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ATI和TVDI模型的河北平原土壤湿度遥感反演
被引量:
16
1
作者
邸兰杰
王卫
+1 位作者
成贺玺
牛子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7-743,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河北平原土壤湿度时空变化的监测精度,本文以MODIS数据和实测土壤相对湿度数据为数据源,按照优势互补的设计思想,联合应用表观热惯量模型(ATI)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TVDI)反演河北平原地区的土壤相对湿度。在3—5月、10...
为了进一步提高河北平原土壤湿度时空变化的监测精度,本文以MODIS数据和实测土壤相对湿度数据为数据源,按照优势互补的设计思想,联合应用表观热惯量模型(ATI)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TVDI)反演河北平原地区的土壤相对湿度。在3—5月、10—11月采用基于NDVI=0.2阈值分区分方案的反演方法反演河北平原地区的土壤相对湿度,其中在每旬NDVI>0.2的区域采用TVDI模型,NDVI≤0.2的区域采用ATI模型,而6—9月单独使用TVDI模型来反演土壤相对湿度值。在1—2月和12月,由于植被覆盖度较低和实测土壤相对湿度数据缺测,采用ATI模型。模拟模型全部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河北平原地区的土壤相对湿度在年内时间变化上呈现两个由升到降的变化周期,第1个周期为12月—翌年6月,其中,12月—翌年3月为上升,3—6月为下降,3月为峰值;第2个周期为6—12月,其中,6—8月上升,8—12月下降,8月为峰值;全年土壤相对湿度的平均最大值出现在8月,最小值出现在6月。土壤相对湿度的空间分布主要受降水、人工灌溉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冀东和沧州滨海平原同期的土壤相对湿度值高于平原其他部分,春季太行山山前平原和燕山山前平原的土壤相对湿度值相对较高。对3个代表性月份(5月、7月和10月)进行的点对点验证表明,各月遥感反演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1.4%、19.25%和22.22%。可见,遥感反演的土壤相对湿度和实测土壤相对湿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将本文研究结果和全部用ATI模型和全部用TVDI模型反演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联合应用ATI和TVDI模型分区反演模型反演的土壤相对湿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其他两种单一反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平原
土壤相对湿度
MODIS数据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模型
(TVDI)
表观
热
惯量
模型
(
ati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ODIS数据的土壤湿度反演——以东营市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樊彦国
韩志聪
+1 位作者
丁智慧
吴会胜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133-137,共5页
土壤湿度是气象、水文和农业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决定农作物的水分供应状况,及时掌握土壤水含量情况,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东营市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数据、气象监测站点的土壤湿度数据,基于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表观热惯量...
土壤湿度是气象、水文和农业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决定农作物的水分供应状况,及时掌握土壤水含量情况,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东营市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数据、气象监测站点的土壤湿度数据,基于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表观热惯量(ATI)模型和条件温度植被指数(VTCI)模型,并绘制了东营市2012年4月25日和6月17日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东营市大部分土壤相对湿度4月份在60%-70%之间,6月份在75%-85%之间,土壤含水量普遍较高。利用当年月份的降雨量以及农业生产活动信息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反演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本研究可为东营市农业生产指导、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对旱情监测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MODIS数据
表观
热
惯量
(
ati
)
条件温度植被指数(VTCI)
东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河流域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
3
3
作者
严四英
翁白莎
+1 位作者
景兰舒
李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0-165,170,共7页
淮河流域是我国农作物主要种植区,为了深入认识淮河流域干旱现状及其特征、探究干旱发生规律,减少干旱对农作物造成的不利影响。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土壤相对湿度作为干旱评价指标,以2010-2019年MODIS数据为数据源,计算出表观热...
