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Agent系统规划协作过程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丁士拥 常天庆 高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58-2160,2223,共4页
在多Agent问题求解方面,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如何规划Agent组的活动。多Agent规划是指通过Agent调整的行为朝着一个共同目标来增强系统中多个Agent协作的强度,从而提高系统的一致性。从协调一致性原理的角度来说明多Agent系统规划协作的过... 在多Agent问题求解方面,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如何规划Agent组的活动。多Agent规划是指通过Agent调整的行为朝着一个共同目标来增强系统中多个Agent协作的强度,从而提高系统的一致性。从协调一致性原理的角度来说明多Agent系统规划协作的过程,并将其划分为发现协作潜力、调解协作请求、构建协作团队、制订协作计划、实现协作行动及评估行动结果6个阶段,对各个阶段进行了说明。并对一种主从式层次结构的多Agent系统协作过程进行了阐述,构建了基于这种结构协作的基本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一致性 规划协作 主从式结构 联合行动 问题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治理与协作策略 被引量:17
2
作者 姚江春 池葆春 +2 位作者 刘中毅 何冬华 曾峥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19,共7页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新时期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回顾了粤港澳规划协作的历程:从"前店后厂"分工逐渐转向制度层面的协调,但仍面临跨境规划协作的平台和渠道单一、依赖省级政府统筹协调及协作手段单一等问题,三地...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新时期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回顾了粤港澳规划协作的历程:从"前店后厂"分工逐渐转向制度层面的协调,但仍面临跨境规划协作的平台和渠道单一、依赖省级政府统筹协调及协作手段单一等问题,三地对于涉及核心利益问题的协调力度不足。针对问题,文章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协作的总体思路是搭建多主体参与的开放型协作框架,具体策略包括建立多层级多主体的规划协作架构、推动三大都市圈城市规划一体化、共建大湾区国际优质生活圈、推动战略性地区的规划共建共享、探索多元的规划协作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规划协作 规划治理 优质生活圈 战略性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转型:基于中关村科学城协作规划的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杜宝东 董博 周婧楠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125-129,共5页
面对城市发展转型期复杂的城乡规划问题,规划转型已成为普遍共识。文章认为,规划需要关注公众话语与公共政策属性,规划编制正逐步由规划师主导的结果式的"空间管理"策略的制定向过程中协同推进的"实施共识"的构建转... 面对城市发展转型期复杂的城乡规划问题,规划转型已成为普遍共识。文章认为,规划需要关注公众话语与公共政策属性,规划编制正逐步由规划师主导的结果式的"空间管理"策略的制定向过程中协同推进的"实施共识"的构建转变,"协作"与"对话"已成为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重要方式与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规划师的角色、城市规划教育模式以及规划管理体制都将需要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规划 规划转型 协作规划 大数据 中关村科学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下协作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志刚 姜海 陈海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17,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面临的困境,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管理,探讨应用协作式规划理论完善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机制的思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协作式规划的理论基础是沟通理性,倡导参与主体...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面临的困境,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管理,探讨应用协作式规划理论完善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机制的思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协作式规划的理论基础是沟通理性,倡导参与主体多元化、沟通过程民主化、以公众利益为导向、转变规划师角色、共识导向的规划成果;主体功能区规划通过区域差别化定位、错位竞争等途径,为改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冲突提供了重要机遇。