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西北方音》跋
1
作者 李范文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5-67,共3页
当我校勘完这部书稿即将送出版社照相,排印时,日本留学生池田巧君来访,他赠给我一部《依据敦煌文献的汉语史研究——九、十世纪的河西方言》,作者是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副教授高田时雄(TAKATA Takto)。高君生于1949年,1972年京... 当我校勘完这部书稿即将送出版社照相,排印时,日本留学生池田巧君来访,他赠给我一部《依据敦煌文献的汉语史研究——九、十世纪的河西方言》,作者是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副教授高田时雄(TAKATA Takto)。高君生于1949年,1972年京都大学文学部毕业。1976~1980年,在法国国立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进修,其间,他目睹了法国收藏的汉藏对音原始文献,计有《千字文》,《金刚经》、《阿弥陀经》、《大乘中宗见解》、《天地八阳神咒经》、《法华经普门品(观音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献 金刚经 中宗 汉藏 西北方音 菩提 观音 天竺 京都大学 日本留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五代西北方音全浊清化程度再探讨——四种敦煌写本别字异文所见
2
作者 黎新第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7-352,共16页
依据四种敦煌写本别字异文所见,借助两类材料三个层面的类比,可以确信:五代时期的汉语西北方音虽然尚未完成全浊清化,但也已经行逾半途。两类材料分别显示全浊清化已经处于完成状态与正在进行状态。三个层面的类比是:已经完成状态与正... 依据四种敦煌写本别字异文所见,借助两类材料三个层面的类比,可以确信:五代时期的汉语西北方音虽然尚未完成全浊清化,但也已经行逾半途。两类材料分别显示全浊清化已经处于完成状态与正在进行状态。三个层面的类比是:已经完成状态与正在进行状态的类比;处于不同演变阶段的浊擦音字清化程度的类比;几种敦煌写本材料所见全浊清化状态的类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别字异文 唐五代西北方音 全浊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五代西北方音与敦煌文献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龙晦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114-121,共8页
敦煌文献既出自于我国西北敦煌,与敦煌及西北地区的关系当然很密切,在浩瀚的敦煌文献当中,有不少内地人的作品,这说明古代内地与敦煌原本一体,故文化交流有那样的丰富;除内地人的作品外,还有大量敦煌及西北地区当地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反... 敦煌文献既出自于我国西北敦煌,与敦煌及西北地区的关系当然很密切,在浩瀚的敦煌文献当中,有不少内地人的作品,这说明古代内地与敦煌原本一体,故文化交流有那样的丰富;除内地人的作品外,还有大量敦煌及西北地区当地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当地文化的发达,也反映了当地的语音,就中最直接反映语音要算那些汉藏对音材料,除此之外就要算敦煌歌辞与变文,它们都是韵文,在创作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将方音表现在作品中去,如果能把它详细搜集起来,加以排比,整理并作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方音 敦煌文献 唐五代 文献研究 西北地区 敦煌人 敦煌歌辞 千字文 作品 敦煌变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披荆斩棘 功不可没──《宋代西北方音》学术座谈会纪要
4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2-104,58,共4页
披荆斩棘功不可没──《宋代西北方音》学术座谈会纪要由宁夏著名西夏学专家、宁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李范文同志所著的《宋代西北方音──(番汉合时掌中珠)对音研究》一书,巳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1994... 披荆斩棘功不可没──《宋代西北方音》学术座谈会纪要由宁夏著名西夏学专家、宁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李范文同志所著的《宋代西北方音──(番汉合时掌中珠)对音研究》一书,巳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1994年6月)。该书是作者继《同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方音 学术座谈会 西夏学 宁夏大学 社会科 鼻冠音 宁夏回族自治区 范文 日本学者 西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汉语方言泥来母混读的类型及历史层次 被引量:5
