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CCD测量工件表面应变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群 唐景林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6-758,共3页
为了测量工件表面的应变,建立了弹性体表面微观形貌的数学建模,利用模型推导出切向应变与法向应变存在的线性关系,提出了面阵CCD测量工件表面的粗糙度的方法,利用推倒的关系达到测量工件应变的目的,为研制新型非接触光学应变测量仪提供... 为了测量工件表面的应变,建立了弹性体表面微观形貌的数学建模,利用模型推导出切向应变与法向应变存在的线性关系,提出了面阵CCD测量工件表面的粗糙度的方法,利用推倒的关系达到测量工件应变的目的,为研制新型非接触光学应变测量仪提供了参考。通过实际系统测试表明,该测量方法是正确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应变 粗糙度 C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孔分层损伤对CF/PEEK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表面应变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宇 刘畅 原文慧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9-249,共11页
目的研究钻削制孔表面分层损伤与拉伸载荷下开孔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表面应变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CF/PEEK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钻削制孔实验,分析不同进给速度对钻削温度、钻削轴向力、制孔出口表面分层和孔壁表面... 目的研究钻削制孔表面分层损伤与拉伸载荷下开孔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表面应变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CF/PEEK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钻削制孔实验,分析不同进给速度对钻削温度、钻削轴向力、制孔出口表面分层和孔壁表面损伤的影响。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和力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层损伤程度对开孔CF/PEEK复合材料层合板拉伸性能和表面应变分布的影响。使用扫描电镜观测开孔试件的断裂形貌,分析开孔试件受拉伸载荷时的破坏模式。结果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加,钻削温度降低,钻削轴向力提高,出口表面分层和孔壁损伤程度加剧。随着分层损伤程度的增加,层合板的拉伸强度呈现出降低的趋势,试件的拉伸强度从558.4 MPa降低到525.63 MPa,降低了5.87%。在中应力和高应力状态下,试件x方向的最大负应变随着分层损伤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高应力状态下,试件y方向的最大正应变随着分层损伤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试件的断裂方式主要是基体开裂、分层和纤维撕裂,断口有纤维脱落和纤维拔出,垂直于载荷方向的纤维破坏模式为剥离破坏,与载荷方向一致的纤维破坏模式为拉伸破坏。结论钻削制孔表面分层损伤会降低开孔CF/PEEK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不同分层损伤程度的开孔层合板表面应变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PEEK复合材料 制孔损伤 拉伸性能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表面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精度激光干涉仪测量转动工件表面应变
3
作者 刘彬 杨海马 +1 位作者 刘瑾 董全林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114,126,共5页
通过对弹性固体表面的微观形貌进行建模,推导出切向应变与法向应变存在的线性关系,利用高精度激光表面粗糙度外差干涉仪对工件表面的法向应变进行测量,达到测量切向应变的目的,从而有助于新型非接触光学应变测量仪的研究。
关键词 计量学 激光干涉仪 转动工件 表面应变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全息干涉法测量物体表面应变
4
作者 王仕璠 黄文玲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4-28,共5页
提出了用全息干涉术测量物体表面应变的一种方法。首先由条纹失量理论计算空间应变场,然后应用投影交换关系来求解表面应变。据此测定了电木圆筒和地质结构模型的表面应变。介绍了条纹矢量理论、投影变换矩阵、表面应变计算公式及实验... 提出了用全息干涉术测量物体表面应变的一种方法。首先由条纹失量理论计算空间应变场,然后应用投影交换关系来求解表面应变。据此测定了电木圆筒和地质结构模型的表面应变。介绍了条纹矢量理论、投影变换矩阵、表面应变计算公式及实验计算实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实现对实验测试数据的快速处理,因而对于处理复杂形体表面的微小应变是方便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干涉法 测量 物体 表面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光纤模斑测量构件表面应变的方法
5
作者 阙立志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679-683,共5页