淮河流域是我国农作物主要种植区,为了深入认识淮河流域干旱现状及其特征、探究干旱发生规律,减少干旱对农作物造成的不利影响。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土壤相对湿度作为干旱评价指标,以2010-2019年MODIS数据为数据源,计算出表观热惯量指数(ATI)和植被供水指数(VSWI),根据地表植被覆盖度的不同,筛选出合适的ATI和VSWI指数,然后分别与实测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分别进行回归建模,得到拟合方程,最后,通过反演得到的土壤相对湿度数据来阐述淮河流域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干旱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干旱笼罩面积大小关系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②淮河流域冬小麦生长季较夏玉米生长季发生干旱的范围广;③从空间上来看,淮河流域东部、东北部、西南部的干旱范围较广,干旱的覆盖范围大小具体有:西南部和东北部>西北部和东南部,东北部>东南部,西南部>西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相对湿度
表观
热
惯量
指数
ati
植被供水指数VSWI
反演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ATI和TVDI模型的河北平原土壤湿度遥感反演
被引量:
16
1
作者
邸兰杰
王卫
成贺玺
牛子宁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7-743,共7页
基金
河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重点基础研究项目(08966712D)
河北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文摘
为了进一步提高河北平原土壤湿度时空变化的监测精度,本文以MODIS数据和实测土壤相对湿度数据为数据源,按照优势互补的设计思想,联合应用表观热惯量模型(ATI)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TVDI)反演河北平原地区的土壤相对湿度。在3—5月、10—11月采用基于NDVI=0.2阈值分区分方案的反演方法反演河北平原地区的土壤相对湿度,其中在每旬NDVI>0.2的区域采用TVDI模型,NDVI≤0.2的区域采用ATI模型,而6—9月单独使用TVDI模型来反演土壤相对湿度值。在1—2月和12月,由于植被覆盖度较低和实测土壤相对湿度数据缺测,采用ATI模型。模拟模型全部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河北平原地区的土壤相对湿度在年内时间变化上呈现两个由升到降的变化周期,第1个周期为12月—翌年6月,其中,12月—翌年3月为上升,3—6月为下降,3月为峰值;第2个周期为6—12月,其中,6—8月上升,8—12月下降,8月为峰值;全年土壤相对湿度的平均最大值出现在8月,最小值出现在6月。土壤相对湿度的空间分布主要受降水、人工灌溉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冀东和沧州滨海平原同期的土壤相对湿度值高于平原其他部分,春季太行山山前平原和燕山山前平原的土壤相对湿度值相对较高。对3个代表性月份(5月、7月和10月)进行的点对点验证表明,各月遥感反演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1.4%、19.25%和22.22%。可见,遥感反演的土壤相对湿度和实测土壤相对湿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将本文研究结果和全部用ATI模型和全部用TVDI模型反演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联合应用ATI和TVDI模型分区反演模型反演的土壤相对湿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其他两种单一反演模型。
关键词
河北平原
土壤相对湿度
MODIS数据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模型
(TVDI)
表观
热
惯量
模型
(
ati
)
Keywords
Hebei Plain
Soil rel
ati
ve moisture
MODIS data
Temperature Veget
ati
on Dryness Index(TVDI)
Apparent Thermal Inertia(
ati
)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ODIS数据的土壤湿度反演——以东营市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樊彦国
韩志聪
丁智慧
吴会胜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133-137,共5页
基金
农业气象保障与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区域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体系研究"(AMF2013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1CX04012A)
江苏省海洋动力与声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HYS1402)
文摘
土壤湿度是气象、水文和农业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决定农作物的水分供应状况,及时掌握土壤水含量情况,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东营市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数据、气象监测站点的土壤湿度数据,基于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表观热惯量(ATI)模型和条件温度植被指数(VTCI)模型,并绘制了东营市2012年4月25日和6月17日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东营市大部分土壤相对湿度4月份在60%-70%之间,6月份在75%-85%之间,土壤含水量普遍较高。利用当年月份的降雨量以及农业生产活动信息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反演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本研究可为东营市农业生产指导、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对旱情监测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土壤湿度
MODIS数据
表观
热
惯量
(
ati
)
条件温度植被指数(VTCI)
东营市
Keywords
Soil moisture
MODIS data
ati
VTCI
Dongying City
分类号
S152.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河流域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
3
3
作者
严四英
翁白莎
景兰舒
李蒙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0-165,170,共7页
基金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由探索课题“旱涝急转事件对典型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SKL2020TS02)。
文摘
淮河流域是我国农作物主要种植区,为了深入认识淮河流域干旱现状及其特征、探究干旱发生规律,减少干旱对农作物造成的不利影响。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土壤相对湿度作为干旱评价指标,以2010-2019年MODIS数据为数据源,计算出表观热惯量指数(ATI)和植被供水指数(VSWI),根据地表植被覆盖度的不同,筛选出合适的ATI和VSWI指数,然后分别与实测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分别进行回归建模,得到拟合方程,最后,通过反演得到的土壤相对湿度数据来阐述淮河流域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干旱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干旱笼罩面积大小关系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②淮河流域冬小麦生长季较夏玉米生长季发生干旱的范围广;③从空间上来看,淮河流域东部、东北部、西南部的干旱范围较广,干旱的覆盖范围大小具体有:西南部和东北部>西北部和东南部,东北部>东南部,西南部>西北部。
关键词
土壤相对湿度
表观
热
惯量
指数
ati
植被供水指数VSWI
反演
时空分布
Keywords
rel
ati
ve moisture of the soil
ati
VSWI
inversion
sp
ati
o-temporal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V9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P42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ATI和TVDI模型的河北平原土壤湿度遥感反演
邸兰杰
王卫
成贺玺
牛子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MODIS数据的土壤湿度反演——以东营市为例
樊彦国
韩志聪
丁智慧
吴会胜
《山东农业科学》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淮河流域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
严四英
翁白莎
景兰舒
李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