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黄酸受体RARs和RXRs在hBMSCs成骨分化调控过程中的功能差异 被引量:1
1
作者 曹俊 郑美蓉 +2 位作者 刘建云 吴萍 邬亚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45-949,共5页
目的探讨视黄酸受体RARs和RXRs对h 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h BMSCs体外培养并诱导成骨分化,茜素红和油红O染色检测诱导14 d细胞成骨与成脂分化状态;qRT-PCR及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成骨成脂标志基因以及相关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水... 目的探讨视黄酸受体RARs和RXRs对h 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h BMSCs体外培养并诱导成骨分化,茜素红和油红O染色检测诱导14 d细胞成骨与成脂分化状态;qRT-PCR及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成骨成脂标志基因以及相关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RARs激动剂ATRA、9CRA和TTNPB上调成骨标志基因RUNX2、OSX及OCN的表达,但下调ALPL和I型胶原的表达并抑制钙化,RARs对钙化的抑制可能与其上调TGFβ/SMAD信号通路有关;RXRs激动剂SR11237对成骨分化无明显影响,但可在成骨诱导环境下上调成脂转录因子CEBPB、CEBPA和PPARG的表达,诱导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结论 RARs诱导h BMSCs成骨分化但抑制钙化过程,RXRs诱导细胞成脂分化,对成骨分化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视黄酸受体 视黄酸X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2种视黄酸受体RARα和RARγ克隆及组织表达特性
2
作者 宋雪松 徐永江 +4 位作者 柳学周 史宝 王滨 刘永山 张雅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64,共13页
利用RT-PCR和RACE方法获得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2种视黄酸受体RARα和RARγ的c DNA全长序列,并采用定量PCR技术分析了其组织表达特性。半滑舌鳎RARαc DNA序列全长为1823 bp,编码443个氨基酸;RARγc DNA序列全长为1959 ... 利用RT-PCR和RACE方法获得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2种视黄酸受体RARα和RARγ的c DNA全长序列,并采用定量PCR技术分析了其组织表达特性。半滑舌鳎RARαc DNA序列全长为1823 bp,编码443个氨基酸;RARγc DNA序列全长为1959 bp,编码489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半滑舌鳎RARα和RARγ同源性高达60.8%,与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同源性高达97.0%,具有较强的进化保守性。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半滑舌鳎RARα和RARγ分别归属于单独的分支,且与其他鱼类聚合成簇。组织表达分析显示,RARαmRNA在肾中表达量最高,而RARγmRNA在脾中表达量最高,RARα和RARγm RNA在其他组织中均有表达,表明半滑舌鳎2种RAR都可能参与多种生理过程调控。半滑舌鳎2种RARm RNA在有眼侧皮肤、无眼侧黑化皮肤和无眼侧正常皮肤中的表达量依次升高,且发现RARα在正常有眼侧皮肤的表达高于RARγ,而RARγ在无眼侧正常皮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RARα,无眼侧黑化皮肤中RARα表达高于RARγ。RAR基因在有眼侧和无眼侧皮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可能和RA/RAR系统调节体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视黄酸受体 基因克隆 表达模式 无眼侧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酸受体β在针灸提高脑损伤幼鼠运动功能中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礼萍 邹丽萍 +1 位作者 白丽敏 吕忠礼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21-823,共3页
目的:本实验以围生期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幼鼠为模型,采用电针灸干预,从神经再生的角度入手,探讨视黄酸受体β在电针灸对于脑损伤幼鼠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建立围生期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幼鼠模型,共分3组:假手术组、缺血缺氧性脑... 目的:本实验以围生期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幼鼠为模型,采用电针灸干预,从神经再生的角度入手,探讨视黄酸受体β在电针灸对于脑损伤幼鼠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建立围生期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幼鼠模型,共分3组:假手术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组和脑损伤后针灸组。采用电针灸仪针刺百会穴和大椎穴2周,在21天对幼鼠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通过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记法检测视黄酸受体β(RARβ)在大鼠脑内定量定位的表达变化。结果:①生后21天进行的神经行为学评定表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削弱了幼鼠的运动功能,而2周的电针灸使其运动功能得到改善(P<0.05)。②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脑损伤后RARβ表达明显降低,而电针灸后RARβ表达升高(P<0.05)。结论:2周的电针灸提高了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幼鼠的运动功能。RARβ表达的变化从新的角度解释了电针灸有益于脑损伤幼鼠康复的神经再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针灸 视黄酸受体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视黄酸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余黎明 邵志敏 +2 位作者 蔡三军 韩企夏 沈镇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34-136,共3页
