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袁向亮 赵惠君 +4 位作者 蒋黎敏 徐翀 袁晓军 汤静燕 沈立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913-918,共6页
本研究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etinoblastoma protein,pRb)在不同类型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细胞周期、危险度、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监测、预后等临床诊断治疗监测指标的关系。对89例... 本研究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etinoblastoma protein,pRb)在不同类型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细胞周期、危险度、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监测、预后等临床诊断治疗监测指标的关系。对89例初发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包括25例AML,10例T-ALL,54例B-ALL)及7例正常对照骨髓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部分病例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①流式细胞术检测pRb的表达准确直观;②在各种类型的急性白血病中pRb的高水平表达具有普遍性,同一患儿白血病细胞pRb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白血病细胞,在不同类型的急性白血病中pRb均有缺失表达;③pRb的表达水平与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循环周期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Rb表达阳性的B-ALL中处于G1期的白血病细胞数显著高于pRb表达阴性的病例(92%vs77%);④B-ALL中,MRD阳性组pRb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阴性组,且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前后非白血病细胞的pRb表达水平是稳定的;⑤pRb的表达量与B-ALL早期治疗预后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B-ALL预后不良组pRb的表达量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pRb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中存在高水平表达或缺失等异常形式的表达差异,pRb的表达与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周期、MRD监测、早期治疗反应的预后评价等存在相关性,对于B-ALL的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儿童急性白血病 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MRD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 被引量:1
2
作者 陆斌 宋先璐 +2 位作者 宋方丽 赵善超 姜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2-425,共4页
目的构建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1,RB-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前列腺癌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RB-1基因编码区的全长序列,并加上FLAG标签,利用分子克隆... 目的构建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1,RB-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前列腺癌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RB-1基因编码区的全长序列,并加上FLAG标签,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其重组于CMV载体中。利用酶切、序列分析鉴定克隆正确性。转染PC-3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用免疫荧光检测其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克隆的RB-1真核表达载体完全正确,Western Blot检测到RB-1有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其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结论成功地构建了RB-1真核表达载体,其能够在PC-3中高效表达,并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真核表达载体 定位 前列腺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D1、视网膜母细胞瘤样蛋白2及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娟 殷飞 姚树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4-309,共6页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视网膜母细胞瘤样蛋白2(RBL2/p130)及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在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诊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4例肝癌组织、26例癌旁硬化肝组织及18例正常肝组...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视网膜母细胞瘤样蛋白2(RBL2/p130)及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在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诊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4例肝癌组织、26例癌旁硬化肝组织及18例正常肝组织中cyclin D1、RBL2/p130及MCM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cyclin D1和MCM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8.2%和72.7%,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及癌旁硬化肝组织(P<0.01);RBL2/p130的阳性表达率为34.1%,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及癌旁硬化肝组织(P<0.01),MCM7与cyclin D1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9,P<0.05),与RBL2/p130的表达呈负相关(r=-0.421,P<0.01);cyclin D1与RBL2/p130的表达呈负相关(r=-0.435,P<0.01)。Cyclin D1及MCM7的表达与肿瘤包膜的完整性、肿瘤分化程度及肝癌临床分期有关,RBL2/p130的表达与有无门脉癌栓、肿瘤分化程度及肝癌临床分期有关(P<0.05)。MCM7还与肿瘤大小及甲胎蛋白(AFP)值的大小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MCM7及cyclin D1与肝癌预后相关(P<0.05)。MCM7及cyclin D1阳性表达的患者、RBL2/p130阴性表达的患者预后差(P<0.05)。结论:Cyclin D1、RBL2/p130和MCM7的异常表达在肝癌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监测其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将有助于判断肝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D1 视网膜母细胞蛋白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 肝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锌指蛋白1调控肥胖和肿瘤信号通路研究综述
