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覆膜垄作模式下播期对谷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闫锋 付晓晨 《现代化农业》 2023年第5期38-40,共3页
为了探索晚熟谷子品种在黑龙江省覆膜垄作栽培模式下的最佳播期,以嫩选1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期对生育时期、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全生育期由129d缩短至120d,穗重、穗粒重、产量均在5月7日播种期下为最大... 为了探索晚熟谷子品种在黑龙江省覆膜垄作栽培模式下的最佳播期,以嫩选1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期对生育时期、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全生育期由129d缩短至120d,穗重、穗粒重、产量均在5月7日播种期下为最大值,嫩选18在齐齐哈尔市覆膜垄作栽培模式下的最佳播期为5月7日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覆膜垄作 播期 生长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覆膜垄作高产栽培技术
2
作者 刘世海 张雷 李胜克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87-89,共3页
从选地整地、重施基肥、品种选择与种栽来源、播种起垄覆膜、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方面对地黄覆膜垄作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地黄 覆膜垄作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秋覆膜垄作甜菜产质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蔺志其 何玉龙 《中国糖料》 2017年第5期37-38,共2页
调查结果表明,秋覆膜甜菜与早春垄作和不覆膜平作比,出苗率分别高12和25个百分点,根产量分别高18.7%和73.8%,纯收益分别增加8083.3元/hm^2和11169.7元/hm^2;含糖率分别提高0.4和1.9度。并提出了相应的种植技术。
关键词 甜菜 覆膜垄作 产质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胡萝卜不覆膜垄作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崔禄山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年第10期14-15,共2页
为进一步挖掘北方地区胡萝卜增产潜力,提高耕地的综合利用效率和胡萝卜的产业附加值。结合北方地区实际情况,就胡萝卜的不覆膜垄作栽培技术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胡萝卜垄作规范化栽培的关键技术点,对于提高胡萝卜种植经济效益、增加农民... 为进一步挖掘北方地区胡萝卜增产潜力,提高耕地的综合利用效率和胡萝卜的产业附加值。结合北方地区实际情况,就胡萝卜的不覆膜垄作栽培技术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胡萝卜垄作规范化栽培的关键技术点,对于提高胡萝卜种植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精细化转变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覆膜垄作栽培 技术优势 规范化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玉米覆膜垄作对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王勇 李雁民 牛不正 《耕作与栽培》 2009年第1期31-31,39,共2页
研究了沿山冷凉灌区不同海拔高度覆膜垄作、覆膜平作和露地平作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露地栽培相比,玉米覆膜垄作有利于玉米各生育阶段的正常生长发育,且成熟期提早,产量性状明显改善,增产显著。
关键词 玉米 覆膜垄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与滴灌对玉米生态系统碳足迹和净生态系统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马娇 王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202,249,共12页
为探讨不同覆膜和灌溉方式下玉米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作物产量、净生态系统经济效益及碳足迹的综合效应,于2021—2022年开展不同覆膜(垄作半膜和垄作无膜)和灌溉方式(滴灌和沟灌)的组合试验,研究其对玉米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对... 为探讨不同覆膜和灌溉方式下玉米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作物产量、净生态系统经济效益及碳足迹的综合效应,于2021—2022年开展不同覆膜(垄作半膜和垄作无膜)和灌溉方式(滴灌和沟灌)的组合试验,研究其对玉米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对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施氮部分要素生产率、经济效益和碳足迹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滴灌和覆膜均有效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峰值,滴灌处理玉米整个生育期N_(2)O、CH_(4)和CO_(2)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0.27~0.51、-0.04~-0.05 mg·m^(-2)·h^(-1)和2 090.98~2 160.71 mg·m^(-2)·h^(-1),较沟灌处理分别降低12.00%~30.30%、7.36%~21.45%和7.48%~11.68%。