛,随机分为7个组,即正常对照组、5%米诺地尔组、aFGF组、rhKGF2高、中、低剂量组、0.9%生理盐水组。造模次日皮肤涂抹给药,以给药第1、5、9、14天为观察时间点,记录实验大鼠的体重、实验区毛长、实验区毛发生长状况。于第14天处死实验大鼠,取实验区皮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体重方面:在第1、5、9、14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毛长方面:与0.9%生理盐水组相比,在第5、9天,rhKGF2高、中剂量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在第14天,高、中、低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P<0.05);毛重方面:在第14天,与0.9%生理盐水组相比,各组(正常对照组除外)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理检查结果显示:rhKGF2具有促进实验秃毛大鼠毛囊新生与成熟的作用。结论 rh-KGF2具有促进实验秃毛大鼠毛发再生的作用。rhKGF2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秃毛大鼠 毛发再生作用 毛囊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对兔碱烧伤模型角膜上皮损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晓杰 周鑫 +6 位作者 田海山 马吉胜 焦悦 张睿 蔡敏倩 钱焕文 李校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5-628,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外用旋滴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GF-2)对兔碱烧伤模型角膜上皮损伤的治疗作用,为角膜上皮损伤的早期治疗探索新方法。方法:制备兔角膜碱烧伤模型,6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碱烧伤对照组和KGF-2组(25mg·mL-1)(n=30);... 目的:研究外用旋滴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GF-2)对兔碱烧伤模型角膜上皮损伤的治疗作用,为角膜上皮损伤的早期治疗探索新方法。方法:制备兔角膜碱烧伤模型,6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碱烧伤对照组和KGF-2组(25mg·mL-1)(n=30);各组日本大耳白兔于造模后以50μL药物滴眼,每日3次。7和14d裂隙灯观察角膜烧伤面积以及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MTT法检测角膜上皮细胞活性,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碱烧伤后7和14d,KGF-2组角膜烧伤面积小于碱烧伤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碱烧伤对照组7d角膜新生血管发生率为17.50%,KGF-2组为7.32%;碱烧伤对照组14d角膜新生血管发生率为41.67%,KGF-2组为32.50%。MTT检测结果显示:碱烧伤后7和14d,KGF-2组492nm吸光度与碱烧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碱烧伤后7和14d,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对照组角膜基质水肿,板层纤维排列松散、紊乱,炎症反应反复出现,角膜上皮层变薄,部分脱落,角膜内皮层内侧有大量成纤维细胞增生;KGF-2组碱烧伤后7d,角膜上皮细胞生长良好,基质轻度增厚,无明显的炎症反应;碱烧伤后14d,未出现炎症复发,角膜上皮细胞生长良好,排列整齐,角膜基质仅有轻度增厚。结论:外用旋滴25mg·mL-1KGF-2可加速角膜上皮损伤的恢复,减轻角膜烧伤的各种炎症反应症状;减轻角膜基质水肿和纤维化,同时KGF-2亦表现出显著的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KGF-2有可能成为另一个对角膜上皮损伤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的生长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角膜 上皮 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1/2信号通路在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诱导角膜基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高丽昌 李婷婷 +4 位作者 李富勇 唐禄 李海燕 王晓杰 李校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05-1408,共4页
目的观察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factor-2,KGF-2)对角膜基质细胞的增殖作用及ERK1/2信号在角膜基质细胞增殖中的调控作用,探讨KGF-2对角膜基质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角膜基质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 目的观察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factor-2,KGF-2)对角膜基质细胞的增殖作用及ERK1/2信号在角膜基质细胞增殖中的调控作用,探讨KGF-2对角膜基质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角膜基质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ERK1/2表达水平。结果 KGF-2在1~100 mg·L-1对角膜基质细胞有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100 mg·L-1 KGF-2处理角膜基质细胞,5、15、30 min后ERK1/2磷酸化表达水平明显升高,60、90、120、180 min后ERK1/2磷酸化表达水平逐渐减弱;20μmol.L-1 ERK1/2抑制剂PD98059可抑制KGF-2对角膜基质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结论 KGF-2激活ERK1/2信号通路,提高细胞增殖率,可被抑制剂PD98059阻断;ERK1/2信号通路调控角膜基质细胞的增殖,在角膜基质细胞损伤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ERK1/2 PERK1/2 信号通路 角膜基质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糖诱导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田海山 唐禄 +5 位作者 王晓杰 王会岩 刘笑菊 冯秀萍 王一 李校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2-266,共5页