4
作者 谢小雷 江佩欣 +3 位作者 张敬鸿 莫骏健 吴可凡 曾康逸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19,共6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锌指蛋白1(retinoblastoma-interacting zinc finger protein 1,RIZ1)基因,又称PRDM2(positive regulatory domain 2)基因,是PRDM基因家族一员,其蛋白序列包含1个PR结构域、1个核激素受体结合基序、8个锌指结构域和1... 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锌指蛋白1(retinoblastoma-interacting zinc finger protein 1,RIZ1)基因,又称PRDM2(positive regulatory domain 2)基因,是PRDM基因家族一员,其蛋白序列包含1个PR结构域、1个核激素受体结合基序、8个锌指结构域和1个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etinoblastoma protein,Rb)相互作用基序。RIZ1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在核内发挥转录抑制因子、基因调控、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功能。RIZ1是代谢通路的重要参与者,其通过调控代谢相关基因影响基础代谢,抑制肥胖的形成;RIZ1功能突变或含量不足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其通过激活下游致癌基因或调控代谢参与肿瘤进程。RIZ1通过v-akt鼠科胸腺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Ⅲ(v-akt murine thym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3,AKT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以及作为协同激活剂等方式分别调控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IGF-1、雌激素这3条肿瘤和肥胖相关分子信号通路。3条分子通路功能有差异且其下游分子存在交叉,提示RIZ1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器官中的作用可能不同。详细研究RIZ1与RIZ2在代谢进程中的调控作用有助于全面了解RIZ1参与肥胖和肿瘤形成的机制。未来基于RIZ1靶点进行诊断研究或功能恢复可能对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结合锌指蛋白1 PRDM2基因 代谢 肥胖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子宫内膜上皮视网膜母细胞瘤抑癌蛋白磷酸化状态及其与细胞周期蛋白G1的相关性
5
作者 程钊 汤晓蓉 +2 位作者 郄明蓉 张金虎 岳利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290-1292,1295,共4页
目的探讨非磷酸化视网膜母细胞瘤抑癌蛋白(RB)和磷酸化RB(p-RB)在正常人子宫内膜上皮的周期性表达及其与细胞周期蛋白G1(CyclinG1)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期(9例)和分泌期(9例)组织切片RB和p-RB(se... 目的探讨非磷酸化视网膜母细胞瘤抑癌蛋白(RB)和磷酸化RB(p-RB)在正常人子宫内膜上皮的周期性表达及其与细胞周期蛋白G1(CyclinG1)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期(9例)和分泌期(9例)组织切片RB和p-RB(ser-795)及CyclinG1的表达,并分析RB的磷酸化状态及其与CyclinG1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9例增殖期子宫内膜上皮,仅2例非磷酸化RB呈弱阳性表达,其余7例为阴性表达,在9例分泌期子宫内膜上皮非磷酸化RB均为阳性表达。在9例增殖期子宫内膜上皮P-RB均呈阳性表达,在9例分泌期子宫内膜上皮仅3例P-RB呈弱阳性表达,其余6例为阴性表达;CyclinG1表达的时空特点与非磷酸化RB表达相似,在9例增殖期子宫内膜上皮仅2例呈弱阳性表达,其余7例为阴性表达,在9例分泌期子宫内膜上皮均呈阳性表达。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期、分泌期非磷酸化RB、p-RB与CyclinG1的表达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非磷酸化RB与CyclinG1的表达正相关(rs=0.945,P<0.05),磷酸化p-RB(ser-795)的表达与CyclinG1负相关(rs=-0.791,P<0.05)。结论RB的磷酸化状态可能参与cyclinG1介导的孕激素对子宫内膜上皮的负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质类 视网膜母细胞抑癌蛋白 磷酸化 子宫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中细胞周期蛋白D1、pRb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春蕊 张木勋 +2 位作者 刘文励 金之欣 高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2-713,共2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甲状腺肿瘤中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 D1)、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p Rb)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在 115例组织切片中 ,甲状腺癌组与非毒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滤泡性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组的 Cyclin D1、p R...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甲状腺肿瘤中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 D1)、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p Rb)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在 115例组织切片中 ,甲状腺癌组与非毒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滤泡性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组的 Cyclin D1、p Rb表达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乳头状癌组 Cyclin D1的表达率与滤泡性癌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p Rb的表达无差异性 ;甲状腺癌不同的分期比较 , 期中 Cyclin D1的表达水平与 、 、 期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p Rb的表达无差异性。提示 :Cyclin D1、p Rb表达水平的检测可作为判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同时 Cycl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PRB 细胞周期蛋白D1 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甲状腺肿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大鼠海马神经元发育和老化过程中的表达
