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保存条件对藏红花中西红花苷Ⅰ含量的影响
1
作者 刘耀徽 何璐瑶 +2 位作者 王尧 骆悦 袁小红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1期119-122,共4页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珍稀且易受损的藏红花而言,采用科学、规范的保存方法尤为重要。为研究不同保存条件下藏红花中西红花苷-I的含量变化,寻找藏红花有效且便捷的保存方法,开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实验,并将藏红花在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珍稀且易受损的藏红花而言,采用科学、规范的保存方法尤为重要。为研究不同保存条件下藏红花中西红花苷-I的含量变化,寻找藏红花有效且便捷的保存方法,开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实验,并将藏红花在不同温度、不同光照强度、不同氧气条件下保存,间隔时间取出,检测其中西红花苷-I的含量。结果表明,-18 ℃冷冻,配合黑暗和真空环境,是藏红花的理想保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红花 吸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红羚清散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 被引量:3
2
作者 袁娟丽 刘明智 张钰祺 《江西中医药》 2018年第3期71-73,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红羚清散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5 TC-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49∶5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440nm,流速为1.0m L/min,柱温35℃。结果:西...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红羚清散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5 TC-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49∶5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440nm,流速为1.0m L/min,柱温35℃。结果: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分离良好;西红花苷Ⅰ在4.8915~39.1321μg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西红花苷Ⅱ在0.9684~19.3670μg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西红花苷Ⅰ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2%(n=6),RSD=2.15%。西红花苷Ⅱ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1%(n=6),RSD=2.22%。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本法可用于红羚清散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羚清散 西红花苷i 西红花苷iI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的真伪鉴别及主要成分西红花苷Ⅰ、Ⅱ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金春女 李云峰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8期188-189,共2页
目的研究西红花的真伪鉴别以及西红花苷I、II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传统的鉴定方法针对西红花进行性状、显微以及TLC等鉴定。鉴定过程中需结合GC气相色谱法区分西红花的真伪,西红花中其主要的成分测定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 目的研究西红花的真伪鉴别以及西红花苷I、II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传统的鉴定方法针对西红花进行性状、显微以及TLC等鉴定。鉴定过程中需结合GC气相色谱法区分西红花的真伪,西红花中其主要的成分测定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从性状的研究结果来看,其在性状上产生的差异较大,显微镜观察其差异也很大,利用气相色谱和西红花苷含量测定显示西红花苷II的保留时间大约为8.83 min,而西红花苷I保留时间为5.71 min。结论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西红花以及类似品种进行区分。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可以有效的区分西红花和其他的混伪品种,同时来针对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等进行含量测定,其方法较之传统的方法更加简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真伪鉴别 西红花苷i 西红花苷iI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联合西红花苷对肝癌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赖玲林 肖苑 +5 位作者 彭小芳 冷恩念 莫镇涛 李文娜 陈阳 李意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CAEF)联合西红花苷对人肝癌细胞Hep G2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肝癌细胞Hep G2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油酸诱导组、辛伐他汀组、CAEF组、联合用药组。油酸诱导组、辛伐他汀组、CAE... 目的观察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CAEF)联合西红花苷对人肝癌细胞Hep G2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肝癌细胞Hep G2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油酸诱导组、辛伐他汀组、CAEF组、联合用药组。油酸诱导组、辛伐他汀组、CAEF组、联合用药组分别加入油酸诱导脂肪变性模型;同时,辛伐他汀组加入10μmol/L的辛伐他汀10μL,CAEF组加入25 mg/L的CAEF 10μL,联合用药组加入含1μmol/L西红花苷、30μmol/L绿原酸、10μmol/L京尼平苷、10μmol/L槲皮素的混合液10μL;空白对照组仅加入等体积培养基。取各组干预48 h细胞,行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中性脂滴含量。取干预24、48 h细胞上清液,检测TC、TG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ABCA1、SREBP2、CYP7A1、LXRα、AMPK2α、HMGCR)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MGCR蛋白表达。结果辛伐他汀组、CAEF组、联合用药组干预48 h,细胞内中性脂滴含量明显降低,其作用强度依次为联合用药组>CAEF组>辛伐他汀组(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CAEF组、联合用药组干预24、48 h时细胞外液TC、TG含量明显增加,细胞外液TC、TG含量依次为联合用药组>CAEF组>辛伐他汀组(P均<0.05)。CAEF组、联合用药组ABCA1、CYP7A1、AMPK2αmRNA表达明显升高,SREBP2、HMGCR mRNA表达明显降低(P均<0.05);此外,联合用药组LXRα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辛伐他汀组、CAEF组、联合用药组HMGC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以联合用药组降低最明显(P均<0.05)。结论 CAEF联合西红花苷可协同抑制肝癌细胞脂质积聚,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肝癌细胞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类代谢紊乱 肝癌细胞 杜仲叶 绿原酸提取物 西红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苷大鼠小肠吸收研究及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21