乳腺癌视黄酸受体的研究进展余黎明邵志敏蔡三军韩企夏沈镇宙(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上海200032)134维生素A族化合物包括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它们在细胞的形态发生、生长、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已用于肿... 乳腺癌视黄酸受体的研究进展余黎明邵志敏蔡三军韩企夏沈镇宙(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上海200032)134维生素A族化合物包括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它们在细胞的形态发生、生长、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已用于肿瘤的化学预防及分化治疗。一般此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视黄酸受体 研究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视黄酸核受体α损伤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的钙兴奋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江伟 喻琴 +8 位作者 龚敏 毕扬 张赟 陈立 瞿平 魏小平 刘友学 陈洁 李廷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6-980,964,共6页
目的:了解视黄酸核受体α(RARα)对大鼠神经元功能的必要性。方法:采用组织消化原代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利用腺病毒载体特异沉默RARα;利用Real-Time PCR分析沉默RARα对神经元视黄酸(RA)信号各受体以及神经细胞标志物的... 目的:了解视黄酸核受体α(RARα)对大鼠神经元功能的必要性。方法:采用组织消化原代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利用腺病毒载体特异沉默RARα;利用Real-Time PCR分析沉默RARα对神经元视黄酸(RA)信号各受体以及神经细胞标志物的影响;利用活细胞钙影像分析沉默RARα对神经元钙兴奋性的影响。结果:免疫荧光显示,分离培养的细胞90%表达神经元标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腺病毒转染效率可达80%。PCR结果显示,RARα沉默后RARα表达降低75%(P<0.01),其他受体均显著降低(P<0.01),但RARβ显著上调(P<0.05)。活细胞钙影像显示,沉默组钙兴奋性显著降低(P<0.05),全反式视黄酸(ATRA)预处理24h能显著增强钙兴奋性(P<0.01)。结论:RARα的缺失能显著降低原代海马神经元的神经元标志物NSE的表达,并显著损伤神经元的钙兴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海马神经元 视黄酸 视黄酸受体α 钙兴奋性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酸X受体α促进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林亚秋 庄和林 杨公社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4-269,共6页
采用细胞转染、油红O染色、油红O染色提取法、GPDH活性测定、semi-qRT-PCR等方法研究了视黄酸X受体α(retinoic acid X receptorα,RXRα)在猪原代前体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转染pRXRα-EGFP促进了猪前体脂肪细胞RXR... 采用细胞转染、油红O染色、油红O染色提取法、GPDH活性测定、semi-qRT-PCR等方法研究了视黄酸X受体α(retinoic acid X receptorα,RXRα)在猪原代前体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转染pRXRα-EGFP促进了猪前体脂肪细胞RXRα的表达,脂肪细胞分化能力随之增强,脂肪细胞GPDH活性、分化转录因子PPARγ和C/EBPα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RXRα可能通过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和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家族(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s,C/EBP)C/EBPα基因表达变化促进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 分化 视黄酸X受体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洛四联症患儿类视黄酸受体α基因启动子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婧 马晓静 +2 位作者 王慧君 马端 黄国英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对法洛四联症(TOF)患儿类视黄酸受体α(RXRA)基因启动子区序列进行分析,探讨RXRA基因变异与TOF的关联性。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07年4月至2012年12月心导管检查及外科手术证实为TOF患儿为TOF组,以同时期年龄和性别与TOF组... 目的对法洛四联症(TOF)患儿类视黄酸受体α(RXRA)基因启动子区序列进行分析,探讨RXRA基因变异与TOF的关联性。