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观量子效率在碲化镉太阳电池研究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文武 蒋亚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12,共5页
量子效率(QE)测试是表征太阳电池器件性能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从中可以得到器件的物理信息。针对不同器件结构的Cd Te太阳电池,外加不同向偏压或者不同波长的偏置光,得到其表观量子效率(AQE)变化曲线。通过调节斩波器的频率,发现正向偏压Q... 量子效率(QE)测试是表征太阳电池器件性能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从中可以得到器件的物理信息。针对不同器件结构的Cd Te太阳电池,外加不同向偏压或者不同波长的偏置光,得到其表观量子效率(AQE)变化曲线。通过调节斩波器的频率,发现正向偏压QE随频率呈单调变化。而不同频率下,红、蓝和白色偏光下的QE在不同波段也表现出明显差异。不同波段的的AQE能反映出太阳电池器件不同结构的性能。对AQE进行分析,探索Cd Te太阳电池器件内部结构与性能之间的联系,了解QE与电池结构的相互促进或制约关系,从理论上对电池各膜层的制备工艺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镉太阳电池 表观量子效率 变频 偏置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叶片光合效率的日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樊继莲 许长成 +1 位作者 赵世杰 杨玉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67-572,共6页
紫苏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大约为60ixmol·m^(-2)·s^1和1100~xmol·m^2·s^(-1)。光合作用最适叶温为28℃。CO_2补偿点为50Pl·L^(-1)。为典型的C_3植物光合特征。 在干热、高温与适温3种不同类型的晴天... 紫苏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大约为60ixmol·m^(-2)·s^1和1100~xmol·m^2·s^(-1)。光合作用最适叶温为28℃。CO_2补偿点为50Pl·L^(-1)。为典型的C_3植物光合特征。 在干热、高温与适温3种不同类型的晴天,伴随叶温、光强及叶水汽压亏缺的升高,紫苏叶片光合速率表现明显的日变化,中午前后降低。光合效率则从上午测定开始时起持续下降,下午逐渐回升。一天中,由于光呼吸速率的升高,在普通空气中测定的表观量子效率下降的幅度总是大于在低氧空气中测定的表观量子效率下降的幅度。光系统Ⅱ的光化学效率(Fv/Fm)也表现出明显的午间降低,并在光照变弱时能较快地恢复。文中讨论了光抑制与光呼吸在自然条件下紫苏叶片光合效率午间降低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表观量子效率 光化学效率 日变化 光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P/NiIn_(2)S_(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分解水制氢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劲松 周晓红 汤燕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67,共8页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作为一种将太阳能转换为清洁、高效氢能的可持续途径,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为了提高三元金属硫化物NiIn_(2)S_(4)的制氢性能,该文将Co_(2)P纳米颗粒负载到表面,得到Co_(2)P/NiIn_(2)S_(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作为一种将太阳能转换为清洁、高效氢能的可持续途径,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为了提高三元金属硫化物NiIn_(2)S_(4)的制氢性能,该文将Co_(2)P纳米颗粒负载到表面,得到Co_(2)P/NiIn_(2)S_(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SEM、TEM、XPS、DRS、PL、电化学等多种技术对Co_(2)P/NiIn_(2)S_(4)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了其在可见光和紫外-可见光下分解水制氢的性能。Co_(2)P的负载可以降低Ni In_2S_4的禁带宽度,增强其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更重要的是,Co_(2)P与NiIn_(2)S_(4)之间的能带匹配,可以促进光生电荷从NiIn_(2)S_(4)向Co_(2)P的传输,实现光催化还原反应位和氧化反应位在空间上的分离,有效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因此,Co_(2)P的负载显著增强了NiIn_(2)S_(4)光催化制氢的性能。当Co_(2)P的负载量为5%(w)时,得到的5-Co_(2)P/NiIn_(2)S_(4)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制氢速率达到384.8μmol/h,是单一NIS的29.2倍,365和420 nm处的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32.7%和10.1%,且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 Co_(2)P NiIn_(2)S_(4) 能带匹配 光生载流子分离 表观量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常见造林树种光合蒸腾特征 被引量:44
4
作者 靳甜甜 刘国华 +2 位作者 胡婵娟 苏常红 刘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758-5765,共8页
