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料表面强化对堆积煤矸石胶结充填体压缩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金佳旭 顾晓薇 +4 位作者 李明旭 秦志发 刘涛 武鹏飞 左胜浩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7-291,共15页
煤矸石是煤矿开采衍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品质波动性大、压碎值高、吸水率大、稳定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在采空区回填的规模化应用,成为煤矿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瓶颈。探索了采用裹浆法和裹粉法对低品位煤矸石进行表面强化的处理工... 煤矸石是煤矿开采衍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品质波动性大、压碎值高、吸水率大、稳定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在采空区回填的规模化应用,成为煤矿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瓶颈。探索了采用裹浆法和裹粉法对低品位煤矸石进行表面强化的处理工艺,利用改性煤矸石和自密实碱激发矿渣−尾矿砂浆制备了堆积煤矸石胶结充填体(Pre-placed Coal Gangue Cemented Backfill,PCCB),并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和声发射技术研究了煤矸石表面强化处理对PCCB力学性能和单轴压缩损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处理工艺均显著降低了煤矸石的压碎值,进而改善了PCCB的力学性能。PCCB试样的单轴压缩破坏模式主要为拉伸破坏,对煤矸石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后,PCCB的裂纹起裂率和裂纹损伤率均显著提高,能够更好地抵抗受压损伤过程的裂纹扩展。采用裹浆法处理煤矸石骨料时,PCCB强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改性煤矸石骨料的压碎值,而裹粉法处理后PCCB的强度受改性骨料和骨料−基体界面过渡区共同影响。研究结果为PCCB在采空区回填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绿色矿山建设和资源循环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表面强化 数字图像相关 声发射 损伤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颈管的冲蚀行为和内腔表面强化
2
作者 刘志桐 董亮亮 +6 位作者 赵鹏 刘云海 罗义尧 李天洲 李亚辉 张伟 戴嘉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49-2355,共7页
为研究鹅颈管在钻井液环境下的冲蚀行为以及表面强化效果的评价方式,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了钻井液密度对鹅颈管冲蚀行为的影响以及内腔表面强化评价方法。结果表明:鹅颈管的弯管内径冲蚀速率最大,随着钻井液密度变高最大冲蚀速... 为研究鹅颈管在钻井液环境下的冲蚀行为以及表面强化效果的评价方式,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了钻井液密度对鹅颈管冲蚀行为的影响以及内腔表面强化评价方法。结果表明:鹅颈管的弯管内径冲蚀速率最大,随着钻井液密度变高最大冲蚀速率也变大,但最大冲蚀速率仍发生在弯管内径。鹅颈管内腔经过表面强化之后可以有效降低最大变形位移,最大可降低34.23%。可见钻井液密度对鹅颈管的冲蚀行为影响不可忽视,表面强化能够有效降低最大变形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颈管 冲蚀行为 表面强化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原位陶瓷化的高碳钢表面强化综合实验设计
3
作者 赵梓源 张国君 李均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105,共8页
为了获得兼具高硬度和高结合力的高碳钢表面耐磨陶瓷层,设计了磁控溅射与固体渗碳相结合制备高碳钢表面碳化钨层综合实验。首先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高碳钢表面沉积金属钨层,然后基于双向原位陶瓷化原理将钨层转变为碳化钨陶瓷层。所制备... 为了获得兼具高硬度和高结合力的高碳钢表面耐磨陶瓷层,设计了磁控溅射与固体渗碳相结合制备高碳钢表面碳化钨层综合实验。首先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高碳钢表面沉积金属钨层,然后基于双向原位陶瓷化原理将钨层转变为碳化钨陶瓷层。所制备的碳化钨层具有高陶瓷相体积分数、高致密度和锯齿状的膜基界面,这些特点赋予了碳化钨层优异的硬度、结合强度和耐磨性。整个实验流程包括材料制备、物相与组织表征、性能测试等环节,不仅让学生体验了完整的科研过程,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为材料专业复合型科技人才培养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钢 表面强化 磁控溅射 固体渗碳 陶瓷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表面强化或损伤的抗压强度能量平衡尺寸效应模型
4
作者 刘小宇 张慧梅 +1 位作者 杨政 李江博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1-686,共16页