5
作者 杨苏平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64-68,共5页
古泥来母字声母读音相混的现象在我国分布较广,西北地区亦然。可划分为"泥=离""南=蓝""农=笼"三种类型,其对应的历史层次是:"泥=离"型;"南=蓝"型;"农=笼"型。
关键词 西北方音 泥来母混读 类型 历史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曲子词方音习语及其他 被引量:3
6
作者 汪泛舟 《敦煌研究》 1987年第4期56-60,70,共6页
敦煌曲子词是词的一部分,也是唐五代文学园地中的奇葩.它源于民间,多为民间无名氏的作品;与同时代的《尊前》《花间》等文人词相比,其语言、题材、词体等方面又有许多迥然不同的地方,这正是敦煌曲子词与文人词的分野.本文拟就其几个方... 敦煌曲子词是词的一部分,也是唐五代文学园地中的奇葩.它源于民间,多为民间无名氏的作品;与同时代的《尊前》《花间》等文人词相比,其语言、题材、词体等方面又有许多迥然不同的地方,这正是敦煌曲子词与文人词的分野.本文拟就其几个方面陈述一些看法.方音与习语敦煌曲子词中,有些词篇很不协韵,语言也颇费解.以前研究家们多从校勘学上着眼,认为系由辗转传抄中的讹夺、误增等原因造成的;还有人从我国词学史上论断.以为与初期词平仄不拘、用韵自由有关.诚然,传抄中讹夺、误增者不少,初期词中用韵自由者亦有,但是,它还与唐五代边地一些方音入词不无关系.这从敦煌曲子词的许多词篇中可以得到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曲子词 无关系 各民族 唐五代 千字文 西北方音 文人词 习语 望江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鹘文《慈悲道场忏法》音译词语音系统研究
7
作者 陈云聪 张铁山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4,共11页
回鹘文《慈悲道场忏法》译自汉文本,是现存回鹘文文献中篇幅较大、内容丰富的佛教文献之一.以Jens Wilkens的研究成果为底本,可以梳理出其中的音译汉语词,进而研究回鹘汉对音,为进一步认识汉语语音的音值和音变提供例证.回鹘译音反映的... 回鹘文《慈悲道场忏法》译自汉文本,是现存回鹘文文献中篇幅较大、内容丰富的佛教文献之一.以Jens Wilkens的研究成果为底本,可以梳理出其中的音译汉语词,进而研究回鹘汉对音,为进一步认识汉语语音的音值和音变提供例证.回鹘译音反映的日母鼻音成分的失落、阳声韵尾的弱化等,是唐宋西北方音的延续和发展;见组对音分为两类、日母对y、韵母单元音化等则显示了回鹘语语音系统对汉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鹘文 《慈悲道场忏法》 回鹘汉对音 西北方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夏宝源译《圣观自在大悲心总持动能依经录》考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伯君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6年第2期34-43,共10页
黑水城所出《圣观自在大悲心总持功能依经录》是西夏国师鲜卑宝源于仁宗天盛元年(1149年)前后翻译成汉文的,其在佛典中的通行经名为《圣观自在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此本未见任何著录。本文根据题记以及勘同梵藏语经题,推定宝源译本与... 黑水城所出《圣观自在大悲心总持功能依经录》是西夏国师鲜卑宝源于仁宗天盛元年(1149年)前后翻译成汉文的,其在佛典中的通行经名为《圣观自在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此本未见任何著录。本文根据题记以及勘同梵藏语经题,推定宝源译本与藏文经典‘phags-pa spyan-ras gzigs dbang-phyug thugs-rje chen-po’i gzungs phan-yon mdor bsdus-pa zhes-bya-ba,即“圣者大悲观自在妙集功德陀罗尼”,出自同一部梵文原典,同时宝源汉译本具有藏式译经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经 西北方音 西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夏新译佛经中的特殊标音汉字 被引量:2
9