研究结论:应在规划地位上强化土地功能区规划的引领作用,在规划过程中加强自然、经济上紧密联结的地区间协调沟通,破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单纯按照行政区划管理的弊端,提升地区间土地开发保护分工与协作水平,更充分地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优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规划 主体功能区 土地利用规划 协作规划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沟通和协作式规划近15年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 Ⅲ软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袁媛 蒋珊红 刘菁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2-50,共9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市民意识崛起,规划方法的转变亟需理论指导。简述沟通—协作式规划的理论要点,从文献时间分布、代表人物和文章、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和内容五个方面切入,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0-2014年间关于沟通式规划、协作...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市民意识崛起,规划方法的转变亟需理论指导。简述沟通—协作式规划的理论要点,从文献时间分布、代表人物和文章、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和内容五个方面切入,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0-2014年间关于沟通式规划、协作式规划共324篇论文,利用CitespaceⅢ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最后,从"政府放权"、"公众参与"、"伙伴关系"、"制度设计"、"协作方法"、"规划评价"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主要内容,以期能为我国规划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转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式规划 协作规划 CitespaceⅢ软件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领域知识的多智能体分层协作规划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晓勇 吴敏 彭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0,15,共5页
针对复杂动态RoboCup仿真环境下的多智能体协作问题,提出一种使用领域知识的多智能体分层协作规划方法。在根据系统提供的环境状态信息建立智能体初始行为规划的基础上,通过逐步填入智能体的状态和行为特征属性知识,分析行动实现的效果... 针对复杂动态RoboCup仿真环境下的多智能体协作问题,提出一种使用领域知识的多智能体分层协作规划方法。在根据系统提供的环境状态信息建立智能体初始行为规划的基础上,通过逐步填入智能体的状态和行为特征属性知识,分析行动实现的效果,对初始规划行动进行调整,为智能体制定协调一致的行为规划序列,并获得相应的协作策略信息,使其在实际对抗比赛中能针对当前环境快速做出决策,实现通信受限的情况下多智能体的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协作规划 领域知识 机器人世界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方组织参与社区规划的协作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袁媛 刘懿莹 蒋珊红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17,共7页
在规划转型的背景下,多元主体协作式参与成为中国社区规划探讨的热点。由于社区类型多样、现实问题复杂,规划师沟通技能有待提升,社区规划有必要引入第三方组织承担协作功能。文章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第三方组织参与社... 在规划转型的背景下,多元主体协作式参与成为中国社区规划探讨的热点。由于社区类型多样、现实问题复杂,规划师沟通技能有待提升,社区规划有必要引入第三方组织承担协作功能。文章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第三方组织参与社区规划的协作机制;归纳出基于多元力量的监督组织、基于社区—企业共建的自治组织和基于乡贤能人的权威组织3种典型协作模式,并总结其在实践中的适用性与优缺点,表明第三方组织的加入有利于促进多元主体参与规划,提高协作规划效率,有效引导各方主体达成共识,并且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组织 协作规划 协作机制 社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绿地:从概念到实践——一次“协作式规划”的探索 被引量:19
8
作者 马向明 吕晓蓓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6-50,共5页
在“佛山市区域绿地专项规划”中,规划师尝试以“区域绿地保护”为平台,以“协作式规划”理论为指导,与城市各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合作,编制能容纳各方利益和目标并能获得广泛认同和支持的“区域绿地专项规划”,以此作为未来城市非建设... 在“佛山市区域绿地专项规划”中,规划师尝试以“区域绿地保护”为平台,以“协作式规划”理论为指导,与城市各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合作,编制能容纳各方利益和目标并能获得广泛认同和支持的“区域绿地专项规划”,以此作为未来城市非建设用地资源保护的框架性文件。本文旨在总结本次规划实践中获得的部分经验以及讨论“协作式规划”实践中可行的技术方法,以此作为对城市规划改革的一种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绿地 协作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社区更新的协作式规划路径——中国“城中村”改造与法国“ZUS”复兴比较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婷 余丹丹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85,共5页
