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当代西藏小说视域中的民主改革前后
被引量:
1
1
作者
贾新政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12-18,共7页
西藏民主改革前后的社会历史图景,一直是西藏当代小说的重要表现主题。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民主改革前后的西藏当代小说作品或着意于对历史事实的真实描摹、对人民主体意识的苏醒及人的解放的真诚赞颂,或是着眼于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人性...
西藏民主改革前后的社会历史图景,一直是西藏当代小说的重要表现主题。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民主改革前后的西藏当代小说作品或着意于对历史事实的真实描摹、对人民主体意识的苏醒及人的解放的真诚赞颂,或是着眼于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人性复杂性、丰富性的深刻挖掘。在作家们的文学叙事中,表达了他们对这一划时代历史事件的个体性的理性认知,力图以“历史真实”或是“艺术真实”的文学表现方式,抵达对这一重大历史时期西藏社会面貌的真实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小说
民主改革
主体意识
人的解放
人性探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格桑花并不神秘--以扎西达娃为例看西藏新小说批评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莹
陈思广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8-151,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扎西达娃为代表的"西藏新小说"在文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遗憾的是,一些评论者在理解作家文化身份定位及他们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一是将其视为本土文化之子,认为他对待中原&q...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扎西达娃为代表的"西藏新小说"在文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遗憾的是,一些评论者在理解作家文化身份定位及他们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一是将其视为本土文化之子,认为他对待中原"外来文化"的态度是"吸纳养分"和"反思";二是将其创作排除在魔幻现实主义的范畴之外,抑或只简单地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附属物。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一些接受者忽略了他的重要人生经历以及对西藏文化的陌生感。今天重新审视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扎西达娃之于西藏文学乃至西藏文化的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西达娃
西藏
新
小说
本土文化之子
魔幻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当代小说研究综述
被引量:
4
3
作者
马小燕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107-115,共9页
西藏当代小说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达到兴盛期,并在21世纪后出现了多元化发展态势。在不断的学术争鸣中逐渐形成了"西藏新小说"研究、概述性研究、女性小说研究、藏文小说研究等学术传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
西藏当代小说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达到兴盛期,并在21世纪后出现了多元化发展态势。在不断的学术争鸣中逐渐形成了"西藏新小说"研究、概述性研究、女性小说研究、藏文小说研究等学术传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文章分析了西藏当代小说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针对目前存在的研究者视野有待于拓宽、跨越语言边界的学术成果较少、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实践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文学
西藏
新
小说
女性
小说
人物形象
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当代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中的叙事话语转变与现代性特征——以《格桑梅朵》《无性别的神》《祭语风中》为例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晓艳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66-73,共8页
20世纪的西藏和中国其他地区一样,是西藏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最为剧烈的时期。文学作品如何看待这一百年的历史,如何展现这一百年来人的精神世界所发生的巨大转变,体现了不同时代西藏文学的精神风貌和发展轨迹。文章以《格桑梅朵》《...
20世纪的西藏和中国其他地区一样,是西藏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最为剧烈的时期。文学作品如何看待这一百年的历史,如何展现这一百年来人的精神世界所发生的巨大转变,体现了不同时代西藏文学的精神风貌和发展轨迹。文章以《格桑梅朵》《无性别的神》和《祭语风中》三部反映西藏不同历史阶段面貌的现实主义小说为例,分析不同时期的小说叙事话语和风格的转变及其所反映的西藏文学创作中现代性意识从确立、追溯到反思的特征,并结合西藏当代知识分子作家的生命历程和创作变化,来管窥西藏不同时期小说创作所折射的时代精神"症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小说
《格桑梅朵》
《无性别的神》
《祭语风中》
叙事话语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讲好西藏故事——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藏长篇小说为例
被引量:
3
5
作者
陈思广
党文静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98,共8页
如何讲好西藏故事,是每一代藏族作家思考、追问的终极命题。1990年代以来西藏的长篇小说创作试图揭去西藏的神秘面纱,还原藏地真实的生活风貌,展现出西藏文学所特有的现代品格,即:在主题诉求上,努力传递现代的"人"的理念,彰...
