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5182铝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徐颖宣 孟祥晨 +5 位作者 李根 金斌 盖炳君 谢庭祯 刘勇 吕坚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2-125,共4页
5182铝合金经过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可以克服铝合金表面性能的不足,提高铝合金材料整体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及显微硬度、单轴拉伸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使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5182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特... 5182铝合金经过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可以克服铝合金表面性能的不足,提高铝合金材料整体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及显微硬度、单轴拉伸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使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5182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特征。经过SMAT处理后的5182铝合金,其表面晶粒细化至纳米级,且沿试样表面到芯部方向形成纳米梯度结构;其板材的整体硬度都有一定的提高,且沿板材试样表面到芯部方向形成了梯度下降的状态;随着表面机械研磨处理时间的增加,5182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强度也随之提升,但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合金的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梯度结构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机械研磨316L不锈钢诱导表层纳米化 被引量:15
2
作者 吕爱强 刘春明 刘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48-850,共3页
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方法在316L不锈钢上制备出纳米结构表层,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横截面组织结构的演变过程,通过测定表层到内部的硬度变化研究纳米化对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0min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在距样品表面约100... 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方法在316L不锈钢上制备出纳米结构表层,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横截面组织结构的演变过程,通过测定表层到内部的硬度变化研究纳米化对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0min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在距样品表面约100μm深度形成高密度位错;随着应变量和应变速率的增加,在距样品表面约50μm深度诱发了机械孪生,形成了片层状孪晶,并相互交割细化组织;最终在样品表面形成了厚度约为20μm的纳米层,表层显微组织由晶粒尺寸为10~30nm的双相组织(马氏体和奥氏体)组成·表面纳米化是通过位错 孪晶及孪晶 孪晶相互作用实现晶粒细化·表面纳米化后,表层硬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机械研磨 316L不锈钢 表面纳米化 位错 孪晶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铝表面机械研磨纳米化后的显微组织和硬度 被引量:10
3
作者 邹途祥 卫英慧 +2 位作者 侯利锋 许并社 刘刚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43,共4页
对纯铝进行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形成纳米层,用XRD、TEM对表面纳米层进行了表征,并对沿深度方向的硬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晶粒细化后的主要微观特征是在原始晶粒内形成位错缠结、位错胞和高密度位错墙;随着应变的增加,这些位错组态逐... 对纯铝进行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形成纳米层,用XRD、TEM对表面纳米层进行了表征,并对沿深度方向的硬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晶粒细化后的主要微观特征是在原始晶粒内形成位错缠结、位错胞和高密度位错墙;随着应变的增加,这些位错组态逐渐演变成位错胞、亚晶、位错墙-显微带结构和层状胞块结构;随着应变和应变速率的进一步增加,晶粒细化遵循逐渐细分原则,逐渐在表面形成随机取向的纳米晶;与试样心部硬度相比,其表面硬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纳米化 晶粒细化 硬度 表面机械研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金属及合金表面机械研磨处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俞燕明 饶锡新 +1 位作者 刘勇 王智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6-41,共6页
介绍了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的原理和设备,概括了有色金属及合金经SMAT处理后的组织结构特征和晶粒细化机制。综述了近年来有色金属及合金的SMAT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对有色金属及合金的拉伸性能、耐磨性能、腐蚀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影响,... 介绍了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的原理和设备,概括了有色金属及合金经SMAT处理后的组织结构特征和晶粒细化机制。综述了近年来有色金属及合金的SMAT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对有色金属及合金的拉伸性能、耐磨性能、腐蚀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影响,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及合金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对X80管线钢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宇 黄敏 +1 位作者 高惠临 吕祥鸿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0-53,共4页