为改善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现状,该区长期以来开展了大量的植被建设,但是,植物的适应性及生长状况如何,还不十分清楚。为探讨造林树种对环境的适应性,从光合、蒸腾和生理生态指标出发,对黄土高原3个主要退耕还林树种:刺槐、沙棘、山... 为改善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现状,该区长期以来开展了大量的植被建设,但是,植物的适应性及生长状况如何,还不十分清楚。为探讨造林树种对环境的适应性,从光合、蒸腾和生理生态指标出发,对黄土高原3个主要退耕还林树种:刺槐、沙棘、山杏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沙棘不同坡位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LSP较其它两个树种占明显优势,特别是在上坡位Pmax、LSP分别达到了22.8μmol·m-·2s-1、520μmol·m-·2s-1,具有较高的同化代谢能力,该物种较适应该地区的强光环境,适宜种植于阳坡或坡顶;山杏LSP相对较低,而表观量子效率α明显高于沙棘、刺槐,并在下坡位达到最大值0.069,说明它主要利用弱光进行光合作用,适宜种植于阴坡或坡脚等弱光环境中,但由于山杏水分利用效率WUE较低,可能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山杏叶片含水量为65.1%,明显高于其它两个树种,而叶绿素含量仅为0.94mg/g与刺槐沙棘的2.34mg/g和2.00mg/g相差很大,这可能是导致其WUE较低的一个原因;刺槐在上坡位的光合生理参数与山杏相差不大,但是随坡位下降其α、净光合速率Pn较山杏明显偏低各个坡位受限明显,容易形成老头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响应曲线 表观量子效率 最大净光合速率 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 暗呼吸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济纳绿洲胡杨的光合特征及其对光强和CO_2浓度的响应 被引量:43
5
作者 常宗强 冯起 +3 位作者 苏永红 吴雨霞 司建华 席海洋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6-502,共7页
以额济纳绿洲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为研究对象,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其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控制光强、CO2浓度和温度等环境因子,阐述了光合速率对光强和CO2浓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生长... 以额济纳绿洲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为研究对象,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其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控制光强、CO2浓度和温度等环境因子,阐述了光合速率对光强和CO2浓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胡杨阳叶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但胡杨阴叶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光照、温度和CO2浓度皆对胡杨的光合作用有显著的影响。在控制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随光强或CO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分别遵循Farquhar模型和Michaelis-Menten模型;在不同CO2浓度下,光饱和点随CO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表观量子效率和光补偿点则随CO2浓度的升高而减小,但在相同的CO2浓度条件下,阳叶的光补偿点高于阴叶;在不同光强下,表观羧化效率也随光的增强而增大。CO2补偿点随光强的增强而有所下降,且在同等光强条件下,阴叶的CO2补偿点大于阳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净光合速率 光强 CO2浓度 表观量子效率 表观羧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狼尾草光合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0
6
作者 巨关升 武菊英 +1 位作者 赵军锋 孙振元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1-455,共5页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测定了观赏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L.Spreng)的光合特性。试验结果显示:狼尾草的光合日进程呈“单峰型”,无“午休”现象,最大净光合速率为21.8μmol CO2m-2s-1,出现在13:00。狼尾草的光饱和点为120...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测定了观赏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L.Spreng)的光合特性。试验结果显示:狼尾草的光合日进程呈“单峰型”,无“午休”现象,最大净光合速率为21.8μmol CO2m-2s-1,出现在13:00。狼尾草的光饱和点为1200μmolm-2s-1,光补偿点为15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为0.05743;CO2饱和点为600μmolmol-1,补偿点在5μmolmol-1左右,羧化效率CE=0.2349。所有数据表明该狼尾草具有典型的C4植物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尾草 光合特性 蒸腾速率 表观量子效率 羧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不结球白菜品种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黄俊 郭世荣 +1 位作者 吴震 李式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83-1189,共7页
对6个不结球白菜品种的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800μmol·m^-2·s^-1的光强下,不结球白菜的净光合速率以‘正大抗热青3号’最高,达16.37μmol CO2·m^-2·s^-1,其光合作用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和水分利... 对6个不结球白菜品种的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800μmol·m^-2·s^-1的光强下,不结球白菜的净光合速率以‘正大抗热青3号’最高,达16.37μmol CO2·m^-2·s^-1,其光合作用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也最高,分别为0.044 2、0.085 4 mol·m^-2·s^-1和6.20μmol CO2·mmol^-1 H2O;暗呼吸速率以‘绿星’最低,为2.24μmol CO2·m^-2·s^-1;Pn-PFD响应曲线显示,在光强300μmol·m^-2·s^-1以下,各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差异较小,在光强为300~1 000μmol·m^-2·s^-1区段时,净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增加而迅速增加.‘正大抗热青3号’光饱和点最高,达1 910.3μmol·m^-2·s^-1,其光饱和点的净光合速率也最高,达20.2μmol CO2·m^-2·s^-1;不结球白菜不同品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进程相似,不论数值高低均呈双峰曲线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光合特性 表观量子效率 羧化效率 净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植物光合-光响应曲线的两种拟合模型比较 被引量:37
