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微锻造对激光熔覆层开裂行为与表面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樊湘芳 邱长军 +1 位作者 周炬 何彬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104,118,共4页
多频次的微米级塑性变形可导致材料表面组织与力学行为特性的变化.采用自制的高频微锻造机构对激光熔凝NiCrBSi合金层进行了微锻造处理.利用OM研究了微锻造激光熔覆层产生的塑性变形的几何特性;利用OM,SEM观察了微锻造对激光熔凝层表面... 多频次的微米级塑性变形可导致材料表面组织与力学行为特性的变化.采用自制的高频微锻造机构对激光熔凝NiCrBSi合金层进行了微锻造处理.利用OM研究了微锻造激光熔覆层产生的塑性变形的几何特性;利用OM,SEM观察了微锻造对激光熔凝层表面组织及开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频微锻造可在激光熔覆NiCrBSi合金层表面产生约150μm的塑性变形;激光熔凝层特有的明显而规则枝状结晶组织被锻碎;激光熔覆层的开裂行为有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微锻造 激光熔覆层 表面组织 开裂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削加工对45钢表面组织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丁建生 翟开华 刘蔺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54-56,共3页
通过改变45钢铣削加工参数和冷却条件,研究其表面完整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改变冷却条件和铣削参数,其切削表面化学成分基本不发生变化;铣削加工时不使用切削液的表面显微硬度比使用切削液的较高;垂直于铣削加工面各点的显微硬度,随... 通过改变45钢铣削加工参数和冷却条件,研究其表面完整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改变冷却条件和铣削参数,其切削表面化学成分基本不发生变化;铣削加工时不使用切削液的表面显微硬度比使用切削液的较高;垂直于铣削加工面各点的显微硬度,随着距切削表面距离的增大而逐渐降低,且趋于平缓;铣削加工时的冷却条件和切削参数变化,使铣削加工表面均产生残余拉应力;铣削加工速度低、深度大,铣削表面的撕裂现象严重;铣削加工时,是否使用冷却液对造成的撕裂现象没有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加工 参数变化 冷却条件 表面组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配副对TC4合金磨损性能和磨损表面组织的影响
3
作者 郭宝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63-65,69,共4页
分别采用GCr15和SiC球作为摩擦配副,研究了TC4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及磨损表面的组织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摩擦载荷和磨损时间内,使用GCr15球作为摩擦配副时,TC4合金的摩擦系数较使用SiC为摩擦配副时的高,但磨损质量损失较小。TC4合金基... 分别采用GCr15和SiC球作为摩擦配副,研究了TC4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及磨损表面的组织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摩擦载荷和磨损时间内,使用GCr15球作为摩擦配副时,TC4合金的摩擦系数较使用SiC为摩擦配副时的高,但磨损质量损失较小。TC4合金基体在两种摩擦配副下的磨损机制均主要为犁削磨损、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使用GCr15球作为摩擦配副时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对磨材料 磨损性能 表面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o-P-BN(h)-Al2O3二元纳米复合镀层表面组织结构及耐磨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银 康敏 +2 位作者 傅秀清 李恒征 刘运通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66,共12页
为改善材料表面耐磨性能,采用电沉积法在不同纳米颗粒质量浓度及其混杂配比下制备了Ni-Co-P-BN(h)、Ni-Co-P-Al2O3和Ni-Co-P-BN(h)-Al2O3的3种纳米复合镀层,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仪、摩擦磨损仪及激光共聚焦显微... 为改善材料表面耐磨性能,采用电沉积法在不同纳米颗粒质量浓度及其混杂配比下制备了Ni-Co-P-BN(h)、Ni-Co-P-Al2O3和Ni-Co-P-BN(h)-Al2O3的3种纳米复合镀层,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仪、摩擦磨损仪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镀层的表面组织结构与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纳米颗粒质量浓度及其混杂配比对纳米复合镀层表面组织结构有重要影响,纳米复合镀层表面呈现出典型的包状结构,混杂配比后出现明显纳米Al2O3的衍射峰;与Ni-Co-P-BN(h)和Ni-Co-P-Al2O3镀层相比,Ni-Co-P-BN(h)-Al2O3二元纳米复合镀层的平均显微硬度更大,达到753.6 HV 0.2;摩擦磨损试验中对摩件是直径4 mm的GCr15合金球,在施加载荷3.2N、转速500 r/min、摩擦时间30 min的磨损条件下,二元纳米复合镀层磨损量最小为9.2 mg/h.纳米BN(h)和Al 2O 3在电沉积加工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二元纳米粒子协同生长的优势,使得Ni-Co-P-BN(h)-Al2O3二元纳米复合镀层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Ni-Co-P-BN(h)-Al2O3二元纳米复合镀层 表面组织结构 显微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IF钢合金化镀锌板表面组织及镀层铁含量对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程东妹 陈斌锴 俞钢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38-140,144,共4页