目的:研究用乳糖替代IPTG作为诱导剂进行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GF-2)基因重组蛋白的表达,探讨工程化生产的可能性。方法:分别比较乳糖诱导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时间及诱导温度对重组表达产物的影响,并以IPTG诱导作为对照,确定较为优化的... 目的:研究用乳糖替代IPTG作为诱导剂进行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GF-2)基因重组蛋白的表达,探讨工程化生产的可能性。方法:分别比较乳糖诱导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时间及诱导温度对重组表达产物的影响,并以IPTG诱导作为对照,确定较为优化的乳糖诱导条件。结果:对于重组目的产物,乳糖作为诱导剂也可以起到良好效果,以乳糖为诱导剂的A600值较IPTG高,诱导产物的表达量与IPTG诱导产物相当。以终浓度为10g.L-1乳糖在33℃下诱导6h,可以达到良好的诱导效果,并且具有较好的可溶性和促细胞生长活性。结论:乳糖可替代IPTG诱导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并取得良好效果,为工程化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乳糖诱导 IPT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田海山 唐禄 +3 位作者 王晓杰 王艳芳 官丽莉 李校堃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50-1156,共7页
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法获得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hKGF-2)cDNA,并通过PCR方法扩增,再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c连接后转化至BL21(DE3)宿主细胞中获得表达菌株.通过流加补料方式和发酵条件的控制,进行高密度培养,并通过I... 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法获得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hKGF-2)cDNA,并通过PCR方法扩增,再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c连接后转化至BL21(DE3)宿主细胞中获得表达菌株.通过流加补料方式和发酵条件的控制,进行高密度培养,并通过IPTG诱导获得可溶性表达的目的产物.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0.0%以上;经阳离子交换层析、肝素亲和层析两步柱层析方法获得的rhKGF-2纯度高于99.0%.建立了利用转受体FGFR2-Ⅲb的BaF3细胞株进行rhKGF-2促增殖作用的活性测定方法,活性测定结果呈典型的S型曲线,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rhKGF.2) 高密度培养 柱层析 转受体FGFR2-Ⅲb BaF3细胞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对大鼠皮肤烫伤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袁海虹 周薇 +4 位作者 荣征星 廖镇江 张勤 乔亮 陈红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39-644,共6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rh-KGF-2)对大鼠皮肤烫伤愈合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每天局部给药1次,连续15d,每4d测量伤口面积并计算愈合率,d16观察新生上皮面积、厚度和上皮细胞迁移距离。体... 目的:研究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rh-KGF-2)对大鼠皮肤烫伤愈合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每天局部给药1次,连续15d,每4d测量伤口面积并计算愈合率,d16观察新生上皮面积、厚度和上皮细胞迁移距离。体外培养HaCaT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rhKGF-2对HaCaT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rhKGF-2对HaCaT细胞移行的影响。结果:rh-KGF-2对大鼠皮肤深Ⅱ度烫伤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使新生上皮面积、平均厚度和上皮细胞移行距离等明显增加。rhKGF-2可刺激HaCaT细胞增殖,集落形成率增加(P<0.05),且细胞呈明显的增殖形态,形成的集落较大,集落内细胞多呈星状,胞内染色质丰富;rhKGF-2能显著促进创伤周围细胞向创面中央移行(P<0.01)。结论:rhKGF-2能明显加快大鼠烫伤创面愈合,可能作用机理为通过促进表皮细胞增殖和移行,加速创面皮肤再上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烫伤 HACAT细胞 增殖 移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基因红花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晶 王兰 +8 位作者 黄建 陈玉斌 郭咏昕 易善勇 官丽莉 杜林娜 李海燕 李校堃 姜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0-216,共7页
