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极性基团表面修饰剂对纳米氟化镧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余国贤 周晓龙 +2 位作者 李志良 易书理 朱孟钦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12,15,共5页
以不同极性基团的十八酸二乙醇胺、双β羟乙基十八胺及二辛基二硫代磷酸二乙醇胺为表面修饰剂,在醇-水体系中制备了3种纳米氟化镧粒子,通过透射电镜(TEM)及热重仪(TG)研究了纳米氟化镧粒子的形貌及表面修饰情况,采用离心沉降法考察了纳... 以不同极性基团的十八酸二乙醇胺、双β羟乙基十八胺及二辛基二硫代磷酸二乙醇胺为表面修饰剂,在醇-水体系中制备了3种纳米氟化镧粒子,通过透射电镜(TEM)及热重仪(TG)研究了纳米氟化镧粒子的形貌及表面修饰情况,采用离心沉降法考察了纳米粒子在基础油中的分散稳定性,用四球机考察了它们的摩擦学性能,最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俄歇电子能谱仪(AES)分析了磨痕表面。结果表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胺盐修饰的纳米粒子粒径更小,更均匀。表面修饰剂极性基团同无机纳米核强的化学作用且极性基团具有多长侧链更有利于纳米粒子在基础油中分散稳定。含牺牲性润滑元素硫和磷的表面修饰剂纳米粒子因极压膜的生成而有更好的极压抗磨性能。表面修饰剂的亲油链越长越有利于发挥纳米粒子的减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修饰剂 极性基团 氟化镧 纳米粒子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修饰剂的亲油链长度对纳米氟化镧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余国贤 周晓龙 +2 位作者 李志良 吴伟 朱孟钦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53,共4页
以亲油基链长度不同的十二酸二乙醇胺、十四酸二乙醇胺、十六酸二乙醇胺及十八酸二乙醇胺为表面修饰剂,在醇-水体系中制备了4种纳米氟化镧粒子,通过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热重仪(TG)研究了纳米氟化镧粒子的形貌及表面修饰情况... 以亲油基链长度不同的十二酸二乙醇胺、十四酸二乙醇胺、十六酸二乙醇胺及十八酸二乙醇胺为表面修饰剂,在醇-水体系中制备了4种纳米氟化镧粒子,通过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热重仪(TG)研究了纳米氟化镧粒子的形貌及表面修饰情况,利用四球机研究了亲油链长度对纳米氟化镧粒子的摩擦学性能及对基础油感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表面修饰剂烷基链长度的增长,纳米LaF3粒子在基础油中摩擦学性能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亲油链越长,纳米粒子在液体石蜡中的摩擦学感受性比500SN基础油中更好。这主要是因为亲油基链的长度影响了纳米粒子的界面活性,而且同系有机酸皂类物质,亲油基碳链越长,其减摩作用也越好;基础油的性质影响了纳米粒子的界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修饰剂 亲油链长度 氟化镧 纳米粒子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修饰剂对制备超细聚磷酸铵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徐艺青 殷恒波 +2 位作者 卢燕 赵斌 蒋银花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4,共2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修饰剂,采用球磨和超声波振荡对工业阻燃剂聚磷酸铵(APP)进行超细化处理,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对处理后的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利用球磨法可制备颗粒直径为200nmAPP的超细粉体,该粉体...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修饰剂,采用球磨和超声波振荡对工业阻燃剂聚磷酸铵(APP)进行超细化处理,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对处理后的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利用球磨法可制备颗粒直径为200nmAPP的超细粉体,该粉体的分散性良好;经球磨处理的超细化APP并未改变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表面修饰剂 球磨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制备无表面修饰剂花状金纳米颗粒及其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14-317,共4页
一步法合成直径为250nm的无表面修饰剂花状金纳米颗粒。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选区电子衍射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花状金纳米颗粒的结构和合成机理进行分析。用模型解释了花状金纳米颗粒形貌变化的动力学机理,模拟并预测了... 一步法合成直径为250nm的无表面修饰剂花状金纳米颗粒。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选区电子衍射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花状金纳米颗粒的结构和合成机理进行分析。用模型解释了花状金纳米颗粒形貌变化的动力学机理,模拟并预测了其生长机理。选用4-巯基苯甲酸(PMBA)为探针分子,探测出花状金纳米颗粒具有优越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性能(SERS),增强因子可高达7.5×105。鉴于独特性能,花状金纳米颗粒在未来各领域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法 花状金纳米材料 表面修饰剂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料表面功能化修饰剂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常青 叶飞 +4 位作者 黄启同 张丽红 郑志勇 孙莉娜 刘佳铭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9-792,共4页