表面强化或损伤与局部损伤区(或称断裂过程区)会导致准脆性材料名义强度呈现尺寸效应,但是建立考虑这两种因素的模型依旧是尺寸效应研究方向挑战性问题之一.首先深入系统分析引发试样表面强化或损伤的因素,提出能够反映试样表面强化或... 表面强化或损伤与局部损伤区(或称断裂过程区)会导致准脆性材料名义强度呈现尺寸效应,但是建立考虑这两种因素的模型依旧是尺寸效应研究方向挑战性问题之一.首先深入系统分析引发试样表面强化或损伤的因素,提出能够反映试样表面强化或损伤的尺寸效应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试样表面强化或损伤层与内部区域引发的尺寸效应,结合表面强化或损伤尺寸效应模型和笔者之前提出的能量平衡尺寸效应模型,建立考虑表面强化或损伤的能量平衡尺寸效应模型(EBM-SSD).然后对EBM-SSD进行参数分析.最后应用EBM-SSD预测3种类型尺寸效应试验和模拟数据,并和笔者之前提出的考虑局部损伤区变化的能量平衡尺寸效应模型(EBM-LDZ)预测对比.结果表明:EBM-SSD能体现无尺寸效应、上升尺寸效应、下降尺寸效应和先升后降尺寸效应的原因是,随着试样尺寸变化,强化或损伤的表面层与内部区域叠加作用或互相竞争的结果;EBM-SSD能准确描述上升、下降和先升后降3类尺寸效应试验和模拟数据;除编号5 Pilton砂岩,EBMSSD预测剩余试验和模拟尺寸效应数据的确定系数均大于EBM-LDZ,并且其平均确定系数为0.97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强化或损伤效应 能量平衡 抗压强度 尺寸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表面强化TC4钛合金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5
作者 王哲峰 卢吉辰 +1 位作者 韩劲 陈梦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在用电磁脉冲进行TC4钛合金表面强化的过程中,由于电压过高导致线圈破裂,或者电能转换成无用的光能和热能等从而导致能量利用效率低,使得钛合金表面硬度很难快速达到最佳效果。为有效提高钛合金表面硬度,通过响应面优化和中心复合法对... 在用电磁脉冲进行TC4钛合金表面强化的过程中,由于电压过高导致线圈破裂,或者电能转换成无用的光能和热能等从而导致能量利用效率低,使得钛合金表面硬度很难快速达到最佳效果。为有效提高钛合金表面硬度,通过响应面优化和中心复合法对电磁脉冲强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将施加电压、冲击次数、零件形状作为因素,分别设施加电压为5000、6000、7000 V,冲击次数为5、10、15次,零件形状为轧制平面、车削圆面和铣削平面。通过拟合回归方程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施加电压为5790 V、冲击次数为12次、材料形状为铣削平面电磁脉冲表面强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成型 电磁脉冲 表面硬度强化 TC4钛合金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3热作模具钢表面强化层耐磨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越 谭慎路 商剑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H13钢被广泛用于铝合金、镁合金等金属的热挤压模和压铸模,服役环境恶劣,常规处理淬、回火后,耐磨性严重不足,易导致热疲劳裂纹的产生,从而影响模具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对H13热作模具钢表面进行强化是提高耐磨性及服役寿命的有效手段... H13钢被广泛用于铝合金、镁合金等金属的热挤压模和压铸模,服役环境恶劣,常规处理淬、回火后,耐磨性严重不足,易导致热疲劳裂纹的产生,从而影响模具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对H13热作模具钢表面进行强化是提高耐磨性及服役寿命的有效手段。综述了国内外关于H13热作模具钢表面强化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对H13模具钢表面改性技术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钢 化学热处理 表面强化 耐磨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棉机摘锭磨损分析和表面强化技术研究现状
7
作者 何立艺 胡雪 +2 位作者 夏博 刘新州 范青青 《新疆农机化》 2024年第4期37-39,54,共4页
摘锭作为采棉机的关键零部件,在棉花收获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关于采棉机摘锭磨损分析和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采棉机摘锭了失效类型及原因,进一步论述了表面强化技术在采棉机摘锭上的研究现状,讨论了目前采棉... 摘锭作为采棉机的关键零部件,在棉花收获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关于采棉机摘锭磨损分析和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采棉机摘锭了失效类型及原因,进一步论述了表面强化技术在采棉机摘锭上的研究现状,讨论了目前采棉机摘锭磨损状态研究及表面强化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摘锭 磨损 表面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平机械新型叶片材料表面强化处理研究
8
作者 汪小淞 郑继鹏 +1 位作者 宋巍 雷超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5-18,共4页
为了比较新型双金属、渗氮、喷涂Al2O3、喷涂Ni-Al、SERMETEL-W涂层等5种表面处理强化方法的强化效果,分别对1Cr11Ni3W2MoVNb、1Cr11Ni2W2MoV、2Cr13等材质叶片试样采用上述5种强化方式进行处理,然后进行吹砂试验及盐雾试验,研究透平机... 为了比较新型双金属、渗氮、喷涂Al2O3、喷涂Ni-Al、SERMETEL-W涂层等5种表面处理强化方法的强化效果,分别对1Cr11Ni3W2MoVNb、1Cr11Ni2W2MoV、2Cr13等材质叶片试样采用上述5种强化方式进行处理,然后进行吹砂试验及盐雾试验,研究透平机械新型叶片材料的耐腐蚀性及耐冲蚀性能。结果表明,1Cr11Ni3W2MoVNb新型叶片材料与传统的2Cr13、1Cr11Ni2W2MoV叶片材料相比,具有更优的耐冲蚀性及耐腐蚀性能。采用新型双金属强化工艺处理的叶片,具有最佳的耐腐蚀性以及较好的抗冲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平机 叶片 表面强化 新型双金属 耐腐蚀性 抗冲刷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成型工艺对钛合金表面强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哲峰 宋鹤 丁昱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7,共6页