如何讲好西藏故事,是每一代藏族作家思考、追问的终极命题。1990年代以来西藏的长篇小说创作试图揭去西藏的神秘面纱,还原藏地真实的生活风貌,展现出西藏文学所特有的现代品格,即:在主题诉求上,努力传递现代的"人"的理念,彰显现代女性意识,追求独立的"人"和藏地历史变迁中具备佛性的"人"。在呈现方式上由"事"转"人"的叙述视角;由翻身农奴转向反叛贵族再转向底层民众的人物塑造;对藏传佛教由批判到中立再到正向引导的创作情态,以及由之形成的高扬宏阔转向冲和平淡、超验神性的美学风格。这不仅使西藏长篇小说创作具有了现代内涵,也为讲好西藏故事提供了新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西藏
长篇
小说
西藏
故事
主题诉求
呈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中的民俗书写
被引量:
1
6
作者
马小燕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88-94,145,共8页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民俗文化一直是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描写的对象之一,经历了试验性描写、全景式深描和集约化展示三个发展阶段,完成了从猎奇到欣赏的审美观念的转变,折射出西藏民俗的发展变迁,呈现出纪实性、变迁性的特点,表现出构...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民俗文化一直是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描写的对象之一,经历了试验性描写、全景式深描和集约化展示三个发展阶段,完成了从猎奇到欣赏的审美观念的转变,折射出西藏民俗的发展变迁,呈现出纪实性、变迁性的特点,表现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当代汉语长篇
小说
民俗
深描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评藏族作家色波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
1
7
作者
徐琴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1,共3页
作为西藏新小说的代表作家,色波是较早开始借鉴域外经验,进行新小说实验的作家。他的作品拒绝为读者提供引人入胜的故事,把世俗真实的西藏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对人生存的本质性探讨是色波作品的中心意旨,对孤独和圆形意义的关注是经常出...
作为西藏新小说的代表作家,色波是较早开始借鉴域外经验,进行新小说实验的作家。他的作品拒绝为读者提供引人入胜的故事,把世俗真实的西藏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对人生存的本质性探讨是色波作品的中心意旨,对孤独和圆形意义的关注是经常出现在色波作品中的两个命题。对西藏现代生活的真实状态的精神性概括使他的作品具有了一种普遍的人文精神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波
西藏
新
小说
孤独感
圆形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次仁罗布小说的伦理维度
8
作者
增宝当周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3-148,共6页
次仁罗布小说刻画西藏各类人物,并将道德情感和伦理意识作为人物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产生的主要依据,从不同侧面呈现小说人物的生活处境与伦理意识,而且将主题指向宽容与至善的伦理追求,使文本体现出强烈的伦理意味。
关键词
次仁罗布
西藏
当代
小说
伦理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当代西藏小说视域中的民主改革前后
被引量:
1
1
作者
贾新政
机构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12-18,共7页
基金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第四世班禅额尔德尼年谱编撰及爱国爱教事迹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8BZJ016
文摘
西藏民主改革前后的社会历史图景,一直是西藏当代小说的重要表现主题。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民主改革前后的西藏当代小说作品或着意于对历史事实的真实描摹、对人民主体意识的苏醒及人的解放的真诚赞颂,或是着眼于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人性复杂性、丰富性的深刻挖掘。在作家们的文学叙事中,表达了他们对这一划时代历史事件的个体性的理性认知,力图以“历史真实”或是“艺术真实”的文学表现方式,抵达对这一重大历史时期西藏社会面貌的真实再现。
关键词
西藏小说
民主改革
主体意识
人的解放
人性探勘
Keywords
the Tibetan novels
Democratic Reform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human's liberation
exploration of human nature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格桑花并不神秘--以扎西达娃为例看西藏新小说批评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莹
陈思广
机构
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8-151,共4页
文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扎西达娃为代表的"西藏新小说"在文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遗憾的是,一些评论者在理解作家文化身份定位及他们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一是将其视为本土文化之子,认为他对待中原"外来文化"的态度是"吸纳养分"和"反思";二是将其创作排除在魔幻现实主义的范畴之外,抑或只简单地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附属物。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一些接受者忽略了他的重要人生经历以及对西藏文化的陌生感。今天重新审视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扎西达娃之于西藏文学乃至西藏文化的意味。
关键词
扎西达娃
西藏
新
小说
本土文化之子
魔幻现实主义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当代小说研究综述
被引量:
4
3
作者
马小燕
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107-115,共9页
基金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藏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号:12XMZ067
文摘
西藏当代小说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达到兴盛期,并在21世纪后出现了多元化发展态势。在不断的学术争鸣中逐渐形成了"西藏新小说"研究、概述性研究、女性小说研究、藏文小说研究等学术传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文章分析了西藏当代小说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针对目前存在的研究者视野有待于拓宽、跨越语言边界的学术成果较少、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实践新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西藏
