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响应法在电子组件热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步冉 张琴 +2 位作者 杨邦朝 蒋明 胡永达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4年第z2期1203-1208,共6页
本文将有限元模拟与基于统计试验的表面响应法(RSM)相结合,对一含有四个芯片的501J模块进行了表面响应分析,得到了一组线性回归方程,利用该方程可预测不同参数下各个芯片的结温.同时评价了RSM响应模型的精度,进一步讨论了各封装参数对... 本文将有限元模拟与基于统计试验的表面响应法(RSM)相结合,对一含有四个芯片的501J模块进行了表面响应分析,得到了一组线性回归方程,利用该方程可预测不同参数下各个芯片的结温.同时评价了RSM响应模型的精度,进一步讨论了各封装参数对芯片结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析 多芯片组件 电子封装 表面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玉竹多糖表面活性剂协助提取条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静娟 钟世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35-841,共7页
单因素实验中考察多种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体积与质量比)以及提取次数对玉竹多糖产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表面响应分析法优化表面活性剂协助提取玉竹多糖的条件,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3个自变... 单因素实验中考察多种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体积与质量比)以及提取次数对玉竹多糖产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表面响应分析法优化表面活性剂协助提取玉竹多糖的条件,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3个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并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2℃,提取时间1.61h,料液比19.93mL/g,此条件下玉竹根茎中多糖产率预测达到11.11%(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玉竹多糖 表面响应法 提取条件 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表面法在薄壁构件耐撞性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廖兴涛 张维刚 +1 位作者 李青 钟志华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8-302,共5页
汽车结构的耐撞性及碰撞吸能优化是现代汽车工业重要的研究内容.耐撞性的优化涉及材料与结构的众多参数.传统的设计、碰撞仿真及试验往往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结构的碰撞性能而无法达到限定条件下的最优状态.利用国际上近年来新发展起... 汽车结构的耐撞性及碰撞吸能优化是现代汽车工业重要的研究内容.耐撞性的优化涉及材料与结构的众多参数.传统的设计、碰撞仿真及试验往往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结构的碰撞性能而无法达到限定条件下的最优状态.利用国际上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优化理论方法——响应表面法,结合传统的优化手段以及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对薄壁构件的耐撞性问题进行了优化研究.耐撞性优化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表面 耐撞性 吸能优化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表面法在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邹铁方 余志 +1 位作者 蔡铭 刘济科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6-118,共3页
针对复杂事故再现模型的响应难以用显式函数表示的问题,借助试验设计方法和响应表面法,将试验设计方法中拟合的全部仿真结果,用一个近似的等效响应函数来表示,然后利用这个响应函数和各物理参数的上下极限值,直接计算出仿真结果的取值... 针对复杂事故再现模型的响应难以用显式函数表示的问题,借助试验设计方法和响应表面法,将试验设计方法中拟合的全部仿真结果,用一个近似的等效响应函数来表示,然后利用这个响应函数和各物理参数的上下极限值,直接计算出仿真结果的取值范围。这就构成了事故再现模型为隐性表达式时的不确定性分析近似方法。最后将此方法应用到一个具有简单模型的事故案例中,并与不确定度评定基本方法和蒙特卡罗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十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事故再现 响应表面 试验设计 不确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表面法的汽车侧面安全气囊仿真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维刚 王祥 刘晖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为加强汽车安全气囊对侧面碰撞中的人体保护,对其进行优化匹配设计.针对传统的安全气囊设计方法存在的不足,引入PSM子结构方法和响应表面优化方法.首先利用PSM子结构方法建立了侧面碰撞安全气囊的优化模型,然后通过一阶响应面筛选设计变... 为加强汽车安全气囊对侧面碰撞中的人体保护,对其进行优化匹配设计.针对传统的安全气囊设计方法存在的不足,引入PSM子结构方法和响应表面优化方法.首先利用PSM子结构方法建立了侧面碰撞安全气囊的优化模型,然后通过一阶响应面筛选设计变量,最后利用二阶响应表面模型对安全气囊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优化结果表明,新的参数组合能够有效提高侧面安全气囊的保护效果,降低人体的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侧面安全气囊 PSM子结构方 响应表面模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表面法在结构噪声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臧献国 于德介 姚凌云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6-119,共4页