覆膜处理下N_(2)O、CH_(4)和CO_(2)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0.27~0.39、-0.03~-0.47 mg·m^(-2)·h^(-1)和2 090.98~2 290.50 mg·m^(-2)·h^(-1),较不覆膜处理分别降低33.54%~47.35%、4.03%~19.40%和2.57%~6.64%,故垄作半膜滴灌处理的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势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降幅为5.30%~16.89%)。与其他处理相比,垄作半膜滴灌处理的作物产量、作物水分生产力、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施氮部分要素生产率分别增加6.33%~19.83%、6.10%~33.17%、14.72%~45.87%和6.90%~19.44%。滴灌系统的经济效益和净生态系统经济效益分别较沟灌系统增加9.37%~14.85%和43.88%~55.56%,覆膜技术的经济效益和净生态系统经济效益分别较不覆膜处理提升0.90%~5.95%和16.23%~20.88%。滴灌和覆膜均降低了玉米生育期内总碳排放和单位产量碳足迹。综上,垄作半膜滴灌方式在提升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显著减少了温室气体的全球变暖潜势和碳足迹,是较为理想的玉米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排放 垄作 滴灌 经济效益 碳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垄作覆膜的增温保墒效果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江辉 贾峥嵘 +4 位作者 王凌云 解晓红 解红娥 武宗信 李波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494-497,共4页
以淀粉型甘薯品种晋甘薯5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不覆膜(CK)、栽前白膜、栽后白膜、栽前黑膜4个处理,研究垄作覆膜对土壤水热状况及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方式的垄作覆膜都有较好的提温、保墒作用,栽后30 d内,在5~10 cm表土层,栽... 以淀粉型甘薯品种晋甘薯5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不覆膜(CK)、栽前白膜、栽后白膜、栽前黑膜4个处理,研究垄作覆膜对土壤水热状况及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方式的垄作覆膜都有较好的提温、保墒作用,栽后30 d内,在5~10 cm表土层,栽后白膜处理增温效果显著,在15~20 cm土层,栽前黑膜增温效果最佳;栽前黑膜处理较其他处理保水效果显著,土壤容重也显著降低;地膜覆盖增加了单株结薯数和单薯种,最终显著提高了产量,鲜薯增产幅度在28.26%~3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垄作 增温 保墒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垄作覆膜条件下冬小麦田的氨挥发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上官宇先 师日鹏 +1 位作者 韩坤 王林权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3-168,共6页
为了解垄作覆膜下氨挥发特点,采用密闭法研究了垄作覆膜条件下冬小麦田间氨挥发的动态过程,并结合室内模拟比较了覆膜和氮肥深施对氨挥发的影响。大田实验结果表明,垄作覆膜处理可显著减少田间氨挥发。垄作覆膜180 kg N/hm2和240 kg N/... 为了解垄作覆膜下氨挥发特点,采用密闭法研究了垄作覆膜条件下冬小麦田间氨挥发的动态过程,并结合室内模拟比较了覆膜和氮肥深施对氨挥发的影响。大田实验结果表明,垄作覆膜处理可显著减少田间氨挥发。垄作覆膜180 kg N/hm2和240 kg N/hm2处理下的氨挥发量分别为:1.9±0.2 kg N/hm2和2.4±0.7 kg N/hm2,而平作180 kg N/hm2处理下的氨挥发总量为4.3±0.8 kg N/hm2。垄作覆膜比平作180 kg N/hm2氨挥发量减少了56.3%和43%。氨挥发造成的氮肥损失由1.6%降低到了0.2%~0.4%。氨挥发主要出现在播种后的一个月内;返青后大大降低。越冬期前氨挥发累积量符合Elovich动力学方程,而返青期后的氨挥发累积动态过程趋近于直线。覆膜和垄下施肥均有降低氨挥发的作用,室内模拟结果表明垄下施肥对氨挥发的消减效应大于地表覆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挥发 氮肥 垄作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垄作覆膜种植对夏玉米生长和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杰 冯浩 +3 位作者 王乃江 董勤各 褚晓升 周立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旨在探索垄作覆膜对夏玉米动态生长过程、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的影响。试验设置垄作覆膜(RM)和平作不覆膜(NM)处理,在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Logistic方程及其修正方程分别拟合株高和叶面积指数生长动态,结合... 旨在探索垄作覆膜对夏玉米动态生长过程、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的影响。