作者 孙伯君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7-103,共7页
黑水城出土的汉文文献中有几部西夏仁宗时期(1140—1193)刊印的佛经,是由西夏本土僧人宝源等新译的。这些经典中的陀罗尼秉承了唐代以来密咒梵汉对音的标音传统,在遇到难于在汉语中找到对当字的梵语语音时,采用了很多注音辅助手段... 黑水城出土的汉文文献中有几部西夏仁宗时期(1140—1193)刊印的佛经,是由西夏本土僧人宝源等新译的。这些经典中的陀罗尼秉承了唐代以来密咒梵汉对音的标音传统,在遇到难于在汉语中找到对当字的梵语语音时,采用了很多注音辅助手段,包括在基本汉字前加“口”旁,在基本汉字后加注“二合”、“引”、“重”、“合口”、“紧”和创制新的“切身”字等办法来描摹梵语的实际音值。这些特殊标音汉字的用法与《番汉合时掌中珠》中的夏汉对音用字有些相似。本文根据梵语。对夏译佛经陀罗尼中的特殊标音汉字所代表的实际语音进行了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罗尼 番汉对音 西夏语 汉语西北方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汉藏对音材料研究的几个问题
10
作者 史淑琴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0-101,共12页
一个世纪以来,中外学者们利用敦煌汉藏对音材料研究唐五代西北方音,成绩卓著。目前已经刊布研究的汉藏对音材料,由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时的5种增至20多种。在研究唐五代西北方音的全浊声母是否送气、喻三喻四是否有别、精见二系是... 一个世纪以来,中外学者们利用敦煌汉藏对音材料研究唐五代西北方音,成绩卓著。目前已经刊布研究的汉藏对音材料,由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时的5种增至20多种。在研究唐五代西北方音的全浊声母是否送气、喻三喻四是否有别、精见二系是否合流、鱼虞二韵是否混淆、阳声与入声韵尾是否脱落、浊上变去等声韵调问题上,汉藏对音材料都不失为重要的参考资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献 汉藏对音 唐五代西北方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变文韵部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都兴宙 《敦煌学辑刊》 1985年第1期44-60,共17页
一隋代陆法言等人编写的韵书《切韵》一经问世,便风靡一时,为当时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文人的创作制定了押韵的规范,以至于发展为后来的《廣韵》。这部《廣韵》是由最高统治者勅令组人重修,并颁为文人诗文押韵必依的“官韵”;它在... 一隋代陆法言等人编写的韵书《切韵》一经问世,便风靡一时,为当时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文人的创作制定了押韵的规范,以至于发展为后来的《廣韵》。这部《廣韵》是由最高统治者勅令组人重修,并颁为文人诗文押韵必依的“官韵”;它在中古时期汉语音韵及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切韵》(《廣韵》)的价值多少年来的学者专家们早已有了充分的肯定。但是我们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变文 韵部系统 王梵志诗 切韵 宋代语音 西北方音 实际语音 汉语音韵 去声 中原音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出土文书》词释数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幼莲 《敦煌研究》 1986年第4期99-101,共3页
本文选释今天闽南话里所见的《吐鲁番出土文书》(简称《文书》)里的俗语词数例。文中注音,系笔者家乡诗山方音。若写不出本字,用同音字代替。邵荣芬先生已考定唐五代西北方音平上去可互通(邵荣芬《敦煌俗文学中的别字异文和唐五代西北... 本文选释今天闽南话里所见的《吐鲁番出土文书》(简称《文书》)里的俗语词数例。文中注音,系笔者家乡诗山方音。若写不出本字,用同音字代替。邵荣芬先生已考定唐五代西北方音平上去可互通(邵荣芬《敦煌俗文学中的别字异文和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国语文》1963年第3期,简称邵文)。1.脱:买。偷: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出土文书 高昌 敦煌 西北方音 公元 唐五代 说文解字 俗语词 别字异文 俗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汉合时掌中珠》“急随钵子”考释 被引量:4
13
作者 段玉泉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6-129,共4页