为提高TC4钛合金板材表面硬度,用电磁成型工艺,通过改变冲击电压、冲击次数、驱动片等参数对TC4钛合金板材进行试验。用高精度维式硬度计、有限元模拟、数据拟合软件等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磁成型工艺可一定程度强化TC4钛合... 为提高TC4钛合金板材表面硬度,用电磁成型工艺,通过改变冲击电压、冲击次数、驱动片等参数对TC4钛合金板材进行试验。用高精度维式硬度计、有限元模拟、数据拟合软件等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磁成型工艺可一定程度强化TC4钛合金表面,经强化处理的TC4钛合金板材,硬度最大为377.2HV,比原始硬度提升了约10.94%。此外,不同试验条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同。冲击电压过大及冲击次数过多都使试件的硬度低于原始试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成型 电磁脉冲 表面硬度强化 TC4板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负荷的金属材料表面强化技术模糊综合评价
10
作者 文良起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3年第5期99-99,共1页
金属工艺过程的环境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里建立了基于环境负荷的金属材料表面强化技术的模糊数学模型,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了40Cr钢的几种表面强化技术,结果表明,采用电火花表面强化技术最合理。
关键词 环境负荷 表面强化 模糊评价 40CR钢 金属材料 电火花表面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表面强化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朱世根 狄平 +2 位作者 顾伟生 沈剑 吴贺龙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15-317,共3页
采用电火花表面强化设备,以DH-1型硬质材料作为强化电极材料,白口铸铁为基体材料,研究了电火花表面强化工艺对强化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可获得较好的强化层表面质量,且强化层硬度高,耐磨性显著提高.
关键词 电火花表面强化 性能 硬度 耐磨性 金属 表面处理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激光表面强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2
作者 纪红 许越 +1 位作者 吕祖舜 周德瑞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综述了铝合金表面激光强化的工艺方法和特点,阐述了铝合金激光表面强化层的组织特征、硬度变化及其耐磨、耐蚀性能,总结了国内外在此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铝合金 激光表面强化 激光重熔区 激光熔覆层 激光合金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汽车齿轮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35
13
作者 陈勇 臧立彬 +1 位作者 巨东英 贾森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5,共15页
齿轮的强度和使用寿命是制约我国汽车及其他高端机电装备国产化的重要因素。根据近年来国际上高强度汽车齿轮研究与应用成果表明,表面强化技术已经成为实现高强度齿轮的疲劳极限、疲劳耐久寿命和最佳摩擦因数等高性能要求的核心技术。... 齿轮的强度和使用寿命是制约我国汽车及其他高端机电装备国产化的重要因素。根据近年来国际上高强度汽车齿轮研究与应用成果表明,表面强化技术已经成为实现高强度齿轮的疲劳极限、疲劳耐久寿命和最佳摩擦因数等高性能要求的核心技术。尤其是对齿轮主要材料中合金成分影响和齿轮弯曲疲劳和接触疲劳破损机理的研究、开发齿轮的汽车齿轮渗碳和碳氮共渗等热处理新技术、以及强力喷丸、微粒喷丸、复合喷丸、磷酸锰转化涂层、二硫化钼与微粒子复合喷涂等表面强化等新技术都越来越受到到国内外的重视。文中根据表面强化技术的最新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齿轮在应用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损伤形式以及最新的防止损伤的一些表面强化新技术,阐述了这些新技术的表面强化机理和应用效果;同时分析了高强度齿轮表面强化技术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齿轮 疲劳强度 疲劳寿命 表面强化技术 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强化对工业纯钛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建斌 马勤 +1 位作者 周琦 王静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37-1040,共4页
工业纯钛经喷丸、滚压强化后 ,疲劳强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逐层TEM亚结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工业纯钛疲劳强度的提高和强化层组织中孪晶的形成有关 ;工业纯钛疲劳前后组织中主要是位错数量的变化 ,而强化试样疲劳前后组织结构既有位... 工业纯钛经喷丸、滚压强化后 ,疲劳强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逐层TEM亚结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工业纯钛疲劳强度的提高和强化层组织中孪晶的形成有关 ;工业纯钛疲劳前后组织中主要是位错数量的变化 ,而强化试样疲劳前后组织结构既有位错、孪晶数量的变化 ,又有孪晶晶界、孪晶孪晶之间的交互作用 ;喷丸较滚压强化效果显著的部分原因是表层形成了准孪晶栅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晶 疲劳 表面强化 工业纯钛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表面强化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26
15