试验设置垄作覆膜(RM)和平作不覆膜(NM)处理,在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Logistic方程及其修正方程分别拟合株高和叶面积指数生长动态,结合数值模型HYDRUS-2D模拟典型降雨过程的土壤水分动态。结果表明:Logistic方程拟合下,垄作覆膜与平作未覆膜处理夏玉米株高最大增长速率及其出现时间分别为5.1,5.2cm/d和播种后39,41天(3年均值),同时垄作覆膜夏玉米叶面积指数最大增长率较平作未覆膜提高了14.6%,增长速率最大值出现时间提前了2天;垄作覆膜夏玉米穗长、穗粒数、百粒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较平作未覆膜分别增加了7.8%,15.4%,1.3%,6.0%和3.1%(3年均值)。HYDRUS-2D模型对典型降雨后土壤剖面水分变化的模拟结果表明,垄作覆膜能增加降雨入渗,增大0—20cm土层和0—200cm剖面平均含水量。垄作覆膜种植具有增产保墒效应,但其增产效应与生育期气象条件有关,生育季降雨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其增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作 夏玉米 LOGISTIC方程 生长动态 HYDRUS-2D 土壤水分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垄作覆膜对旱地春玉米生长前期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震 阎旭东 +2 位作者 徐玉鹏 赵忠祥 王秀领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4期42-46,共5页
旱作地区具有降雨少、分布不均等特点,导致春玉米生长前期易受干旱影响造成减产,通过垄作覆膜可以改善旱作地区春玉米水分利用状况,增强期抗旱能力。本试验设置垄作覆膜、起垄覆膜(未播种)、露地平作及撂荒4个种植模式处理,分别测定各... 旱作地区具有降雨少、分布不均等特点,导致春玉米生长前期易受干旱影响造成减产,通过垄作覆膜可以改善旱作地区春玉米水分利用状况,增强期抗旱能力。本试验设置垄作覆膜、起垄覆膜(未播种)、露地平作及撂荒4个种植模式处理,分别测定各处理在播种前、苗期、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0~20 cm,20~40 cm,40~60 cm土壤含水量和储水量,分析春玉米地上干物质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垄作覆膜栽培对春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覆膜可以改善春玉米生育前期(苗期—大喇叭口期)根系水分状况,其中覆膜处理苗期和拔节期0~40 cm及大喇叭口期20~40 cm土壤含水量和储水量均显著高于未覆膜处理(P<0.05),且垄作覆膜处理在大喇叭口期40~60 cm土壤含水量和储水量亦显著高于露地平作处理(P<0.05);与露地平作比较,播前—大喇叭口期,垄作覆膜水分利用率提高69.48%,干物质量提高27.52%。综合说明垄作覆膜栽培模式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保墒作用,缓解旱作地区春玉米早期干旱现象,同时也可以提高春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量积累,为后期增产打下基础,适宜在旱作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作 春玉米 旱地 水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垄作覆膜套种豌豆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宏伟 曾永武 李宏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3期105-105,共1页
通过研究,集成配套出了适宜甘肃省河西走廊区域特点的马铃薯套种豌豆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选地整地、适期播种、查苗补苗、配方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采用马铃薯套种豌豆模式的种植户... 通过研究,集成配套出了适宜甘肃省河西走廊区域特点的马铃薯套种豌豆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选地整地、适期播种、查苗补苗、配方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采用马铃薯套种豌豆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垄作 套种豌豆 高效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新一号马铃薯垄作覆膜覆土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宏伟 宋雄儒 马俊峰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4年第12期10-10,12,共2页
马铃薯垄作覆膜覆土高效栽培技术是克新一号马铃薯种植的主要技术,主要采用垄作地膜覆盖、膜面覆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充分发挥民乐县的气候土壤优势,提高产量和品质,是克新一号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的一项技术。
关键词 克新一号 马铃薯 垄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垄作覆膜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兰祥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3期26-26,共1页
