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电吊舱无角位移被动减振系统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玉龙 何忠波 +2 位作者 白鸿柏 郝慧荣 李冬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88-91,97,共5页
根据某型光电吊舱无角位移减振的需求,利用分级减振的设想,设计了一组内外框架减振器,计算了减振器刚度、阻尼系数范围,并对减振器进行了合理的布局,建立了减振系统的Solidworks三维模型,在ADAMS中进行了振动仿真分析,得出单方向输入时... 根据某型光电吊舱无角位移减振的需求,利用分级减振的设想,设计了一组内外框架减振器,计算了减振器刚度、阻尼系数范围,并对减振器进行了合理的布局,建立了减振系统的Solidworks三维模型,在ADAMS中进行了振动仿真分析,得出单方向输入时系统的幅频响应曲线,并对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减振器的刚度、阻尼系数的最优值,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三向相等刚度,解除了系统三个方向的线振动耦合,保证了荷载基准与底座基准振动状态下无相对角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减振 无角位移 光电吊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被动减振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古成中 吴新跃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4-76,共3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齿轮被动减振技术,总结了齿轮被动减振技术的研究现状,深入研究摩擦耗能器(阻尼环、阻尼塞)和粘弹性耗能器(自由阻尼层、约束阻尼层)的减振特性,指出目前齿轮被动减振技术存在的局限性。通过实例证明压电分流阻尼技术应... 为了进一步完善齿轮被动减振技术,总结了齿轮被动减振技术的研究现状,深入研究摩擦耗能器(阻尼环、阻尼塞)和粘弹性耗能器(自由阻尼层、约束阻尼层)的减振特性,指出目前齿轮被动减振技术存在的局限性。通过实例证明压电分流阻尼技术应用于齿轮被动减振的可行性和正确性,系统研究了粘弹性阻尼和压电分流阻尼的减振特性,分析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提出一种全新的齿轮被动减振方法—压电-粘弹性材料杂交阻尼减振技术,形成优势互补,为齿轮被动减振技术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减振 摩擦耗能器 粘弹性耗能器 压电分流阻尼 杂交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纳方法的大型空间结构被动减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严天宏 郑钢铁 黄文虎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4-430,共7页
以导纳方法研究空间桁架或框架结构的振动,建立了适合分析各种边界条件下均匀梁的机械导纳的通用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导纳函数求解各结构单元传递或损耗的功率,通过对损耗功率较大的单元来增加结构的阻尼特性.根据导纳分析结果,可以... 以导纳方法研究空间桁架或框架结构的振动,建立了适合分析各种边界条件下均匀梁的机械导纳的通用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导纳函数求解各结构单元传递或损耗的功率,通过对损耗功率较大的单元来增加结构的阻尼特性.根据导纳分析结果,可以寻找阻尼单元的最优位置,对结构进行局部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纳 动控制 航天结构 空间结构 被动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被动减振的飞轮控制系统非线性振动分析
4
作者 鄂加强 王景阳 +3 位作者 钱承 王曙辉 刘腾 蔡皓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9-524,共6页
为减小飞轮控制系统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影响,采用形状记忆合金被动减振方式构建飞轮控制系统及其动力学模型,对飞轮控制系统被动减振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形状记忆合金被动减振的飞轮控制系统的振幅随着记忆合金弹簧-阻尼结构... 为减小飞轮控制系统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影响,采用形状记忆合金被动减振方式构建飞轮控制系统及其动力学模型,对飞轮控制系统被动减振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形状记忆合金被动减振的飞轮控制系统的振幅随着记忆合金弹簧-阻尼结构阻尼的增加而明显减小;在不同频率下,基于记忆合金弹簧-阻尼结构的被动减振飞轮控制系统模型的振动幅值要比非减振飞轮控制系统模型振动幅值降低明显,且具有较好振动衰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控制系统 被动减振 形状记忆合金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动态刚度被动减振系统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必胜 杨川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8年第1期53-56,共4页