提出利用多模光纤模斑测量构件表面应变的方法,分析测量原理,设计测量装置,介绍利用LabV IEW软件实现测量数据的采集、多项式拟合和应变值的计算,经实验得出测量结果,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文中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对构件表面应变... 提出利用多模光纤模斑测量构件表面应变的方法,分析测量原理,设计测量装置,介绍利用LabV IEW软件实现测量数据的采集、多项式拟合和应变值的计算,经实验得出测量结果,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文中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对构件表面应变的检测,测量系统构成简单,工作可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VIEW软件 光纤模斑 表面应变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双基推进剂药柱表面静动态应变测量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建彬 鞠玉涛 +1 位作者 孟红磊 周长省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5-599,共5页
针对推进剂药柱材料线胀系数大、应变大,传统的电测技术测量其表面应变时'死片'率高的问题,该文采用近似将应变片植入推进剂装药的粘贴技术,建立了一种改进的测量改性双基推进剂药柱表面应变的电测法。应用该法测量了单孔推进... 针对推进剂药柱材料线胀系数大、应变大,传统的电测技术测量其表面应变时'死片'率高的问题,该文采用近似将应变片植入推进剂装药的粘贴技术,建立了一种改进的测量改性双基推进剂药柱表面应变的电测法。应用该法测量了单孔推进剂药柱在静载荷和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应变响应过程,分析了推进剂材料的延滞回复现象。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药柱的的静态、准静态及动态应变等粘弹性力学特征,适于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药柱的结构完整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双基推进剂药柱 电测法 应变 表面应变 结构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片栅长对混凝土表面静态应变测量结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郭弦 于飞 鲁辉 《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1期89-91,共3页
针对混凝土表面应变测量设计了一组实验,选用3种不同栅长的应变片进行静态应变测量,分析了应变片栅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对于混凝土这种材质不均匀且强度不等的材料,采用大栅长应变片测量其表面较大范围内的平均应变,能够更好的反映混... 针对混凝土表面应变测量设计了一组实验,选用3种不同栅长的应变片进行静态应变测量,分析了应变片栅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对于混凝土这种材质不均匀且强度不等的材料,采用大栅长应变片测量其表面较大范围内的平均应变,能够更好的反映混凝土表面应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片栅长 混凝土 表面应变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主轴承表面温度及应变测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秀栩 黄安健 +3 位作者 杜凡 李立彤 张东生 谭少伟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1-246,共6页
利用光纤传感原理和方法,研究了主轴承表面应变及温度测量系统的方案设计、光纤传感器的铺设及标定等关键问题,并以YC115四缸内燃机为例进行了测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光纤光栅传感测量方法能够在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实现主轴承表面应... 利用光纤传感原理和方法,研究了主轴承表面应变及温度测量系统的方案设计、光纤传感器的铺设及标定等关键问题,并以YC115四缸内燃机为例进行了测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光纤光栅传感测量方法能够在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实现主轴承表面应变及温度数据的同步采集,通过光纤传感器可以在内燃机工作过程中了解主轴承工作面上特定位置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应变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主轴承 表面应变及温度测量 光纤光栅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林尾巨桉树木表面轴向生长应变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晓丽 姜笑梅 殷亚方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5-98,共4页
为评估人工林尾巨桉生长应力水平并揭示其变异情况,采用应变片法对其表面轴向生长应变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表面轴向生长应变为拉应变,活立木胸高处表面轴向生长应变平均值基本分布在650×10-6~1 100×10-6之间;生长应变的测... 为评估人工林尾巨桉生长应力水平并揭示其变异情况,采用应变片法对其表面轴向生长应变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表面轴向生长应变为拉应变,活立木胸高处表面轴向生长应变平均值基本分布在650×10-6~1 100×10-6之间;生长应变的测试一般需要3 min左右,这时应力释放完毕,应变值达到稳定.尾巨桉两个家系间及树干两个方位(南、北向)间的表面轴向生长应变差异不显著,沿树高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片法 人工林尾巨桉 表面轴向生长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三轴试验试样全表面变形测量的实现 被引量:18