水稻垄作覆膜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水稻覆膜可增产13.0%,增产稻谷1048.5kg/hm^2,纯收入增加1789.7元/hm^2,能有效提前返青、分蘖、孕穗和抽穗、提前3—5d成熟;在水稻返青后期长势较好,具有促高、增加分蘖的作用,... 水稻垄作覆膜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水稻覆膜可增产13.0%,增产稻谷1048.5kg/hm^2,纯收入增加1789.7元/hm^2,能有效提前返青、分蘖、孕穗和抽穗、提前3—5d成熟;在水稻返青后期长势较好,具有促高、增加分蘖的作用,增产和经济效益明显,能够节约成本、防虫抗病和不需化学除草、节本增效、减少污染等特点,建议大面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垄作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不同覆膜方式垄作沟灌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涛 郭金锋 赫晓岚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年第8期21-23,共3页
采用不同的覆膜方式进行垄作沟灌玉米种植,并测定其经济指标及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垄作沟灌处理下的灌水量最小为3 798 m3/hm^2,较对照处理节水1 596 m3/hm^2,节水29.59%,小区平均产量为63.34 kg,折合产量11 729.63 kg/... 采用不同的覆膜方式进行垄作沟灌玉米种植,并测定其经济指标及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垄作沟灌处理下的灌水量最小为3 798 m3/hm^2,较对照处理节水1 596 m3/hm^2,节水29.59%,小区平均产量为63.34 kg,折合产量11 729.63 kg/hm^2,较对照增产22.23%,增产极显著,在节水意识较强、农艺措施和农机具配套的农作区,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垄作 沟灌 节水 土壤含水量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旱塬垄作覆膜栽培土壤水分及温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伟 黎晓 +2 位作者 李会杰 李明 蒋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2-40,共9页
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水分缺乏是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因子。本研究在黄土高原长武塬进行小区试验,通过垄作覆膜(RP)与平作不覆膜(FP)两种处理的对比研究,分析垄作覆膜下玉米生长时期土壤水分与温度的变化,以及降雨事件对于土壤水分的... 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水分缺乏是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因子。本研究在黄土高原长武塬进行小区试验,通过垄作覆膜(RP)与平作不覆膜(FP)两种处理的对比研究,分析垄作覆膜下玉米生长时期土壤水分与温度的变化,以及降雨事件对于土壤水分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垄作覆膜在30-60 cm土层土壤水分显著高于平作不覆膜约8%,而平作不覆膜在深层(100-160 cm)土壤水分明显高于垄作覆膜,玉米生长季土体储水量变化垄作覆膜垄与沟在30-60 cm处均高出平作不覆膜20 mm,而在100-160 cm处垄作覆膜比平作不覆膜低25 mm。垄沟覆膜-垄(RPR)土壤表层10 cm处温度较垄沟覆膜-沟(RPF)与平作不覆膜分别高2.01℃和1.91℃。中雨情况下,垄作覆膜降雨土壤入渗深度可达30 cm,平作不覆膜下可以到10 cm,但强降雨事件中垄作覆膜土壤深层入渗受到抑制。降雨强度越大,土壤前期含水量越高,土壤水分峰值产生的时间越短;垄作覆膜由于土壤水分条件的改善使得土壤水分峰值出现时间较平作不覆膜早。垄作覆膜由于垄沟微地形改变使沟内具有集水效应,同时沟内集水对垄上水分存在侧向补充,但时间上存在滞后效应,滞后时间与降雨量和降雨前土壤含水量相关。垄作覆膜能够保水保墒,增加降雨入渗,抑制强降雨事件的深层入渗,抑制"自覆盖"现象的发生,从而对玉米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作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降雨 黄土旱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垄作覆膜压土层栽培技术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建朝 费永祥 +3 位作者 张建文 伍东 雷玉明 邢会琴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年第4期36-37,共2页
介绍了对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进行的改进试验,采取垄作覆膜压土栽培技术模式,对该栽培技术在增产效果、防病效果等方面作了研究。
关键词 马铃薯 垄作压土层 增产因子 病虫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中南部地区西瓜垄作覆膜沟灌节水技术规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丽琴 米治明 +3 位作者 买自珍 王勇 周皓蕾 佘萍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12期40-41,共2页
规定了宁夏中南部地区西瓜垄作覆膜沟灌技术要点,包括选地、轮作、整地、畦田规格、施肥、起垄造穴、覆膜、品种选择、浸种催芽、播种、田间管理、采收要求等各环节的技术指标和操作要求。