7
作者 解翠红 王伟 杜晓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28-1532,共5页
目的:观察正常Wistar大鼠发育及老化过程中海马神经元磷酸化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这一过程中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周期的变化以及磷酸化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不同发育时期(1天、11天、1月... 目的:观察正常Wistar大鼠发育及老化过程中海马神经元磷酸化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这一过程中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周期的变化以及磷酸化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不同发育时期(1天、11天、1月、3月、15月)磷酸化周期素依赖激酶2(CDK2)、磷酸化细胞分裂周期激酶2(CDC2)、磷酸化视网膜母细胞瘤(Rb)蛋白表达的规律,并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不同阶段大鼠海马内磷酸化CDK2、磷酸化CDC2、磷酸化Rb的含量。结果:在各年龄组中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阳性细胞数量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提示神经元数量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磷酸化CDK2、磷酸化Rb阳性细胞的数量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多,老年组增加明显,与其它各组间有显著差异,磷酸化CDC2阳性细胞在各年龄组神经元中表达量均较低;蛋白定量亦提示老年组磷酸化CDK2、磷酸化Rb的含量较其它组明显增高。结论:海马神经元数量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少,而其中磷酸化CDK2和磷酸化Rb却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提示老化过程中部分神经元再次进入细胞周期,说明磷酸化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中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K 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神经元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5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闫明 王晶晶 +4 位作者 乔欣 孟霞 卢静 焦守恕 王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7-121,I0008,共6页
目的利用大鼠可逆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研究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 dependent kinase 5,Cdk5)对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的磷酸化作用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随机分为再灌注0、3、6、9、24h组。通... 目的利用大鼠可逆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研究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 dependent kinase 5,Cdk5)对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的磷酸化作用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随机分为再灌注0、3、6、9、24h组。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缺血侧大脑Cdk5和磷酸化Rb的数量和变化,TUNEL标记法检测凋亡神经元数量和变化,Westernblot检测不同再灌注时间Cdk5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缺血侧Cdk5随再灌注时间增加而增加,24h达到高峰;再灌注6h出现磷酸化的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并随再灌注时间增加而增加,24h达到高峰。缺血侧凋亡阳性细胞变化趋势与Cdk5基本一致。缺血侧Cdk5蛋白的表达随再灌注时间增加而增加,缺血对侧无明显变化。结论大鼠局限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诱导Cdk5数量和激酶活性增加,通过底物磷酸化作用引起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 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 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产物Rb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美蓉 李一雷 +1 位作者 许一多 高凤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1-453,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Rb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52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良性乳腺病变组织中Rb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Rb蛋白阴性表达率在乳腺癌组中为76.9%(40/52),显著高于良性乳腺病变组织[15.00...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Rb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52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良性乳腺病变组织中Rb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Rb蛋白阴性表达率在乳腺癌组中为76.9%(40/52),显著高于良性乳腺病变组织[15.00%(3/20)](P<0.01);Rb蛋白的阴性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间无关联(P>0.05)。随访46例乳腺癌患者,38例Rb蛋白阴性表达者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为10.5%,而8例Rb蛋白阳性表达者则为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Rb蛋白的阴性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作为抑癌基因产物,Rb蛋白可以在蛋白质水平估计乳腺癌的病情,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估计病情及预后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抑制 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乳腺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a-5p对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10