【目的】构建转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基因(KGF2)红花,为KGF2药用蛋白的生产奠定了基础。【方法】利用融合PCR方法扩增人源KGF2基因与拟南芥油体蛋白Oleosin基因的融合基因,将融合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OP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OP-OL-KGF2,采用... 【目的】构建转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基因(KGF2)红花,为KGF2药用蛋白的生产奠定了基础。【方法】利用融合PCR方法扩增人源KGF2基因与拟南芥油体蛋白Oleosin基因的融合基因,将融合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OP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OP-OL-KGF2,采用冻融法将质粒pOP-OL-KGF2转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红花,采用PCR检测筛选转基因红花阳性植株,SDS-PAGE检测Oleosin-KGF2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植物特异表达载体pOP-OL-KGF2,转染后共获得了12株转基因红花植株,其中2株鉴定为阳性,阳性率为17%,对转化植株进行DNA水平检测和蛋白水平检测,可知KGF2基因已经整合进红花基因组中,且有所表达。【结论】成功获得转KGF2基因的红花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红花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与核糖体蛋白L22相互作用的发现及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验证
9
作者 白秉学 徐东刚 +3 位作者 王金凤 彭善云 邹民吉 范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36-940,共5页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从人胎肝cDNA文库中钓取KGF 2cDNA ,构建诱饵蛋白载体 pAS2 1 KGF 2并对其自身转录激活活性进行鉴定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胎肝cDNA文库 ,挑选双阳性克隆 .DNA序列分析和同源检索显示 ,所获侯选蛋白为人核糖体...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从人胎肝cDNA文库中钓取KGF 2cDNA ,构建诱饵蛋白载体 pAS2 1 KGF 2并对其自身转录激活活性进行鉴定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胎肝cDNA文库 ,挑选双阳性克隆 .DNA序列分析和同源检索显示 ,所获侯选蛋白为人核糖体蛋白L2 2 (RPL2 2 ) .将KGF 2和侯选蛋白分别克隆至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的BD、AD质粒中 ,共同转染COS 7细胞 ,通过CAT分析验证了KGF 2和侯选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阐明KGF 2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有益线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相互作用蛋白 酵母双杂交 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 核糖体蛋白1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和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盈瑜 刘红春 +1 位作者 宋元林 冯娜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1,共9页
目的探究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 2,KGF-2)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和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36只C57BL/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SS模型组... 目的探究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 2,KGF-2)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和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36只C57BL/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SS模型组、中剂量KGF-2(5mg/kg)组和高剂量KGF-2(10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小鼠饮用水中均添加3.5%DSS,KGF-2组同时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KGF-2。检测小鼠体重、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长度缩短、结肠组织病理评分评价KGF-2对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血清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dextran,FITC-D)肠道渗透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ZO-1和occludin蛋白的表达,ELISA分析结肠组织匀浆的TNF-α、IL-6、IL-10、TGF-1β、IFN-γ、IL-1β浓度,以探讨KGF-2对肠道屏障功能保护作用机制。结果与DSS模型组相比,高剂量KGF-2组结肠DAI显著下降(P=0.021 1),体重减轻明显改善(P=0.017 6),HE评分显著降低(12.17±1.222vs.7.000±0.632 5,P=0.001 1),FITC-D渗透率显著降低(168.5±27.01 vs.14.62±1.812,P=0.004 7),结肠较长(4.956±0.2583 vs.6.289±0.2157,P=0.001 1);ZO-1(0.158 6±0.010 51 vs.0.387 9±0.028 64,P<0.000 1)和occludin(0.300 5±0.026 56 vs.0.445 0±0.056 62,P=0.043 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肠道组织TNF-α表达显著降低(68.93±3.379 vs.40.41±1.576,P<0.000 1),而IL-10(304.0±21.47 vs.521.2±49.40,P=0.002 4)和IL-6(3755±309.8 vs.5 640±418.0,P=0.004 7)的表达显著升高,疗效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KGF-2能够减轻DSS导致的肠道黏膜损伤,修复肠道黏膜屏障。KGF-2对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加ZO-1和occludin等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抑制TNF-α及促进IL-6和IL-10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炎症性肠病 黏膜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1
