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妥昔单抗联合紫杉醇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洋 张幸平 +2 位作者 杨帆 唐龙 刘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6-629,共4页
目的:研究西妥昔单抗(Cetuximab)联合紫杉醇(Paclitaxel,PTX)对人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CNE-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人NPC CNE-1细胞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etuximab组、PTX组、联合用药... 目的:研究西妥昔单抗(Cetuximab)联合紫杉醇(Paclitaxel,PTX)对人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CNE-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人NPC CNE-1细胞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etuximab组、PTX组、联合用药组。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逆转录PCR(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联合用药组的细胞抑制率高于Cetuximab组和PTX组(P值分别为0.002、0.000);联合用药组的凋亡率高于Cetuximab组和PTX组(P值均为0.000);联合用药组的EGFR、MMP-2的mRNA表达均低于Cetuximab组和PTX组(各组间EGFR mRNA的表达P值分别为0.000、0.001;MMP-2 mRNA的表达P值均为0.000);联合用药组的EGFR、MMP-2的蛋白表达均低于Cetuximab组和PTX组(各组间EGFR蛋白的表达P值均为0.000;MMP-2蛋白的表达P值分别为为0.000、0.006)。结论:Cetuximab联合PTX能够抑制人NPC CNE-1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EGFR、MMP-2的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单抗 紫杉醇 鼻咽癌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洛替尼与西妥昔单抗联合应用治疗吉非替尼耐药NSCLC的疗效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勐 赵晓亮 +3 位作者 张连民 刘俊 朱建权 王长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505-1509,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EGFR-TKI和EGFR单克隆抗体联合应用探讨治疗EGFR突变阴性和EGFR T790M突变继发性耐药的NSCLC的疗效。方法:应用EGFR突变阴性和EGFR T790M突变继发性耐药的NSCLL细胞原代培养及药敏技术检验EGFR-TKI和EGFR单克隆抗体联合... 目的:本研究通过EGFR-TKI和EGFR单克隆抗体联合应用探讨治疗EGFR突变阴性和EGFR T790M突变继发性耐药的NSCLC的疗效。方法:应用EGFR突变阴性和EGFR T790M突变继发性耐药的NSCLL细胞原代培养及药敏技术检验EGFR-TKI和EGFR单克隆抗体联合应用的疗效。结果:检测厄洛替尼和西妥昔单抗联合处理对于15例EGFR突变阴性和8例T790M突变阳性的继发性耐药的NSCLC患者原代细胞的影响,应用浓度分别为50μg/mL西妥昔单抗和1μM厄洛替尼作用于EGFR突变阴性的NSCLC患者原代细胞,结果显示这三组间T/C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T790M突变阳性的继发性耐药的NSCLC原代细胞这三组间T/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疗效明显高于单药组。结论:进一步验证了厄洛替尼和西妥昔单抗联合应用对于EGFR突变阴性的NSCLC患者无效,但对于T790M突变阳性的继发性耐药的NSCLC患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西单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胶原凝胶体包埋药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对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和NK细胞的双重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宇贤 王杨 +6 位作者 李玉华 陈锦章 钱敏 吴秉毅 孙彩霞 邓兰 郭坤元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8-273,共6页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对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NKG2D配体(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ligands,NKG2DLs)的表达及NK细胞分泌IFN-γ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高、低表达ABCG2(ATP-binding cassettesuperfamily G membe...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对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NKG2D配体(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ligands,NKG2DLs)的表达及NK细胞分泌IFN-γ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高、低表达ABCG2(ATP-binding cassettesuperfamily G member 2)的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简称ABCG2lowCNE2/DDP细胞和ABCG2highCNE2/DDP细胞)表面EGFR的表达水平,以及西妥昔单抗处理前后两种CNE2/DDP细胞表面NKG2DLs的表达水平。西妥昔单抗处理前后的两种CNE2/DDP细胞分别与NK细胞共培养,ELISA检测上清中IFN-γ的分泌水平,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对不同组CNE2/DDP靶细胞的杀伤。结果:ABCG2highCNE2/DDP和ABCG2lowCNE2/DDP细胞表面EGFR的表达率分别为(43.60±2.01)%和(47.20±2.07)%。西妥昔单抗上调ABCG2highCNE2/DDP和ABCG2lowCNE2/DDP细胞表面MICA、MICB、ULBP1和ULBP2的表达,但下调ABCG2highCNE2/DDP细胞表面ULBP3的表达。