5
作者 金玉燕 张钧寿 +1 位作者 张瑛 张玉红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3-284,共2页
AIM:To clarify both the character of the absorption and the stability of crocin in various sites along the intestinal tract,and also to determine the partition coefficient of crocin-1 in water/n-caprylic alcohol syste... AIM:To clarify both the character of the absorption and the stability of crocin in various sites along the intestinal tract,and also to determine the partition coefficient of crocin-1 in water/n-caprylic alcohol system. METHOD:The intestinal absorption and stability was investigated using in situ perfusion method in rats; Shaking flask test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artition coefficient of crocin-1;Concentration of crocin-1 was detected by HPLC.RESULT:Decrease of Crocin-1 in various intestine segments is as follows:Duodenum 13.81%,Jejunum 9.89%,Ileum 10.07%,and Colon 10.04%,but crocin-1 can’t be found in blood; Degradation of Crocin-1 during incubation in refluxing solution of various intestinal segments is as follows:Duodenum 13.01%,Jejunum 10.11%,Ileum 9.95%,and Colon 10.45%; The partition coefficient of crocin-1 P =0.093±0.004,log P =-1.03±0.02.CONCLUSION: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rocin is unstable and can’t be absorbed in the whole intestinal tr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小肠吸收 稳定性 油水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苷对培养的牛内皮细胞内钙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绪广林 钱之玉 任萱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5-447,共3页
目的 观察西红花苷对不同刺激因子5-羟色胺(5-HT)、组胺(His)、过氧化氢(H2O2)所致内皮细胞内钙升高的影响。方法 采用Fluo-3/AM荧光染色剂负载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上测定培养的单个牛内皮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结果 在含... 目的 观察西红花苷对不同刺激因子5-羟色胺(5-HT)、组胺(His)、过氧化氢(H2O2)所致内皮细胞内钙升高的影响。方法 采用Fluo-3/AM荧光染色剂负载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上测定培养的单个牛内皮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结果 在含钙的Hank’s液中,5-经色胺、组胺、过氧化氢能明显升高静息状态的细胞内钙,增幅分别为280%、320%、285%。西红花苷1、10μmol/L对5-羟色胺、组胺、过氧化氢引起的钙增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0.1μmol/L西红花苷对细胞内钙升高无显著影响。结论 西红花苷抗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炎症作用可能与其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Fluo-3/AM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内皮细胞 细胞内钙 心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苷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何书英 钱之玉 绪广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 :探讨西红花苷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在体外培养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观察西红花苷对由 2 0 %新生牛血清及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所致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在鹌鹑饮食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上观察... 目的 :探讨西红花苷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在体外培养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观察西红花苷对由 2 0 %新生牛血清及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所致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在鹌鹑饮食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上观察了西红花苷预防性给药连续 9周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 (LDL)和血清过氧化脂质 (LPO)的影响。结果 :西红花苷可抑制由 2 0 %新生牛血清及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所致的牛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西红花苷能显著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 (LDL)及血清MDA的水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平滑肌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鹌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苷-1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付小梅 王峥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73,共3页
采用化学动力学方法研究pH值、温度、光照、初始质量浓度对西红花苷-1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红花苷-1在溶液中的降解反应为表观一级反应,pH值、温度、光照、初始质量浓度均能够影响其稳定性,在pH6.0~7.0之间时最稳定,在自然光照射... 采用化学动力学方法研究pH值、温度、光照、初始质量浓度对西红花苷-1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红花苷-1在溶液中的降解反应为表观一级反应,pH值、温度、光照、初始质量浓度均能够影响其稳定性,在pH6.0~7.0之间时最稳定,在自然光照射下的反应速率较紫外光更快,对温度极其敏感,但反应速率常数与其初始反应质量浓度无关,其在溶液中降解反应活化能Ea为45.36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1 稳定性 化学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酸 被引量:6