文学
西藏
新
小说
女性
小说
人物形象
评论
Keywords
Tibetan literature
Tibet's new novels
female novels
characters
review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当代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中的叙事话语转变与现代性特征——以《格桑梅朵》《无性别的神》《祭语风中》为例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晓艳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66-73,共8页
文摘
20世纪的西藏和中国其他地区一样,是西藏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最为剧烈的时期。文学作品如何看待这一百年的历史,如何展现这一百年来人的精神世界所发生的巨大转变,体现了不同时代西藏文学的精神风貌和发展轨迹。文章以《格桑梅朵》《无性别的神》和《祭语风中》三部反映西藏不同历史阶段面貌的现实主义小说为例,分析不同时期的小说叙事话语和风格的转变及其所反映的西藏文学创作中现代性意识从确立、追溯到反思的特征,并结合西藏当代知识分子作家的生命历程和创作变化,来管窥西藏不同时期小说创作所折射的时代精神"症候"。
关键词
西藏小说
《格桑梅朵》
《无性别的神》
《祭语风中》
叙事话语
现代性
Keywords
Tibetan novels
"Kelsang Metok"
"The Sexless Gods"
"Prayers in the Wind"
narrative discourse
modernity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讲好西藏故事——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藏长篇小说为例
被引量:
3
5
作者
陈思广
党文静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98,共8页
基金
2021年度西藏大学校级培育计划项目“西藏当代汉语小说叙事话语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ZDTSJH21-13。
文摘
如何讲好西藏故事,是每一代藏族作家思考、追问的终极命题。1990年代以来西藏的长篇小说创作试图揭去西藏的神秘面纱,还原藏地真实的生活风貌,展现出西藏文学所特有的现代品格,即:在主题诉求上,努力传递现代的"人"的理念,彰显现代女性意识,追求独立的"人"和藏地历史变迁中具备佛性的"人"。在呈现方式上由"事"转"人"的叙述视角;由翻身农奴转向反叛贵族再转向底层民众的人物塑造;对藏传佛教由批判到中立再到正向引导的创作情态,以及由之形成的高扬宏阔转向冲和平淡、超验神性的美学风格。这不仅使西藏长篇小说创作具有了现代内涵,也为讲好西藏故事提供了新的范式。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西藏
长篇
小说
西藏
故事
主题诉求
呈现方式
Keywords
1990s
Tibetan novels
Tibetan stories
ideological appeal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I207.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中的民俗书写
被引量:
1
6
作者
马小燕
机构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88-94,145,共8页
基金
2018年度国家民委委托课题“中尼边境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18-GMF-021
文摘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民俗文化一直是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描写的对象之一,经历了试验性描写、全景式深描和集约化展示三个发展阶段,完成了从猎奇到欣赏的审美观念的转变,折射出西藏民俗的发展变迁,呈现出纪实性、变迁性的特点,表现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趋势。
关键词
西藏
当代汉语长篇
小说
民俗
深描
变迁
Keywords
Tibetan contemporary novels written in Chinese
folk custom
thick description
change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评藏族作家色波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
1
7
作者
徐琴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1,共3页
文摘
作为西藏新小说的代表作家,色波是较早开始借鉴域外经验,进行新小说实验的作家。他的作品拒绝为读者提供引人入胜的故事,把世俗真实的西藏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对人生存的本质性探讨是色波作品的中心意旨,对孤独和圆形意义的关注是经常出现在色波作品中的两个命题。对西藏现代生活的真实状态的精神性概括使他的作品具有了一种普遍的人文精神关怀。
关键词
色波
西藏
新
小说
孤独感
圆形意蕴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次仁罗布小说的伦理维度
8
作者
增宝当周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3-148,共6页
文摘
次仁罗布小说刻画西藏各类人物,并将道德情感和伦理意识作为人物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产生的主要依据,从不同侧面呈现小说人物的生活处境与伦理意识,而且将主题指向宽容与至善的伦理追求,使文本体现出强烈的伦理意味。
关键词
次仁罗布
西藏
当代
小说
伦理叙事
Keywords
Tsering Norbu
Contemporary Tibetan Novels
Ethical Implication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当代西藏小说视域中的民主改革前后
贾新政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格桑花并不神秘--以扎西达娃为例看西藏新小说批评
张莹
陈思广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藏当代小说研究综述
马小燕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西藏当代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中的叙事话语转变与现代性特征——以《格桑梅朵》《无性别的神》《祭语风中》为例
周晓艳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如何讲好西藏故事——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藏长篇小说为例
陈思广
党文静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中的民俗书写
马小燕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评藏族作家色波的小说创作
徐琴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次仁罗布小说的伦理维度
增宝当周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