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件级表观模型的目标跟踪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美华 梁云 +1 位作者 刘福明 罗笑南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33-2747,共15页
因受遮挡、运动模糊、剧烈形变等因素的影响,稳定且准确的目标跟踪是当前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重要挑战之一.首先采用中层视觉线索的超像素描述目标/背景的部件,以部件颜色直方图作为其特征,并通过聚类部件库的特征集构建初始表观模型,部... 因受遮挡、运动模糊、剧烈形变等因素的影响,稳定且准确的目标跟踪是当前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重要挑战之一.首先采用中层视觉线索的超像素描述目标/背景的部件,以部件颜色直方图作为其特征,并通过聚类部件库的特征集构建初始表观模型,部件表达的局部性和灵活性使该模型能够准确描述目标/背景;然后,利用贝叶斯滤波模型计算目标框的初始状态,并提出相似物体干扰的检测和处理算法以避免跟踪漂移,得到更健壮的结果;最后,为了减弱形变、遮挡、模糊对表观模型的影响以更好地保持目标特征,提出一种基于部件库的特征补集的在线表观模型更新算法,根据部件变化实时反映目标/背景的变化情况.在多个具有跟踪挑战的视频序列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共12个视频序列):与现有跟踪方法相比,该算法跟踪结果的中心误差更小,成功帧数更多,能够更准确并稳定、有效地跟踪目标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件库 表观模型 特征补集 相似物体 跟踪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自适应先验表观模型的目标跟踪方法
2
作者 孙建中 熊忠阳 张玉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75,共7页
为有效解决可变目标在跟踪过程中的"漂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先验表观模型的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首先在一致架构内融合HDP-EVO演化聚类模型和在线Boosting学习。以Dirichlet过程为先验分布,对总体表观示例进行聚类分析... 为有效解决可变目标在跟踪过程中的"漂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先验表观模型的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首先在一致架构内融合HDP-EVO演化聚类模型和在线Boosting学习。以Dirichlet过程为先验分布,对总体表观示例进行聚类分析,获得随时间自适应演化的表观类先验知识,进而利用共享的表观类混合比例的权重平滑约束各时刻的表观模型。改进Gibbs抽样过程,使之能融入目标示例的分类误差,并交替迭代地从数据中自主学习聚类和表观分类器。最后,根据表观模型中各表观类的权重系数组合它们的分类评分去定位目标位置。仿真实验表明新方法学习的表观模型能较鲁棒地自适应于目标的表观变化,提高了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模型 自适应先验 层次Dirichlet过程 聚类分析 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多特征表观模型的目标压缩跟踪 被引量:2
3
作者 卢维 项志宇 +1 位作者 于海滨 刘济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32-2138,2171,共8页
针对压缩跟踪算法中表观模型的视觉表达特征单一、统计模型缺乏柔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的多特征表观建模方法.该方法引入了对梯度、边缘等图像细节描述能力更强的Surf特征,并通过构建两级观测矩阵解决多维特征的观测问题,与亮度特征... 针对压缩跟踪算法中表观模型的视觉表达特征单一、统计模型缺乏柔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的多特征表观建模方法.该方法引入了对梯度、边缘等图像细节描述能力更强的Surf特征,并通过构建两级观测矩阵解决多维特征的观测问题,与亮度特征进行融合,使视觉表达更加丰富、全面;通过计算正负样本特征所服从的概率分布曲线的Hellinger距离,分析特征对目标和背景的区分能力,自适应地调整统计模型中各特征之间的权重,使统计模型能更好地利用对目标跟踪有益的信息,根据目标和背景的变化及时进行更新.实验结果表明:该自适应多特征表观模型能更加准确地描述实际场景中目标和背景的复杂变化,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跟踪算法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目标跟踪 自适应模型 多特征表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主动表观模型算法的人脸特征定位 被引量:7
4
作者 黄飞 谭守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04-209,共6页
人脸特征点的精确定位一直是人脸图像处理的重要研究内容,特征点定位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结果的好坏。在基于反向组合AAM(Active Appearance Models)人脸特征点定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结合特征点局部纹理模型来对AAM初始形状参数做... 人脸特征点的精确定位一直是人脸图像处理的重要研究内容,特征点定位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结果的好坏。在基于反向组合AAM(Active Appearance Models)人脸特征点定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结合特征点局部纹理模型来对AAM初始形状参数做最优化以及对AAM匹配模板升级的改进。改进的算法采用特征点局部纹理模型和AAM全局纹理模型结合的方法来最优化AAM初始形状参数,并在此前提下对AAM匹配模板进行升级,使其更接近待匹配图像的信息。在精确的匹配模板和优化的初始形状参数下,匹配的最终精度会得到提升。实验和理论证明,改进后的算法比传统反向组合AAM算法以及现有改进的PAAM(Progressive AAM)算法以及简单的结合ASM和AAM的改进算法都有更好的特征点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特征定位 主动表观模型 局部纹理模型 初始形状参数最优化 匹配模板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册和多尺度表观模型的三维头部跟踪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刚强 陈岭 陈根才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97-1603,共7页