论文给出了零动态刚度被动减振系统的理论分析,论证了基于零动态刚度原理和利用被动减振的方法,可实现低频频率范围内的减振。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利用ADAMS仿真软件对其垂直方向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当系统的振动幅值... 论文给出了零动态刚度被动减振系统的理论分析,论证了基于零动态刚度原理和利用被动减振的方法,可实现低频频率范围内的减振。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利用ADAMS仿真软件对其垂直方向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当系统的振动幅值为0.5mm和10mm时,减振系统动态刚度大大减小,使得系统的等效固有频率降低到在0~0.5Hz范围内,从而实现了低频减振且减振效果良好。同时在实现系统的零动态刚度情况下,其静态刚度值不变,从而保证减振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动态刚度 被动减振 固有频率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被动减振结构——C型弹簧的设计
6
作者 李加瑞 于子平 +2 位作者 郭江川 韩星凯 张昭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6-29,共4页
为了研究C型弹簧对火箭减振的作用,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包含C型弹簧的火箭有限元模型,对火箭结构的减振进行设计。研究发现在12~285 Hz频率范围内,C型弹簧被动减振结构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进一步讨论了C型弹簧的材料、厚度、宽度以... 为了研究C型弹簧对火箭减振的作用,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包含C型弹簧的火箭有限元模型,对火箭结构的减振进行设计。研究发现在12~285 Hz频率范围内,C型弹簧被动减振结构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进一步讨论了C型弹簧的材料、厚度、宽度以及数量等影响因素在较低频率下对C型弹簧减振效果的影响。在进行C型弹簧设计时,采用具有较小杨氏模量的材料有利于减振,在同等条件下,减小C型弹簧厚度、宽度和数量,对减振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减振结构 C型弹簧 频率响应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悬挂结构体分阶段主被动抑振
7
作者 蔡赫 王燕波 +3 位作者 邓松波 李科 陈志鸿 楼云江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7,196,共9页
针对机载重型悬臂体的瞬态和稳态抑振问题,提出了基于机械手的主被动分阶段抑振方法。由于机械手动态能力有限,在瞬态阶段,振动时间短振幅大,故采用机械手固定抱夹的被动减振方式;在稳态阶段,振动为周期性小振幅,故采用机械手多臂协同... 针对机载重型悬臂体的瞬态和稳态抑振问题,提出了基于机械手的主被动分阶段抑振方法。由于机械手动态能力有限,在瞬态阶段,振动时间短振幅大,故采用机械手固定抱夹的被动减振方式;在稳态阶段,振动为周期性小振幅,故采用机械手多臂协同的主动抑振方式。首先,将机械手被动抱夹状态下的悬臂体等效为弹性支撑悬臂梁模型,通过分段构建弹性支撑边界条件,以脉冲激励的形式引入弹性力,获得被动减振模型;其次,在模态空间的基础上得到柔性基础下的振动模型,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减振因子的主动抑振算法;最后,搭建了小机械手实验平台,将弯矩作为评价减振率的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将主动抑振算法应用到实验平台中,理论与实验的抑振效果仅相差3.4%,验证了主动抑振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手 被动减振 主动抑 瞬态和稳态 弹性支撑悬臂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光电平台主被动并联复合减振技术
8
作者 梅远燃 尹彦东 +4 位作者 代辉 杨光海 吴晔 戴凌冉 陈炯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12,123,共9页
针对制导跟踪系统中的机载光电平台在工作时受载机振动和气流扰动引起的宽频随机振动干扰,导致稳定精度下降、图像模糊、跟踪脱靶等问题,提出主被动并联复合减振控制技术。分别采用三环伺服控制和自抗扰位置控制策略,搭建基于音圈电机... 针对制导跟踪系统中的机载光电平台在工作时受载机振动和气流扰动引起的宽频随机振动干扰,导致稳定精度下降、图像模糊、跟踪脱靶等问题,提出主被动并联复合减振控制技术。分别采用三环伺服控制和自抗扰位置控制策略,搭建基于音圈电机的单自由度机载光电平台主被动并联复合减振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主被动复合减振系统可有效降低振动信号对光电平台的影响,并且加入主动减振控制后的系统可以拓宽减振频宽,抑制低频振动信号且信号幅值可在被动减振基础上再次被有效衰减2个量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光电平台 被动并联复合 三环伺服控制 自抗扰位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辅助支承被动阻尼减振与主动阻尼减振的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慧敏 闫如忠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0-543,共4页