作者 李佳芮 杨振林 +2 位作者 高帆 郭晶晶 李今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9-947,共9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34a-5p(miR-34a-5p)对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5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34a-5p抑制剂组和抑制剂阴性对照组,每组13只。采用PONEMAH 6.X实验动物遥测平台... 目的:探讨微小RNA-34a-5p(miR-34a-5p)对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5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34a-5p抑制剂组和抑制剂阴性对照组,每组13只。采用PONEMAH 6.X实验动物遥测平台记录各组大鼠脑电图,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34a-5p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形态表现,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DK6、p-Rb和E2F1蛋白阳性表达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磷酸化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和E2F转录因子1(E2F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无异常表现;模型组、miR-34a-5p抑制剂组和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流口水、颤抖、血泪、凝视和咀嚼震颤,随后点头眨眼,最后有前肢痉挛、直立及跌倒。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癫痫发作总时间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miR-34a-5p抑制剂组大鼠癫痫发作总时间缩短(P<0.01);与miR-34a-5p抑制剂组比较,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大鼠癫痫发作总时间延长(P<0.01)。RT-qPCR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34a-5p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miR-34a-5p抑制剂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34a-5p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miR-34a-5p抑制剂组比较,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34a-5p表达水平升高(P<0.01)。HE染色,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排列紊乱;与模型组比较,miR-34a-5p抑制剂组细胞排列整齐;与miR-34a-5p抑制剂组比较,抑制剂阴性对照组细胞形态不规整。TUNEL染色,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miR-34a-5p抑制剂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降低(P<0.05);与miR-34a-5p抑制剂组比较,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DK6、p-Rb和E2F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miR-34a-5p抑制剂组大鼠海马组织CA1区中CDK6、p-Rb和E2F1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与miR-34a-5p抑制剂组比较,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DK6、p-Rb和E2F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升高(P<0.05或P<0.01)。Western blotting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DK6、p-Rb和E2F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miR-34a-5p抑制剂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DK6、p-Rb和E2F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miR-34a-5p抑制剂组比较,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DK6、p-Rb和E2F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结论: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miR-34a-5p表达上调,神经元凋亡率升高,抑制miR-34a-5p表达能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iR-34a-5p调控海马组织中CDK6、p-Rb和E2F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4a-5p 癫痫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 磷酸化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E2F转录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剪切修复基因XPD肝癌对人HepG2细胞中Rb和MAD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庆燕 赵慧 +1 位作者 罗文 张吉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8-803,共6页
目的:探讨人剪切修复基因着色性干皮病D组基因(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D,XPD)转染人肝癌HepG2细胞后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etinoblastoma,Rb)和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2(mitotic arrest deficient 2,MAD2)表达的变化及对细胞增殖的... 目的:探讨人剪切修复基因着色性干皮病D组基因(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D,XPD)转染人肝癌HepG2细胞后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etinoblastoma,Rb)和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2(mitotic arrest deficient 2,MAD2)表达的变化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人工合成的pEGFP-N2-XPD重组质粒通过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HepG2细胞。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无转染HepG2细胞组(空白对照组)、脂质体转染HepG2细胞组(脂质体组)、空载质粒pEGFP-N2转染细胞组(N2组)和重组质粒pEGFP-N2-XPD转染细胞组(XPD组)。