作者 杨阳 张文华 王万祥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3-712,共10页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探究3种标志物对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9月于内蒙古医...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探究3种标志物对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9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胆囊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癌的55例患者术后标本及临床资料。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ER-2、VEGF-A、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3种标志物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使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并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结果55例患者的癌组织中HER-2高表达15例(27.2%)、VEGF-A高表达23例(41.8%)、PD-L1高表达18例(32.7%),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HER-2表达组在肿瘤位置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VEGF-A表达组在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度、肿瘤位置、N分期、周围器官侵犯、脉管侵犯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PD-L1表达组在周围器官侵犯、脉管侵犯、疾病分期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A19-9水平、HER-2表达为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术前CA19-9水平、肿瘤最大直径、N分期、VEGF-A、PD-L1表达为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HER-2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相比于HER-2低表达患者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HER-2、VEGF-A、PD-L1对于胆囊癌患者的临床意义重大,是潜在的靶向治疗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人RPE细胞分泌TGF-β2、MMP-2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晁荣荣 郑柳 +1 位作者 范晶 丁芝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2-517,共6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ARPE-19细胞分别按不同浓度IGF-1和不同浓度LY294002培养6 h、12 h、24 h、48 h...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ARPE-19细胞分别按不同浓度IGF-1和不同浓度LY294002培养6 h、12 h、24 h、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IGF-1、LY294002的最佳作用浓度与时间。细胞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2浓度。将ARPE-19细胞分为对照组、IGF-1组(80μg·L^(-1) IGF-1)、IGF-1+LY294002组(80μg·L^(-1) IGF-1+30 mmol·L^(-1) LY294002)、LY294002组(30 mmol·L^(-1) LY294002),使用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培养,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GF-β2、MMP-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0μg·L^(-1) IGF-1比较,80μg·L^(-1) IGF-1的细胞活力24 h变化显著(P<0.05),故确定其为IGF-1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与0 mmol·L^(-1) LY294002比较,24 h的30 mmol·L^(-1) LY294002接近半数抑制浓度,故确定其为LY294002最佳作用时间和浓度。细胞划痕法检测结果显示,0μg·L^(-1) IGF-1组、40μg·L^(-1) IGF-1组、80μg·L^(-1) IGF-1组细胞迁移率整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0μg·L^(-1) IGF-1组、40μg·L^(-1) IGF-1组、80μg·L^(-1) IGF-1组细胞上清液中TGF-β2浓度整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IGF-1、LY294002培养24 h,与对照组比较,IGF-1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而LY294002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与IGF-1组比较,IGF-1+LY294002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结论IGF-1能促进ARPE-19细胞增殖、迁移;IGF-1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ARPE-19细胞中TGF-β2、MMP-2的表达,参与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2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转化生长因子-β_(2)(TGF-β_(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13