8
作者 张中峰 黄玉清 +2 位作者 莫凌 尤业明 焦继飞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用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两种模型,对桂林岩溶区石山植物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九龙藤(Bauhinia championii)、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和圆叶乌桕(Sapium rotundifolium)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 用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两种模型,对桂林岩溶区石山植物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九龙藤(Bauhinia championii)、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和圆叶乌桕(Sapium rotundifolium)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拟合的表观量子效率(α)、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数值均高于相应的非直角双曲线拟合结果;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参数值大小和曲线变化趋势不符合实际情况;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结果更符合生理意义。红背山麻杆和九龙藤具有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和较低的光补偿点,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和耐荫性均强于圆叶乌桕和青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非直角双曲线模型 光响应曲线 表观量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霞珠葡萄光合-光响应曲线拟合模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雅善 李华 +2 位作者 王华 刘旭 赵现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25,共6页
为探索光照对赤霞珠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及低光强区域的合理界定,分别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方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葡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将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利用光能利用效率的下降点来... 为探索光照对赤霞珠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及低光强区域的合理界定,分别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方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葡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将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利用光能利用效率的下降点来确定合理的低光强区域。此外,也对不同光合有效辐射条件下不同生理因子的变化特征及不同生理因子对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作了探讨。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的结果与实测值符合程度较好;低于150μmol.m-2.s-1为赤霞珠葡萄叶片所对应的低光强区域,并在该区域求得表观量子效率为0.037;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与光合有效辐射大体上呈正相关,而胞间CO2浓度与光合有效辐射呈负相关;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对净光合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光响应曲线 表观量子效率 生理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原濒危植物西藏巨柏光合作用日进程 被引量:43
10
作者 兰小中 廖志华 王景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172-3175,共4页
研究采用目前先进的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 i-Cor-6400测定濒危物种西藏巨柏的光合作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西藏巨柏光合日进程表现为单峰型曲线,在12:00时左右达到最高峰,其光合作用不存在“午休现象”。在12:00时,西藏巨柏的气孔限制值和水... 研究采用目前先进的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 i-Cor-6400测定濒危物种西藏巨柏的光合作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西藏巨柏光合日进程表现为单峰型曲线,在12:00时左右达到最高峰,其光合作用不存在“午休现象”。在12:00时,西藏巨柏的气孔限制值和水分饱和亏缺分别达到最大值,此时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在9:00时,西藏巨柏获得一天中最大的表观量子效率,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值。其蒸腾速率在13:00时最大,这个时间并不与光合速率最大值同步,这说明在西藏特殊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很多。在光合速率的日进程中,高光合速率值(大于4.00μm o lCO2/(m2.s))持续时间在5h左右,这使得西藏巨柏的光合作用产物得以有效积累,也为西藏巨柏在半干旱环境中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巨柏 光合作用 表观量子效率 日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静水压诱变水稻突变体的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桂双 白成科 +4 位作者 段俊 彭长连 刘曙东 翁克难 徐世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65-769,共5页