出土西夏文献《番汉合时掌中珠》中有"急随钵子"一词,学术界曾有多种不同推测。结合西夏文辞书《文海宝韵》的相关解释,并从夏汉对勘资料出发,通过梳理对音材料,文章证实"急随"乃传世文献材料中所载煮茶或温酒器皿&... 出土西夏文献《番汉合时掌中珠》中有"急随钵子"一词,学术界曾有多种不同推测。结合西夏文辞书《文海宝韵》的相关解释,并从夏汉对勘资料出发,通过梳理对音材料,文章证实"急随"乃传世文献材料中所载煮茶或温酒器皿"急须"。"随""须"二字混读反映了唐宋西北方音中部分止摄字与遇摄字存在着混读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掌中珠 急随钵子 夏汉对音 西北方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敦博本禅籍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荣新江 邓文宽 《敦煌学辑刊》 1994年第2期5-16,共12页
有关敦博本禅籍的几个问题荣新江,邓文宽敦博本禅籍是指敦煌市博物馆藏077号禅籍(简称敦博本)。这部敦煌所出册子本禅籍共包含五种文献,即:(1)《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2)《南阳和上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3)... 有关敦博本禅籍的几个问题荣新江,邓文宽敦博本禅籍是指敦煌市博物馆藏077号禅籍(简称敦博本)。这部敦煌所出册子本禅籍共包含五种文献,即:(1)《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2)《南阳和上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3)《南宗定邪正五更转》;(4)《南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经》 敦煌文献 是非论 禅籍 敦煌本 敦煌写本 菩提达摩 图书馆 斯坦因 西北方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变文集》校记补议 被引量:2
15
作者 江蓝生 《敦煌学辑刊》 1984年第1期78-83,共6页
王重民等六位先生选编、校定的《敦煌变文集》出版迄今已有二十五年。这是历来变文辑本中最丰富的一部,给予文学、历史、语言等各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极大的方便,堪称“功德无量”。然而如众所知,此书在迻录、校勘中均有不少疏漏,徐震堮... 王重民等六位先生选编、校定的《敦煌变文集》出版迄今已有二十五年。这是历来变文辑本中最丰富的一部,给予文学、历史、语言等各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极大的方便,堪称“功德无量”。然而如众所知,此书在迻录、校勘中均有不少疏漏,徐震堮、蒋礼鸿二先生曾对它作过补正臁⒔壬牟拐行矶嗑俚募?颇见学力之深。近来刘坚、陈治文二先生又先后撰文进行补充,陈文侧重从文字学的角度进行校勘,颇多发现。经过《变文集》编者和上面各位先生的刊正、训释,许多难认的字体被辨认清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变文 西北方音 秋胡变文 文字学 补议 敦煌写本 所知 训释 别字异文 西北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歌辞总编》校音 被引量:1
16
作者 龙晦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4-90,共7页
《敦煌歌辞总编》已于近日问世,歌辞本身固有方音叶韵问题,而歌辞抄本之讹字相当部分亦涉及书手之方音问题。西北方音之研讨既有罗常培先生开创于前,又有邵荣芬先生踵武于后,似乎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但事情并未如此简单。语言常因口形,... 《敦煌歌辞总编》已于近日问世,歌辞本身固有方音叶韵问题,而歌辞抄本之讹字相当部分亦涉及书手之方音问题。西北方音之研讨既有罗常培先生开创于前,又有邵荣芬先生踵武于后,似乎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但事情并未如此简单。语言常因口形,舌位以及个人发音之特点变化而变化,复又因地域、时间变化而变化。变化之因多途,而流传下来之资料则比较有限,以有限之资料,驾驭至赜至繁之方音,必有扦格难通之处,端在研究者之善择,善于体认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方音 广韵 罗常培 鼻音 通韵 叶韵 喻母 研究者 入声韵尾 中原雅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写本《礼记音》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建平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5-91,共7页