西妥昔单抗处理两种CNE2/DDP细胞后,与NK细胞的共培养体系中IFN-γ的分泌水平明显上调(P<0.01);西妥昔单抗增强两种CNE2/DDP细胞对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P<0.01)。结论:西妥昔单抗可上调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NKG2DLs的表达,间接刺激NK细胞分泌IFN-γ,具有双重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单抗 鼻咽肿瘤 多药耐药 NKG2D配体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奥沙利铂加5-FU/CF治疗失败的转移性结肠癌一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宁 王雅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转移性肿瘤 西单抗 伊立替康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许建江 刘涛 +2 位作者 王旭 马明礼 姜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20-1124,共5页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应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然而,大多数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会因出...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应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然而,大多数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会因出现继发性耐药而导致疾病进展,耐药是西妥昔单抗治疗中面临的严峻挑战。西妥昔单抗的耐药机制不仅与RAS/RAF/PIK3CA基因突变相关,还与PI3K/AKT/mTOR、Wnt/β-catenin、c-MET/HGF以及RAS-MAPK等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密切相关。此外,HER2和MET扩增、微卫星不稳定、肿瘤代谢的改变及肿瘤微环境的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患者对西妥昔单抗产生耐药。本文就西妥昔单抗治疗mCRC过程中耐药的潜在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克服西妥昔单抗耐药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西单抗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GR3A基因多态性对西妥昔单抗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杀伤A549细胞的影响
6
作者 李瑾昱 朱艳云 +2 位作者 张国庆 孙胜杰 焦顺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FCGR3A基因多态性对西妥昔单抗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作用杀伤A549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肺腺癌A549细胞作为靶细胞,NKTm细胞为效应细胞。基因测序法检测NKTm细胞FCGR3A基因多态性,CCK-8法检测西妥昔单抗介导NKT... 目的探讨FCGR3A基因多态性对西妥昔单抗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作用杀伤A549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肺腺癌A549细胞作为靶细胞,NKTm细胞为效应细胞。基因测序法检测NKTm细胞FCGR3A基因多态性,CCK-8法检测西妥昔单抗介导NKTm细胞的ADCC活性。结果 NKTm细胞FCGR3A具有基因多态性,分别为V/V、V/F及F/F表型。西妥昔单抗介导3种表型的NKTm细胞的ADCC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其中FCGR3A-158V/V表型的NKTm细胞的ADCC活性比V/F及F/F表型强(P<0.01),而V/F与F/F表型的NKTm细胞ADCC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介导的NKTm细胞ADCC活性与FCGR3A基因多态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单抗 A549细胞 FcGR3A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肿瘤干细胞膜微粒的DC-CIK/CTL细胞协同西妥昔单抗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庞翠 王金燕 +4 位作者 胡志昊 段琼 李丁 刘文超 张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1-758,共8页
目的:探讨负载结直肠癌干细胞膜微粒(membrane microparticles,MMPs)DC-CIK与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225)对EGFR靶向药耐药结直肠癌细胞的靶向协同杀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PCR法检测结直肠癌SW480、SW620、HCT116株细胞k-RAS突变状态,... 目的:探讨负载结直肠癌干细胞膜微粒(membrane microparticles,MMPs)DC-CIK与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225)对EGFR靶向药耐药结直肠癌细胞的靶向协同杀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PCR法检测结直肠癌SW480、SW620、HCT116株细胞k-RAS突变状态,无血清悬浮细胞培养法富集SW480、HCT116肿瘤干细胞,RT-PCR检测干细胞标志物Sox-2和Oct-4。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DC与CIK,将结直肠癌干细胞MMPs负载DC后再与CIK共孵育。形态观察及MTT法分别检测DC-CIK/CTL细胞及其培养上清、C225单独和合并处理对SW480、SW620、HCT116及其干细胞的杀伤效应;RT-PCR检测DC-CIK/CTL细胞培养上清、C225单独和合并作用对SW480、SW620、HCT116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和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E-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基因的表达,划痕实验测定DC-CIK/CTL细胞培养上清、C225单独及联合作用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行为影响。结果:SW480、SW620和HCT116细胞均为k-RAS突变型;富集培养获得的结直肠癌干细胞样细胞高表达Sox-2和Oct-4 mRNA。MMPs负载DC-CIK/CTL细胞及其分泌上清与C225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抑制有协同作用。C225与MMPs负载DC-CIK/CTL上清联合组相对于两者单独作用组能提高Fas与E-钙黏蛋白基因的表达;联合组的迁移率比两者单独作用组小。结论:负载结直肠癌干细胞MMPs的DC-CIK/CTL细胞对EGFR靶向药耐药结直肠癌细胞有体外特异靶向杀伤效应,且与C225显著协同,其发生机制与逆转细胞EMT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肝细胞 西单抗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膜微粒 耐药