对基于电磁执行器的一种新型支承结构——电磁辅助支承的被动阻尼减振和主动阻尼减振进行比较。首先通过各自的数学模型分析其阻尼减振的不同机理,然后在一四自由度电磁辅助支承转子系统中进行验证,并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通过比较可知... 对基于电磁执行器的一种新型支承结构——电磁辅助支承的被动阻尼减振和主动阻尼减振进行比较。首先通过各自的数学模型分析其阻尼减振的不同机理,然后在一四自由度电磁辅助支承转子系统中进行验证,并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通过比较可知,在被动阻尼控制中电磁执行器仅提供负的动刚度和随转速变化的动阻尼;而主动阻尼控制则可以根据需要提供正负刚度和固定或变化的阻尼;且在相同的静态励磁电流下,主动减振效果优于被动减振,但前者结构复杂,造价较高,而后者实施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执行器 主动 被动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阻尼减振技术及数控加工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毅青 裴行政 刘强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18期16-23,共8页
切削颤振导致工件加工表面质量恶化、切削效率降低以及刀具磨损加剧等系列危害。抑制颤振对航空制造业实现高质、高效加工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薄壁件加工时。作为工程领域振动抑制的一种重要方法,被动阻尼减振技术实施简单、效果明显、... 切削颤振导致工件加工表面质量恶化、切削效率降低以及刀具磨损加剧等系列危害。抑制颤振对航空制造业实现高质、高效加工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薄壁件加工时。作为工程领域振动抑制的一种重要方法,被动阻尼减振技术实施简单、效果明显、可靠性较高,在切削领域的应用正逐渐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加工 被动减振 薄壁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科学实验柜被动式减振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珂 顾逸东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0-476,共7页
载人航天二期我国将发展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将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国际空间站和我国神舟飞船实际微重力水平测量结果表明,需采取必要的减振措施才能满足特殊科学实验要求,鉴于此对空间科学实验柜被动式减振系统进行了研究... 载人航天二期我国将发展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将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国际空间站和我国神舟飞船实际微重力水平测量结果表明,需采取必要的减振措施才能满足特殊科学实验要求,鉴于此对空间科学实验柜被动式减振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根据空间科学实验柜在载人航天器内的实际安放状态,对其进行了减振布局.将实验柜本身作为刚体,建立6自由度的减振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在ADAMS中建立了空间科学实验柜及减振系统三维实体模型,对减振系统进行仿真,得出系统时域、频域及随机输入下的响应特性.对减振系统参数进行优化,提高了系统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系统 微重力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被动式橡胶垫减振轨道动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鸿 江万红 蔡成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3-48,共6页
为评估地铁被动式橡胶垫减振轨道在运营速度160 km/h条件下的动力性能,建立车辆-被动式橡胶垫减振轨道动力学耦合模型及被动式橡胶垫减振轨道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设置谐振块的被动式橡胶减振轨道和框架型板式轨道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 为评估地铁被动式橡胶垫减振轨道在运营速度160 km/h条件下的动力性能,建立车辆-被动式橡胶垫减振轨道动力学耦合模型及被动式橡胶垫减振轨道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设置谐振块的被动式橡胶减振轨道和框架型板式轨道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被动式橡胶垫减振轨道可以更好地抑制轨道板的振动及振动能量向基础传递。分析不同被动式减振轨道参数条件下地铁车辆通过时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降低橡胶减振垫刚度、增加轨道板厚度或轨道板长度、增大谐振块质量以及减小谐振块下垫层刚度可以提高轨道的减振性能,轨道结构参数的变化对运行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在不改变被动式减振轨道原有尺寸情况下,可采用降低轨道板下橡胶垫刚度和增大谐振块质量的组合方案以获得更好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被动轨道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动力性能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低频减振轨道结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吉忠 颜华 蔡成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0-95,共6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减振型轨道结构在低频域(<30Hz)范围内因共振放大低频振动的现象,提出一种被动式动力减振轨道结构。基于扩展定点理论和有限单元法,利用最优同调和最优阻尼条件,得到抑制浮置板轨道1阶模态振动的最优刚度和阻尼...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减振型轨道结构在低频域(<30Hz)范围内因共振放大低频振动的现象,提出一种被动式动力减振轨道结构。