比较了经高静水压力处理已萌动的水稻 (OryzasativaL .)粤香占筛选的突变株系粤压Ⅰ号、突变 1、突变 2和对照粤香占的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与对照相比 ,突变株系株高、有效穗数、收获指数等性状都存在明显差异 ,空秕粒率降低 ,理论产... 比较了经高静水压力处理已萌动的水稻 (OryzasativaL .)粤香占筛选的突变株系粤压Ⅰ号、突变 1、突变 2和对照粤香占的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与对照相比 ,突变株系株高、有效穗数、收获指数等性状都存在明显差异 ,空秕粒率降低 ,理论产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籽粒的长 宽比值也均较对照提高。突变株系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升高 ,孕穗 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增幅较大。突变株系增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孕穗 灌浆期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的急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静水压 基因诱变 水稻 突变体 农艺性状 光合特性 净光合速率 表观量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的UV-B辐射对高山植物麻花艽光合作用及暗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岳向国 韩发 +1 位作者 师生波 李惠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1-235,共5页
以人工种植的多年生高山植物麻花艽 Gentianastraminea 为材料,在3个不同强度的UV-B辐射处理下,定时测定处理和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暗呼吸的变化.结果显示:UV-B处理对麻花艽叶片的光合作用在短期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以人工种植的多年生高山植物麻花艽 Gentianastraminea 为材料,在3个不同强度的UV-B辐射处理下,定时测定处理和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暗呼吸的变化.结果显示:UV-B处理对麻花艽叶片的光合作用在短期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该高山植物能很快地适应强UV-B辐射的处理.表明麻花艽这种青藏高原常见的高山植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可能已经形成了适应UV-B辐射的特有生理机制.暗呼吸的实验结果亦表明:在3种强度的UV-B辐射处理下,麻花艽叶片的呼吸作用从一开始就未受到抑制;随着UV-B辐射时间的增加,UV-B辐射强度越高,呼吸强度越强;这可能是UV-B辐射并未引起麻花艽呼吸机构的破坏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花艽 净光合速率 表观量子效率 暗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水地区白桦光—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爱民 孙明学 +1 位作者 聂绍荃 祖元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4-46,共3页
对凉水地区白桦的光—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白桦幼树最大净光合速率与表观最大量子效率均大于幼苗;有性白桦(幼苗、幼树、成树)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最大量子效率均大于无性白桦(幼苗、幼树、成树);对于不同生境生... 对凉水地区白桦的光—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白桦幼树最大净光合速率与表观最大量子效率均大于幼苗;有性白桦(幼苗、幼树、成树)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最大量子效率均大于无性白桦(幼苗、幼树、成树);对于不同生境生长的白桦,以上2种光合指标.均为中生>旱生>湿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光合速率 表观量子效率 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蜡梅和美国蜡梅属间杂种形态与光合生理特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盛宁 姚青菊 +2 位作者 任全进 熊豫宁 孙小芳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8-732,共5页
从花形态、结实性、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等3个方面,比较了属间杂种与母本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父本美国蜡梅Calycanthus floridus之间的差异;另外,对濒危园模拟生境条件下生长的夏蜡梅和苗圃自然光照条件下的夏蜡梅植株的光... 从花形态、结实性、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等3个方面,比较了属间杂种与母本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父本美国蜡梅Calycanthus floridus之间的差异;另外,对濒危园模拟生境条件下生长的夏蜡梅和苗圃自然光照条件下的夏蜡梅植株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的生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花外形、颜色和气味,花被片形态,外、内花被片(数量、大小、颜色、形状和质地),雄蕊(可育雄蕊、不育雄蕊和食物体),雌蕊(花柱和柱头)等方面,属间杂种均表现出双亲的中间性状,结合了双亲优异之处,具有很高观赏价值;②夏蜡梅在南京地区结实正常,美国蜡梅在南京地区的结实能力差,而属间杂种7年生植株开花的2a中都表现为不结实;③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特性上,属间杂种与父本美国蜡梅相似,较母本夏蜡梅有明显优势,没有严重的光合午休现象和灼伤叶片、花苞片现象。另外,濒危园中遮光条件下的夏蜡梅植株尽管净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较小,但没有午休现象,而且表观量子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大于自然光照条件下的夏蜡梅植株,乃至美国蜡梅及属间杂种,显示出夏蜡梅的喜阴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夏蜡梅 美国蜡梅 属间杂种 表观量子效率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核木光合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晓盆 张超 +1 位作者 王文梅 张旺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09-913,共5页
