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装配式凸轮轴制造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慎华 张驰 +1 位作者 寇淑清 赵勇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34,共3页
本文论述了装配式凸轮轴的发展背景及其技术优势。分析了装配式凸轮轴的连接方法和优缺点。介绍了装配式凸轮轴的制造技术,使用范围及国内外的生产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内燃机 装配式凸轮轴 连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装配式凸轮轴——极具竞争力的新技术 被引量:12
2
作者 寇淑清 杨慎华 +1 位作者 赵勇 张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4-477,共4页
装配式凸轮轴采用凸轮、芯轴、轴颈等若干部件分别制造再组装成整体的新型组合设计与制造模式 ,其构思新颖 ,极具竞争力 ,受到广泛关注。对传统凸轮轴及其加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论述了装配式凸轮轴技术原理与优势 ,探讨了凸轮与芯轴的连... 装配式凸轮轴采用凸轮、芯轴、轴颈等若干部件分别制造再组装成整体的新型组合设计与制造模式 ,其构思新颖 ,极具竞争力 ,受到广泛关注。对传统凸轮轴及其加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论述了装配式凸轮轴技术原理与优势 ,探讨了凸轮与芯轴的连接技术、凸轮精密成形、装配技术与设备等装配式凸轮轴关键技术问题 ,介绍了装配式凸轮轴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凸轮轴 连接技术 精密成形 装配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凸轮轴生产工艺及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驰 杨慎华 寇淑清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2-34,共3页
装配式凸轮轴是发动机凸轮轴制造新技术,它与传统的由铸锻制造的凸轮轴相比,具有质量轻、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合理等优点。介绍了装配式凸轮轴的生产工艺及应用。其连接方法主要包括焊接式、烧结式、机械式等3种。着重分析了各种连接... 装配式凸轮轴是发动机凸轮轴制造新技术,它与传统的由铸锻制造的凸轮轴相比,具有质量轻、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合理等优点。介绍了装配式凸轮轴的生产工艺及应用。其连接方法主要包括焊接式、烧结式、机械式等3种。着重分析了各种连接方法及其优缺点,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连接方法。阐述了装配式凸轮轴的使用范围及国内外生产技术、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凸轮轴 发动机凸轮轴制造技术 焊接式 烧结式 机械式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凸轮轴滚花连接机理及连接强度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驰 杨慎华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9-92,共4页
装配式凸轮轴与传统凸轮轴相比具有重量轻、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合理等优点。是新型的凸轮轴制造技术, 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而其连接方法是装配式凸轮轴制造的关键技术。本文基于相异材料的咬合连接理论, 提出了滚花式塑性变形连接机... 装配式凸轮轴与传统凸轮轴相比具有重量轻、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合理等优点。是新型的凸轮轴制造技术, 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而其连接方法是装配式凸轮轴制造的关键技术。本文基于相异材料的咬合连接理论, 提出了滚花式塑性变形连接机理, 对不同材料、尺寸的滚花式凸轮轴静连接强度及疲劳强度进行了实验研究, 同时分析了滚花连接的不同连接状况以及凸轮压装张紧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花 连接机理 连接强度 塑性变形 加工成本 装配式凸轮轴 张紧 压装 材料利用 轮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花连接装配式凸轮轴连接机理及生产新工艺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驰 何东野 +2 位作者 邓春萍 聂旋 叶丹丹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3-55,62,共4页
介绍了滚花连接装配式凸轮轴的制造优势及滚花连接机理.论述了轴向滚花连接和横向滚花连接的生产方式及装配工艺,并进行了连接扭转强度试验,分析了影响两种滚花连接强度的因素。研究表明,当芯轴硬度大于凸轮时,应采用轴向滚花连接方式... 介绍了滚花连接装配式凸轮轴的制造优势及滚花连接机理.论述了轴向滚花连接和横向滚花连接的生产方式及装配工艺,并进行了连接扭转强度试验,分析了影响两种滚花连接强度的因素。研究表明,当芯轴硬度大于凸轮时,应采用轴向滚花连接方式装配凸轮轴,反之采用横向滚花连接方式;此两种连接方式装配生产的凸轮轴,其连接扭矩均能满足凸轮轴的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凸轮轴 滚花连接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装配式凸轮轴扩径联接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寇淑清 张鹏 +1 位作者 林宝君 杨慎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3,共7页