基于扩展定点理论和有限单元法,利用最优同调和最优阻尼条件,得到抑制浮置板轨道1阶模态振动的最优刚度和阻尼。以短型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为例,建立车辆-被动式动力减振浮置板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被动式动力减振浮置板可有效抑制13 Hz(短型浮置板1阶固有频率)附近的振动加速度,质量比为0.2时被动式动力减振浮置板使13Hz处振动降低12dB;被动式动力减振浮置板使弹簧支点反力在13Hz附近的峰值明显降低,有效降低传递至周围建筑物的低频振动;被动式动力减振浮置板轨道结构的质量比越大,其对1阶模态振动的减振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 低频 被动减振技术 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纸机压榨部振动及减振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屈云海 张辉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9-55,共7页
研究造纸机械振动的最理想目标是能采用有效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压榨部作为造纸机关键部件之一,对其减振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当前国内外高速纸机普遍仅停留于振动监测、故障诊断及采用预知维修方案阶段的现状,在了解压榨部结构特征的... 研究造纸机械振动的最理想目标是能采用有效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压榨部作为造纸机关键部件之一,对其减振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当前国内外高速纸机普遍仅停留于振动监测、故障诊断及采用预知维修方案阶段的现状,在了解压榨部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其产生振动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减振方法,如降低激励力力幅、隔振、阻振、调谐等被动减振方法和主动减振方法,并从振动理论的角度加以分析。理论研究表明,被动减振方法简单、易行;主动减振方法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且较被动减振方法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机压榨部 动原因 被动减振 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减振器非线性特性的神经网络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德成 赵登峰 +1 位作者 王国强 许纯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11,共3页
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逼近能力 ,设计了用于识别油气减振器非线性特性的结构化神经网络模型 ,并介绍了该模型的具体应用方法 ,即利用试验数据组成学习样本 ,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 ,识别出其非线性特性。识别结果表明 ,结构化神经网络可有效... 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逼近能力 ,设计了用于识别油气减振器非线性特性的结构化神经网络模型 ,并介绍了该模型的具体应用方法 ,即利用试验数据组成学习样本 ,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 ,识别出其非线性特性。识别结果表明 ,结构化神经网络可有效地识别油气减振器的非线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非线性特性 神经网络 识别 被动减振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式机器人小腿减振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璐 毛伟伟 +1 位作者 梁青 周烽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4,43,共6页
研究足式机器人行走过程的稳定性优化控制策略,设计一种基于机器人上身平台振动加速度为反馈的小腿减振控制系统。通过虚拟仿真分析软件——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构建足式机器人小腿虚拟样机,并导入到Matlab中进行主动减振的自抗扰控... 研究足式机器人行走过程的稳定性优化控制策略,设计一种基于机器人上身平台振动加速度为反馈的小腿减振控制系统。通过虚拟仿真分析软件——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构建足式机器人小腿虚拟样机,并导入到Matlab中进行主动减振的自抗扰控制算法设计,根据主动和被动减振分别抑制低频和高频振动。仿真结果表明,主被动联合减振大幅衰减了机器人上身平台的振动,弥补被动减振对低频振动无法抑制的情况,有效提高了机器人行走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式机器人 虚拟样机 被动减振 自抗扰控制算法 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振轨道对高架桥梁低频振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冯读贝 杨吉忠 +1 位作者 余志祥 许浒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11,共5页