9
作者 梁华正 袁东香 +2 位作者 丁武辉 刘成佐 廖晓峰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02-406,共5页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酸的方法。采用C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溶液,甲醇、水和冰醋酸比例为75∶24.5∶0.5,流速为0.6mL·min-1,检测波长为440nm,在该色谱条件下,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酸得到较好的...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酸的方法。采用C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溶液,甲醇、水和冰醋酸比例为75∶24.5∶0.5,流速为0.6mL·min-1,检测波长为440nm,在该色谱条件下,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酸得到较好的分离,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酸浓度在0.625~40μ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1.33%。该方法具有重复性好、准确、快速等优点,适用于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酸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西红花 RP-HPLC 同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黄A238nm/A440nm值与西红花苷和栀子苷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阳 张浩 +4 位作者 蔡乐 李西兰 蒋李娟 许辉川 王文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80,共4页
目的:采用TLC、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研究栀子黄OD值(栀子黄中栀子苷的最大吸光度A238nm与西红花苷的最大吸光度A440nm的比值)与栀子苷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从栀子中分离西红花苷纯品,然后分别采用TLC、HPLC和UV来定性... 目的:采用TLC、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研究栀子黄OD值(栀子黄中栀子苷的最大吸光度A238nm与西红花苷的最大吸光度A440nm的比值)与栀子苷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从栀子中分离西红花苷纯品,然后分别采用TLC、HPLC和UV来定性和定量分析栀子乙醇提取部位和经大孔吸附树脂精制的栀子黄,并计算波长238nm和440nm处的百分比吸光系数及OD值。结果:经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发现西红花苷本身在波长238nm处有明显紫外吸收,采用OD值来控制栀子黄中的栀子苷将高估栀子苷含量。结论:栀子黄中栀子苷的控制不宜采用OD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具有分离功能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来作为质量控制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黄 西红花 栀子 UV TLC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苷对3β,5α,6β-三羟胆甾烷致内皮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娟 钱之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4-259,共6页
目的:研究西红花苷(crocin)对3β,5α,6β-三羟胆甾烷(cholestane-3β,5α,6β-triol,Triol)致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内皮细胞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25μmol/LTriol)、西红花苷(10-6mol/L,10-7mol/L,10-8mol/... 目的:研究西红花苷(crocin)对3β,5α,6β-三羟胆甾烷(cholestane-3β,5α,6β-triol,Triol)致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内皮细胞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25μmol/LTriol)、西红花苷(10-6mol/L,10-7mol/L,10-8mol/L)+25μmol/LTriol组。采用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模型,用比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电泳法检测DNA梯形条带、流式细胞仪分析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Bcl2和Bax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用Triol处理后,培养液中MDA含量增加(P<0.01vscontrol),细胞收缩,核浓缩,深染,线粒体肿胀空化,出现凋亡小体、DNA梯形条带和亚二倍体峰,细胞凋亡率为30.62%,BaxmRNA、Bax蛋白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cl2mRNA和蛋白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西红花苷(10-7mol/L、10-6mol/L)+Triol组,MDA含量减少,内皮细胞形态结构完整,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4%、6.3%,细胞Bax和Caspase3基因表达明显下调,Bcl2基因表达上调(P<0.05orP<0.01vsTriol)。结论:西红花苷可能是通过调节Bcl-2,Bax和Caspase-3基因表达抑制Triol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6β-三羟胆甾烷 内皮细胞 凋亡Bax BCL-2 CASPASE-3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中西红花苷Ⅱ及总苷的近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馨 张聪 张英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2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建立西红花的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方法。方法:用HPLC法测定西红花中西红花苷-Ⅱ及西红花总苷的含量,并采集相应样品粉末的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用此模型预测未知样本中西红花苷-Ⅱ及西红花总苷的含... 目的:建立西红花的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方法。方法:用HPLC法测定西红花中西红花苷-Ⅱ及西红花总苷的含量,并采集相应样品粉末的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用此模型预测未知样本中西红花苷-Ⅱ及西红花总苷的含量。结果:所建立的校正模型相关系数(r)、预测相对偏差(RSEP)分别为西红花苷-Ⅱ0.9528、4.077%;西红花总苷0.956 0、4.343%。