针对结构噪声有限元直接优化的非线性和复杂性,利用传统的声固耦合有限元法,结合响应表面法计算结构噪声值,以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建立设计变量与结构噪声值的映射模型,避免了有限元灵敏度分析,提高了优化速度。以封闭箱体的结构噪声优... 针对结构噪声有限元直接优化的非线性和复杂性,利用传统的声固耦合有限元法,结合响应表面法计算结构噪声值,以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建立设计变量与结构噪声值的映射模型,避免了有限元灵敏度分析,提高了优化速度。以封闭箱体的结构噪声优化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结构噪声 响应表面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响应表面法的汽车结构耐撞性仿真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廖兴涛 李青 张维刚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41-945,共5页
汽车结构的耐撞性及碰撞吸能优化是现代汽车工业重要的研究内容。耐撞性的优化涉及到材料与结构的众多参数,传统的设计、仿真及碰撞试验往往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结构的碰撞性能,而无法达到限定条件下的最优状态。为解决汽车碰撞的优化... 汽车结构的耐撞性及碰撞吸能优化是现代汽车工业重要的研究内容。耐撞性的优化涉及到材料与结构的众多参数,传统的设计、仿真及碰撞试验往往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结构的碰撞性能,而无法达到限定条件下的最优状态。为解决汽车碰撞的优化问题,文中采用连续响应表面方法,通过变量筛选技术和一阶线性响应表面模型,并结合非线性有限元程序进行全局寻优。汽车前端结构的耐撞性优化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响应表面 耐撞性 设计优化 显式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表面法的汽轮机叶片随机响应特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宗和 杨自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9期287-292,共6页
为了满足二回路汽轮机叶片可靠性设计的要求,在概率有限元的基础上引入响应表面法,考虑汽轮机叶片材料参数和载荷参数的随机性,计算得到叶片的随机响应的统计特性及累计概率分布函数,并对叶片的可靠性进行分析。采用概率敏感性分析方法... 为了满足二回路汽轮机叶片可靠性设计的要求,在概率有限元的基础上引入响应表面法,考虑汽轮机叶片材料参数和载荷参数的随机性,计算得到叶片的随机响应的统计特性及累计概率分布函数,并对叶片的可靠性进行分析。采用概率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随机响应变量相对于随机输入变量的概率灵敏度。最后,通过对叶片结构响应与随机输入变量散点图的分析,给出关于如何提高叶片可靠度的建议。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速度快,计算量小,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叶片 响应表面 Monte—Carlo 概率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表面法的非线性电缆终端的材料与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宫瑞磊 邱捷 +1 位作者 王曙鸿 刘英 《绝缘材料》 CAS 2007年第2期69-73,共5页
基于变分原理推导了非线性的时域有限元电场计算方程和稳态热场有限元方程,并引进了响应表面法,实现了响应表面法与时域有限元方法的结合,针对含非线性应力管(Stress Control Tube,SCT)的电缆终端,进行了材料和结构的参数优化。优化后... 基于变分原理推导了非线性的时域有限元电场计算方程和稳态热场有限元方程,并引进了响应表面法,实现了响应表面法与时域有限元方法的结合,针对含非线性应力管(Stress Control Tube,SCT)的电缆终端,进行了材料和结构的参数优化。优化后的结果表明,终端体积达到最小,使用的材料明显减少;损耗明显减少,终端中各部分运行时的温度明显降低,利用响应表面法和有限元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对电缆终端的设计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电场 时域有限元 热场 优化 响应表面 电缆终端 应力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表面法的电缆终端结构和材料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乐 张昊翔 《绝缘材料》 CAS 2006年第1期37-40,共4页