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XPD、Rb及MAD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的细胞凋亡情况及细胞周期。结果:与其它3组相比,XPD组XPD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Rb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而MAD2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XPD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XPD组细胞停滞在G1期,难以进入S期。结论:XPD可以抑制MAD2的表达和肝癌细胞的增殖,促进Rb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 着色性干皮病D组蛋白 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2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Rbl-2基因调控DNA甲基化转移酶介导心脏干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慧苏 余细勇 +4 位作者 林秋雄 李晓红 朱杰宁 麦丽萍 林曙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06-2310,共5页
目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样蛋白2(Rbl-2)在调控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中发挥重要作用,而DNMT影响干细胞的分化。本文旨在探讨调控Rbl-2基因的表达对心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心脏干细胞,转染Rbl-2 siRNA。采用real time RT-PC... 目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样蛋白2(Rbl-2)在调控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中发挥重要作用,而DNMT影响干细胞的分化。本文旨在探讨调控Rbl-2基因的表达对心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心脏干细胞,转染Rbl-2 siRNA。采用real time RT-PCR检测Rbl-2和DNMT-3B 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检测DNMT-3B蛋白表达和caspase-3活化片段,并以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在人心脏干细胞中,转染siRNA后Rbl-2 mRNA表达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同时DNMT-3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差异显著。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Rbl-2 siRNA的人心脏干细胞caspase-3激活,表现为caspase-3活性片段与caspase-3前体的比值显著增高(P<0.01),annexin V阳性细胞凋亡率上升(P<0.05)。结论:Rbl-2基因在心脏干细胞的生存中具有正性调控作用,抑制其表达能促进心脏干细胞的凋亡,其调控机制与表观遗传学的修饰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蛋白质2 DNA甲基化转移酶 心脏干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00^(Rb)和p80^(Rb)过表达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强 李彩红 +3 位作者 周恒 乔兵 刘建军 范礼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50-1355,共6页
目的探究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截短体p100^(Rb)和p80^(Rb)对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1-p100^(Rb)-FLAG、pcDNA3.1-p80^(Rb)-FLAG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转染至U2OS细胞中,进行免疫荧光制片,检测p100^(Rb)和p80^(Rb)细胞定位... 目的探究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截短体p100^(Rb)和p80^(Rb)对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1-p100^(Rb)-FLAG、pcDNA3.1-p80^(Rb)-FLAG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转染至U2OS细胞中,进行免疫荧光制片,检测p100^(Rb)和p80^(Rb)细胞定位情况;将pcDNA3.1-RB1-FLAG、p100^(Rb)和p80^(Rb)分别转染至HEK 293T细胞中,提取总蛋白进行免疫印迹,检测Rb、p100^(Rb)和p80^(Rb)的过表达;过表达Rb、p100^(Rb)和p80^(Rb)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结果成功构建pcDNA3.1-p100^(Rb)-FLAG和pcDNA3.1-p80^(Rb)-FLAG真核表达质粒;在U2OS细胞中p100^(Rb)主要定位在细胞核,p80^(Rb)主要定位在细胞质;Rb、p100^(Rb)和p80^(Rb)在HEK 293T细胞中可过表达;过表达Rb、p80^(Rb)和p100^(Rb)后,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的Rb实验组和p100^(Rb)实验组细胞周期G 1期百分比升高,各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过表达p100^(Rb)可抑制HEK 293T细胞凋亡且阻滞细胞周期;过表达p80^(Rb)可抑制HEK 293T细胞凋亡但对细胞周期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过表达 细胞周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Cdk7导致pRb和Cdk2磷酸化水平下降并诱导HepG2细胞凋亡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爱国 吴曙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 研究转染反义寡脱氧核苷酸 (antisenseoligode oxynucleotides, ASODN)对Cdk7特异性的沉默作用及其对体外培养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pRb和Cdk2磷酸化水平以及细胞周期进展的影响,确定Cdk7作为抗肿瘤药物研发靶点的可行性。方法 以... 目的 研究转染反义寡脱氧核苷酸 (antisenseoligode oxynucleotides, ASODN)对Cdk7特异性的沉默作用及其对体外培养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pRb和Cdk2磷酸化水平以及细胞周期进展的影响,确定Cdk7作为抗肿瘤药物研发靶点的可行性。方法 以免疫印迹检测转染ASODN对Cdk7的特异性沉默作用及其对pRb和Cdk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以流式细胞术测定转染ASODN后细胞DNA含量,确定细胞周期进展和凋亡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结果 转染ASODN 72h后,Cdk7蛋白水平显著下降,有明显剂量 -效应关系,最高可降至对照组的 0 12±0 05;在ASODN浓度>100nmol L-1时,pRb和Cdk2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两种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与给药剂量有明显依赖关系。