作者 田亚媛 瞿皎 +1 位作者 秦亮 崔国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11-215,共5页
在传统的齿轮表面强化技术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新兴的齿轮表面强化技术和齿轮表面复合强化技术,详细介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新型齿轮表面强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分析了国内外齿轮表面复合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展望了未来齿轮... 在传统的齿轮表面强化技术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新兴的齿轮表面强化技术和齿轮表面复合强化技术,详细介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新型齿轮表面强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分析了国内外齿轮表面复合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展望了未来齿轮表面强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表面强化技术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狄 平 朱世根 顾伟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0-113,共4页
介绍了电火花表面强化的原理与特点,概述了电火花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电火花表面强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电火花 表面强化 合金化 原理 加工特点 机械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表面强化工艺对涂层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潘国顺 曲敬信 邵荷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26,共3页
采用新型脉冲放电电火花表面强化设备 ,以 Cr2 B作为强化电极材料 ,3 Cr2 W8V钢为基体材料 ,研究了电火花表面强化工艺对强化层组织结构及强化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强化气氛条件下 ,强化层组织均为细致的树枝晶 ,强化层的 X射... 采用新型脉冲放电电火花表面强化设备 ,以 Cr2 B作为强化电极材料 ,3 Cr2 W8V钢为基体材料 ,研究了电火花表面强化工艺对强化层组织结构及强化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强化气氛条件下 ,强化层组织均为细致的树枝晶 ,强化层的 X射线衍射最强峰均为 Cr2 B,次强峰均为α-Fe,但空气中强化层 α-Fe峰比氩气中的强 ,另外 ,还出现了 Fe3O4的峰 ;在氩气中强化时 ,强化表面质量好 ,气孔及微裂纹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表面强化 Cr2B涂层 模具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表面强化技术发展概况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振民 黄石生 +1 位作者 温瑾林 张仲礼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5,共3页
对电火花表面强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述。
关键词 电火花 表面强化 表面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19
作者 郑建新 罗傲梅 刘传绍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2-36,共5页
介绍了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几种超声表面强化技术,如超声喷丸、超声挤压、超声滚压和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脉冲放电等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和研究进展,指出了各类超声表面强化技术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超声表面强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超声表面强化 超声喷丸 超声挤压 超声滚压 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脉冲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水射流参数对材料表面强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大 李耐锐 +2 位作者 曾元松 李志强 周文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0-754,共5页
高压水冲击强化是一种新的表面强化方法,通过改善零件的表面状态而提高疲劳寿命。本文通过淹没射流的方法,选用铝合金7075T651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高压水射流工艺参数对冲击强化的影响规律,并测试了材料表面强化的效果。结果表明:试件... 高压水冲击强化是一种新的表面强化方法,通过改善零件的表面状态而提高疲劳寿命。本文通过淹没射流的方法,选用铝合金7075T651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高压水射流工艺参数对冲击强化的影响规律,并测试了材料表面强化的效果。结果表明:试件经高压水冲击强化后,其拉伸疲劳极限比未强化和喷丸强化条件下分别提高了22%和6.6%。由于高压水强化比喷丸强化得到了更好的表面状态,强化后的表面轮廓连贯平滑、浅表层压应力高,因而能更大程度提高强化件的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水冲击 表面强化 疲劳性能 表面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