10
作者 邵龙潭 刘潇 +4 位作者 郭晓霞 黄川 鞠鹏 杨松 薛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9-415,共7页
应用基于亚像素角点识别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土工三轴试验试样全表面变形观测的图像测量方法。通过一台CMOS摄像机,借助放置于改制压力室中的平面反光镜,实现了对试样全表面变形的实时测量。在此基础上,对原始数据进... 应用基于亚像素角点识别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土工三轴试验试样全表面变形观测的图像测量方法。通过一台CMOS摄像机,借助放置于改制压力室中的平面反光镜,实现了对试样全表面变形的实时测量。在此基础上,对原始数据进行了畸变修正及像素当量归一化,并通过引入相邻时间间隔每个计算邻域内试样等向膨胀的计算假定,求得了试样全表面变形场。最后,以饱和砂土三轴排水剪切试验为例,探讨了全表面变形场在分析试样局部化变形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试验 图像处理技术 表面应变 畸变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Svalbard群岛Austre Lovénbreen和Pedersenbreen冰川表面运动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鹏 闫明 +3 位作者 艾松涛 徐跃通 刘雷保 孙维君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02-411,共10页
以野外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北极Svalbard群岛Austre Lovénbreen和Pedersenbreen冰川表面运动特征。结果表明:(1)Austre Lovénbreen和Pedersenbreen冰川表面水平运动速度平均分别为2.14 m·a-1和6.28 m·a-1,变差系数... 以野外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北极Svalbard群岛Austre Lovénbreen和Pedersenbreen冰川表面运动特征。结果表明:(1)Austre Lovénbreen和Pedersenbreen冰川表面水平运动速度平均分别为2.14 m·a-1和6.28 m·a-1,变差系数平均分别为0.24和0.14,夏季水平运动速度略高于冬季,水平运动速度与其所处海拔高度具有多项式型关系,冰川主流线表面水平运动速度高于两侧,冰川两侧的表面水平运动速度不对称,Austre Lovénbreen冰川从源头至末端依次表现为运动的压缩区、拉伸区和压缩区;(2)Austre Lovénbreen和Pedersenbreen冰川表面垂直运动速度平均分别为0.76 m·a-1和0.90 m·a-1,两条冰川表面夏季垂直运动速度均大于冬季且夏季变差系数小,垂直运动速度与海拔高度具有一元线性相关性,表面物质平衡造成的高程变化对垂直运动速度的贡献率最大;(3)Austre Lovénbreen和Pedersenbreen冰川表面应变率分布表现为沿主流线方向逐渐减小然后负向增加,且其变差系数平均分别为0.19和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stre Lovenbreen Pedersenbreen 冰川运动 表面速度 表面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裂隙类岩石试件表面变形场演化与裂隙扩展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兆会 孙文超 +1 位作者 王雪冰 乔博锴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2-82,共11页
我国东部矿区相继进入深部开采阶段,裂隙发育程度升高,开采扰动效应增强,围岩控制难度增大。为研究含裂隙岩石破坏机理,提高深部围岩控制效果,采用单轴抗压试验结合DIC技术研究了裂隙倾角对类岩石试件力学特性、表面变形场、裂隙扩展路... 我国东部矿区相继进入深部开采阶段,裂隙发育程度升高,开采扰动效应增强,围岩控制难度增大。为研究含裂隙岩石破坏机理,提高深部围岩控制效果,采用单轴抗压试验结合DIC技术研究了裂隙倾角对类岩石试件力学特性、表面变形场、裂隙扩展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制裂隙与翼裂纹产生剪切互锁效应,含裂隙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呈双峰形态;裂隙倾角增大,岩石弹性模量和损伤程度升高,单轴抗压强度先降低后升高;确定了单轴抗压强度与裂隙倾角的定量关系,定义了含裂隙岩石破坏优势倾角,张开型裂隙优势倾角为45°;含裂隙岩石变形局部化现象始现于裂隙尖端,拉应力主导型启动应力为初始屈服强度的80%,剪应力主导型降至60%;变形集中带扩展路径与表面裂隙一致,应变值达到5.0%时,岩石变形由局部集中向裂隙发育阶段过渡;预制裂隙倾角为60°和75°时,岩石发生拉剪混合破坏,其他角度发生拉伸破坏;拉伸裂隙孕育时间长,两侧特征点水平位移曲线相互分离,剪切裂隙孕育时间短,两侧特征点纵向位移曲线相互分离;构建了预制裂隙类岩石试件GBM模型,岩石内部微裂纹以拉伸型为主,剪切型微裂纹随预制裂隙倾角增大呈先增多后减少趋势;DIC技术可预判岩石起裂位置、时间和裂隙扩展路径,为深部岩石破坏防控提供前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裂隙 DIC技术 表面应变 应变局部化 裂隙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G应变测试技术在混凝土内爆炸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章征林 王源 +2 位作者 孙阳阳 张文渊 赵鹏冲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1-283,288,共4页