随转染ASODN浓度上升及转染时间的延长,G0 /G1 期细胞、凋亡细胞比例迅速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出现明显的G0 /G1 期阻滞(P<0 01)和细胞程序性死亡(P<0 01);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50nmol·L-1各组细胞具特征性凋亡形态。结论 用ASODN沉默Cdk7可降低pRb以及Cdk2的磷酸化水平,使其生物活性下降,对体外培养HepG2细胞可产生显著的G0 /G1 期阻滞,引起细胞周期延长和细胞凋亡,产生抗增殖作用,可以Cdk7作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7 细胞周期 反义寡脱氧核 苷酸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 视网膜纤维母细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例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p130蛋白及mRNA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丽娟 薛德彬 +7 位作者 刘悦 夏爱丽 陈东 夏华萍 滕晓东 徐少婷 章锁江 任兴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探讨p130蛋白和mRNA在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UPS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10例Ⅰ期UPSC患者标本作为UPSC组,10例相同分期高级别子宫内膜癌作为病例对照组,另取相同年龄1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HE... 目的探讨p130蛋白和mRNA在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UPS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10例Ⅰ期UPSC患者标本作为UPSC组,10例相同分期高级别子宫内膜癌作为病例对照组,另取相同年龄1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130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p130mRNA表达水平,结合临床随访资料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UPSC组p130蛋白和mRNA表达(分别为0.46±0.01、0.56±0.06)均明显低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分别为0.91±0.04、2.81±0.40,P<0.01)和高级别子宫内膜癌(分别为0.55±0.03、0.64±0.03,P<0.05)。临床病理分析显示,患者均为绝经后女性,症状均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肿瘤中位大小7.5cm(1.2~14.8cm),病理学特征与卵巢高级别乳头状浆液性癌相似。结论 UPSC中p130蛋白和mRNA表达减少,可能与UPSC患者预后较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 视网膜母细胞蛋白质p130 免疫组织化学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a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调控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亮 钟武 陈睦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5-679,708,共6页
目的探讨miR-34a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SCs)成骨分化中相关蛋白的表达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选择性抽脂手术或其他腹部手术的捐赠者获得脂肪组织,并分离培养hASCs。分别使用miR-34a模拟物、抑制剂和阴性对... 目的探讨miR-34a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SCs)成骨分化中相关蛋白的表达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选择性抽脂手术或其他腹部手术的捐赠者获得脂肪组织,并分离培养hASCs。分别使用miR-34a模拟物、抑制剂和阴性对照转染hASCs,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34a在hASCs成骨分化各时间点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成骨细胞中RBP2、RNUX2、P27蛋白表达情况,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系统测定海肾和萤火虫萤光素酶活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在转染第0、4、8、12天,miR-34a模拟物组的细胞miR-34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miR-34a抑制剂组显著降低(P<0.05)。miR-34a模拟物组RBP2蛋白表达降低,而miR-34a抑制剂表达增加。双荧光素酶报告测定证实RBP2是miR-34a的直接靶标。此外,miR-34a模拟物组RUNX2和P27蛋白表达上调,而miR-34a抑制剂表达下调。结论 miR-34a在hASCs成骨分化中起促进作用,并可能通过靶向RBP2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4A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视网膜母细胞结合蛋白2 RUN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1-C磷酸化位点突变体与Sedlin的共定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林鑫 徐涛 +1 位作者 范礼斌 钱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9-844,共6页
目的研究人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1羧基端(RB1-C)磷酸化位点突变体的蛋白表达和细胞定位情况及其与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病蛋白(Sedlin)共定位的变化情况。方法设计RB1-C磷酸化位点突变体的引物,以质粒pcDNA3.1-FLAG-RB1-C为模板,利用PC... 目的研究人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1羧基端(RB1-C)磷酸化位点突变体的蛋白表达和细胞定位情况及其与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病蛋白(Sedlin)共定位的变化情况。方法设计RB1-C磷酸化位点突变体的引物,以质粒pcDNA3.1-FLAG-RB1-C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分别扩增出pcDNA3.1-FLAG-RB1-C-S788A、S795A、S807A、T811A、T821A、T826A共6个突变体,并对各位点进行测序。分别将以上突变体单独转染至HEK 293T、COS7细胞中,利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IF)技术观察其蛋白表达和细胞定位情况;分别将以上突变体及Sedlin共同转染至COS7细胞中,利用IF技术观察二者在细胞内的共定位情况,并与野生型RB1-C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RB1-C的6个磷酸化位点均突变成功,并能够在真核细胞内正常表达,且与野生型RB1-C的细胞定位基本一致,即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内。