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扁核木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扁核木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分别出现在10:00和15:00,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与光合速率相似,呈双峰... 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扁核木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扁核木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分别出现在10:00和15:00,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与光合速率相似,呈双峰曲线。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环境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和相对湿度。扁核木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分别为1020μmol·m-·2s-1和23.8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为0.0569;CO2饱和点和补偿点分别为1330μmol·mol-1和54.7μmol·mol-1,羧化效率为0.0724;光合作用最适温是24.9℃。扁核木净光合速率的季节性变化也呈双峰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核木 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蒸腾速率 表观量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镉污染土壤雪里蕻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静克 宗良纲 +1 位作者 付世景 沈振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2-86,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d污染土壤不同施肥处理对雪里蕻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通过有效的农业措施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雪里蕻的叶绿素含量和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范围,使净光合速率(Pn)、光饱和...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d污染土壤不同施肥处理对雪里蕻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通过有效的农业措施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雪里蕻的叶绿素含量和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范围,使净光合速率(Pn)、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显著升高,使光补偿点(LCP)降低。施用有机肥可以保持较高的Pn、LSP和AQY,而且与有机肥的施用方式有关。增施磷肥使雪里蕻的Pn和LSP最大。各施肥处理下Fv/Fm的值均大于0.8,表明雪里蕻未受到光抑制。可见,适宜的施肥措施可以改善Cd污染土壤雪里蕻的光合特性,从而促进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里蕻 光合特性 表观量子效率 净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建华 任士福 +1 位作者 史宝胜 薛占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6,共5页
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连翘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连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无"午休"现象,12:00时Pn出现高峰,峰值为13.54μmol/(m2.s),叶片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变化趋势... 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连翘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连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无"午休"现象,12:00时Pn出现高峰,峰值为13.54μmol/(m2.s),叶片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变化趋势与Pn一致,胞间CO2浓度Ci与之相反。Pn与Tr、Gs极显著正相关;影响连翘叶片光合作用的主导环境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和相对湿度RH。连翘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分别为1 360μmol/(m2.s)和26.06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49 5;CO2饱和点较高,在2000μmol/mol范围内未达到饱和,CO2补偿点为81.79μmol/mol,羧化效率为0.036 3。以上结果表明,连翘是一种典型的阳性C3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光合日变化 光合特性 表观量子效率 羧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植物马缨丹(Lantana camara)及其伴生种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32
18
作者 朱慧 马瑞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01-2709,共9页