关键词 宁夏中南部地区 垄作 沟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阴湿区不同覆膜马铃薯微型薯的土壤水热效应及产量表现 被引量:10
18
作者 高彦萍 胡新元 +3 位作者 李掌 吴雁斌 张武 齐恩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26-2433,共8页
为探究适用于高寒阴湿区马铃薯微型薯原种繁育的地膜覆盖方式,本研究以小于2 g的微型薯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垄作白膜覆盖(RSWPF)、垄作黑膜覆盖(RSBPF)和传统露地平播(CFS)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的土壤温度和水分动态特征以及对马铃薯... 为探究适用于高寒阴湿区马铃薯微型薯原种繁育的地膜覆盖方式,本研究以小于2 g的微型薯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垄作白膜覆盖(RSWPF)、垄作黑膜覆盖(RSBPF)和传统露地平播(CFS)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的土壤温度和水分动态特征以及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RSBPF种植方式可有效增加马铃薯生育前期耕层0~25 cm土壤的热量条件,在4月20日-8月3日(播种到末花期),RSBPF较CFS增加土壤温度2.33~4.64℃,增加土壤积温327.88℃;在日变化8:00、18:00低温时,RSBPF较RSWPF具有几乎同等的保温作用,在14:00高温时,RSBPF较RSWPF温度低1.26℃,增温、降温较平缓,稳温效应明显;在地温垂直变化中,RSBPF同样具有稳温效应。RSBPF较CFS,表现出旱季蓄水保墒和雨季防涝,能显著优化耕层土壤水分环境;提前出苗期至成熟期各生育时期10~15 d,促进生育前期营养生长效果明显。RSBPF较RSWPF和CFS,增加单株结薯重差异显著(P<0.05)。不同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P<0.05),RSBPF产量最高,达到46 612.35 kg·hm^(-2),较CFS增产16.56%。因此,垄作黑膜覆盖(RSBPF)是该试验区域利用小于2g微型薯进行原种繁育的有效栽培措施。本研究为西北高寒阴湿区利用小于2 g的微型薯进行马铃薯原种高效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阴湿区 马铃薯微型薯 垄作栽培 水热效应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雷雨田 彭立强 +4 位作者 王欣欣 唐超 路耿新 任永峰 张三粉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5年第1期13-16,48,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旱地玉米的产量和效益,针对燕山丘陵旱作区降水量少、季节间降水不均、作物产量低等问题,研究了4种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覆膜垄作使玉米提早成熟10-14d,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 为了进一步提高旱地玉米的产量和效益,针对燕山丘陵旱作区降水量少、季节间降水不均、作物产量低等问题,研究了4种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覆膜垄作使玉米提早成熟10-14d,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始终高于其他覆膜方式,同时结实率和穗重增加;2013、2014年分别较对照增产27.15%、51.22%,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式 旱地玉米 覆膜垄作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垄播及轮作蚕豆对马铃薯连作田根系分泌物及化感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康益晨 杨昕宇 +7 位作者 张俊莲 姚彦红 张卫娜 石铭福 范艳玲 要凯 赵章平 秦舒浩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48-1158,共11页
以马铃薯连作田(5a)为基础,结合化感效应生物测试,研究平畦不覆膜连作马铃薯(FP-C)、覆膜垄播连作马铃薯(RM-C)、平畦不覆膜轮作蚕豆(FP-R)及覆膜垄播轮作蚕豆(RM-R)4种栽培模式对连作田根系次生代谢物及化感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覆... 以马铃薯连作田(5a)为基础,结合化感效应生物测试,研究平畦不覆膜连作马铃薯(FP-C)、覆膜垄播连作马铃薯(RM-C)、平畦不覆膜轮作蚕豆(FP-R)及覆膜垄播轮作蚕豆(RM-R)4种栽培模式对连作田根系次生代谢物及化感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覆膜连作马铃薯的根系分泌物中酯类、酚类及酰胺等常见化感物质类别的相对丰度最大,其浸提液对番茄种子萌发的综合化感效应显著强于其他处理。轮作蚕豆及覆膜垄播对马铃薯连作田根系分泌物有不同的影响,轮作蚕豆降低典型化感物质类别酯类的相对含量,增加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覆膜垄播减少根系分泌物中酯类、烃类、酰胺、酚酸类及醇、胺、醛等成分类别的数量,同时防止嘌呤、噻唑、香兰素及樟脑的产生;两者均可达到降低化感效应的作用,但结合更有利于马铃薯连作障碍的克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2-叔丁基-6-甲基苯酚、烟肼酰胺、樟脑、香兰素、9H-黄嘌呤及鲁米诺8种物质疑似马铃薯连作田根际土壤化感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作 连作马铃薯 轮作蚕豆 次生代谢物 生物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