全文增补中
不同通气搅拌条件下体外培养CHO细胞高表达西妥昔单抗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翁志兵 邵春花 胡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78,共5页
以稳定表达西妥昔单抗的CHO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方式,建立4种不同的通气及搅拌方式,通过对细胞密度、细胞活率以及蛋白浓度进行跟踪检测,考察其对细胞生长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新型通气搅拌方式的细胞密度... 以稳定表达西妥昔单抗的CHO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方式,建立4种不同的通气及搅拌方式,通过对细胞密度、细胞活率以及蛋白浓度进行跟踪检测,考察其对细胞生长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新型通气搅拌方式的细胞密度和蛋白表达量优于或相当于传统的微泡通气方式,同时还改善了细胞培养的微环境,且在清洗验证上具有很大优势,为大泡通气在动物细胞培养的应用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为优化中试规模制备西妥昔的CHO细胞培养工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单抗 cHO细胞 细胞培养 大泡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联合紫杉醇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杨敏 张幸平 +2 位作者 程丽 周涛琪 饶明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8-422,共5页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Cetuximab)联合紫杉醇(Paclitaxel,PTX)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Cetuximab组、PTX组、联合用药组。用MTT法...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Cetuximab)联合紫杉醇(Paclitaxel,PTX)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Cetuximab组、PTX组、联合用药组。用MTT法检测Cetuximab、PTX及Cetuximab与PTX不同联合给药方案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和周期分布,免疫荧光法及RT-PCR法检测PTX组和对照组细胞的EGFR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MTT法检测发现PTX对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Cetuximab与PTX不同的联合给药方案对MCF-7细胞的抑制强度不同,先予PTX再予Cetuximab可见明显的协同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有所增加,但联合用药组较单药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TX组细胞的EGFR蛋白、mRNA的表达均减少(P<0.05)。结论:人乳腺癌MCF-7细胞对PTX敏感;PTX对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Cetuximab和PTX联用可明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促进其凋亡,二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单抗 紫杉醇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乳腺癌 McF-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杨晟 王燕 +11 位作者 胡兴胜 王宏羽 郝学志 许建萍 汪麟 王彬 李峻岭 赵龙妹 姜培娣 屈凤莲 张湘茹 石远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3-268,共6页
背景与目的西妥昔单抗是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化疗基础上加用西妥昔单抗,可以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但来自东方人群的数据有限。本研究旨在分析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背景与目的西妥昔单抗是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化疗基础上加用西妥昔单抗,可以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但来自东方人群的数据有限。本研究旨在分析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数据,包括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40例患者,其中29例为男性,36例为腺癌,23例既往接受过姑息性化疗(中位2个化疗方案),上一个化疗方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2.3个月。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后,全组患者的缓解率为32.5%(13/40)。既往未接受过化疗和接受过化疗的患者缓解率分别为52.9%(9/17)和17.4%(4/23)(P=0.018)。全组患者的中位PFS为4.8个月。既往未接受过化疗的患者中位PFS为8.4个月,而接受过化疗者的PFS为4.1个月(P=0.062)。全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7.1个月。不良反应可处理,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有望提高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并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西单抗 靶向治疗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进展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林少俊 宗井凤 +3 位作者 廖希一 韩露 黄朝斌 潘建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3-137,共5页