与野生型RB1-C相比,RB1-C-S788A、S795A、T821A、T826A与Sedlin的共定位未发生改变,即主要共定位在细胞核内;但RB1-C-S807A、T811A与Sedlin的共定位发生了显著变化,除了共定位于细胞核外,在细胞质中也存在共定位现象。结论RB1-C磷酸化位点突变体成功构建并表达,其中S807A、T811A两个磷酸化位点的突变能够显著改变RB1-C与Sedlin在细胞中共定位区域,表明它们是RB1-C和Sedlin结合的关键位点之一,为进一步研究RB1-C和Sedlin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1 磷酸化 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病蛋白 共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4/6抑制剂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秀之 陈力 +2 位作者 纪磊 高雨 王中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99-905,共7页
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在雌激素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yclin-dependent kinase 4/6,CDK4/6)抑制剂具有较好的疗效,然而其在三... 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在雌激素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yclin-dependent kinase 4/6,CDK4/6)抑制剂具有较好的疗效,然而其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仍需进一步探讨。Cyclin D-CDK4/6-INK4-Rb-E2F信号通路因具有调控细胞周期检查点的作用,被认为是乳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寻找三阴性乳腺癌与CDK4/6抑制剂关联的生物标志物,探究合理的药物配伍,筛选能从中获益的靶向人群,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CDK4/6抑制剂在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应用前景及优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6 细胞周期蛋白D和E 三阴性乳腺癌 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雄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对小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龚峥 马礼坤 +2 位作者 叶青 周俊岭 孔祥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0-526,共7页
目的探讨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在小鼠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中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雄性小鼠(每组6只)皮下植入缓释泵持续灌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并给小鼠腹腔注射UCHL1特异性抑制剂LDN57444。14 d后检测小鼠心脏功能变化,天狼猩红染色... 目的探讨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在小鼠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中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雄性小鼠(每组6只)皮下植入缓释泵持续灌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并给小鼠腹腔注射UCHL1特异性抑制剂LDN57444。14 d后检测小鼠心脏功能变化,天狼猩红染色方法检测小鼠心肌纤维化程度。分离纯化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细胞+培养基)、P组(细胞+培养基+PDGF-DD)、PL组(细胞+培养基+PDGF-DD+LDN57444),荧光定量PCR检测m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动物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Ang Ⅱ灌注2周后小鼠收缩压升高,心脏机构功能发生改变,应用UCHL1特异抑制剂LDN57444处理后可抑制Ang Ⅱ诱导的这些作用,天狼猩红染色心肌纤维化程度降低。qRT-PCR法显示PL组中Ⅰ型胶原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P组,P、PL组中UCH-L1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Western blot法显示P组中PDGFRβ/p-PDGFRβ、UCH-L1、pRb/Rb、ColⅠ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L组中PDGFRβ/p-PDGFRβ、ColⅠ、pRB/RB的蛋白表达量低于P组。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检测显示NF-κB蛋白调控下游UCH-L1基因转录。结论UCHL1参与调控小鼠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机制可能是通过PI3K、AKT和NF-κB信号轴通路调节UCH-L1表达,UCH-L1调控下游Rb蛋白的表达,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抑制UCH-L1可减轻小鼠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 核因子ΚB 视网膜母细胞抑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NA和Rb在法乐氏四联症右室流出道心肌中的表达
20
作者 李刚 季军 +1 位作者 王湘 令文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法乐氏四联症(TOF)右室流出道心肌细胞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抑制蛋白(retinoblastoma tumor-suppressor protein,Rb)与右室流出道狭窄的关系。【方法】对31... 【目的】探讨法乐氏四联症(TOF)右室流出道心肌细胞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抑制蛋白(retinoblastoma tumor-suppressor protein,Rb)与右室流出道狭窄的关系。【方法】对31例法乐氏四联症病人右室流出道心肌进行了病理检查,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局部心肌细胞PCNA和Bb的表达。【结果】不同年龄组病人心肌细胞大多表达PCNA,1岁以下组表达略高,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Rb于1岁以下组表达最高为82%;1岁以上组25%,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正常成人心脏和其他非TOF右室流出道以及左室乳头肌和左心房上述抗原均为阴性。【结论】法乐氏四联症病人右室流出道心肌细胞增殖可能参与局部狭窄的构成,这可能与PCNA和Rb蛋白共同调节局部心肌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乐氏四联症 增殖细胞核抗原 视网膜母细胞抑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