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MILE术后患者早期角膜生物力学变化与角膜体积变化、角膜高阶像差变化之间的关系
1
作者 刘志慧 陆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1,57,共5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患者早期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分析角膜生物力学变化与角膜体积变化、角膜高阶像差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8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视光学中心拟行SMILE的近视及近视...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患者早期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分析角膜生物力学变化与角膜体积变化、角膜高阶像差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8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视光学中心拟行SMILE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72例(72眼)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的右眼作为观测眼。术前和术后3个月分别应用新一代Corvis ST测量患者角膜生物力学新型参数[非接触生物力学校正眼压(bIOP)、2 mm处变形幅度的比值(DA ratio)、综合半径(IR)、最薄点厚度/厚度变化率(ARTh;用来评估角膜的形态和质量)、第一次压平时角膜硬度参数(SP-A1)、Corvis生物力学指数(CBI)和应力和应变参数(SSI)];应用Pentacam测量患者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包括:角膜体积(CV_(3 mm)、CV_(5 mm)、CV_(7 mm)和CV_(10 mm));全角膜、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总均方根[RMS(Cornea、CF、CB)];全角膜、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高阶像差均方根[RMS HOA(Cornea、CF、CB)]。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各项参数的变化;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SMILE术后角膜生物力学新型参数变化量与角膜体积变化量、角膜高阶像差参数变化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角膜bIOP、ARTh、SP-A1和SSI较术前明显下降;DA^(ratio)、IR和CBI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患者角膜CV_(3 mm)、CV_(5 mm)、CV_(7 mm)和CV_(10 mm)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体积变化量从小到大依次为CV_(3 mm)、CV_(5 mm)、CV_(7 mm)、CV_(10 mm),越往周边减少量增加。术后3个月,患者RMS(Cornea、CF、CB)、RMS HOA(Cornea、CF、CB)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相对于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角膜后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相对稳定。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RTh与△CV_(3 mm)、△CV_(5 mm)均呈正相关,与△CV_(10 mm)呈负相关(均为P<0.05);△bIOP与△CV_(3 mm)、△CV_(5 mm)、△RMS HOA(CF)、△RMS HOA(Cornea)均呈负相关,与△CV_(10 mm)呈正相关(均为P<0.05);△IR与△CV_(10 mm)呈负相关(P<0.05);△SP-A1与△CV_(10 mm)呈正相关(P<0.05);△CBI与△CV_(3 mm)、△CV_(5 mm)均呈负相关,与△CV_(10 mm)、△RMS(CF)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结论SMILE术后患者早期角膜生物力学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角膜生物力学变化与不同区域角膜体积变化、角膜高阶像差参数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生物力学参数 角膜体积 角膜高阶像差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行SMILE术后的有效光学区及角膜高阶像差比较
2
作者 潘雪珂 陆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157-1161,共5页
目的:比较低、中、高度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的有效光学区和角膜高阶像差。方法:收集2019-02/2021-02在我院行SMILE手术的患者134例,均取右眼入组,按等效球镜度(SE)分为低度近视组SE>-3.00 D,中度近视组-... 目的:比较低、中、高度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的有效光学区和角膜高阶像差。方法:收集2019-02/2021-02在我院行SMILE手术的患者134例,均取右眼入组,按等效球镜度(SE)分为低度近视组SE>-3.00 D,中度近视组-6.00 D<SE≤-3.00 D,高度近视组SE≤-6.00 D三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 mo行Pentacam检查,分析各组内手术前后角膜总高阶像差(tHOA)、球差、彗差有无差异,及术后三组间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及有效光学区大小(EOZ)有无差异。结果:SMILE术后1 mo,三组术后有效光学区均小于预设光学区,随着屈光度数增加,有效光学区越小(P<0.05);术后1 mo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均高于术前,除低近视度组球差术前与术后1 mo无差异(P>0.05),其余组别均有差异(P<0.05);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和彗差随着屈光度数增加而增加,三组角膜总高阶像差和球差有差异(均P<0.05),高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低度近视组彗差结果均有差异(P<0.05),中度近视组与低度近视组彗差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随着手术矫正的屈光度数增加,术后有效光学区减少越多,角膜高阶像差增加越明显;SMILE术后1 mo角膜高阶像差较术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 有效光学区 角膜阶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眼角膜高阶像差和屈光度及角膜曲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阳雪 龙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通过测量近视眼角膜高阶像差,探讨其与屈光度和角膜曲率等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单纯近视患者63例126眼,行眼科常规检查、角膜地形图及角膜波前像差检查。