背景与目的:最新研究报道,西妥昔单克隆抗体(单抗)联合放疗较单纯放疗降低了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的死亡率。为探讨西妥昔单抗在鼻咽癌中的作用,本研究初步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方法:取... 背景与目的:最新研究报道,西妥昔单克隆抗体(单抗)联合放疗较单纯放疗降低了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的死亡率。为探讨西妥昔单抗在鼻咽癌中的作用,本研究初步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方法:取我院收治的晚期鼻咽癌患者12例。西妥昔单抗与放疗或化疗或同步放化疗同时使用,用法:西妥昔单抗第1周初始剂量为400mg/m2,以后每周维持剂量为250mg/m2,共8周。初诊或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均采用调强放疗技术,给予鼻咽部GTV处方剂量DT6975cGy/31次,6.2周完成。对鼻咽癌转移灶姑息放疗,予转移灶外照射DT3000cGy/10次,2周完成。结果:2例放疗后多脏器转移患者因病情进展而停用西妥昔单抗,2例初诊鼻咽癌因西妥昔单抗引起的Ⅲ级舌黏膜反应而停药,2例因Ⅲ级皮疹延迟用药1周,余6例顺利完成治疗计划。西妥昔单抗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甲沟炎、黏膜反应、疲乏等。10例鼻咽部调强放疗同时使用西妥昔单抗的患者中,5例出现Ⅲ级口咽黏膜反应,其中4例同时出现Ⅲ级舌黏膜反应。全组完全缓解7例(58.3%),部分缓解3例(25.0%),疾病稳定2例(16.7%)。中位随访14个月,2例死亡,10例存活且肿瘤无进展。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安全有效,但联合鼻咽部调强放疗时少部分患者出现较重的舌黏膜反应,影响治疗计划的顺利进行,需进行进一步临床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单抗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联合其他治疗方法治疗头颈部鳞癌 被引量:19
12
作者 许婷婷 胡超苏 +2 位作者 应红梅 朱国培 吴永如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30-233,共4页
背景与目的:头颈部鳞癌患者高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225,erbitux)作为一种抗EGFR的新型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本研究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其他治... 背景与目的:头颈部鳞癌患者高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225,erbitux)作为一种抗EGFR的新型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本研究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其他治疗方法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方法:20例头颈部鳞癌患者接受包括西妥昔单抗的综合治疗,C225每周一次给药,第一周400 mg/m2,以后每周250 mg/m2,联合治疗为以铂类为主的化疗以及适形或调强放射治疗,按RESIST标准评价疗效。结果:全组20例,CR 9例(45%),PR 10例(50%),SD 1例(5%),有效率(CR+PR)为95%。主要毒副反应为痤疮样皮疹。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治疗头颈部肿瘤安全有效,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单抗 头颈部鳞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介导的雷公藤甲素提高西妥昔单抗对SW480细胞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白利平 康向鹏 +2 位作者 林立 林伟箭 丁志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6-402,共7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对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雷公藤甲素、西妥昔单抗单独或联合作用于SW480细胞株, MTT法、细胞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对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雷公藤甲素、西妥昔单抗单独或联合作用于SW480细胞株, MTT法、细胞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雷公藤甲素诱导细胞自噬性凋亡标记物p62、LC3-Ⅱ;雷公藤甲素及西妥昔单抗单独和联合作用细胞后,Western blot分析上皮间质转化(EMT)标记物E-cadherin、Vimentin以及mTOR、Snail、Twist蛋白水平。结果雷公藤甲素及西妥昔单抗对SW48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两药联用可明显抑制SW480细胞增殖;雷公藤甲素诱导SW480细胞p62蛋白下调,LC3-Ⅱ上调,发生自噬性凋亡;雷公藤甲素单药组、联合用药组均能明显抑制SW480细胞发生EMT,其标记分子E-cadherin蛋白上调,Vimentin蛋白下调,关键分子Snail、Twist表达下调。结论雷公藤甲素联合西妥昔单抗抑制SW480细胞增殖和转移具有明显协同作用,雷公藤甲素通过抑制mTOR通路,可以诱导细胞自噬性凋亡,自噬介导的雷公藤甲素抑制肿瘤细胞EMT可能是逆转西妥昔单抗耐药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西单抗 增殖 自噬 上皮间质转化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阳 邹多武 +2 位作者 朱伟 李兆申 蔡全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308,共6页