采用改进的银离子辅助种子法合成了AuNRs,由AuNRs、AgNO_3和NaOH-甘氨酸缓冲溶液制备一种涂料的表面功能化修饰剂,用于水性无机粉状涂料(HEB-01涂料)的批涂、滚涂和无气压喷涂等涂层的表面功能化修饰,赋予涂层具有去除室内空气中甲醛的... 采用改进的银离子辅助种子法合成了AuNRs,由AuNRs、AgNO_3和NaOH-甘氨酸缓冲溶液制备一种涂料的表面功能化修饰剂,用于水性无机粉状涂料(HEB-01涂料)的批涂、滚涂和无气压喷涂等涂层的表面功能化修饰,赋予涂层具有去除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NRs纳米棒 涂料 表面功能化修饰 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修饰和尺寸的纳米银的荧光增强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悦辉 熊娜娜 周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92-3296,共5页
分别以柠檬酸钠(CTS)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修饰剂,采用化学法制备纳米银(分别标记为Ag-CTS和Ag-PVP)。当甲基橙溶液中加入Ag-CTS或Ag-PVP时,S2→S0和S1→S0荧光强度分别明显减弱和增强。不同的是Ag-PVP引起S2→S0和S1→S0荧光强... 分别以柠檬酸钠(CTS)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修饰剂,采用化学法制备纳米银(分别标记为Ag-CTS和Ag-PVP)。当甲基橙溶液中加入Ag-CTS或Ag-PVP时,S2→S0和S1→S0荧光强度分别明显减弱和增强。不同的是Ag-PVP引起S2→S0和S1→S0荧光强度减弱和增强的幅度更大,且S2→S0荧光峰出现红移。当甲基橙溶液中加入Ag-CTS时,S1→S0荧光强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强,而加入Ag-PVP时,S1→S0荧光强度则不随时间而变化。颗粒尺寸较大的片状结构纳米银引起S1→S0荧光强度增强比率较小。甲基橙溶液浓度越低,S1→S0荧光强度增强比率越大。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银表面吸附的不同表面修饰剂通过影响纳米银与甲基橙分子间距离进而影响纳米银的荧光增强效应;纳米银尺寸大小则由于所产生的局域面表面等离子共振特点等差异影响其局域场增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甲基橙 荧光增强 表面修饰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修饰的蜡烛灰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魏佳星 姚美焕 +1 位作者 蔡美荣 周峰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8-436,共9页
通过简单方法收集的蜡烛灰表面呈负电性,可以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进行修饰,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修饰后蜡烛灰的形貌,发现蜡烛灰是由20 nm左右的洋葱状碳纳米颗粒组成,分散性更好,粒径更加均匀,修饰后明显改善其... 通过简单方法收集的蜡烛灰表面呈负电性,可以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进行修饰,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修饰后蜡烛灰的形貌,发现蜡烛灰是由20 nm左右的洋葱状碳纳米颗粒组成,分散性更好,粒径更加均匀,修饰后明显改善其在液体石蜡(LP)中的分散稳定性.利用Optimol SRV-IV往复振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修饰前后蜡烛灰在LP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蜡烛灰作为LP的添加剂不能明显改善其润滑性能,但是表面修饰的蜡烛灰在LP中能够显著降低摩擦和减小磨损,因而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以及X-射线能谱进一步推测两种蜡烛灰在LP中的润滑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烛灰 洋葱状碳纳米颗粒 表面修饰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阳离子复配修饰塿土对苯酚的吸附 被引量:18
8
作者 白俊风 孟昭福 +4 位作者 刘源辉 秦普学 郑萍英 寻路路 郭彩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89-1394,共6页
研究了采用两性表面修饰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和阳离子表面修饰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复配修饰塿土后对苯酚的吸附反应和热力学特征,并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复配修饰后的土样对苯酚的吸附能力明显增强.20℃时表现... 研究了采用两性表面修饰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和阳离子表面修饰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复配修饰塿土后对苯酚的吸附反应和热力学特征,并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复配修饰后的土样对苯酚的吸附能力明显增强.20℃时表现为CK(原土)<50BS(50%BS-12)<100BS(100%BS-12)<50BS+25CT(50%BS-12+25%CTMAB)<100BS+25CT(100%BS-12+25%CTMAB)<50BS+50CT(50%BS-12+50%CTMAB)<100BS+50CT(100%BS-12+50%CTMAB),40℃时表现为CK(原土)<50BS(50%BS-12)<100BS(100%BS-12)<50BS+25CT(50%BS-12+25%CTMAB)<50BS+50CT(50%BS-12+50%CTMAB)<100BS+25CT(100%BS-12+25%CTMAB)<100BS+50CT(100%BS-12+50%CTMAB).其吸附等温线可用Henry模型描述.供试土样对苯酚的吸附呈现放热焓减反应特征,属于焓减控制的自发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修饰 苯酚 吸附 两性表面修饰剂 阳离子表面修饰剂 塿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CTMAB复配修饰膨润土对苯酚的吸附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彬 孟昭福 +3 位作者 王建涛 马麟莉 许绍娥 杨淑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31-1138,共8页