统一选取右眼,按等效球镜度分为中低度近视组(<-6.00D)和高度近视组(≥... 目的:通过测量近视眼角膜高阶像差,探讨其与屈光度和角膜曲率等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单纯近视患者63例126眼,行眼科常规检查、角膜地形图及角膜波前像差检查。统一选取右眼,按等效球镜度分为中低度近视组(<-6.00D)和高度近视组(≥-6.00D),比较两组患者的第三、四、五阶主要角膜高阶像差并分析其与屈光度、角膜曲率、眼内压、中央角膜厚度和年龄的相关性。用Kolmogorov-Smirnov Test进行数据的正态性分布检验,两样本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连续变量间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中低度近视和高度近视组间四叶草像差(Z44)有统计学差异(t=2.51,P=0.02);高度近视组眼内压与次级水平三叶草(Z5-3)呈显著负相关(r=-0.52,P=0.01),中央角膜厚度与四叶草像差(Z4-4)呈显著正相关(r=0.43,P=0.03);中低度近视组角膜高阶像差参数与屈光度参数间无相关性(P>0.05),高度近视组等效球镜度和球镜度与总彗差(TCA)呈负性相关(r=-0.57,P=0.002;r=-0.55,P=0.003);中低度近视组及高度近视组的平均角膜屈光力、陡峭角膜屈光力及平坦角膜屈光力与初级球差(Z40)均有显著正性相关(中低度组:r=0.40,P=0.02;r=0.39,P=0.02;r=0.40,P=0.02;高度组:r=0.55,P=0.03;r=0.51,P=0.01;r=0.57,P=0.01),高度近视组次级倾斜三叶草(Z53)与陡峭角膜屈光力呈显著负相关(r=-0.4,P=0.04)。结论:近视眼角膜高阶像差的某些组成成分受屈光度和角膜曲率的影响,其中角膜球差受角膜曲率影响,呈显著正性相关,高度近视患者总彗差受球镜度和等效球镜度的影响,呈显著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高阶像差 近视 屈光度 角膜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切削比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后早期角膜高阶像差的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曾丽娟 左慧懿 +1 位作者 韦琦 谭少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74-67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切削比的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术后早期角膜高阶像差(higher-order aberrations,HOAs)的变化,探讨切削比对角膜HOAs的影响。方法选自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共58例... 目的观察不同切削比的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术后早期角膜高阶像差(higher-order aberrations,HOAs)的变化,探讨切削比对角膜HOAs的影响。方法选自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共58例(114眼)患者,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位医师完成SMILE手术,按切削比(角膜切削深度/术前角膜厚度)将病例分为A组(切削比≤0.16)、B组(切削比>0.16~0.21)和C组(切削比>0.21),记录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时测量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角膜HOAs等。结果术前及术后1 d、1周及1个月的UCVA、BCVA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术后1 d球差、总HOAs分别为(0.27±0.10)μm、(1.71±2.04)μm,B组分别为(0.32±0.18)μm、(2.43±2.06)μm,C组分别为(0.37±0.18)μm、(3.90±2.28)μm,A组的球差、总HOAs均明显低于C组(均为P<0.05),B组的总HOAs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术后1周球差、总HOAs分别为:(0.27±0.13)μm、(1.74±1.95)μm,B组分别为(0.34±0.19)μm、(2.52±2.08)μm,C组分别为(0.43±0.18)μm、(3.93±2.29)μm,A组和B组的球差、总HOAs均明显低于C组(均为P<0.05);A组、B组、C组术后1个月球差分别为(0.26±0.10)μm、(0.32±0.14)μm、(0.45±0.15)μm,A组和B组的球差均明显低于C组(均为P<0.05)。术后球差、总HOAs与切削比均相关(均为P<0.05)。结论切削比越大的SMILE手术,术后早期角膜HOAs增加越明显,特别是角膜球差和总HOAs。因此,术前需考虑切削比对术后角膜HOAs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切削比 角膜高阶像差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不同位置透明角膜切口对术后手术源性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朱本虎 邱海雁 +1 位作者 杨文忠 方亦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077-2080,共4页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不同位置2.8mm透明角膜切口术后手术源性角膜高阶像差的改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3/2016-04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并采用2.8mm透明角膜切口的100例100眼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切口位置分...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不同位置2.8mm透明角膜切口术后手术源性角膜高阶像差的改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3/2016-04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并采用2.8mm透明角膜切口的100例100眼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切口位置分为A组(颞侧透明角膜切口,55眼)、B组(上方透明角膜切口,45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d,1wk,1、3mo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手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SIA)和角膜地形图的变化,并采用波前像差分析仪测定角膜波前像差,记录角膜6mm范围内高阶像差的变化。