针对某汽车发动机装配式凸轮轴,对机械扩径联接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进行了钢球扩径联接装配及静扭强度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GCr15钢凸轮和35钢轴管可进行机械扩径联接,材料匹配性能良好,完全满足产品联接强度... 针对某汽车发动机装配式凸轮轴,对机械扩径联接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进行了钢球扩径联接装配及静扭强度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GCr15钢凸轮和35钢轴管可进行机械扩径联接,材料匹配性能良好,完全满足产品联接强度要求;凸轮与轴管的初始装配间隙值、球体过盈量、轴管厚度和球体加载速度等工艺参数对联接区压配力和静力扭转力矩有很大影响;对工艺参数进行合理选择与匹配,可提高静扭强度35%,且高于凸轮轴产品要求的三倍以上,具有很高的联接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装配式凸轮轴 钢球扩径 联接强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花联接凸轮轴装配过程数值仿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寇淑清 石舟 +1 位作者 朱欢 王玉梅 《精密成形工程》 2019年第1期63-69,共7页
目的探究主要工艺参数对轴向滚花联接凸轮轴的装配过程和联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对轴向滚花压装过程进行数值建模和模拟研究,分析装配联接过程中压装载荷和应力应变场的变化,并与压装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在轴管外表面滚挤轴向三角... 目的探究主要工艺参数对轴向滚花联接凸轮轴的装配过程和联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对轴向滚花压装过程进行数值建模和模拟研究,分析装配联接过程中压装载荷和应力应变场的变化,并与压装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在轴管外表面滚挤轴向三角齿后再过盈压装凸轮,能形成紧密联接并可承受较大扭矩;较大的压装速度及分体部件材料匹配合理可保证其联接强度,并能有效提高装配效率。16Mn凸轮和20Cr轴管相匹配能获得较为合理的压装力,并具有良好的联接强度。获得的较优参数组合为装配速度8mm/s、滚挤后轴齿齿高0.54mm、过盈量0.22mm。结论模拟分析与轴向滚花压装实验相吻合,可为生产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凸轮轴 轴向滚花 联接工艺 数值模拟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滚花装配凸轮轴连接强度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8
作者 刘俊利 焦豪奇 +3 位作者 关洪涛 张青华 王华伟 闫艳燕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8-104,共7页
横向滚花凸轮轴各部件的加工工艺参数是影响凸轮轴装配性能的关键要素。为了推导横向滚花连接静扭矩计算公式及与之相关的材料和加工参数,对横向滚花装配凸轮与轴管连接状态和失效形式进行分析。以某汽车发动机凸轮轴为例,根据推导公式... 横向滚花凸轮轴各部件的加工工艺参数是影响凸轮轴装配性能的关键要素。为了推导横向滚花连接静扭矩计算公式及与之相关的材料和加工参数,对横向滚花装配凸轮与轴管连接状态和失效形式进行分析。以某汽车发动机凸轮轴为例,根据推导公式和生产经验确定各参数并建立模型,利用ABAQUS软件对凸轮轴装配过程和静态破坏扭矩进行仿真分析;在相同参数下实现凸轮轴的加工与装配,利用扭矩实验平台对装配完成的凸轮轴进行静态扭矩破坏实验。在相同的参数下,理论计算、仿真分析和破坏实验的破坏扭矩分别为406.8,485.96,446.9 N·m,3组数值相差不大。因此,可以采用理论计算结合仿真模拟的方式,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并通过实验验证进行新产品设计,从而减少设计工作量和设计成本,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凸轮轴 内燃机 连接强度 数值模拟 滚花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力学性能对液力胀接过程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强 刘钢 苑世剑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0-422,426,共4页
为寻求装配式空心凸轮轴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的理论依据,应用弹塑性力学分析了弹性模量和流动应力对液力胀接的影响.将内外管的变形过程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根据典型点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液力胀接过程,并给出了不同材质套管的连接条件.... 为寻求装配式空心凸轮轴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的理论依据,应用弹塑性力学分析了弹性模量和流动应力对液力胀接的影响.将内外管的变形过程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根据典型点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液力胀接过程,并给出了不同材质套管的连接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液力胀接的主要因素是内外管弹性模量和流动应力,这两个材料参数决定胀后内外管弹性回复量的大小;实现液力胀接内外管应满足的条件是: 内外管弹性模量的比值大干内外管流动应力的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胀接 弹性模量 流动应力 内高压成形 力学性能 装配式空心凸轮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