采用两性表面修饰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和阳离子表面修饰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复配修饰膨润土,通过批处理法研究了不同修饰比例、温度、pH和离子强度等条件下,复配修饰膨润土对苯酚的吸附规律和热力学特征,并... 采用两性表面修饰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和阳离子表面修饰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复配修饰膨润土,通过批处理法研究了不同修饰比例、温度、pH和离子强度等条件下,复配修饰膨润土对苯酚的吸附规律和热力学特征,并探讨了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CTMAB复配修饰显著增强了两性修饰膨润土对苯酚的吸附能力,30℃时吸附量呈现100BS+100CT(100%BS-12+100%CTMAB)〉100BS+50CT(100%BS-12+50%CTMAB)〉50BS+100CT(50%BS-12+100%CTMAB)〉100BS+150CT(100%BS-12+150%CTMAB)〉50BS+50CT(50%BS-12+50%CTMAB)〉100BS+25CT(100%BS-12+25%CTMAB)〉50BS+150CT(50%BS-12+150%CTMAB)〉50BS+25CT(50%BS-12+25%CTMAB)〉100BS(100%BS-12)〉50BS(50%BS-12)〉CK(原土)的顺序。当CTMAB复配修饰比例在0~100%CEC时,两性复配修饰土样对苯酚的吸附量随着修饰比例的增大而升高,而在100%~150%CEC阶段,吸附量则随CTMAB修饰比例的增大有所降低;修饰土样对苯酚吸附量随着温度、pH的升高而降低,在低浓度范围内,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升高。Henry模型适用于描述苯酚在供试土样的吸附,供试土样对苯酚的吸附属于自发的物理吸附过程,吸附呈现焓减、熵增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修饰 苯酚 两性-阳离子表面修饰剂 膨润土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12+DAS复配修饰膨润土对苯酚、菲的不同吸附模式和机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腾 孟昭福 +4 位作者 谢婷 张洋 任爽 刘伟 李文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3-694,共12页
为探究阴离子型表面修饰剂对两性修饰膨润土吸附不同类型有机污染物的影响,采用阴离子型表面修饰剂正十烷基磺酸钠(DAS)对两性修饰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修饰膨润土进行复配修饰,恒温浸泡处理法研究复配修饰膨润土对疏水性不同... 为探究阴离子型表面修饰剂对两性修饰膨润土吸附不同类型有机污染物的影响,采用阴离子型表面修饰剂正十烷基磺酸钠(DAS)对两性修饰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修饰膨润土进行复配修饰,恒温浸泡处理法研究复配修饰膨润土对疏水性不同的有机污染物苯酚和菲的吸附模式差异及原因,并对比了不同温度、pH和离子强度条件下供试土样吸附苯酚及菲的吸附量及表观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BS+DAS复配修饰土样对苯酚及菲的吸附量随DAS修饰比例的增大而减小,且苯酚吸附量变化更为显著,复配修饰土样对苯酚的吸附模式为"无限"型分配吸附,对菲为"有限"型分配吸附;供试土样对苯酚及菲的吸附均为物理吸附,呈现增温负效应;pH升高促进了供试土样对苯酚的吸附,抑制了菲的吸附;离子强度在0.001~0.1 mol L^(-1)范围内,可促进供试土样对苯酚及菲的吸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BS+DAS两性复配修饰膨润土对苯酚及菲的吸附是自发的物理吸附过程,DAS增大了土样表面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logP),造成了苯酚及菲吸附模式的不同,结果证实,以化学修饰方式增强土样有机碳含量以增加对不同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不但要考虑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土样表面有机相和污染物之间"相溶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型表面修饰剂 复配修饰 有机污染物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水玻璃为源常压制备高保温二氧化硅气凝胶 被引量:32
11
作者 沈军 王际超 +3 位作者 倪星元 王博 王晓栋 张志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9-151,158,共4页
以低成本工业级水玻璃为硅源,水为反应物及溶剂,在无需复杂的树脂交换和水洗条件下,分别采用HF一步快速催化法和HNO3-NaOH酸碱两步催化法,通过溶胶一凝胶技术制备出二氧化硅水凝胶。采用三甲基氯硅烷(TMCS)和六甲基二硅醚(HMDSO... 以低成本工业级水玻璃为硅源,水为反应物及溶剂,在无需复杂的树脂交换和水洗条件下,分别采用HF一步快速催化法和HNO3-NaOH酸碱两步催化法,通过溶胶一凝胶技术制备出二氧化硅水凝胶。采用三甲基氯硅烷(TMCS)和六甲基二硅醚(HMDSO)作为表面修饰剂,在常压条件下制备了低热导率(0.03W/(m·K))、比表面积在200~500m^2/g之间的低密度、疏水特性可调,具有高效保温性能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对该材料的制备过程、形成的结构以及反应机理、保温原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玻璃 溶胶-凝胶法 低热导率 表面修饰剂 高效隔热保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相关壳聚糖-明胶基生物材料 被引量:18
12
作者 尹玉姬 姚康德 +4 位作者 刘文广 毛津淑 崔元璐 蔡开勇 赵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7-222,共6页