在混凝土的内爆炸试验中,利用光纤光栅(FBG)传感技术对混凝土表面应变进行测量,获得了内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表面应变历史曲线,并对这些曲线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采用的测量方法可行,同时也验证了重力作用对爆炸荷载混... 在混凝土的内爆炸试验中,利用光纤光栅(FBG)传感技术对混凝土表面应变进行测量,获得了内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表面应变历史曲线,并对这些曲线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采用的测量方法可行,同时也验证了重力作用对爆炸荷载混凝土表面应变分布的影响,且捕捉到混凝土试件与实验坑的碰撞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测试 光纤光栅(FBG)传感技术 混凝土内爆炸 表面应变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模斑谱在应变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楚鹏 姜向东 邢继军 《中国测试技术》 2006年第3期33-35,共3页
在本文中介绍了一种以光纤模斑谱为基础的表面应变测量方法。首先分析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并且介绍了这种检测方法的原理,然后给出了实验结果以及相关的曲线拟合算法,最后利用LabVIEW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运算,并给出得到的拟合曲线。结果... 在本文中介绍了一种以光纤模斑谱为基础的表面应变测量方法。首先分析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并且介绍了这种检测方法的原理,然后给出了实验结果以及相关的曲线拟合算法,最后利用LabVIEW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运算,并给出得到的拟合曲线。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实现对于表面应变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模斑 表面应变 传感器 LABVIEW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地区不同桉树人工林树种生长应变水平的评估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吕建雄 殷亚方 +1 位作者 赵有科 姜笑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72,共4页
该研究选择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尾巨桉、尾叶桉、大花序桉、粗皮桉和园角桉等5种桉树人工林树种,对不同树种活立木和伐倒木的生长应变水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树种间,由圆周4个方向测量的活立木生长应变平均值差... 该研究选择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尾巨桉、尾叶桉、大花序桉、粗皮桉和园角桉等5种桉树人工林树种,对不同树种活立木和伐倒木的生长应变水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树种间,由圆周4个方向测量的活立木生长应变平均值差异显著;而活立木同一高度的不同方向,生长应变差异不显著.②大花序桉在5种树种中具有最低的生长应变水平;而尾叶桉生长应变水平最高.③各树种活立木和伐倒木之间生长应变水平差异不显著.④各树种不同高度间生长应变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表面轴向生长应变 活立木 伐倒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E和DIC监测的不同裂纹木构件损伤规律研究
16
作者 李猛 潘喜利 +1 位作者 刘翔 佘艳华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4-185,共12页
以欧洲云杉为研究对象,基于声发射技术和数字图像系统对含T型和L型裂纹木构件损伤过程进行监测;应用声发射的参数法研究了在加载过程中木构件裂纹萌生与扩展变化,采用数字图像法分析了木构件裂纹表面应力应变信息。结果表明:声发射参数... 以欧洲云杉为研究对象,基于声发射技术和数字图像系统对含T型和L型裂纹木构件损伤过程进行监测;应用声发射的参数法研究了在加载过程中木构件裂纹萌生与扩展变化,采用数字图像法分析了木构件裂纹表面应力应变信息。结果表明:声发射参数数据和数字图像系统采集的应变信息在反映木构件裂纹损伤规律上具有一致性;声发射幅度、能量和振铃计数对木构件裂纹的萌生具有良好的预判性,数字图像法的应变场信息能够监测木构件裂纹演变变化。建立声发射参数和数字图像系统对木构件裂纹损伤规律的预测和评价体系,可为研究含不同裂纹形态木构件损伤评价机制提供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构件 裂纹 声发射 数字图像 表面应变 损伤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接触式测量技术的高强螺栓预紧力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凯峰 石和杰 李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101,共9页