通过SEM、GDOES和电化学研究了相同合金化温度、不同合金化时间条件下高强IF钢合金化镀锌板表面组织及镀层Fe含量对耐蚀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镀层表面铁含量较高的Fe-Zn相形成,镀层中的铁含量增加,其耐蚀性更好。。
关键词 高强度IF钢 表面组织 Fe含量 合金化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表面组织纳米重构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6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表面组织 纳米化 金属材料 重大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肺组织表面活性物质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罗自强 冯丹丹 +2 位作者 岳少杰 张长青 孙秀泓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 (PS)的影响。方法 :采用无血清成年大鼠肺组织培养 ,液体闪烁计数测定肺组织 [3H]胆碱掺入量 ,化学定磷法及薄层层析法测定总磷脂 (TPL)及磷脂酰胆碱 (PC)。结果 :参附注射液以剂量依赖方式...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 (PS)的影响。方法 :采用无血清成年大鼠肺组织培养 ,液体闪烁计数测定肺组织 [3H]胆碱掺入量 ,化学定磷法及薄层层析法测定总磷脂 (TPL)及磷脂酰胆碱 (PC)。结果 :参附注射液以剂量依赖方式促进肺组织 [3H]胆碱的掺入 ,并提高肺组织总磷脂、PC的含量及PC/TPL比值 ,该效应可被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H7和钙调蛋白抑制剂W7阻断。人参总皂甙及单体Rb1,Rg1均可促进 [3H]胆碱的掺入。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以促进PS的合成 ,其效应有赖于PKC及钙调蛋白的介导 ,人参皂甙是参附注射液促PS合成的有效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组织表面活性物质合成 影响 人参皂甙 脂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低温滴水双极电凝对脑血管畸形手术病人电凝区脑组织表面温度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薛佳 朱雯霏 +1 位作者 王帅 王悠然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07-1810,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低温滴水双极电凝对脑血管畸形手术病人电凝区脑温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畸形病人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 [目的]探讨术中低温滴水双极电凝对脑血管畸形手术病人电凝区脑温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畸形病人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在脑血管畸形术中对滴水不做预处理,水温为22~24℃;试验组在脑血管畸形术中将滴水预先于冰箱内冷藏,水温为4~8℃。比较两组镊尖表面温度与电凝区脑组织表面温度、血清S100β浓度、鼻咽温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液体入量、滴水量、术中脑血管收缩情况、术后拔管时间、脑水肿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电凝后镊尖表面温度、电凝区脑组织表面温度、血清S100β浓度、鼻咽温度较低,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滴水量较少,术中脑血管收缩病人较多,术后拔管时间较短,脑水肿发生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畸形术中将一次性滴水双极镊的滴水温度控制在4~8℃,能够有效降低电凝区脑组织表面温度,降低手术造成的脑损伤程度,缩短术后拔管时间和减少术后脑水肿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滴水双极电凝镊 滴水温度 脑血管畸形 组织表面温度 脑损伤 脑水肿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龋坏组织表面负电位及其形成机理的初步探讨
9
作者 王成龙 黄力子 +2 位作者 李振钢 阎鹏 王多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4-285,共2页
关键词 龋齿 组织表面 负电位 EH
全文增补中
3Cr13弹簧表面异常组织分析
10
作者 黄朝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87-189,共3页
对3Cr13材料所制弹簧经真空热处理后出现的表面异常组织进行了全面理化分析,确定了表面异常组织为大量残余奥氏体和少量马氏体组成的耐蚀混合组织,该组织是由于材料表面渗碳造成含碳较高所致,采用高压真空气淬真空炉处理,可避免类似异... 对3Cr13材料所制弹簧经真空热处理后出现的表面异常组织进行了全面理化分析,确定了表面异常组织为大量残余奥氏体和少量马氏体组成的耐蚀混合组织,该组织是由于材料表面渗碳造成含碳较高所致,采用高压真空气淬真空炉处理,可避免类似异常组织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Cr13材料 弹簧 表面异常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惊恐对鼠体组织损伤和中药保护机理的FTIR光谱法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米渠 孙素琴 张卫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89-691,共3页
首次利用微钻石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ATR/FTIR)研究了天敌惊恐对小鼠组织的损伤。结果表明 :惊恐后小鼠肾与足表面脂类化合物明显增高 ;服用补肾天然药物后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脂类化合物变化不明显 ,进而说明药补可缓和压... 首次利用微钻石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ATR/FTIR)研究了天敌惊恐对小鼠组织的损伤。结果表明 :惊恐后小鼠肾与足表面脂类化合物明显增高 ;服用补肾天然药物后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脂类化合物变化不明显 ,进而说明药补可缓和压力 ,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惊恐后小鼠心、肝和脑组织的红外谱没有变化 ,这是因为各个脏器对皮质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完全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恐 小鼠 组织损伤 中药 保护机理 FTIR光谱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鼠肾组织 鼠足表面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处理对Ni-P-SiC复合镀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兰 邵红红 蒋小燕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8-51,共4页