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07年4月至2012年12月心导管检查及外科手术证实为TOF患儿为TOF组,以同时期年龄和性别与TOF组匹配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RXRA基因转录起始位点(TSS)上游1417bp的启动子区序列,扩增产物采用ABI Prism Bigdye系统进行测序。结果 TOF组纳入213例(男135例,女78例),平均年龄1.8岁;对照组纳入500名(男310名,女190名),平均年龄2.5岁。①RXRA基因TSS上游1191bp处检测出1个杂合突变,即-1191A>AG(TSS定为+1);检测出3个新发SNP,即-1287C>CT、-800C>CA及-760C>CT。②利用http://www.cbrc.jp/research/db/TFSEARCH.html网站进行分析,发现在该4个位点及其附近有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1191A>AG导致新的CpG位点产生,-800C>CA导致原有CpG位点消失。这些新产生的CpG位点的甲基化可能会影响转录因子的结合,从而影响RXRA基因转录水平,进一步导致RXRA蛋白水平的变化。结论 TOF患儿RXRA基因启动子区序列变化可能通过影响RXRA表达水平而导致TOF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法洛四联症 视黄酸受体α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类受体与视黄酸致畸作用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增刚 孙开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35-738,共4页
视黄酸(维甲酸)可引起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胚胎畸形,其生物活性是由一系列视黄酸受体及其配体介导的。其中视黄类受体RAR起主要作用,RAR的配体为强致畸物,相对致畸活性由强至弱依次为配体α、配体β和配体γ。视黄酸受体RXR的配体无致... 视黄酸(维甲酸)可引起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胚胎畸形,其生物活性是由一系列视黄酸受体及其配体介导的。其中视黄类受体RAR起主要作用,RAR的配体为强致畸物,相对致畸活性由强至弱依次为配体α、配体β和配体γ。视黄酸受体RXR的配体无致畸活性,但是可加强RAR激动剂的某些致畸郊应。视黄酸受体还可通过其它基因的表达而影响胚胎发育。视黄类受体基因突变和不同视黄类受体及其配体与致畸作用的关系,以及此类受体对其它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类受体 视黄酸 致畸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生受体的相互作用对视黄酸应答元件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吴乔 张晓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36-141,共6页
孤生受体COUP-TF和nur77的功能及其作用机理仍未阐明.以DNA瞬时转染和测定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活性,以及凝胶阻抑测定,分析COUP-TF和nur77的相互作用对视黄酸应答元件(RAREs)的影响.实验... 孤生受体COUP-TF和nur77的功能及其作用机理仍未阐明.以DNA瞬时转染和测定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活性,以及凝胶阻抑测定,分析COUP-TF和nur77的相互作用对视黄酸应答元件(RAREs)的影响.实验表明,COUP-TF通过降低RAREs的基础活性,来增强RARE对视黄酸(RA)的敏感性,而nur77则拮抗COUP-TF的作用.nur77能够加强不同RAREs的转录活性,并且与RA的诱导无关.结果证实,nur77通过与COUP-TF的直接作用而对RAREs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生受体 COUP-TF nur77 视黄酸应答元件 视黄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鲈鱼视黄酸受体α和视黄酸受体γ cDNA克隆和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钱云霞 韩柳 +1 位作者 童彩环 郑伟贤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2-721,共10页
本文旨在研究鲈鱼视黄酸受体α(RARα)和视黄酸受体γ(RARγ)的结构及其基因的组织表达特点。采用反转录PCR和c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技术,从鲈鱼肝脏中克隆得到RARα和RARγ全长cDNA序列。检测鲈鱼肝脏、肌肉、心脏、眼、肠、肾脏、脂... 本文旨在研究鲈鱼视黄酸受体α(RARα)和视黄酸受体γ(RARγ)的结构及其基因的组织表达特点。采用反转录PCR和c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技术,从鲈鱼肝脏中克隆得到RARα和RARγ全长cDNA序列。检测鲈鱼肝脏、肌肉、心脏、眼、肠、肾脏、脂肪、脾脏、鳃和大脑10个组织中RARα和RAR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鲈鱼RARαcDNA全长2 094 bp,5'端和3'端的非翻译区分别为124和608 bp,开放阅读框为1 362 bp,推测编码453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50.64 ku,理论等电点为8.20。2)RARγcDNA全长1 671 bp,其中包括36 bp的5'端非翻译区、129 bp的3'端的非翻译区和1 506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501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56.20 ku,理论等电点为4.96。3)鲈鱼RARα和RARγ都具有典型的核受体结构,两者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63.1%。鲈鱼的RARα和RARγ与红鳍东方鲀有较高的同源性,分别为96.9%和95.2%。4)RARα和RARγ基因在所有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RARα基因在心脏和大脑中表达较少,在眼、鳃和肠中表达较高,而RARγ基因仅在鳃和脾脏中有较高表达。总之,本试验成功克隆了鲈鱼RARα和RARγ的全长cDNA;鲈鱼RARα和RARγ有着典型的核受体结构,在各组织中广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视黄酸受体 克隆 表达 鲈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酸受体基因在儿童胸腺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小建 杨毅 王卫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6-228,242,i002,共5页