中国和法国都存在由于外来人口进入城市而形成的城市边缘社区—中国的"城中村"和法国的"ZUS",针对这些边缘社区面临的相对严重的社会问题,两国都对这些边缘社区进行了改造。借鉴法国在"ZUS"改造过程中所... 中国和法国都存在由于外来人口进入城市而形成的城市边缘社区—中国的"城中村"和法国的"ZUS",针对这些边缘社区面临的相对严重的社会问题,两国都对这些边缘社区进行了改造。借鉴法国在"ZUS"改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中国在进行"城中村"改造时,应遵循协作式更新规划路径,即多元主体参与规划过程、界定公共利益和非公共利益、从解决物质空间问题转向解决社会空间问题、使更新规划法制化与民主化等,以达到缩小"城中村"与城市其他地区的贫富差距,促进社会融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社区 协作式更新规划路径 城中村 ZUS 城市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成一致:如同角色扮演和修修弄弄──迈向一种协作性规划理论 被引量:6
10
作者 JudithE.Innes DavidE.Booher 于海漪 《规划师》 2000年第2期92-100,117,共10页
关键词 协作规划理论 达成一致 角色扮演 修修弄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D站城融合发展路径与广州实践:多层级空间治理与协作式规划设计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雨菡 鲍梓婷 田文豪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5,共11页
TOD作为推动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需要多方耦合才能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但过去TOD综合开发存在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系统整合不足、轨道站场建设和城市开发路径分离、条块制约束有待进一步突破等问题,严重限制了TOD综合开发的势能释放... TOD作为推动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需要多方耦合才能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但过去TOD综合开发存在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系统整合不足、轨道站场建设和城市开发路径分离、条块制约束有待进一步突破等问题,严重限制了TOD综合开发的势能释放。因此,对于TOD综合开发,需要从部门式管理转向多层级空间治理机制与协作式规划设计,以实现站城融合、构建站场经济圈。文章结合广州TOD站城融合发展实践,从政策规范、工作架构、技术路径和激励机制4个方面总结其多层次的TOD站城融合发展框架,并探讨以协作式规划实现站场经济圈的共同构建、通过全要素精细化设计打造“一站式服务”经济增长极的具体路径,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的站城融合发展与站场经济圈规划提供可借鉴的成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综合开发 站场经济圈 站城融合 多层级空间治理 协作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覆盖和多目标离散群集蜘蛛算法的多移动agent规划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洲洲 李士宁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共9页
以agent负载能耗均衡度和网络总能耗为指标构建多移动agent协作规划模型,为了尽可能延长网络生存周期,给出基于网络覆盖率的节点休眠机制,在满足WSN网络覆盖率要求的同时,采用较少节点处于工作状态。根据多移动agent协作规划技术特点,... 以agent负载能耗均衡度和网络总能耗为指标构建多移动agent协作规划模型,为了尽可能延长网络生存周期,给出基于网络覆盖率的节点休眠机制,在满足WSN网络覆盖率要求的同时,采用较少节点处于工作状态。根据多移动agent协作规划技术特点,设计融合Pareto最优解多目标离散群集蜘蛛算法(MDSSO),重新定义插值学习和变异交换粒子更新策略,并动态调整最优解集规模,以提高MDSSO算法多目标求解精度。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合理给出WSN多移动agent规划路径,而且与其他传统算法相比,网络总能耗降低了约15%,生存期提高了约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移动代理 网络覆盖 群集蜘蛛优化算法 协作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近郊农用地纳入城市规划安排的思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林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3年第3期56-61,共6页
城市近郊农用地具有显著的公益价值,在各部门多头管理、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缺乏有效管控,不断被城市建设侵占。城市规划应发挥统筹城乡空间的龙头作用,将近郊农用地纳入城市规划安排,通过提升近郊农用地的规划地位,采取协作式规划... 城市近郊农用地具有显著的公益价值,在各部门多头管理、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缺乏有效管控,不断被城市建设侵占。城市规划应发挥统筹城乡空间的龙头作用,将近郊农用地纳入城市规划安排,通过提升近郊农用地的规划地位,采取协作式规划模式协调各利益主体和各部门计划,并将规划管控措施落实到总规和控规层面,以有序组织城市空间拓展并最大限度地保护农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郊农用地 城市规划安排 协作规划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委会主导的老旧小区改造协作模式研究--以广州市仰忠社区为例 被引量:14