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技术对X80管线钢焊接接头进行了30,60及90 min表面纳米化处理,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表面粗糙度仪及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SMAT不同时间后X80管线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晶粒尺寸、表面粗糙度及显... 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技术对X80管线钢焊接接头进行了30,60及90 min表面纳米化处理,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表面粗糙度仪及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SMAT不同时间后X80管线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晶粒尺寸、表面粗糙度及显微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SMAT不同时间后均可在X80管线钢焊接接头表面获得一定厚度的塑性变形层,且随着SMAT时间的延长,塑性变形层厚度逐渐增加,实现了焊接接头的表面纳米化(组织均匀化);SMAT可以显著提高焊接接头表面的显微硬度,使显微硬度沿深度呈梯度分布;SMAT还可改善焊接接头表面粗糙度,随SMAT时间的延长表面粗糙度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焊接接头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对Cu-10wt%Ni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玉荣 林万明 +2 位作者 卫英慧 侯利锋 杜华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4期766-769,共4页
对Cu-10%(质量分数)Ni合金进行表面机械研磨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测试仪等对处理不同时间样品的组织及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Cu-10%(质量分数)Ni合金实现了表面纳米化。处理时间30min时,... 对Cu-10%(质量分数)Ni合金进行表面机械研磨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测试仪等对处理不同时间样品的组织及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Cu-10%(质量分数)Ni合金实现了表面纳米化。处理时间30min时,表面晶粒尺寸为42.92nm,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晶粒逐渐细化,强烈变形层逐渐增厚。表面机械研磨90min时,样品表面附近平均晶粒尺寸达到最小约为31.03nm,平均应变为0.0828%。处理时间120min时,表面显微硬度达到228MPa,是基体组织的1.5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0wt%Ni合金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晶粒尺寸 表面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机械研磨/异步轧制无取向硅钢薄带的渗硅行为 被引量:5
7
作者 莫成刚 黄凯 +2 位作者 刘刚 黄璞 左良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16-219,共4页
对w(Si)=3%无取向硅钢进行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和异步轧制(CSR),获得表面纳米结构,再进行550~650℃、4 h固体粉末渗硅处理,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表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经过SMAT后,w(Si)=3%无取... 对w(Si)=3%无取向硅钢进行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和异步轧制(CSR),获得表面纳米结构,再进行550~650℃、4 h固体粉末渗硅处理,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表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经过SMAT后,w(Si)=3%无取向硅钢表面形成了等轴状、取向呈随机分布的、晶粒尺寸为10 nm的纳米晶组织;异步轧制后,表面纳米晶组织保持不变;550~650℃、4 h渗硅处理后,SMAT+CSR样品表面形成化合物层,其厚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由17μm增加到52μm;化合物层由Fe3Si和FeSi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异步轧制 渗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机械研磨诱导纯铝表层纳米化 被引量:7
8
作者 邹途祥 卫英慧 +2 位作者 侯利锋 许并社 刘刚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9-252,共4页
对纯铝(高层能金属)进行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在试样表面形成纳米层。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表面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晶粒细化的主要微观特征为:在原始晶粒和细化晶粒内部形成位错缠结(DTs)、位错胞(DCs)和高... 对纯铝(高层能金属)进行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在试样表面形成纳米层。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表面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晶粒细化的主要微观特征为:在原始晶粒和细化晶粒内部形成位错缠结(DTs)、位错胞(DCs)和高密度位错墙(DDWs)、亚晶、显微带(MBs)、层状结构,并随着应变和应变速率的进一步增加,逐渐在表面形成随机取向的纳米晶。分析可见,高应变速率和高应变是形成纳米晶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纳米结构材料 晶粒细化机制 纯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固溶Cu-2wt%Ti合金的特征和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林万明 李岩 +1 位作者 侯利锋 卫英慧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7-140,共4页