作者 张昀昀 郑柳 +2 位作者 王舒 杨彬彬 丁芝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2-696,共5页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转化生长因子-β_(2)(TGF-β_(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永生化人LEC(HLEB-3细胞)作为细胞来源;将细胞融合度80%的人LEC置于含10 mg·L^(-1)TGF-β_(2)的DMEM低...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转化生长因子-β_(2)(TGF-β_(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永生化人LEC(HLEB-3细胞)作为细胞来源;将细胞融合度80%的人LEC置于含10 mg·L^(-1)TGF-β_(2)的DMEM低糖培养基中培养24 h作为对照组,经TGF-β_(2)处理再加入不同浓度二甲双胍进一步作用后的细胞作为实验组。处理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毒性,计算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辅助激活因子Yes相关蛋白1(YAP1)、大肿瘤抑制因子1(LATS1)、波型蛋白(Vimentin)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YAP1、LATS1、哺乳动物STE20样激酶1(MST1)、Vimentin、E-钙黏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二甲双胍细胞毒性检测结果显示,当二甲双胍浓度大于15.0 mmol·L^(-1)时,人LEC的存活率明显降低,表明二甲双胍浓度对LEC存活影响较大,因此选择15.0 mmol·L^(-1)进行后续实验。二甲双胍对TGF-β_(2)诱导的人LEC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均为P<0.001)。15.0 mmol·L^(-1)二甲双胍作用于人LEC 24 h后细胞中YAP1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LATS1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15.0 mmol·L^(-1)二甲双胍作用于人LEC 24 h后细胞中YAP1和Vimentin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LATS1、MST1、E-钙黏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二甲双胍在体外能够对TGF-β_(2)诱导的人LEC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可下调YAP1和Vimentin mRNA的表达,上调LATS1、MST1、E-钙黏蛋白mRNA的表达;该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Hippo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转化生长因子-β_(2)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物理和化学因素对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鑫 王晓杰 +5 位作者 田海山 唐禄 焦悦 朱家楠 王莘 李校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8-522,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rhKGF-2)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稳定性,阐明温度、pH值、缓冲溶液及反复冻融因素对rhKGF-2稳定性的影响作用。方法:rhKGF-2在不同温度(-20℃、4℃、25℃、40℃)、pH值(pH4~9)、缓冲溶液(柠檬酸钠-柠檬... 目的:研究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rhKGF-2)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稳定性,阐明温度、pH值、缓冲溶液及反复冻融因素对rhKGF-2稳定性的影响作用。方法:rhKGF-2在不同温度(-20℃、4℃、25℃、40℃)、pH值(pH4~9)、缓冲溶液(柠檬酸钠-柠檬酸缓冲液、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吉斐氏缓冲溶液)及反复冻融条件下分别保存,采用RP-HPLC法检测rhKGF-2纯度,同时观察外观性状。结果:-20℃、4℃分别保存时,rhKGF-2的各项性质在观察期内都无明显变化;25℃时,rhKGF-2存放28d纯度较0h(100.00%)下降至(68.20±0.14)%;40℃时,rhKGF-2存放9h纯度较0h(100.00%)下降至(4.80±0.39)%。rhKGF-2(pH6.0)在25℃条件下保存90d纯度较0h(100.00%)下降至(79.20±0.12)%,与对照组(0h)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H值为4.0、9.0的rhKGF-2液体在25℃条件下分别保存120h纯度较0h(100.00%)下降至(15.60±0.30)%和(67.30±0.10)%,与对照组(0h)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rhKGF-2在柠檬酸缓冲液中25℃条件下保存60d纯度较0h(100.00%)下降至(79.20±0.15)%,与对照组(0h)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rhKGF-2原液反复冻融后其纯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hKGF-2在低温和pH6.0~7.0中性条件下稳定。高温、偏酸性和偏碱性条件下均不利于rhKGF-2稳定。柠檬酸缓冲液有利于rhKGF-2稳定。反复冻融对rhKGF-2稳定性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纯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金凤 徐东刚 王嘉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18-918,共1页
