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黄明目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榕 回世洋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704-1707,共4页
目的:观察芪黄明目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其对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影响,以及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眼科门诊部和住院部就诊的早期DR患者120例,以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单盲随... 目的:观察芪黄明目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其对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影响,以及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眼科门诊部和住院部就诊的早期DR患者120例,以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根据第三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制定的DR诊断标准1期患者37例、2期患者41例、3期患者42例。进行视力、眼底荧光素和视觉诱发电位等眼科检查。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组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视力均优于治疗前(P<0.05)。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经x^2检验,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组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潜时、幅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时短于对照组(P<0.05),视觉诱发电位P100幅值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时和幅值均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早期DR各期均与P100潜时和幅值有明显的相关性,早期DR患者随着病情由1-3期的进展,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时明显延长(P<0.05),幅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芪黄明目胶囊在治疗早期DR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早期DR患者视力,缩短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潜时和提高P100的幅值。视觉诱发电位P100不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还可以预测早期DR的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黄明目胶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觉诱发电位p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周不同强度健美操锻炼期间视觉诱发电位P_(100)潜伏期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敬国 庞淑娟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8周健身健美操二级和五级锻炼期间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月经周期规律的健康非体育系女大学生志愿者31名,随机分为3组,二级锻炼组(n=9)和五级锻炼组(n=12)分别进行为期8周的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二级... 目的:探讨8周健身健美操二级和五级锻炼期间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月经周期规律的健康非体育系女大学生志愿者31名,随机分为3组,二级锻炼组(n=9)和五级锻炼组(n=12)分别进行为期8周的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二级或五级规定动作锻炼;对照组(n=10)按原来作息规律生活。采用NDI-200(海神号)神经电检诊仪分别于锻炼前、锻炼2周后、4周后6、周后、8周后及8周锻炼结束恢复2周后,对所有受试者视觉诱发电位的波形进行记录分析。采用SPSS 15.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重复测量,显著性意义标准采用P<0.05。结果:对照组VEP P100潜伏期的6次数据间均无显著性意义的差异(P>0.05)。锻炼组VEP P100潜伏期均随锻炼周期的增加呈现逐渐缩短的趋势,且这种改变具有可逆性。五级锻炼组锻炼4周后、6周后、8周后及8周锻炼结束恢复期2周后的P100潜伏期都显著性短于锻炼前的数值(P>0.05)。结论:P100潜伏期对健美操锻炼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可因运动锻炼而产生可逆性缩短;健美操锻炼对P100潜伏期的影响存在有强度依从性,即锻炼强度越大,潜伏期缩短越明显,持续时间也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诱发电位 潜伏期 p100 健美操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翻转视诱发电位P_(100)与视敏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倩倩 刘小琴 陈溪萍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91-93,101,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程度视敏度障碍者模式翻转视诱发电位(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PRVEP)P100的特征,分析不同视角光刺激下与视敏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用视敏度分别为0.2、0.4、0.6、0.8、1.0志愿者共100只眼,采用...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程度视敏度障碍者模式翻转视诱发电位(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PRVEP)P100的特征,分析不同视角光刺激下与视敏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用视敏度分别为0.2、0.4、0.6、0.8、1.0志愿者共100只眼,采用不同空间频率(8°到7.5′)的翻转图形刺激,在Oz点记录PRVEP并测量P100的潜伏期与波幅。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100潜伏期及波幅均与视角之间存在曲线关系,0.2视敏度组在1°时P100潜伏期达最短、波幅达峰值,余视敏度组均在30′视角达最佳值;P100潜伏期和波幅均与视敏度之间存在线性相关,随着视敏度的增加,P100呈现潜伏期逐渐缩短、波幅逐渐增高的趋势,并分别建立了潜伏期、波幅与视敏度之间的回归模型。结论通过PRVEP检查法,运用各视敏度组最佳刺激视角及借助回归方程推算视敏度,可以作为视敏度评定的客观、精确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诱发电位 视觉 视敏度 图形翻转视诱发电位 p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周边区与中央区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4
4