目的 观察视黄酸受体基因在儿童胸腺中的表达与分布,探讨其在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中的意义。方法 用地高辛素标记的反义RNA探针原位杂交法,测定5岁以下儿童胸腺中视黄酸受体RAR α、RAR β、RAR γ,RXR α、RXR β、RXR γ6种亚型基因的表... 目的 观察视黄酸受体基因在儿童胸腺中的表达与分布,探讨其在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中的意义。方法 用地高辛素标记的反义RNA探针原位杂交法,测定5岁以下儿童胸腺中视黄酸受体RAR α、RAR β、RAR γ,RXR α、RXR β、RXR γ6种亚型基因的表达与分布。同期的连续冰冻切片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CD1a、CD3的表达,分析视黄酸受体基因表达及分布与T淋巴细胞成熟的关系,并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对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胸腺皮质及髓质均表达RAR α、RARγmRNA,而RXRα、RXR βmRNA主要在胸腺髓质表达,尤其在哈氏小体外周成熟的胸腺细胞表达较高。胸腺中不表达 RAR β、RXR γmRNA。实时定量 RT-PCR分析结果显示 RAR α、RXR α mRNA在出生后第一年高表达,1岁后表达下降,但在1~5岁之间变化无显著差异。RAR γmRNA则随年龄增长表达增高,RXR β mRNA在5岁以内变化不明显。结论 视黄酸受体基因在胸腺的表达随儿童免疫系统的发育而变化,不同受体亚型基因表达水平的调节在T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水平 胸腺 视黄酸 RNA 受体基因 儿童 T淋巴细胞 RXRα 实时定量 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细胞中视黄酸受体抑制AP-1活性的不同方式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乔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0-435,共6页
研究胃癌细胞中视黄酸受体RARα和RARβ抑制活化蛋白 1(activatorprotein 1,AP 1)活性的不同方式及其与全反式视黄酸 (ATRA)作用的相关性 .瞬时转染RARβ表达载体到MKN 4 5细胞后 ,佛波脂 (TPA)诱导的AP 1活性受到明显抑制 ,且与RARβ... 研究胃癌细胞中视黄酸受体RARα和RARβ抑制活化蛋白 1(activatorprotein 1,AP 1)活性的不同方式及其与全反式视黄酸 (ATRA)作用的相关性 .瞬时转染RARβ表达载体到MKN 4 5细胞后 ,佛波脂 (TPA)诱导的AP 1活性受到明显抑制 ,且与RARβ浓度正相关 ,与ATRA存在与否无关 ;相反 ,RARα转染细胞后 ,对TPA诱导的AP 1活性的抑制不仅与RARα的浓度相关 ,而且依赖于AT RA .凝胶阻抑测定表明 ,TPA可以显著加强AP 1结合活性 ,当ATRA处理不表达RARβ和低表达RARα的MKN 4 5细胞后 ,AP 1结合活性不受影响 ;然而 ,表达RARα和RARβ的BGC 82 3细胞经AT RA处理后 ,TPA诱导的AP 1结合活性则受到抑制 .另外 ,分析与抗AP 1活性相关的RARβ功能区表明 ,DNA结合区的缺失导致RARβ抑制AP 1活性作用的丧失 ,而配体结合区对于RARβ抑制AP 1活性则是非必需的 .以上结果证实 ,有胃癌细胞中 ,RARβ可能是AP 1活性的抑制因子 ,RARα则可能是ATRA作用的靶向 .尽管它们的作用方式有所不同 ,但最终都可以通过抑制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酸受体 全反式视黄酸 AP-1活性 胃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对视黄酸受体γ基因作用的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冬杰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9-280,共2页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在体外培养的猪成纤维细胞内添加不同浓度维生素C后视黄酸受体γ基因(RARγ)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维生素C可显著抑制RARγ基因的表达,但是不同浓度组间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维生素C 视黄酸受体γ基因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苯基锡对褐菖鲉脑雌激素受体和视黄酸X受体表达的影响(英文)
14
作者 张纪亮 王占彬 +2 位作者 孙平 熊建利 朱文文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2-438,共7页
尽管三苯基锡(triphenyltin,TPT)能够影响鱼类生殖功能以及性腺的发育,但其作用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由于鱼脑在生殖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海洋鱼类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为研究对象,研究TPT对脑中芳香化酶(Cyp19b)、雌激... 尽管三苯基锡(triphenyltin,TPT)能够影响鱼类生殖功能以及性腺的发育,但其作用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由于鱼脑在生殖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海洋鱼类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为研究对象,研究TPT对脑中芳香化酶(Cyp19b)、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视黄酸X受体α(RXR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基因表达的影响。