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是粤东地区的入侵植物之一。采用LI-6400光合作用仪对马缨丹及其常见主要伴生种鬼针草(Bidens pilosa L.)、肖梵天花(Urena lobata L.)、土牛膝(Achyranthes aspera L.)在不同有效光合辐射(PAR)和不同CO2浓度... 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是粤东地区的入侵植物之一。采用LI-6400光合作用仪对马缨丹及其常见主要伴生种鬼针草(Bidens pilosa L.)、肖梵天花(Urena lobata L.)、土牛膝(Achyranthes aspera L.)在不同有效光合辐射(PAR)和不同CO2浓度下的光合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马缨丹的光饱和点(LSP)与光补偿点(LCP)分别为1225、13.58μmo.lm-.2s-1,均低于伴生种,且和伴生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光饱和点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为13.89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AQY)为0.0503μmol.m-.2s-1,与土牛膝相当,而显著高于肖梵天花;(2)马缨丹的CO2饱和点(CSP)与CO2补偿点(CCP)分别为1350、61.78μmol.mol-1,CO2饱和点时马缨丹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为20.08μmo.lmol-1,显著高于土牛膝,马缨丹的表观羧化效率(CE)与鬼针草相当,为0.0424μmo.lmol-1;(3)有效光合辐射与CO2浓度的增加,对马缨丹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影响不明显,但大大提高了其水分利用率(WUE),提示马缨丹对于环境中光强和CO2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这些信息对马缨丹生理生态学特性的认识是一个补充,并能为马缨丹入侵机制的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 光合生理特性 净光合速率 表观量子效率 表观羧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土壤含水率下匙羹藤的光合及水分利用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桂清 李锋 +3 位作者 蒋水元 韦霄 蒋运生 王满莲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8-512,共5页
采用便携式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生长于两种土壤含水率下的当年生匙羹藤光合特性及其水分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匙羹藤叶片的光饱和点(LSP)200~400μmol.m-2.s-1,光补偿点(LCP)12.1880~12.5593μmol.m-2.s-1,表观量子利用效... 采用便携式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生长于两种土壤含水率下的当年生匙羹藤光合特性及其水分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匙羹藤叶片的光饱和点(LSP)200~400μmol.m-2.s-1,光补偿点(LCP)12.1880~12.5593μmol.m-2.s-1,表观量子利用效率(α)0.0472~0.0508mol.mol-1,为阳生植物,但具有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2)叶片CO2补偿点为70.97~73.75μmol.mol-1,CO2饱和点在1115.51~1687.99μmol.mol-1,羧化效率7.35×10-3~8.64×10-3μmol.m-2.s-1,表明匙羹藤为C3型植物。(3)上午10:00左右和下午4:00左右是匙羹藤水分利用率的最高时段。(4)含水率高时饱和净光合速率(Pm)、表观光合量子利用效率(α)、光饱和点都比含水率低时高,但光补偿点却比含水率低时低,说明匙羹藤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能有效地利用全日照的强光,光合潜力较大,生长较好;含水率低时匙羹藤的CO2补偿点较低,说明匙羹藤能利用较低的外界CO2浓度;最大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表明含水率低时匙羹藤的节水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匙羹藤 光补偿点 表观量子效率 CO2补偿点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荷幼苗对常绿阔叶林不同光环境的光合响应 被引量:27
20
作者 王荣 郭志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8-693,共6页
住夏季晴天,对生长在旷地、林窗和林下的木荷幼苗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及对短暂遮荫的响应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旷地的日平均光合有效辐射约为1230μmol·m^-2·s^-2,分别是林窗和林下的1.7和12.3倍定右,... 住夏季晴天,对生长在旷地、林窗和林下的木荷幼苗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及对短暂遮荫的响应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旷地的日平均光合有效辐射约为1230μmol·m^-2·s^-2,分别是林窗和林下的1.7和12.3倍定右,并且旷地的气温显著大于林窗和林下的,而空气相对湿度却明显低于其它2个光环境;(2)木荷幼苗在旷地和林窗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旷地木荷“午休”时净光合速率的降幅约60%,而林窗的降幅约为30%;旷地中术荷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约为17.8μmolCO2·m^-2·s^-1,约是林窗和林下的1.8和3.4倍;此外,木荷幼苗的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均随环境光强的增大而增大;(3)短暂遮荫时,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降低,各光环境中木荷幼苗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不断降低,胞间CO2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利用率在旷地和林窗中呈下降趋势,而在林下一定低光范围内(约130~800μmol·m^-2·s^-1)则维持了较高水平;(4)受光斑照射时,光斑区域的光合有效辐射和净光合速率分别比受光斑前以及未受光斑区域提高了10倍和4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光环境 净光合速率 光能利用率 水分利用率 表观量子效率 光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