结论:本方法可用于西红花中西红花苷-Ⅱ及西红花总苷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西红花-Ⅱ 西红花 近红外光谱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苷预处理对急性高海拔低氧下大鼠海马组织NF-κB及血清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晓岩 张先钧 +4 位作者 贾炜 蒲小燕 王海燕 梁宏 张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西红花苷预处理对急性高海拔低氧条件下大鼠脑海马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只,观察组给予西红花苷50 mg/(kg·d)肌内注射,对照... 目的观察西红花苷预处理对急性高海拔低氧条件下大鼠脑海马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只,观察组给予西红花苷50 mg/(kg·d)肌内注射,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肌内注射。连续给药3 d后运至高海拔低氧环境,在第1、3、5、7天取材。取大鼠脑海马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NF-κB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表达;取大鼠颈动脉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海马组织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在第1、3、5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血清TNF-α水平在第1、3、5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急性高海拔低氧条件下,西红花苷提前干预能通过下调大鼠脑海马组织NF-κB表达及血清TNF-α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发挥保护脑海马神经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高海拔 低氧 脑海马组织 核转录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和UV对比测定栀子和西红花中西红花苷的含量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阳 孙志勇 +3 位作者 张浩 蔡乐 蒋李娟 许辉川 《食品工程》 2009年第2期46-48,共3页
目的:对比考察HPLC和UV法测定西红花苷-1的线性关系及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和回收率。方法:采用HPLC和UV测定栀子和西红花药材西红花苷含量。结果:栀子药材紫外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接近,而西红花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测... 目的:对比考察HPLC和UV法测定西红花苷-1的线性关系及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和回收率。方法:采用HPLC和UV测定栀子和西红花药材西红花苷含量。结果:栀子药材紫外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接近,而西红花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显著高于紫外结果。结论:两种方法都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和回收率都符合要求(RSD<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西红花 西红花 高效液相 紫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西红花中西红花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佳佳 申屠超 +1 位作者 侯晓蓉 单伟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44-247,251,共5页
建立了西红花药材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最优提取工艺。采用乙醇-水体系超声提取西红花苷(超声功率100W),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优化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提取工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30min... 建立了西红花药材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最优提取工艺。采用乙醇-水体系超声提取西红花苷(超声功率100W),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优化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提取工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45℃。在此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下,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得率分别为14.12%和4.98%。该提取工艺可用于西红花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西红花-Ⅰ 西红花-Ⅱ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中西红花苷Ⅰ和苷Ⅱ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3
16
作者 钱勇 许纪锋 +4 位作者 诸晨 沈君子 金金花 梅利中 谢天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2822-2827,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含量的分析方法,并对比了不同产地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方法对不同产地西红花样品采用90%乙醇超声提取,提取溶液采用反相...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含量的分析方法,并对比了不同产地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方法对不同产地西红花样品采用90%乙醇超声提取,提取溶液采用反相色谱柱Ultimate XB-C18(4.6 mm×250 mm,5μm)检测,以乙腈:水=32:68(V:V)(0.1%甲酸)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440 nm。结果西红花苷Ⅰ在15~300μg/m L与峰面积积分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6),西红花苷Ⅰ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6%,RSD为1.69%;西红花苷Ⅱ在12~240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8),西红花苷Ⅱ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1%,RSD为1.58%。不同西红花由于产地和种植不同,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含量差异较为明显。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稳定、可靠,可用于不同西红花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西红花 西红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壳色谱柱快速测定栀子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含量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小琴 卢瑞芯 +1 位作者 司徒少金 汤丹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86-89,共4页