暴露48 d后,TPT对雌性和雄性褐菖鲉脑中Cyp19b和PPARγ的表达均未产生显著性影响。TPT诱导了雄性褐菖鲉脑中ERα的表达并抑制了ERβ的表达;尽管TPT也抑制雌性褐菖鲉脑中ERβ的表达,但对ERα的表达却未产生显著性影响。另外,TPT诱导了雄性褐菖鲉脑中RXRα的表达,而在雌鱼脑中却产生了相反的作用,抑制了RXRα的表达。因此,TPT对褐菖鲉脑中ER和RXR表达的影响可能具有性别差异性,表明TPT具有复杂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另外,结果表明,TPT可能通过干扰鱼脑ER和RXR产生生殖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锡 褐菖鲉 雌激素受体 视黄酸X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酸对淋巴细胞膜转铁蛋白受体mRNA水平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糜漫天 余琦 +1 位作者 杨家驹 石元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4-136,共3页
在本研究中观察了一定剂量范围(2.50×10^(-4)~2.5×10^(-7)mol/L)视黄酸(retinoicacid.RA)对淋巴细胞膜上的转铁蛋白受体(CD71)mRNA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剂量RA(2... 在本研究中观察了一定剂量范围(2.50×10^(-4)~2.5×10^(-7)mol/L)视黄酸(retinoicacid.RA)对淋巴细胞膜上的转铁蛋白受体(CD71)mRNA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剂量RA(2.5×10^(-4)mol/L)显著抑制CD71mRNA产生,且这种抑制作用不能被加入的外源性人重组白介素2(rhIL-2)所逆转;2.5×10^(-5)~2.5×10^(-6)mol/LRA则能增加CD71mRNA含量,2.5×10^(-7)mol/LRA作用不明显(与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对照比)。提示大剂量RA可能直接在基因转录水平上抑制了CD71DNA转录为m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视黄酸 转铁蛋白 受体 信使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白细胞介素23及辅助性T细胞17在老年盐敏感性高血压中的作用
16
作者 关宏 阴淑莹 +1 位作者 王敏 张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究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白细胞介素23(IL-23)通路调节辅助性T细胞17(Th17)在老年盐敏感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村民进行调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选取28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ullivan... 目的探究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白细胞介素23(IL-23)通路调节辅助性T细胞17(Th17)在老年盐敏感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村民进行调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选取28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ullivan盐负荷试验将患者进行分组,盐敏感高血压患者103例作为研究组,非盐敏感高血压患者186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慢性盐负荷试验。结果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MAP、心率在D10、D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尿量、尿钠、尿钾、尿肌酐水平在基线D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D10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尿钠[(315.32±57.21)mmol/24 h vs(226.64±58.53)mmol/24 h,P=0.000]、尿肌酐[(12.46±1.64)mmol/24 h vs(10.12±1.17)mmol/24 h,P=0.000]显著增高。2组Th17比例、IL-17A水平在D4、D5、D10逐渐上升,在D17下降,且研究组Th17比例、IL-17A水平在D4、D5、D10、D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h17参与了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发生,RORγt-IL-23受体信号通路可诱导Th17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3 TH17细胞 盐敏感性高血压 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酸对人原始巨核白血病细胞系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调节
17
作者 宋亮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07-510,共4页
糖皮质激素对人原始巨核白血病细胞系(HIMeg)的增殖分化过程有调节作用,且由糖皮质激素受体(GR)介导。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及分子杂交进一步研究了视黄酸对HIMeg细胞GR的表达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视黄酸可使GR结... 糖皮质激素对人原始巨核白血病细胞系(HIMeg)的增殖分化过程有调节作用,且由糖皮质激素受体(GR)介导。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及分子杂交进一步研究了视黄酸对HIMeg细胞GR的表达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视黄酸可使GR结合活性明显提高,且具有时间依赖性,24h后约提高2倍:以[32P]标记的GRcDNA片段为探针,用dotblot杂交分析表明,视黄酸亦可使GRmRNA水平升高,表明视黄酸对GR结合活性的影响至少部分地发生于mRNA水平。为进一步阐明视黄酸对GR调节的可能意义,还观察了糖皮质激素与视黄酸联合应用对HIMeg细胞增殖过程的影响,发现二者具有相加作用,提示视黄酸对GR的调节作用具有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视黄酸 受体 白血病 巨核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A诱导成纤维细胞内视黄酸受体γ基因的表达变化研究