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的方法在铜钛合金表面制备了纳米晶组织。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测试仪对SMAT试样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SMAT处理60 min后晶粒尺寸为30.5 nm。SMAT处理后... 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的方法在铜钛合金表面制备了纳米晶组织。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测试仪对SMAT试样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SMAT处理60 min后晶粒尺寸为30.5 nm。SMAT处理后,试样中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及高密度的形变孪晶和交叉孪晶。SMAT处理后试样表面的硬度增大,沿深度成梯度分布。对SMAT试样进行时效处理后,表面硬度变化不大,但距表面40~50μm之间的硬度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纳米化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Zr-4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段晓鸽 赵西成 +2 位作者 张聪慧 兰新哲 何晓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9-92,共4页
利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技术对Zr-4合金进行了表面纳米化处理,用XRD、光学显微镜、表面粗糙度仪对经SMAT不同时间合金表层的物相组成、平均晶粒尺寸、显微组织和表面粗糙度进行了分析,并使用硬度计测试了距表面不同深度处的硬度。... 利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技术对Zr-4合金进行了表面纳米化处理,用XRD、光学显微镜、表面粗糙度仪对经SMAT不同时间合金表层的物相组成、平均晶粒尺寸、显微组织和表面粗糙度进行了分析,并使用硬度计测试了距表面不同深度处的硬度。结果表明:经SMAT后Zr-4合金表层的物相组成未改变;SMAT 15 min后Zr-4合金表层平均晶粒尺寸达到最小约为20 nm;SMAT后合金表层出现了一定厚度的塑性变形层;SMAT 60 min后合金表层的硬度约为基体硬度的1.3倍,且沿着深度方向逐渐减小;合金表面粗糙度随SMAT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合金 表面机械研磨 表面纳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机械研磨(SMAT)技术对玻璃纤维增强铝金属层板(GLARE)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万云 王振清 +1 位作者 周利民 章继峰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07-1114,共8页
表面机械研磨(SMAT)技术是在短时间内通过振动发生器驱动大量硬度较大的小球以随机方向撞击金属材料,使得材料晶粒尤其是表面晶粒细化,从而达到增加材料强度的效果.通过对铝合金板进行SMAT处理,材料的极限强度和极限应变虽然有较小的降... 表面机械研磨(SMAT)技术是在短时间内通过振动发生器驱动大量硬度较大的小球以随机方向撞击金属材料,使得材料晶粒尤其是表面晶粒细化,从而达到增加材料强度的效果.通过对铝合金板进行SMAT处理,材料的极限强度和极限应变虽然有较小的降低,但是其屈服应力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以SMAT处理后的铝合金板和玻璃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为原料,通过热压工艺制备成新型GLARE层合板.通过拉伸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分析了该GLARE材料的拉伸性能,发现SMAT处理的铝合金板制成的GLARE的屈服强度提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机械研磨 GLARE 金属体积分数理论 拉伸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机械研磨1420铝锂合金的微观组织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茂林 宇文惠鑫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7-149,共3页
利用H-800透射电镜观测表面机械研磨(SMA)1420铝锂合金样品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研究发现,经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1420铝锂合金样品表层发生了严重的塑性变形,从最表层到基体,大致形成四个阶段的变化:纳米层、亚微米层、过渡层、基体组织... 利用H-800透射电镜观测表面机械研磨(SMA)1420铝锂合金样品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研究发现,经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1420铝锂合金样品表层发生了严重的塑性变形,从最表层到基体,大致形成四个阶段的变化:纳米层、亚微米层、过渡层、基体组织。其中在过渡层的位错胞结构也很好地映衬出了计算模拟纳米晶体的结构,为进一步研究其纳米化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机械研磨 1420铝锂合金 纳米层 亚微米层 过渡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铜在表面机械研磨辅助下形成铝合金层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磊 侯利锋 +2 位作者 卫英慧 郭春丽 李宝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61-164,共4页