目的:评价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在PubMed、EMBASE、CENTRAL(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abstract database,CBM)和中国... 目的:评价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在PubMed、EMBASE、CENTRAL(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abstract database,CBM)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database,CNKI)中检索从建库以来至2011年12月关于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然后对这些文献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项研究,共3 479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联合组)和化疗组的合并缓解率分别为28.85%和18.63%,合并后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95%可信区间)为2.18(1.24~3.85,P=0.007)。联合组和化疗组3~4级乏力发生率分别为10.91%和7.37%,合并RR值(95%可信区间)为1.46(1.19~1.79,P<0.01);3~4级腹泻发生率分别为20.41%和12.53%,合并RR值(95%可信区间)为1.62(1.37~1.92,P<0.01)。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以明显提高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缓解率,但也增加了3~4级乏力和腹泻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直肠癌 西单抗 化疗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疗联合西妥昔单抗及顺铂治疗晚期鼻咽癌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芳 王汉渝 +3 位作者 胡伟汉 蔡修宇 徐韬 张晓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89-493,共5页
目的:EGFR与鼻咽癌关系密切,西妥昔单抗是一种特异性阻断EGFR的单克隆抗体。观察调强适型放射治疗联合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及顺铂(cisplatin,又称DDP)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07年12月共8例入组,其中... 目的:EGFR与鼻咽癌关系密切,西妥昔单抗是一种特异性阻断EGFR的单克隆抗体。观察调强适型放射治疗联合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及顺铂(cisplatin,又称DDP)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07年12月共8例入组,其中初治鼻咽癌7例,复发鼻咽癌1例,所有病例均为Ⅲ、Ⅳ期;所有患者都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报伦理委员会批准。治疗方法包括调强放疗、顺铂、西妥昔单抗(400mg/m2,放射治疗前1周;250mg/m2,每周1次,放疗期间维持)。结果:8例均完成调强放疗。8例完成西妥昔单抗治疗4~8疗程,平均6个疗程;3例因肝功异常未行同期化疗,3例完成DDP30mg/m2化疗4~7疗程,1例完成DDP100mg/m2化疗2疗程,1例完成DDP100mg/m2化疗1疗程。8例均出现皮肤痤疮样皮疹,主要急性毒性反应为黏膜炎和骨髓抑制;黏膜炎8例;白细胞下降3例;3个月后所有反应为0~1级。8例均达完全缓解(completeremission,CR),1例患者综合治疗后3个月出现肋骨转移。结论:调强放疗联合西妥昔单抗及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口咽黏膜炎和疼痛较重,有2例不可耐受,建议降低西妥昔单抗的剂量。近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疗效尚需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调强放射疗法 西单抗 化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生存分析及KRAS对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郭桂芳 夏良平 +4 位作者 徐瑞华 陈徐贤 汪芳 何文卓 姜文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7-643,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患者的生存因素及KRAS基因状态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预后的... 【目的】探讨影响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患者的生存因素及KRAS基因状态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检测45例石蜡标本KRAS基因,比较不同KRAS状态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时间(OS)的差异。【结果】初诊时有肿瘤相关症状者较无症状者OS短(34.0个月vs 43.5个月,P=0.03);初诊时临床分期高者OS短(Ⅱ、Ⅲ、Ⅳ的OS分别为88.5个月、51.0个月、22.5个月,P<0.01);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达到疾病控制者较疾病进展者OS长(43.5个月vs 28.0个月,P<0.01)。39例可检测标本的KRAS突变率为28.2%(11/39),野生型者的ORR、DCR均高于突变型者(ORR 42.9%vs 9.1%,P=0.049;DCR 71.4%vs 36.4%,P=0.046)。野生型的PFS较突变型长(5.0个月vs 2.5个月,P=0.02),但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5个月vs 33.0个月,P=0.80),KRAS状态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0.42)。【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ACRC,疾病得到控制者预后好,KRAS野生型者ORR、DCR及PFS均优于突变型者,但两者的OS可能无显著差异,KRAS状态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单抗 化学疗法 KRAS 预后 治疗效果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若峥 陈志强 +2 位作者 吾甫尔 王多明 刘凯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53-656,共4页