以不同的激光输出功率对Ni-P-SiC复合镀层进行扫描处理,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硬度仪等对激光处理后复合镀层的表面组织及性能作了分析,并与炉中处理的镀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激光处理后由于镀层中能析出较炉内处理更多的Ni3P... 以不同的激光输出功率对Ni-P-SiC复合镀层进行扫描处理,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硬度仪等对激光处理后复合镀层的表面组织及性能作了分析,并与炉中处理的镀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激光处理后由于镀层中能析出较炉内处理更多的Ni3P及Ni2Si、Ni3Si等化合物,其镀层硬度明显高于炉内处理的硬度,且耐磨性也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SiC复合镀层 激光处理 表面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冲击工艺对16MnR十字接头表面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影霞 柳依帆 何柏林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95-301,共7页
目的提高焊接接头的表面质量。方法采用超声冲击方法对16Mn R十字接头焊趾处进行冲击处理,对原始焊态及不同冲击工艺参数下的焊趾表面质量进行了对比测试及比较分析。结果冲击后,焊接接头焊趾处过渡半径增大,母材与焊缝过渡趋于平缓。... 目的提高焊接接头的表面质量。方法采用超声冲击方法对16Mn R十字接头焊趾处进行冲击处理,对原始焊态及不同冲击工艺参数下的焊趾表面质量进行了对比测试及比较分析。结果冲击后,焊接接头焊趾处过渡半径增大,母材与焊缝过渡趋于平缓。焊趾表面组织得到明显细化,细化层深度及细化程度随冲击工艺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冲击后焊趾处由焊态的拉应力状态转变为压应力状态,表面显微硬度大幅提高。在1.5 A/20 min冲击工艺下,焊趾处的残余压应力最大(为269.8 MPa),表面显微硬度最高(为340.5HV)。同时,经超声冲击后,表面粗糙度有增大的趋势,而且不当的冲击会使接头表层出现不同类型的缺陷,从而影响焊接接头整体的表面质量。结论接头表面质量不仅取决于冲击时间、冲击电流,还取决于单道冲击过程中冲击点与冲击点之间及多道往复冲击过程中冲击道与冲击道之间的位置及连接的紧密程度,而且并不是所有表面质量指标都与超声冲击参数正相关或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冲击工艺 十字接头 表面质量 表面组织 残余应力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粉法和包覆法制备的AgSnO_2电接触材料表面电弧烧蚀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绍霞 杜静 +4 位作者 魏明霞 邱红莲 高勤琴 庄滇湘 陈家林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7-14,共8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面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电接触性能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混粉法和包覆法制备的AgSnO_2电接触材料在直流条件下(DC 24 V/15 A),铆钉触头表面的电弧烧蚀情况。对材料的表面烧蚀机理、金属转移情况,以及电寿命...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面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电接触性能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混粉法和包覆法制备的AgSnO_2电接触材料在直流条件下(DC 24 V/15 A),铆钉触头表面的电弧烧蚀情况。对材料的表面烧蚀机理、金属转移情况,以及电寿命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包覆法制备的AgSnO_2电接触材料具有较强的耐电弧侵蚀能力与较少的材料转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二氧化锡材料 电接触材料 抗熔焊性 耐电弧烧蚀性 表面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磁性磨料光整加工工艺对钛合金表面完整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马付建 栾诗宇 +3 位作者 罗奇超 刘宇 沙智华 张生芳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8-136,共9页
为了研究超声辅助磁性磨料光整加工工艺对钛合金表面完整性的影响,采用对比试验和建立切削力和材料去除模型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加工后的表面形貌、粗糙度、显微硬度、残余应力和亚表面组织,并讨论了加工中超声的作用机理。结果表... 为了研究超声辅助磁性磨料光整加工工艺对钛合金表面完整性的影响,采用对比试验和建立切削力和材料去除模型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加工后的表面形貌、粗糙度、显微硬度、残余应力和亚表面组织,并讨论了加工中超声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超声频率为21.91 kHz、振幅10μm,主轴转速1000 r/min,加工间隙1.5 mm,磁性磨料粒径300μm条件下,经过40 min加工后,表面粗糙度Ra降低到0.075μm,与普通磁性磨料光整加工相比降低近60%。超声的引入,增大了切削力和材料去除率,由于加工的尖点效应,使超声辅助磁性磨料光整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快速降低;同时超声振动的碰撞作用使加工后的表面更加均匀光滑,在亚表面可形成一层近20μm的组织细化层,表面显微硬度可达到450.6 HV0.2,与普通磁性磨料光整加工相比提高了15%,表面残余应力由普通磁性磨料光整加工的+68 MPa的拉应力变为–34.1 MPa的压应力,可有效改善工件表面完整性,提高加工表面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表面粗糙度 显微硬度 表面显微组织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冲击处理时间对17CrNiMo6钢表层组织细化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倪永恒 朱有利 侯帅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5-160,共6页