18
作者 张冬杰 刘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15-17,共3页
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分析了在体外培养的猪成纤维细胞内分别添加终浓度为0.5,5,10,30μg/μL的维生素A后,分别作用12,24,48和72 h后,视黄酸受体γ基因(RARγ)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组间差异不显著,但是分别作用24和72 ... 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分析了在体外培养的猪成纤维细胞内分别添加终浓度为0.5,5,10,30μg/μL的维生素A后,分别作用12,24,48和72 h后,视黄酸受体γ基因(RARγ)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组间差异不显著,但是分别作用24和72 h后,会出现抑制RARγ基因表达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酸受体γ基因 成纤维细胞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对视黄酸受体β基因的调控
19
作者 张冬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3-554,共2页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在体外培养的猪成纤维细胞内添加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后,视黄酸受体β基因(RARβ)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维生素C能够促进RARβ基因的表达,而且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RARβ基因的表达影响效果不同。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维生素C 视黄酸受体β基因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视黄酸通过RARγ蛋白直接调控PPARγ2蛋白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祖银 李清 +2 位作者 陈丽君 陈洁 刘友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2-687,共6页
目的研究高浓度全反式视黄酸(atRA)抑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 BMSCs)成脂分化过程中,视黄酸核受体γ(RARγ)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2(PPARγ2)与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调控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诱导r BMSCs。... 目的研究高浓度全反式视黄酸(atRA)抑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 BMSCs)成脂分化过程中,视黄酸核受体γ(RARγ)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2(PPARγ2)与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调控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诱导r BMSCs。成脂分化诱导液中,加入0.5、1.0μmol/L atRA持续作用15 d后,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RARγ、C/EBPα、PPARγ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重组腺病毒过表达RARγ(over-RARγ)、沉默RARγ(si-RARγ)分别感染BMSCs,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RARγ、C/EBPα、PPARγ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Co-IP检测1.0μmol/L atRA持续成脂诱导15 d后,明确RARγ与PPARγ2两者之间是否有相互作用。结果诱导15 d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加入0.5、1.0μmol/L atRA后,RARγ表达明显增加(P<0.01,P<0.001),而PPARγ2、C/EBPα表达明显降低(P<0.001)。over-RARγ组:RARγ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而PPARγ2、C/EBPα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si-RARγ组:RARγ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低,但PPARγ2、C/EBPα却无明显变化。Co-IP结果提示:RARγ与PPARγ2蛋白之间有直接作用,形成复合物,未发现其与视黄酸反应元件(RARE)相结合证据。结论高浓度atRA抑制r BMSCs成脂分化,是通过激活视黄酸信号通路RARγ而实现的。RARγ下调成脂分化通路PPARγ2、C/EBPα表达是通过直接作用于下游的PPARγ2蛋白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视黄酸 rarγ PPARΓ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Co-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