背景与目的:西妥昔单抗是一种特异性阻断EGFR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头颈部和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全组6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联合多... 背景与目的:西妥昔单抗是一种特异性阻断EGFR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头颈部和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全组6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联合多西他赛、放疗治疗晚期头颈鳞癌。西妥昔单抗首剂400mg/m2,然后250mg/m2每周1次维持。结果:6例患者治疗后取得PR2例,SD3例,PD1例,中位TTP18.5周。其中3例晚期头颈鳞癌患者,PR1例,SD2例;3例晚期中分化结直肠癌患者,PR1例,SD1例,PD1例。主要的毒性反应是痤疮样皮疹和腹泻。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放疗治疗晚期头颈鳞癌,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有效。除皮疹之外,毒副反应较单用化疗、放疗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鳞癌 结直肠癌 西单抗 化、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序贯的西妥昔单抗与化疗药物联合对HepG2和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韦玮 郭荣平 +2 位作者 李锦清 徐立 张亚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6-561,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序贯的西妥昔单抗(cetuximab)与化疗药物联合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Bel-7402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浓度递增的cetuximab和表柔比星、奥沙利铂、泰素、伊立替康四种化疗药物分别按照不同给药序贯联合作... 【目的】观察不同序贯的西妥昔单抗(cetuximab)与化疗药物联合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Bel-7402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浓度递增的cetuximab和表柔比星、奥沙利铂、泰素、伊立替康四种化疗药物分别按照不同给药序贯联合作用于HepG2和Bel-7402细胞,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不同给药序贯的药物对HepG2和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利用生物学软件Calcusyn计算不同给药序贯时cetuximab和化疗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变化,计算其作用的协同系数(CI)。【结果】Cetuximab和化疗药物联用对HepG2和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受给药序贯影响:cetuximab先于化疗药物给药,两者的IC50较单用时降低,但是CI值均大于1,两者之间为拮抗效应;cetuximab后于化疗药物给药,两者的IC50较单用时降低更为明显,且CI值均小于1,两者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协同效应。【结论】Cetuximab与化疗药物联用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具有协同抑制作用,较佳的给药序贯是化疗药物先于cetuximab给药,能获得明显的协同效应,这有助于临床用药时降低药物剂量,减少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西单抗 联合化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及西妥昔单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毅斌 曹漫明 +2 位作者 胡喜钢 范子荣 汪森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究射频消融术(RFA)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及西妥昔单抗(cetuximab)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49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分为治疗组(RFA+TACE+cetuximab)23例和对照组(TACE+cetuximab... 目的探究射频消融术(RFA)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及西妥昔单抗(cetuximab)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49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分为治疗组(RFA+TACE+cetuximab)23例和对照组(TACE+cetuximab)26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实体瘤疗效、1年总生存率(OS)、1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达到73.9%(17/2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6.9%(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1年PFS为52.2%,优于对照组的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法手术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RFA联合TACE及西妥昔单抗治疗的近期疗效及1年PFS优于单纯TACE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具有肿瘤完全坏死率高、肝内复发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射频消融 肝动脉栓塞化疗 西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化疗耐药晚期结直肠癌 被引量:19
20
作者 林榕波 郭增清 +5 位作者 陈奕贵 范南峰 王晓杰 陈帆 刘捷 林锦源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西单抗 伊立替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