结果:术后1d,1wk,1、3mo,两组患者BCVA(LogMAR值)均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1d、1wk、1mo时BCVA(LogMAR值)均低于B组(P<0.05);术后1wk,1、3mo两组患者SIA均降低(P<0.05),A组术后不同时间点SIA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患者表面非对称性指数(surface asymmetry index,SAI)、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regularity index,SRI)均上升,术后1wk,1、3mo逐渐降低,A组术后1d、1wk时SRI、SAI均低于B组(P<0.05);术后3mo,A组角膜表面总高阶像差(total higher-order aberrations,tHOAs)、四阶球差(spherical aberration,SA)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采用2.8mm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可促进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减轻手术对角膜形态的影响,降低角膜高阶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透明角膜切口 角膜高阶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LASIK与FS-LASIK联合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矫正高度近视术后早期屈光度及角膜高阶像差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文佳 申笛 +3 位作者 王晓睿 王亚妮 孙西宇 韦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61-2165,共5页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FS-LASIK联合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FS-LASIK Xtra)矫正高度近视术后早期屈光度及角膜高阶像差变化特点,评估两种术式矫正高度近视的早期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FS-LASIK联合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FS-LASIK Xtra)矫正高度近视术后早期屈光度及角膜高阶像差变化特点,评估两种术式矫正高度近视的早期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04/2020-04在我院进行FS-LASIK Xtra及FS-LASIK的高度近视患者42例84眼,每组各21例42眼,术后随访3mo,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UCVA)、等效球镜(SE)、散光度及角膜高阶像差。结果:FS-LASIK Xtra组患者术后1d UCVA(LogMAR)低于FS-LASIK组(P<0.01),其余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SE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3mo,FS-LASIK Xtra组有38眼(90%)、FS-LASIK组有41眼(98%)术眼SE在±1.00D以内。两组患者术后均有35眼(83%)的术眼残余散光在0.50D以内。两组术后3mo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及三叶草差均较术前增大,FS-LASIK Xtra组总高阶像差及三叶草差大于FS-LASIK组(均P<0.05)。结论:FS-LASIK与FS-LASIK Xtra矫正高度近视在术后早期均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预测性,术后早期角膜总高阶像差均增加,且行FS-LASIK Xtra增加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度近视 角膜胶原交联 屈光度 角膜高阶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角膜患者角膜生物力学特性与高阶像差相关参数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畅 刘欣 +1 位作者 尚玥 吕勇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80-84,共5页
目的观察圆锥角膜患者角膜生物力学特性与高阶像差相关参数改变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圆锥角膜患者24例30眼(观察组)及疑似圆锥角膜患者18例32眼(对照组)。两组均应用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检查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包括第一次压平时间(A1T)、... 目的观察圆锥角膜患者角膜生物力学特性与高阶像差相关参数改变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圆锥角膜患者24例30眼(观察组)及疑似圆锥角膜患者18例32眼(对照组)。两组均应用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检查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包括第一次压平时间(A1T)、第一次压平长度(A1L)、第一次压平速率(A1V)、第二次压平时间(A2T)、第二次压平长度(A2L)、第二次压平速率(A2V)、达到最大凹面的时间(HCT)、达到最大凹面的峰距(PD)、最大凹面的反向曲率半径(HCR)、角膜形变幅度比(DA Ratio)、最大凹陷半径曲线下面积(IR)、最薄点角膜厚度变化率比值(ARTh)、压平角膜的相对压力与位移比(SP-A1)、角膜形变特点参数(CBI);应用Sirius角膜地形图仪测量6 mm角膜直径下的总高阶像差(总HOAs)、彗差、三叶草差、球差、四叶草差均方根(RMS)值。采用Spearman分析法分析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与高阶像差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A1L、A1T、A2L、A2V、HCR、SP-A1、ARTh均低于对照组,A1V、A2T、PD、DA ratio、IR、CBI及总HOAs、彗差、三叶草差、球差、四叶草差的RMS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HC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A1V与总HOAs、彗差、三叶草差、球差、四叶草差RMS值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636、0.684、0.367、0.405、0.438),CBI与总HOAs、彗差、三叶草差、球差RMS值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662、0.400、0.377、0.651),A2T、DA ratio、IR指数与总HOAs、彗差、球差RMS值均呈正相关关系,HCR、SPA1、ARTh与总HOAs、彗差、球差RMS值均呈负相关关系(P均<0.05)。