对17CrNiMo6钢材料表面进行超声冲击处理,分析不同处理时间对材料显微硬度、表面残余压应力和表层组织细化行为的影响,并对表面细晶层组织结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未处理材料表面残余压应力为-223.7MPa,硬度为650HV,晶粒尺寸约为8... 对17CrNiMo6钢材料表面进行超声冲击处理,分析不同处理时间对材料显微硬度、表面残余压应力和表层组织细化行为的影响,并对表面细晶层组织结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未处理材料表面残余压应力为-223.7MPa,硬度为650HV,晶粒尺寸约为8~10μm。超声冲击处理60s后,17CrNiMo6钢试样表面残余压应力为-463.4MPa,表层深度5~10μm范围内晶粒尺寸约为1~1.5μm,晶粒细化层深度约为250μm。超声冲击处理120s后,试样表面残余压应力约为-587.2MPa,表层深度5~10μm范围内晶粒尺寸约为200~300nm,晶粒细化层深度约为400μm。超声冲击处理使材料产生了剧烈的塑性变形,大尺寸晶粒在高应变速率、高转动速率和循环剪切应力作用下产生高密度位错,晶界密度大幅提高,加速了位错运动与晶粒间的转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冲击处理 17CrNiMo6钢 表面组织细化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光镜下观察表层显微组织的金相试样制备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长生 罗美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光镜 观察 表面显微组织 金相试样 制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继电器用AgSnO_2触头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8
作者 叶家健 熊惟皓 +2 位作者 徐坚 傅江华 李震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7-90,共4页
简述了低压继电器用触头材料的工作状态、性能要求和AgSnO2材料的典型制备工艺。通过分析电弧侵蚀作用后的触头表面组织结构及其对电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降低接触电阻、增强界面结合强度和分散电弧的主要改善手段,并展望了AgSnO2材料的发... 简述了低压继电器用触头材料的工作状态、性能要求和AgSnO2材料的典型制备工艺。通过分析电弧侵蚀作用后的触头表面组织结构及其对电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降低接触电阻、增强界面结合强度和分散电弧的主要改善手段,并展望了AgSnO2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头材料 银氧化锡 电弧侵蚀 表面组织结构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WC复合涂层析出相对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谌俊 肖雪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11-113,共3页
通过激光熔覆在45钢表面制备出过饱和的WC增强Ni基复合涂层。对制备的复合涂层进行磨损试验,后采用MX2600FE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涂层磨损表面组织,发现涂层中产生了原始组织中不存在的析出颗粒。通过HV-1000型显微硬度仪和磨损试验设备... 通过激光熔覆在45钢表面制备出过饱和的WC增强Ni基复合涂层。对制备的复合涂层进行磨损试验,后采用MX2600FE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涂层磨损表面组织,发现涂层中产生了原始组织中不存在的析出颗粒。通过HV-1000型显微硬度仪和磨损试验设备研究了析出颗粒对涂层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成分配比的复合涂层其产生的析出相能提高涂层的硬度,也能改善涂层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表面组织 表面硬度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宝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55,60,共5页
采用Si C球作为对磨材料,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TC4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及磨损表面的组织变化。结果表明:TC4合金的磨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摩擦系数在200℃内变化不明显,但当温度增加至400℃时,平均摩擦系数明显增加,且在高温下,摩... 采用Si C球作为对磨材料,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TC4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及磨损表面的组织变化。结果表明:TC4合金的磨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摩擦系数在200℃内变化不明显,但当温度增加至400℃时,平均摩擦系数明显增加,且在高温下,摩擦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存在明显的波动;随温度升高,TC4合金的磨损机理从以犁削磨损为主逐渐向以黏着磨损和氧化磨损为主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对磨材料 摩擦磨损 摩擦系数 表面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