关键词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受体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对辽宁绒山羊血清KGF-2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亚波 朱延旭 +5 位作者 冀红芹 贾富勃 王春艳 吉尚雷 全治国 刘媛缘 《现代畜牧兽医》 2022年第6期11-17,共7页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处理方式给药后羊血清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KGF-2)的浓度变化趋势,为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rhKGF-2)调控羊绒生长筛选合适的处理方法和剂量提供参考。试验选择24只5~7月龄、体重为(25.76±1.94) kg的辽宁绒山羊...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处理方式给药后羊血清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KGF-2)的浓度变化趋势,为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rhKGF-2)调控羊绒生长筛选合适的处理方法和剂量提供参考。试验选择24只5~7月龄、体重为(25.76±1.94) kg的辽宁绒山羊,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以皮下注射方式,试验1组注射rhKGF-2胶原蛋白溶液,试验2组注射rhKGF-2温敏感凝胶溶液,试验3组注射rhKGF-2生理盐水溶液,试验4组为对照组,不做rhKGF-2处理。共设3个试验周期,每个周期18 d;依次设置低、中、高(10、20、30μg/kg)等3个剂量,每个周期开始时一次性注射18 d用量;研究不同给药方式和剂量对注射后血清KGF-2浓度变化的影响,探讨适宜的给药方式和剂量。结果显示:以胶原蛋白溶液和温敏感凝胶溶液形式皮下注射rhKGF-2后,血清KGF-2浓度先增加后降低,呈近似抛物线形式变化;以生理盐水溶液形式给药后,血清KGF-2浓度迅速升高达到峰值后断崖式直线下降。随着处理剂量增加,3个试验组血清KGF-2浓度峰值出现的时间均向后延迟,KGF-2高浓度维持时间延长;在30μg/kg的剂量时,试验1组的上述两个时间参数为90和426 h,试验2组为138和426 h,试验3组为42和138 h。对于同一种处理方式,剂量增加可使血清KGF-2浓度绝对值增加。研究表明,通过外源供给方式给绒山羊补充KGF-2,增加供给剂量能够提高血清KGF-2绝对浓度、延迟峰值出现时间、延长高浓度维持时间;以胶原蛋白溶液和温敏感凝胶的方式补充KGF-2效果相近,但考虑到可操作性,以前者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辽宁绒山羊 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对细胞生长、移行及创伤愈合的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霞 胡炜 +4 位作者 魏万贵 沈雁 陈燕 杨胜利 龚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54-862,共9页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GF-2)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超家族的一员,由间质细胞合成并分泌,能特异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分化与迁移,对脊椎动物多种组织和器官的发育起重要调控作用.通过PCR从人的肾组织cDNA文库中克隆分离获得了KGF-2的cDNA,表...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GF-2)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超家族的一员,由间质细胞合成并分泌,能特异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分化与迁移,对脊椎动物多种组织和器官的发育起重要调控作用.通过PCR从人的肾组织cDNA文库中克隆分离获得了KGF-2的cDNA,表明该因子在成人肾中有表达.采用大肠杆菌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用于生物学功能研究的结果显示:KGF-2在体外不仅能够促进角质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而且对其凋亡具有抑制作用,还对细胞的移行具有影响.在动物实验中,KGF-2能促进皮肤切除产生的伤口愈合,提示该蛋白质可以作为创伤治疗或辅助用药的候选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细胞生长 细胞凋亡 细胞移行 伤口愈合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异位和原位成骨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磊 章燕 +2 位作者 游素兰 谭鸾君 黄远亮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0-424,共5页
目的通过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体外增殖和分化、异位成骨和原位成骨实验来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成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含BMP-2、bFGF和BMP-2+bFGF的培养液体外培养Beagle犬的BMSCs,通... 目的通过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体外增殖和分化、异位成骨和原位成骨实验来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成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含BMP-2、bFGF和BMP-2+bFGF的培养液体外培养Beagle犬的BMSCs,通过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水平,通过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观察细胞的分化情况。将BMSCs与多孔磷酸钙(CPC)分别在含BMP-2、bFGF和BMP-2+bFGF的培养液中复合培养,制成复合材料,一部分植入裸鼠皮下,观察异位成骨情况,另一部分植入Beagle犬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经过荧光标记观察原位成骨情况。结果含有BMP-2+bFGF的培养液促进BMSCs增殖和分化的能力最强。异位成骨情况:BMP-2+bFGF组的成骨量较其他组明显增加,其新骨形成百分比为48.79%±11.31%,高于单一BMP-2组(30.71%±10.85%)和bFGF组(27.33%±9.67%)以及对照组(10.65%±6.05%)。原位成骨术后12周,BMP-2+bFGF组的矿化沉积率高于其他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促进成骨方面,BMP-2和bFGF共同作用优于单一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功能分子白介素-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生长因子促进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抑制环境中的活化效应 被引量:7