对照组PD与总HOAs、彗差RMS值呈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436、-0.440),HCR、ARTh与总HOAs、彗差、三叶草差、四叶草差RMS值均呈负相关关系,DA ratio与总HOAs、三叶草差、球差RMS值均呈正相关关系,IR与总HOAs、彗差、三叶草差RMS值均呈正相关关系,CBI与总HOAs、彗差、四叶草差RMS值均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与疑似圆锥角膜患者相比,圆锥角膜患者A1L、A1T、A2L、A2V、HCR、SP-A1、ARTh均降低,A1V、A2T、PD、DA ratio、IR、CBI及角膜高阶像差相关参数总HOAs、彗差、三叶草差、球差、四叶草差RMS值均升高,且圆锥角膜患者角膜生物力学指标与高阶像差相关参数的相关性较强,有助于圆锥角膜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角膜生物力学 角膜高阶像差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术源性散光及术后角膜像差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曾凡超 司马晶 +2 位作者 杨浩江 李敏超 陈炳衡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分析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术源性散光及术后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50例(60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飞秒组27例(30只眼),使用美国Alcon Lenx白内障激... 目的分析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术源性散光及术后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50例(60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飞秒组27例(30只眼),使用美国Alcon Lenx白内障激光手术系统制作角膜切口、截囊及劈核;超声乳化组23例(30只眼),使用手术刀制作角膜切口、手工连续环形撕囊及劈核。对两组所有术前、术后3个月的术眼使用角膜地形图Pentacam HR测量全角膜散光和角膜6 mm直径范围内的全角膜高阶像差,使用Alpins方法分析全角膜散光,取术源性散光的大小与轴向、矫正率及误差角分析比较。结果飞秒组与超声乳化组术源性散光无明显差异(P>0.05);飞秒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全角膜高阶像差各项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超声乳化组术后3个月全角膜总像差及总高阶像差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飞秒激光制作角膜切口没有引起全角膜高阶像差的明显改变,飞秒激光制作角膜切口与手工制作角膜切口相比,精准性及术后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手工角膜切口 角膜高阶像差 术源性散光 Alpins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LE手术治疗近视及近视合并散光术后1a视觉质量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琳娟 薛玉坤 +2 位作者 吴红芳 李咪咪 米生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94-1498,共5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治疗近视及近视合并散光术后1a视觉质量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07/12行SMILE手术的近视及近视合并散光患者85例85眼,术后随访1a,观察裸眼远视力(UDVA)、矫正远视力(CD...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治疗近视及近视合并散光术后1a视觉质量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07/12行SMILE手术的近视及近视合并散光患者85例85眼,术后随访1a,观察裸眼远视力(UDVA)、矫正远视力(CDVA)、等效球镜度(SE)等情况,评估手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并测量全角膜高阶像差及客观视觉质量。结果:术后1a,本组患者SMILE手术有效性指数1.08,其中84眼UDVA(99%)达到或高于术前CDVA,22眼(26%)UDVA高于术前CDVA 1行;手术安全性指数1.04,其中59眼(69%)CDVA与术前CDVA一致,24眼(28%)CDVA较术前CDVA增加1行,2眼(2%)CDVA较术前CDVA增加2行;85眼(100%)等效球镜度均在±0.50D范围内;术前预期矫正SE与术后实际矫正SE呈高度线性相关(Y=0.9949X-0.0033;R^(2)=0.9977);本组患者6mm瞳孔直径下全角膜总高阶像差(HOA)、球差、彗差均较术前增加(P<0.001);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cutoff)和斯特列尔比(SR)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SMILE手术治疗近视安全、有效、稳定、预测性良好,矫正中低度散光准确性好,术后视网膜成像质量优于术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角膜高阶像差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近视FS-LASIK术后的早期临床疗效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雁琳 史春生 《临床眼科杂志》 2021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低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3~9月在我院行FS-LASIK并完成术后3个月随访的近视患者118例(118只眼),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度(SE)...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低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3~9月在我院行FS-LASIK并完成术后3个月随访的近视患者118例(118只眼),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度(SE)分为两组:低中度近视组(SE<-6.00 D)和高度近视组(SE≥-6.00 D)。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有效性指数、安全性指数和角膜高阶像差变化,并对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的有效性指数、安全性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8,P>0.05;t=0.154,P>0.05);两组术后3个月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水平彗差均较术前增加(P<0.05),高度近视组术后3个月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水平慧差高于低中度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68,P<0.05;t=-6.025,P<0.05;t=2.637,P<0.05);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和水平慧差的增加量与术前SE存在相关关系(r=-0.583,P<0.05;r=0.532,P<0.05;r=0.562,P<0.05)。术后3个月,低中度近视组视力清晰患者高于高度近视组,眼干、眩光及光晕的发生率低于高度近视组。结论FS-LASIK矫正低中度和高度近视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高度近视相比,术后3个月低中度近视患者的角膜高阶像差更小,主观感受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安全性 有效性 角膜高阶像差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