在对电缆终端的尺寸参数和材料特性进行优化时,若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不存在显示函数关系,需采用随机类优化算法进行多次有限元求解,从而产生优化过程迭代次数多、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文章使用响应表面法(RSM)先构建出较精确的响应表面模... 在对电缆终端的尺寸参数和材料特性进行优化时,若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不存在显示函数关系,需采用随机类优化算法进行多次有限元求解,从而产生优化过程迭代次数多、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文章使用响应表面法(RSM)先构建出较精确的响应表面模型,以显示的函数表达式描述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与设计变量的关系,然后采用优化算法对含有非线性约束的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这样的优化过程大大减少了有限元计算次数,提高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终端 优化设计 响应表面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综合与响应表面法的应用
11
作者 鲁勇 张文俊 +2 位作者 郑期彤 李成 杨之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274-1277,共4页
工艺综合是一种自顶向下的工艺、器件设计方法.MOSPAD软件系统是基于工艺综合的思想开发的工艺与器件辅助设计工具.本文通过使用MOSPAD系统,对工艺改进中的实际问题采用工艺综合的方法,确定正确的工艺条件.在工艺综合系统中使用响应表... 工艺综合是一种自顶向下的工艺、器件设计方法.MOSPAD软件系统是基于工艺综合的思想开发的工艺与器件辅助设计工具.本文通过使用MOSPAD系统,对工艺改进中的实际问题采用工艺综合的方法,确定正确的工艺条件.在工艺综合系统中使用响应表面法加快其综合的速度,并利用响应表面模型以分析工艺窗口造成的灵敏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综合 响应表面 RSM 集成电路 工艺窗口 MOSPAD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表面法的550kV GIS隔离开关中的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宫瑞磊 肖风良 +1 位作者 王峰 王兆珉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0-103,共4页
利用有限元方法,首先计算了550 kV GIS隔离开关中的电场分布。进一步引进了响应表面方法,实现了响应表面方法与有限元的结合,完成了550 kV GIS隔离开关中的电场优化设计。优化的结果表明,550 kV GIS隔离开关中的电场经过优化后,分布更... 利用有限元方法,首先计算了550 kV GIS隔离开关中的电场分布。进一步引进了响应表面方法,实现了响应表面方法与有限元的结合,完成了550 kV GIS隔离开关中的电场优化设计。优化的结果表明,550 kV GIS隔离开关中的电场经过优化后,分布更加均匀,1 min 740 kV工频耐压、1 675 kV的雷电冲击和1 300 kV的操作冲击试验、完全达到国家标准,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提高了产品运行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开关 响应表面 优化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表面法的钛合金零件磨抛加工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华鹏 陈杰 +3 位作者 郭东亮 王德廷 谢成雨 李洋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9期79-83,共5页
钛合金的化学活性高、热导率低、弹性模量小,是一种典型的难加工材料。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现代工业对钛合金的表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钛合金磨抛加工这种能够获取高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采用Box-Behnke... 钛合金的化学活性高、热导率低、弹性模量小,是一种典型的难加工材料。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现代工业对钛合金的表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钛合金磨抛加工这种能够获取高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试验,然后基于响应表面法,建立了钛合金磨抛加工表面粗糙度二阶预测模型,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磨抛加工 响应表面 方差分析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扁杏仁油工艺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贾晓艳 张清安 +1 位作者 张霞 张志琪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63,共4页
研究以正己烷为溶剂微波辅助提取扁杏仁油的工艺。采用响应表面优化法(RSM)对扁杏仁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是:微波功率661 W,提取时间10 min,料液比1∶20。在此条件下,杏仁油的一次提取率达55.31%。利用GC-MS和... 研究以正己烷为溶剂微波辅助提取扁杏仁油的工艺。采用响应表面优化法(RSM)对扁杏仁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是:微波功率661 W,提取时间10 min,料液比1∶20。在此条件下,杏仁油的一次提取率达55.31%。利用GC-MS和HPLC-MS对扁杏仁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扁杏仁油的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总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94.53%;还有少量的维生素E和原花青素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杏仁油 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表面(RSM) 化学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在高速加工切削参数优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方沂 李凤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4-36,共3页