19
作者 温茜 熊文景 +2 位作者 刘苏东 周超颖 马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39-1244,共6页
目的将本室构建与制备的双功能分子白介素-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生长因子(IL2-GMCSF)蛋白作用于肿瘤条件培养基(TCM)环境中的树突状细胞系(DC),检测其对DC细胞的活化,探讨其用于活化DC、进行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制备小鼠黑色... 目的将本室构建与制备的双功能分子白介素-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生长因子(IL2-GMCSF)蛋白作用于肿瘤条件培养基(TCM)环境中的树突状细胞系(DC),检测其对DC细胞的活化,探讨其用于活化DC、进行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制备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系的TCM,用以培养DC2.4细胞,同时分别添加IL2-GMCSF、GM-CSF、IL-2、或IL-2与GMCSF组合使用。24 h后,检测DC2.4细胞的吞噬与增殖活性、细胞成熟表型、细胞因子分泌与信号通路活化。结果 DC2.4细胞具有未成熟DC的特征,在TCM培养条件下吞噬能力增强、但增殖活性显著受抑,TCM对DC成熟表型表面标志的表达有一定促进作用,并促进单核与DC来源的趋化因子(MDC),但抑制DC的IL-12分泌。与之相反,IL2-GMCSF主要借助其GM-CSF活性,促进DC2.4细胞的吞噬与增殖活性,并促进DC进一步成熟,且高表达IL-12与MDC。与GM-CSF相比,IL2-GMCSF可诱导更高的炎性NF-κB通路活化水平,而抑制调节性STAT3通路的活化。结论与GM-CSF单独作用相比,IL2-GMCSF可更好地促进肿瘤免疫抑制环境中的DC活化,有望成为有效的临床抗肿瘤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功能分子 白介素-2 细胞-巨噬细胞集落生长因子 树突状细胞 肿瘤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2对实验性近视眼后极部巩膜成纤维细胞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博宇 王超英 +5 位作者 马景学 陈维毅 郝岚 刘迎庆 仝春梅 王彩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6-301,共6页
背景以往对近视眼巩膜力学特性变化的研究局限于其巩膜整体和条带的力学特性变化方面,目前对近视眼细胞水平力学特性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目的明确TGF-β2对豚鼠镜片诱导型近视眼后极部巩膜成纤维细胞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2周龄豚鼠12... 背景以往对近视眼巩膜力学特性变化的研究局限于其巩膜整体和条带的力学特性变化方面,目前对近视眼细胞水平力学特性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目的明确TGF-β2对豚鼠镜片诱导型近视眼后极部巩膜成纤维细胞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2周龄豚鼠12只,随机选取一侧眼用镜片诱导方法制备近视动物模型,对侧眼为对照。造模30d后,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豚鼠后极部巩膜成纤维细胞并传2代,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以兔抗鼠波形蛋白、结蛋白、角蛋白、S-100抗体进行细胞鉴定。将不同质量浓度的TGF-β2(分别为0、1、10、100mg/L)加入无血清DMEM中作用24h,利用细胞微管吸吮的方法测定各组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力学特性。结果模型眼0mg/LTGF—p:组与对照眼0mg/LTGF—p:组比较,模型眼的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平衡杨氏模量、黏弹性参数明显升高,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眼与对照眼在TGF-β2作用下,0mg/L组与1mg/L组、10mg/组比较,细胞的平衡杨氏模量、黏弹性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眼和对照眼培养细胞的平衡杨氏模量、黏弹性参数与TGF-β2的质量浓度均呈正相关(r=0.743、r=0.533;r=0.654、r=0.576),模型眼和对照眼中的0mg/L组与100mg/L组比较细胞的平衡杨氏模量、黏弹性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眼1mg/L组、10mg/L组与对照眼1mg/L组、10mg/L组比较,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平衡杨氏模量、黏弹性参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眼组100mg/LTGF-β2与对照眼的100mg/LTGF-β2组比较,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平衡杨氏模量、黏弹性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TGF—B,质量浓度的增加,近视眼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平衡杨氏模量、黏弹性参数值明显升高,1mg/L和10mg/LTGF-β2可以降低正常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平衡杨氏模量及黏弹性参数,导致细胞力学特性的更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转化生长因子-Β2 巩膜 成纤维细胞 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