14
作者 谭俊杰 廖绮晶 +2 位作者 袁媛 陈哲 何灏宇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22,共7页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改善社区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的契机。以广东省广州市仰忠社区为例,运用实地调研、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探索居委会主导的老旧小区改造协作的模式与适用性。在仰忠社区...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改善社区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的契机。以广东省广州市仰忠社区为例,运用实地调研、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探索居委会主导的老旧小区改造协作的模式与适用性。在仰忠社区改造“改什么、怎么改、如何维护”3个阶段,居委会均推动了多方协作。首先,居委会动员通过调动积极性、设立沟通渠道等方式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商议更新改造“改什么”;其次,居委会构建“居民咨询委员会、改造每周例会、物业服务议事会”等多方沟通平台,推动多方对更新“怎么改”的协作;最后,在改造完成时,居委会促进社区内成立由居民自治的物管,推进居民就“如何维护”进行广泛协作。居委会高效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是协作推进的基础,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是协作快速推进的保障;居委会主导形成的沟通平台是协作形成的关键。目前居委会主导的更新协作是项目制推动的,需要研究其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微改造 协作规划 居委会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恋地情结”:流动空间的人地依恋——形成过程、权力生产与规划转向 被引量:15
15
作者 魏航 石楠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29,共10页
近年来,承载着非正规经济的街道市场被大量清退,人们感受到一种难以言明的"怅然若失"。本文将这种特殊情感概念化为"非正式‘恋地情结’",意指"附着在具有无形边界、自发形成的流动空间上的人地依恋现象"... 近年来,承载着非正规经济的街道市场被大量清退,人们感受到一种难以言明的"怅然若失"。本文将这种特殊情感概念化为"非正式‘恋地情结’",意指"附着在具有无形边界、自发形成的流动空间上的人地依恋现象"。它的指向对象是人、物等存在在创造意义结构的过程中所缔造出的关系性空间,其形成机制存在"自我认同"和"情感驱动"双重逻辑,情感汇集成"湍流",通过"分散—强化"机制成为城市"氛围"。它存在但难被捕捉,原因在于政治权力通过知识生产重构了人们的认知,也包括现代法律对权利的定义"垄断"了人们对城市权利的认知。它是寻找情感"城市权利"的线索,规划研究需将非表征方法纳入视野,以识别和维护人们的情感"城市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恋地情结 非正规经济 空间政治 协作规划 城市权利 关系性空间 非表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生成兵力团体队形协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少斌 张诗楠 董博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70-2675,共6页
协作是CGF(Computer generated Forces)团体行为模拟的基础,队形及队形变换是坦克分队CGF最常用的团体协作行为。提出了一个协作规划结合联合意图的坦克分队队形协作方法。根据各角色对协作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指挥员角色CGF规划队形变... 协作是CGF(Computer generated Forces)团体行为模拟的基础,队形及队形变换是坦克分队CGF最常用的团体协作行为。提出了一个协作规划结合联合意图的坦克分队队形协作方法。根据各角色对协作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指挥员角色CGF规划队形变换协作条件和约束,参与协作的各CGF自主规划执行协作,有效地提高了队形协作的效率。队形变换前建立协作的联合意图,协作过程中各成员实时修正协作的动作,有效保证了队形协作的可靠同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F 团体协作 协作规划 联合意图 队形与队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协作设计方法》
17
作者 北尾靖雅(著) 胡昊(译著) 《上海城市规划》 2011年第4期117-117,共1页
按照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三代论的划分办法,在经历了理性规划模型、倡导性规划后,规划理论已经步入协作性规划阶段,即更关心规划过程的集体理性,强调规划是基于集体理性建立共识的决策过程。将协作性规划的思想引入了城市设计领域,有... 按照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三代论的划分办法,在经历了理性规划模型、倡导性规划后,规划理论已经步入协作性规划阶段,即更关心规划过程的集体理性,强调规划是基于集体理性建立共识的决策过程。将协作性规划的思想引入了城市设计领域,有可能就是日本京都大学北尾靖雅博士写成此书的重要学术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理论 协作规划 设计方法 日本京都大学 规划模型 决策过程 城市设计 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