目的建立快速同时测定栀子药材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液相色谱仪系统,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核壳色谱柱(100 mm×4.6 mm,2.7μm),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时间程序为240 n... 目的建立快速同时测定栀子药材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液相色谱仪系统,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核壳色谱柱(100 mm×4.6 mm,2.7μm),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时间程序为240 nm(0~7 min)、440 nm(7~14 min)。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色谱图中的主要成分进行指认。结果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分别在0.2~6.0μg和0.04~1.2μg进样量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仪器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RSD均小于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9%和101.74%,RSD均小于3%。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色谱图中的8个主要成分进行了指认,包括3个环烯醚萜类成分和5个西红花酸类成分。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为建立高效的栀子药材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栀子 西红花-1 快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苷-Ⅰ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前额叶皮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玲 杨丽娜 高丽 《解剖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76-381,共6页
目的:观察西红花苷-Ⅰ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主要蛋白Wnt3a、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探讨西红花苷-Ⅰ治疗AD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西红花苷-Ⅰ20 mg/kg、40 mg/kg剂量组,每组18... 目的:观察西红花苷-Ⅰ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主要蛋白Wnt3a、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探讨西红花苷-Ⅰ治疗AD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西红花苷-Ⅰ20 mg/kg、40 mg/kg剂量组,每组18只.侧脑室微量注射5μl Aβ25-35建立AD大鼠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检测不同组别大鼠前额叶皮质Wnt3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从第2实验日开始,模型组大鼠逃避水下平台的潜伏期时间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均明显降低,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也明显减少;经西红花苷-Ⅰ干预治疗后,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明显改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模型组Wnt3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显著性减少,经西红花苷-Ⅰ干预治疗后,能够明显逆转上述蛋白的表达.结论:西红花苷-Ⅰ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增加Wnt3a、β-catenin的表达,对AD大鼠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西红花-Ⅰ 前额叶皮质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制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谭倩 董晓东 +5 位作者 王丽丽 王雷 王中杰 郑文秀 张慧 冯彤彤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3期I0015-I0019,共5页
西红花药用部位是柱头,柱头中主要含有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其主要药效成分是萜类化合物中的西红花苷类化合物,本文调研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发明专利及官网公开数据,对西红花苷的主要药理作用机制及西红花市场产品开发情况进行初步... 西红花药用部位是柱头,柱头中主要含有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其主要药效成分是萜类化合物中的西红花苷类化合物,本文调研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发明专利及官网公开数据,对西红花苷的主要药理作用机制及西红花市场产品开发情况进行初步总结,旨在为西红花苷药理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西红花相关药品、保健食品、食品及附加值产品的挖掘和开发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化学成分 西红花 药理机制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复方保健酒中人参皂苷和西红花苷的含量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杨 李先芝 +4 位作者 严玲 毛琼丽 刘洋 朱艳 石豪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50-254,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测定复方保健酒中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b_(2)、人参皂苷Rc、西红花苷I、西红花苷II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最佳测定条件为采用Agilent SB-Aq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测定复方保健酒中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b_(2)、人参皂苷Rc、西红花苷I、西红花苷II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最佳测定条件为采用Agilent SB-Aq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人参皂苷的检测波长203 nm,西红花苷的检测波长为440 nm,进样量10μL。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b_(2)、人参皂苷Rc、西红花苷I、西红花苷II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标回收率97.83%~101.72%,精密度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0.43%~1.85%。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和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保健酒中人参皂苷和西红花苷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健酒 人参皂 西红花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