以纯铜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铝粉进行不同时间表面机械研磨(SMAT)处理。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处理后样品的组织结构及成分变化进行分析。采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分析方法(EDS)分析Al元素在不同层的分布与含量。结果纯... 以纯铜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铝粉进行不同时间表面机械研磨(SMAT)处理。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处理后样品的组织结构及成分变化进行分析。采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分析方法(EDS)分析Al元素在不同层的分布与含量。结果纯铜表面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同时铜铝发生互扩散,有铜铝合金形成。处理时间为120 min与处理时间为240 min合金层的厚度均约为35μm,并且合金层与基体变形层结合紧密。由于弹丸的冲击产生应力应变和大量储存能,使得原子的跳动频率增加,同时降低了扩散激活能,实现铜铝在较低温度下快速互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铜 表面机械研磨 合金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机械研磨对医用钛合金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润 潘成岭 张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2-529,共8页
采用表面机械研磨(SMAT)法对Ti-25Nb-3Mo-3Zr-2Sn(TLM)钛合金进行了处理,并考察了SMAT处理前后钛合金样品表面的生物仿生矿化、蛋白吸附及成骨细胞的黏附行为.表征结果显示,SMAT处理不会改变TLM钛合金样品表面的物相组成及晶粒尺寸,但... 采用表面机械研磨(SMAT)法对Ti-25Nb-3Mo-3Zr-2Sn(TLM)钛合金进行了处理,并考察了SMAT处理前后钛合金样品表面的生物仿生矿化、蛋白吸附及成骨细胞的黏附行为.表征结果显示,SMAT处理不会改变TLM钛合金样品表面的物相组成及晶粒尺寸,但会显著改变合金的表面粗糙度、拓扑结构、亲水性及表面不同化学态氧元素的含量.在模拟体液中浸泡28 d后,未经SMAT处理的TLM钛合金样品表面没有检测到新化合物的生成,而经SMAT处理后的合金样品表面已诱导出直径为1~2μm、钙磷比约为1.58的羟基磷灰石前驱物.体外实验结果表明,SMAT处理后的钛合金样品表面能从血清中吸附更大数量的蛋白,且成骨细胞在处理后的样品表面表现出更好的黏附状态.经SMAT处理后的钛合金样品表面表现出更强的生物矿化、蛋白吸附及促细胞黏附能力,这与其表面具有更大的表面粗糙度、更好的亲水性及富含更多的基础Ti—OH基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机械研磨 钛合金 生物矿化 蛋白吸附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机械研磨辅助Ni_3Al在纯镁表面扩散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宝东 侯利锋 +1 位作者 卫英慧 郭春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08-110,共3页
在纯镁表面机械研磨(SMAT)处理过程中添加Ni3Al粉,研究在剧烈塑形变形和机械应力同时作用时,金属间化合物Ni3Al在镁中的扩散行为。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研磨处理240 min后纯镁的组织结构、表面合金层的物相组成及... 在纯镁表面机械研磨(SMAT)处理过程中添加Ni3Al粉,研究在剧烈塑形变形和机械应力同时作用时,金属间化合物Ni3Al在镁中的扩散行为。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研磨处理240 min后纯镁的组织结构、表面合金层的物相组成及合金层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MAT处理240 min,可在纯镁表层形成厚度约为20μm的合金层,合金层主要由Mg2Ni金属间化合物组成,该合金层的形成与SMAT过程中纯镁表面晶粒细化,晶界、缺陷增多和体系反应激活能的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镁 NI3AL 表面机械研磨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对N80套管钢低温渗铝层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敏 王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4期628-631,共4页
通过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采用低温渗铝剂在470℃的相对低温下对N80套管钢进行2h粉末包埋渗铝。分别采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仪、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分析了SMAT对N80套管钢金相组织、渗铝层微观结构和断面元素分布、渗铝套管钢的显... 通过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采用低温渗铝剂在470℃的相对低温下对N80套管钢进行2h粉末包埋渗铝。分别采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仪、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分析了SMAT对N80套管钢金相组织、渗铝层微观结构和断面元素分布、渗铝套管钢的显微硬度及表面腐蚀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SMAT90min后,可以在N80套管钢表面形成厚度约为50μm的变形层,变形层内晶粒尺寸明显减小,N80套管钢基体硬度在变形层深度范围内明显提高;与原始N80套管钢渗铝层相比,SMATedN80套管钢渗铝层表面致密,渗层连续,厚度较大,显微硬度增加更为明显。因此,SMAT可以增加N80套管钢低温渗铝层的厚度,改善渗铝层的结构,提高渗铝层对基体的腐蚀防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80套管钢 包埋法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 渗铝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Fe-C合金腐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宁 杜华云 +4 位作者 杨子梅 卫英慧 安艳丽 范薇 延欢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2期119-123,共5页