基于有限元方法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针对城市高架轨道交通引起的低频振动现象,着重分析了常用高架简支箱梁在铺设非减振型轨道、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和被动式动力减振浮置板轨道3种情况下的低频振动特性。结果表明:在0~30 Hz,非... 基于有限元方法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针对城市高架轨道交通引起的低频振动现象,着重分析了常用高架简支箱梁在铺设非减振型轨道、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和被动式动力减振浮置板轨道3种情况下的低频振动特性。结果表明:在0~30 Hz,非减振型轨道板因与梁体共同运动,其振动水平较钢弹簧浮置板略低,但非减振型轨道板无法有效衰减传递到桥梁结构的振动;在15~30 Hz,钢弹簧浮置板通过增大轨道板自身振动的方式降低板下结构的振动,墩顶的振动加速度级衰减量约10~20 d B,但会放大轨道在1阶固有频率(5 Hz左右)处的振动水平;插入控制1阶模态振动的被动式动力吸振器,可使浮置板及桥墩各测点在1阶固有频率处的振动大幅衰减,桥墩的振动加速度级衰减量约为10 d B,有效弥补了钢弹簧浮置板结构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高架桥梁 轨道结构 低频 被动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振镗杆抑制振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洪强 苏国胜 +2 位作者 夏岩 王宝林 沈学会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15,共13页
深孔加工过程中的振动问题是当前加工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镗削振动会影响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学者们对此设计开发了大量减振镗杆用于抑制镗削振动。根据减振方式的不同,镗杆主要分为被动减振、主动减振和半主动减振。本文对三种减振方... 深孔加工过程中的振动问题是当前加工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镗削振动会影响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学者们对此设计开发了大量减振镗杆用于抑制镗削振动。根据减振方式的不同,镗杆主要分为被动减振、主动减振和半主动减振。本文对三种减振方式的减振机理、镗杆结构、特点、不足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并讨论了振动抑制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抑制镗削振动的研究重点仍然侧重于减振镗杆的结构、材料和控制方法等方面。随着新型材料的发现、结构设计的提高、减振机理的深入研究、控制技术的提升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减振镗杆的研究趋向于多元化、集成化和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镗削加工 动抑制 被动减振 主动 半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刚度的减振设备参数优化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也 薛松领 常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1-209,共9页
为了更加有效地控制结构振动,论文基于负刚度理论,设计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被动减振装置。该设备通过正负刚度子结构并联,提高系统承载能力,降低系统固有刚度,从而有效隔离低频振动。通过分析该装置的结构和刚度特性,建立了设备的刚度函数... 为了更加有效地控制结构振动,论文基于负刚度理论,设计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被动减振装置。该设备通过正负刚度子结构并联,提高系统承载能力,降低系统固有刚度,从而有效隔离低频振动。通过分析该装置的结构和刚度特性,建立了设备的刚度函数表达式及平衡位置处的零刚度条件,进而找到了影响设备的主要参数并对其进行优化。采用MADI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安装该设备的框架结构的减振效果,并与原框架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该设备能够有效地控制结构振动,且参数优化结果是有效的。该研究成果为后续试验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刚度 被动减振 参数优化 有限元分析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机器人小腿减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毛伟伟 周烽 +2 位作者 梁青 冯瑜 阎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93-298,共6页
针对双足机器人行走稳定性的优化控制问题,为保证双足机器人行走时上身平台的稳定性以利于传感器的正常工作,提出一种具有主被动联合减振抗冲功能的小腿结构设计方案。采用基于自抗扰控制算法的主动控制减振方法,并使用Matlab中的Sim Me... 针对双足机器人行走稳定性的优化控制问题,为保证双足机器人行走时上身平台的稳定性以利于传感器的正常工作,提出一种具有主被动联合减振抗冲功能的小腿结构设计方案。采用基于自抗扰控制算法的主动控制减振方法,并使用Matlab中的Sim Mechanics工具箱,建立双足机器人减振小腿机械仿真模型,通过主动和被动减振分别抑制低频和高频振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主被动联合减振方法成功衰减了来自足部所受的冲击,弥补了传统被动减振无法有效抑制低频振动的情况,能够保障双足机器人上身平台的稳定性,为双足机器人稳定行走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足机器人 小腿设计 被动联合 优化控制 自抗扰控制算法 SimMechanic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