作者 开远忠 陈林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8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周边区与中央区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visualevokedpotential,VEP)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图形翻转VEP作为研究工具研究18例正常人30°以外的上方、下方、鼻侧、颞侧4个方向周边区与中央区在Oz导程对比的图形VEP的波形特... 目的探讨正常人周边区与中央区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visualevokedpotential,VEP)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图形翻转VEP作为研究工具研究18例正常人30°以外的上方、下方、鼻侧、颞侧4个方向周边区与中央区在Oz导程对比的图形VEP的波形特征。结果正常人的周边VEP在这4个方向上的N75、P100的潜伏期均随空间频率的增大而增大;N75-P100的峰值却有一个最适的空间频率,即N75-P100峰值只在这个最适空间频率下最大;另外周边区VEPN75、P100的潜伏期均较中央区VEPN75、P100的潜伏期明显延长,周边区VEPN57-P100的峰值均较中央区VEPN75-P100的峰值低。结论视网膜不同区域在枕叶投射的部位决定VEP的潜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诱发电位 潜伏期 N75-p100峰值 空间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视程度对视诱发电位检查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耿文静 王广勇 +1 位作者 方超 竞花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探讨法医临床鉴定视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检测中注视程度对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10名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视力范围为4.8~5.2)、年龄在20~30岁的受试者作为实验对象,分别进行图形视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 目的探讨法医临床鉴定视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检测中注视程度对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10名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视力范围为4.8~5.2)、年龄在20~30岁的受试者作为实验对象,分别进行图形视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和闪光视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检查。PVEP检查要求受试者以下述3种注视方式进行:正视屏幕中央图像(同时默数黑白方格交替变化的次数以提高受试者的注意力)、正视屏幕中央图像但同时思考其他问题、斜视屏幕下方一角(检查左眼时左眼斜视屏幕左下角,检查右眼时右眼斜视屏幕右下角)。FVEP检查要求受试者分别在睁眼与闭眼状态进行。记录P100波的潜伏期和波幅,采用SPSS 13.0进行多组定量数据的比较。结果 PVEP检查3种注视方式的P100波潜伏期和波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VEP检查睁眼与闭眼状态P100波的潜伏期和波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EP虽然是一种客观的检测视功能的电生理学方法,仍可受到注视程度等人为因素的干扰,应引起司法鉴定人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诱发电位 视觉 p100 注视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VEP阻断与P300特征的混合范式脑-机接口 被引量:6
6
作者 许敏鹏 张力新 +4 位作者 明东 綦宏志 陈龙 马岚 万柏坤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47-2251,共5页
针对传统脑电型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判断正确率低、信息传输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SVEP阻断和P300双特征的混合范式P300-SSVEP-Speller脑-机接口系统.对12位受试者进行了脑电诱发及目标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范式能够同时诱发出SSVEP... 针对传统脑电型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判断正确率低、信息传输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SVEP阻断和P300双特征的混合范式P300-SSVEP-Speller脑-机接口系统.对12位受试者进行了脑电诱发及目标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范式能够同时诱发出SSVEP阻断特征信号和P300特征信号,采用联合特征的新型的P300-SSVEP-Speller系统比传统的P300-Speller系统具有更高的判断正确率和信息传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混合范式 p300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300⁃SSVEP的双人协同脑⁃控机械臂汉字书写系统 被引量:6
7
作者 韩锦 董博文 +2 位作者 刘邈 许敏鹏 明东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01-1411,共11页
基于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的脑-控技术发展迅速,取得较大进展。然而,现有研究多采用单人脑控方式,存在执行效率低、可控自由度低的问题,难以满足复杂条件下的操控任务需求。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时-频-相混合编码的... 基于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的脑-控技术发展迅速,取得较大进展。然而,现有研究多采用单人脑控方式,存在执行效率低、可控自由度低的问题,难以满足复杂条件下的操控任务需求。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时-频-相混合编码的视图脑-机交互方法,设计双人协同策略,通过解码P300和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VEP)脑电特征,开发了108指令的双人协同脑-控机械臂系统,实现双人同时对汉字一笔一划的书写。8名被试在线平均正确率为87.92%,平均在线信息传输速率(Information-transfer rate,ITR)为66.00 b/min。该系统扩展了BCI信息交互方式,初步验证了协同BCI操控机械臂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协同BCI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脑控机械臂 双人协同 p300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RVEP波形振幅比值评估视力及其法医学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俞晓英 檀思蕾 +4 位作者 唐威仪 陈捷敏 王萌 刘瑞珏 夏文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目的研究双眼视力比值与其图像翻转视诱发电位(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RVEP)P100波形振幅比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志愿者47名,测量双眼的视力表视力,采用5分记录法计算视力较差眼与较好眼视力的比值。采用黑白... 目的研究双眼视力比值与其图像翻转视诱发电位(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RVEP)P100波形振幅比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志愿者47名,测量双眼的视力表视力,采用5分记录法计算视力较差眼与较好眼视力的比值。采用黑白棋盘格PRVEP,选择1°、15′刺激视角,分别记录双眼P100波形的振幅,并计算双眼振幅的比值。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双眼视力比值与双眼P100波形振幅比值之间的相关性,以双眼P100波形振幅比值为自变量(x)、双眼视力比值为因变量(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行回代检验。结果双眼视力比值与15′刺激视角下P100波形振幅比值之间存在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62,P=0.000),拟合线性回归方程为y=0.090 x+0.846(F=20.954,P=0.000)。双眼视力比值与1°刺激视角下双眼P100波形振幅比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回代检验结果显示,方程推断所得视力与实际检测视力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单眼损伤的法医学鉴定中,拟合的双眼视力比值与15′刺激视角下双眼P100波形振幅比值的线性回归方程对判断伤眼的视力水平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视力 图像翻转视诱发电位 p100 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ber视神经病变误诊为视神经炎一例
9
作者 吴春晓 段俊国 +2 位作者 田艳勋 刘冀 李强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0-280,共1页
关键词 Leber视神经病变 视神经炎 p100波幅 双眼视力 误诊 眼部检查 非接触眼压计 视觉传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