壳聚糖的N 乙酰基葡萄糖胺组成成分为糖胺聚的结构特征 ,而明胶则为胶原的部分变性衍生物 ,由其开发的生物材料呈现和前体相当的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壳聚糖 明胶基生物材料的最近进展 ,包括用壳聚糖 明胶网络基生物材料制备膜材料、... 壳聚糖的N 乙酰基葡萄糖胺组成成分为糖胺聚的结构特征 ,而明胶则为胶原的部分变性衍生物 ,由其开发的生物材料呈现和前体相当的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壳聚糖 明胶基生物材料的最近进展 ,包括用壳聚糖 明胶网络基生物材料制备膜材料、支架 ,且作为表面修饰剂用于组织工程。N 烷基化壳聚糖用作DNA释放的非病毒载体。这些生物材料在皮肤、软骨、骨组织工程和基因治疗方面呈现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明胶 表面修饰剂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在抗菌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占芳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2期84-86,共3页
传统的水处理抗菌消毒工艺,往往会产生有毒害的消毒副产物,其安全性也受到了质疑。纳米银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抗菌材料,展现出了很高的灭活性能和无消毒副产物生成的优势,其抗菌机理也得到了广泛研究。纳米银的表面修饰剂往往会对材料的... 传统的水处理抗菌消毒工艺,往往会产生有毒害的消毒副产物,其安全性也受到了质疑。纳米银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抗菌材料,展现出了很高的灭活性能和无消毒副产物生成的优势,其抗菌机理也得到了广泛研究。纳米银的表面修饰剂往往会对材料的抗菌性能产生影响,带正电的纳米银材料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抗菌 机理 表面修饰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专利
14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86,共2页
一种用于乙烯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卤化镁溶解于有机环氧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及惰性稀释剂中,形成均匀溶液,在助析出剂存在下,与钛的卤化物或其衍生物反应,析出含镁和钛的固体沉淀... 一种用于乙烯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卤化镁溶解于有机环氧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及惰性稀释剂中,形成均匀溶液,在助析出剂存在下,与钛的卤化物或其衍生物反应,析出含镁和钛的固体沉淀物.在该固体沉淀物上再进一步负载至少两种表面修饰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专利 有机磷化合物 制备方法 乙烯聚合 环氧化合物 表面修饰剂 催化 生物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magnesium hydroxide by γ-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15
作者 罗伟 冯其明 +1 位作者 欧乐明 刘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3期318-323,共6页
Magnesium hydroxide(MH),which is commonly used as a halogen-free flame retardant filler in composite materials,was modified by silanization reaction with γ-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γ-APS) in aqueous solution at d... Magnesium hydroxide(MH),which is commonly used as a halogen-free flame retardant filler in composite materials,was modified by silanization reaction with γ-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γ-APS) in aqueous solution at different pH values (pH range from 8.0 to 12.0).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grafted γ-APS on MH surface as a function of solution pH value were studied using elemental analysis,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zeta potential measur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hydrolysis and condensation of γ-APS are activated in alkaline solution and lead to multilayer adsorption of γ-APS molecules on the surface of MH. The type of adsorption orientation of γ-APS on MH surface is a function of coverage density that is altered by changing solution pH value. At low coverage density (e.g. 55 nm-2),γ-APS molecules are preferentially adsorbed to the surface with the silicon moiety towards the surface,and increasing coverage density (e.g. 90 nm-2) leads to parallel orientation. At an even higher coverage density (e.g. 115 nm-2),γ-APS molecules bond to the surface with the amino moiety towards the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 hydroxide γ-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surface modification ORIEN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