首先利用表面机械研磨技术(SMAT)使低碳钢实现了表面纳米化,然后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SMAT后低碳钢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表征,最后通过CS350型电化学工作站测试系统对试样进行测试,分析及比较了低碳钢及其SMAT试样在0.05 mol/L H... 首先利用表面机械研磨技术(SMAT)使低碳钢实现了表面纳米化,然后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SMAT后低碳钢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表征,最后通过CS350型电化学工作站测试系统对试样进行测试,分析及比较了低碳钢及其SMAT试样在0.05 mol/L H2SO4+0.05 mol/L Na2SO4介质中的腐蚀行为。实验表明,在SMAT之后,20号钢的耐腐蚀性能好于10号钢,而这恰恰与粗晶状态下10号钢的耐腐蚀性能好于20号钢的结果相反,其原因值得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机械研磨 电化学 大气腐蚀 低碳钢 含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机械研磨对5083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伟刚 裘旭东 +2 位作者 陈楚 崔学广 袁巨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4-116,共3页
以传统冷轧、连铸连轧两种5083铝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组织观察、拉伸性能测试、硬度测试,研究了不同时间的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对5083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083铝合金经不同时间(0.5、1、3、5 min)表面机... 以传统冷轧、连铸连轧两种5083铝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组织观察、拉伸性能测试、硬度测试,研究了不同时间的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对5083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083铝合金经不同时间(0.5、1、3、5 min)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合金表面形成了60~100μm厚的梯度纳米结构表面层,此结构表面层与原始基体连接紧密,无明显界限。经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5083铝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有所增强,塑性有所下降。连铸连轧5083铝合金试样表面经机械研磨0.5 min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提高了1.4%和41.6%,伸长率降低了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5083铝合金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时间对表面机械研磨处理Cu-4.5Ti合金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海涛 刘超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2-97,共6页
采用表面机械研磨法使Cu-4.5Ti合金表面形成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显微硬度测量等手段研究时效时间对表面机械研磨处理Cu-4.5Ti合金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的Cu-4.5Ti合金发生了塑... 采用表面机械研磨法使Cu-4.5Ti合金表面形成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显微硬度测量等手段研究时效时间对表面机械研磨处理Cu-4.5Ti合金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的Cu-4.5Ti合金发生了塑性变形,表层塑性变形明显,试样中出现了纳米晶结构,形成大量交割状态的机械孪晶;经过8 h时效处理后,试样中形成了更加致密的孪晶组织,并产生了更多孪晶区域。经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合金试样的显微硬度由表层向基体内部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最终达到稳定状态;经过8 h时效处理后试样到达峰值硬度,此时合金表层硬度增大至HV 213,并在离表层深度约50μm处获得HV 278的峰值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4.5Ti合金 表面机械研磨 时效时间 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对镁合金AZ80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晓莹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1-113,共3页
对轧制态AZ80镁合金板材进行了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借助显微组织观察、拉伸性能测试、硬度测试、摩擦磨损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机械研磨处理对AZ80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Z80镁合金经3 min的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表面形成了85μ... 对轧制态AZ80镁合金板材进行了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借助显微组织观察、拉伸性能测试、硬度测试、摩擦磨损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机械研磨处理对AZ80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Z80镁合金经3 min的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表面形成了85μm的超细晶层,晶粒大小从表层到中心呈梯度变化分布。抗拉强度提高了17.0%,屈服强度提高了26.4%,伸长率降低了47.7%,表层硬度提高了53.2%,硬度影响区域400%μm。与原始试样相比,载荷小于30 N时,经表面研磨处理试样的耐磨性能更好;载荷大于30 N以后,表面研磨处理试样的磨损性能反而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80镁合金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组织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