讨论了响应面法的原理及应用,结合回归统计建立了淬硬模具钢高速铣削表面粗糙度的经验公式,并分析了切削速度、进给率和轴向切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为高速加工切削参数的选择和表面质量的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响应表面 表面粗糙度 切削参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宏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苟敏 曲媛媛 +3 位作者 周集体 曹湘禹 许炳雯 王腾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3-808,共6页
宏基因组DNA的成功获取是宏基因组学技术顺利开展的关键.利用溶菌酶-SDS-蛋白酶K法(LSK法)提取活性污泥宏基因组DNA,结合单因素法与表面响应法对提取过程的4个关键步骤进行条件优化,即预处理、细胞裂解、蛋白去除及DNA沉淀过程.确定影响... 宏基因组DNA的成功获取是宏基因组学技术顺利开展的关键.利用溶菌酶-SDS-蛋白酶K法(LSK法)提取活性污泥宏基因组DNA,结合单因素法与表面响应法对提取过程的4个关键步骤进行条件优化,即预处理、细胞裂解、蛋白去除及DNA沉淀过程.确定影响DNA产量的重要因素:预处理缓冲溶液与DNA沉淀剂类型、CTAB质量分数、溶菌酶浓度、37℃水浴时间及SDS质量分数.确定LSK法提取宏基因组DNA的最佳条件:TENC预处理活性污泥;1.5%CTAB;0.5mg/mL溶菌酶,37℃水浴1.4h;2%SDS,200μg/mL蛋白酶,55℃水浴2.5h;异丙醇沉淀DNA 40min.在最佳条件下,活性污泥宏基因组DNA的最大产量为每g污泥170μg.本研究可为环境样品中高质量宏基因组DNA的提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DNA 活性污泥 单因素 表面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参数化网格剖分方法及其在电机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慧娟 傅为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25-130,共6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机优化设计的参数化网格剖分方法。该方法将所有剖分节点坐标表示为一组几何参数的线性函数,当电机的几何尺寸变化时不需要网格重新剖分,能显著减少有限元(finite element method,FEM)预处理时间,并通过自适应网格剖...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机优化设计的参数化网格剖分方法。该方法将所有剖分节点坐标表示为一组几何参数的线性函数,当电机的几何尺寸变化时不需要网格重新剖分,能显著减少有限元(finite element method,FEM)预处理时间,并通过自适应网格剖分方法和交换对角线技术提高网格单元质量。对电机的参数化网格剖分模型进行FEM计算,利用表面响应法对FEM计算的结果进行处理,构建电机的优化模型,再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寻求优化模型的最优解,得到电机的最优结构参数。将该方法应用于电机优化设计的两个实例,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网格 有限元 电机 优化设计 表面响应法 粒子群优化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整圆轮廓的谐波估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前程 邓善熙 梁发云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42-346,共5页
基于RSM(响应表面法)方法建立圆轮廓的谐波模型,分析了模型的病态特征,提出了改善模型病态的方法,最后通过插值和迭代的方法将RSM模型的求解与FFT计算方法联系起来,得到了满足要求的非整圆谐波特征的估计.
关键词 谐波分析 迭代方 响应表面 圆轮廓 谐波估计 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与仿真的偏置碰撞安全结构改进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姚宙 李光耀 李方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755-2760,共6页
针对某款在中国新车评价体系偏置碰撞试验中存在较大安全问题的国产车型,通过分析该车偏置碰撞形式下结构的设计缺陷,将试验设计、响应面模型、遗传算法相结合对车身前部安全性关键部件的厚度进行优化,通过改进对车身变形起关键作用部... 针对某款在中国新车评价体系偏置碰撞试验中存在较大安全问题的国产车型,通过分析该车偏置碰撞形式下结构的设计缺陷,将试验设计、响应面模型、遗传算法相结合对车身前部安全性关键部件的厚度进行优化,通过改进对车身变形起关键作用部件的结构特征,实现汽车前舱刚度的匹配,使整体结构合理变形。仿真结果表明,在兼顾正碰安全性与车身轻量化的前提下,优化设计与结构改进有效地提高了该车型的40%偏置碰撞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设计 响应表面 遗传算 偏置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磷脂酶Lecitase Ultra用于菜籽油脱胶的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杨继国 杨博 +1 位作者 李秋生 林炜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1-34,共4页
利用新型磷脂酶LecitaseUltra进行了菜籽油脱胶的研究 ,并应用表面响应法优化了该酶反应条件。在加酶量 2 9.74mg/kg、pH4 .87、温度 4 8.2℃的优化条件下 ,菜籽油含磷量从 15 0 6mg/kg能降到 5mg/kg以下。
关键词 磷脂酶 菜籽油 脱胶 Lecitase-Ultra 表面响应法 精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