为了研究非接触式测量技术检测高强螺栓预紧力的可行性,以8.8级M16高强螺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高强螺栓施加预紧力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螺栓预紧力下螺帽表面应变分布。通过电阻应变片检测试验测量了高强螺栓施加预紧力过程... 为了研究非接触式测量技术检测高强螺栓预紧力的可行性,以8.8级M16高强螺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高强螺栓施加预紧力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螺栓预紧力下螺帽表面应变分布。通过电阻应变片检测试验测量了高强螺栓施加预紧力过程中的螺帽表面应变,将测量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的正确性和螺栓预紧力与螺帽表面应变之间的线性关系。采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检测了高强螺栓预紧力施加过程中的螺帽表面应变,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采用正态分布完全样本可靠度置信下限计算方法得到了20%失效概率、50%置信度下的8.8级M16高强螺栓螺帽表面应变检测目标值。结果表明:采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通过检测螺帽表面应变从而确定高强螺栓预紧力理论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 高强螺栓 预紧力 表面应变 非接触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测量技术在土工三轴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8
作者 邵龙潭 郭晓霞 +1 位作者 刘港 刘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69-684,共16页
将数字图像测量技术应用于常规土工三轴试验,解决了常规土工三轴试验传统变形测量中的一系列难题。自主研发了三轴图像测量系统,发展历程可概括为3个阶段:(1)基于边缘识别的三轴试样变形图像测量,通过跟踪边缘位置的变化确定土样的径向... 将数字图像测量技术应用于常规土工三轴试验,解决了常规土工三轴试验传统变形测量中的一系列难题。自主研发了三轴图像测量系统,发展历程可概括为3个阶段:(1)基于边缘识别的三轴试样变形图像测量,通过跟踪边缘位置的变化确定土样的径向变形,识别橡皮膜上的白色标志线确定土样的轴向变形;(2)基于角点识别的三轴试样变形图像测量,用方形标志块将橡皮膜表面离散成若干单元,测量跟踪单元每一角点(节点)的位置,可得任意时刻的土样表面节点的位移,应用有限元技术,可以得到土样表面的位移(变形)场和应变场;(3)三轴土样变形全表面数字图像测量,以基于角点识别的前表面三轴试样变形测量为基础,增设一组平面镜,用一台摄像机实现了圆柱体土样360度全表面的变形测量,得到每一时刻的表面变形场和应变场。三轴土样变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具有传统测量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对于推动土力学,特别是土的本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测量技术 边缘识别 亚像素角点识别 表面应变 土工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DIC技术岩石广义应力松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许江 宋肖徵 +3 位作者 彭守建 陈灿灿 冉晓梦 闫发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8,共12页
基于可视化三轴压缩伺服控制试验系统和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简称3D-DIC技术),开展了不同流变方向系数α下的广义应力松弛试验,对广义应力松弛过程中砂岩表面的应变演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变过程中若砂岩有发生破坏的趋... 基于可视化三轴压缩伺服控制试验系统和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简称3D-DIC技术),开展了不同流变方向系数α下的广义应力松弛试验,对广义应力松弛过程中砂岩表面的应变演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变过程中若砂岩有发生破坏的趋势,其表面的轴向、径向应变场的应变集中区域逐步显现,轴向应变集中区域由层状离散分布逐渐向即将出现裂纹的位置集中,而径向应变场中在裂纹即将形成区域附近应变增长速率最快。不同表面位置轴向、径向应变差异的演化速率与其整体演化速率的变化趋势呈现正相关,在即将形成裂纹附近的轴向、径向应变变化量发展经历减速、等速、加速3个阶段,而远离裂纹处的应变则可能先增大后减小,不同位置应变值的等时曲线演化则预示裂纹即将形成的区域。随着流变方向系数α由0.3、0、-3.0、∞、3.0依次变迁,流变过程中轴向、径向应变场整体演化的均值与方差均上升,说明其演化速率加快,应变集中现象更显著,且砂岩破坏前后的应变场演化差异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应力松弛 3D-DIC 表面应变 应变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气囊体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苗常青 祖振南 +1 位作者 王首骞 徐铧东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3-387,共5页
针对充气囊体在较高气压下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大变形特征、且囊体为柔性结构变形测量困难的问题,采用非接触式全场应变摄影测量系统,测试了充气囊体在不同充气压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得到了充气囊体表面不同区域薄膜应力随囊体尺寸、充气... 针对充气囊体在较高气压下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大变形特征、且囊体为柔性结构变形测量困难的问题,采用非接触式全场应变摄影测量系统,测试了充气囊体在不同充气压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得到了充气囊体表面不同区域薄膜应力随囊体尺寸、充气压力变化规律,验证了充气囊体在载人条件下的承压安全性,并得到了不同尺寸充气囊体的压力容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囊体 表面应变 薄膜应力 应变测量 压力容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