据《经典释文·叙录》,撰《礼记音》者都十五家。然今仅零星散见于《释文》等书之引用,原书之面貌,已无一见。所幸敦煌写卷重现寰宇,中有唐写本《礼记音》残卷(S2053<sub>2</sub>),存《乐记》第十九至《缁衣》第三十... 据《经典释文·叙录》,撰《礼记音》者都十五家。然今仅零星散见于《释文》等书之引用,原书之面貌,已无一见。所幸敦煌写卷重现寰宇,中有唐写本《礼记音》残卷(S2053<sub>2</sub>),存《乐记》第十九至《缁衣》第三十三,凡百八十行。《乐记》篇前阙,首五行损泐严重,《缁衣》篇仅存首行。虽非完璧,然已占全书近三分之一矣,足可宝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卷 唐写本 经典释文 记音 假借字 广韵 郑注 切语 西北方音 变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汉合时掌中珠》复字注音考释之一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范文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0-52,共13页
宋代西夏学者骨勒茂才于公元1190年撰写的《番汉合时掌中珠》(以下简称《掌中珠》),是一部汉夏对音双解词书。它对于研究西夏语言文字以及宋代汉语西北方音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正确地解读《掌中珠》里的汉字复字注音却是一个... 宋代西夏学者骨勒茂才于公元1190年撰写的《番汉合时掌中珠》(以下简称《掌中珠》),是一部汉夏对音双解词书。它对于研究西夏语言文字以及宋代汉语西北方音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正确地解读《掌中珠》里的汉字复字注音却是一个极为困难的问题。从本世纪初至今近八十年来学者们仍像谜一样去猜。究竟作何解释?至今尚无定论。究其原因,日本学者桥本万太郎教授认为:在研究宋代汉语西北方音上,《掌中珠》之所以来受到重视,乃是由于西夏语音韵尚未有系统的研究使然。其后经过苏联学者克恰诺夫(Е.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西夏语 教授 番汉合时掌中珠 西北方音 舌齿音 带鼻冠音 注音 日本学者 辅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语并州片方言宕江摄的白读及其演变
19
作者 孙宇炜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5-652,共8页
晋语并州片方言宕江摄舒声今白读大体有[*a](包括[a])和[*o](包括[o u])两类。其韵类分合关系有五种:宕江白自成韵类、宕江白=假、宕江白=果、宕江白开=假/宕江白合=果、宕江白=效。12世纪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宕果同注一韵、江效同注一... 晋语并州片方言宕江摄舒声今白读大体有[*a](包括[a])和[*o](包括[o u])两类。其韵类分合关系有五种:宕江白自成韵类、宕江白=假、宕江白=果、宕江白开=假/宕江白合=果、宕江白=效。12世纪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宕果同注一韵、江效同注一韵,这类语音现象随着宕江合流而在方言中表现为不同的韵类分合关系,这为晋语和宋西北方音一脉相承提供现实证据。晋语并州片方言残存宕江分立的痕迹,比《中原音韵》所代表的北方官话宕江合流并称“江阳韵”要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语并州片方言 宕江白读 韵类合流 唐宋西北方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伍二件”敦煌汉文写经夹注字母初探
20
作者 余柯君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2-98,共7页
北京大学藏敦煌遗书D20号与伍伦7号内容皆为《金刚经》,此二件在内容上前后相承,可以缀合。在二件的汉文经文旁还附有非汉语的注文,本文认为这些注文属于婆罗米字母。更确切地说,是晚期草体于阗文,这些字母的作用是给边上的汉字注音。... 北京大学藏敦煌遗书D20号与伍伦7号内容皆为《金刚经》,此二件在内容上前后相承,可以缀合。在二件的汉文经文旁还附有非汉语的注文,本文认为这些注文属于婆罗米字母。更确切地说,是晚期草体于阗文,这些字母的作用是给边上的汉字注音。通过对二件中汉文经文与注音婆罗米字母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唐五代西北方音、梵汉对音等领域内相关问题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D20 伍伦7号 金刚经 唐五代西北方音 梵汉对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