针对人体大范围运动下的头部姿态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局部描述符注册和多尺度表观模型的三维头部姿态跟踪方法.基于SIFT局部描述符的注册算法通过在两帧灰度图像间进行特征点匹配计算两帧间的头部运动,在两帧... 针对人体大范围运动下的头部姿态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局部描述符注册和多尺度表观模型的三维头部姿态跟踪方法.基于SIFT局部描述符的注册算法通过在两帧灰度图像间进行特征点匹配计算两帧间的头部运动,在两帧人脸图像的尺度有一定变化时仍可得到精确结果.多尺度视角表观模型可以减少大范围跟踪时的误差累积,该模型在线选取具有不同头部姿态的关键帧,并通过多次注册的方法来减少当前帧的误差累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跟踪结果准确(均方根(RMS)误差为4°),而且在人体前后运动约1 m和头部进出摄像机视角情况下均很鲁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头部姿态跟踪 表观模型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注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跟踪滤波器预测的主动表观模型人脸特征点跟踪 被引量:3
6
作者 佟磊 赵晖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1-514,共4页
利用主动表观模型(AAM)可以对视频序列中人脸进行特征点定位,当目标对象与初始位置偏离过大时,就会使拟合过程陷入局部最小,使迭代无法收敛到正确位置,造成定位失败。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跟踪滤波器(STF)预测的AAM(STF-AAM)人... 利用主动表观模型(AAM)可以对视频序列中人脸进行特征点定位,当目标对象与初始位置偏离过大时,就会使拟合过程陷入局部最小,使迭代无法收敛到正确位置,造成定位失败。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跟踪滤波器(STF)预测的AAM(STF-AAM)人脸特征点跟踪方法。首先,将视频中头部运动看成动态系统,然后利用强跟踪滤波器对其进行预测跟踪,从而找到每一帧的拟合初始位置并进行拟合运算。由于视频序列中每一帧中的拟合初始位置都能被快速找到,从而取得了比较精确、快速的跟踪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在保证拟合精度的同时,提高了算法的跟踪定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表观模型 强跟踪滤波器 动态系统 拟合初始位置 特征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表观模型(AAM)的图像中物体的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章秋生 徐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38-140,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统计纹理模型和统计形状模型的主动表观模型 (AAM)的基本理论。并以人手的定位为例 ,建立了相应的主动表观模型。首先获取样本的纹理 ,然后应用主分量分析的方法对样本纹理归一化 ,建立纹理统计模型。利用类似的方法建立A... 介绍了一种基于统计纹理模型和统计形状模型的主动表观模型 (AAM)的基本理论。并以人手的定位为例 ,建立了相应的主动表观模型。首先获取样本的纹理 ,然后应用主分量分析的方法对样本纹理归一化 ,建立纹理统计模型。利用类似的方法建立AAM ,它能通过调整模型参数实现目标物体的定位。由于AAM充分利用了目标物体的内部纹理特征 ,其定位能力更加健壮 ,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体定位 主分量分析 统计纹理模型 主动表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表观模型的稀疏聚类人脸识别算法
8
作者 费博雯 刘万军 +2 位作者 邵良杉 刘大千 孙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51-2055,共5页
在复杂的非人脸成分干扰以及训练样本过大、训练样本之间相似度较高的条件下,原始稀疏表示分类(SRC)算法识别准确率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动表观模型的稀疏聚类(CS-AAM)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利用主动表观模型快速、准确地对... 在复杂的非人脸成分干扰以及训练样本过大、训练样本之间相似度较高的条件下,原始稀疏表示分类(SRC)算法识别准确率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动表观模型的稀疏聚类(CS-AAM)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利用主动表观模型快速、准确地对人脸特征点进行定位,获取主要人脸信息;然后,对训练样本进行K-means聚类,将相似程度高的图像分为一类,计算聚类中心,将该中心作为原子构造过完备字典并进行稀疏分解;最后,计算稀疏系数和重构残差对人脸图像进行分类、识别。将该算法与最近邻(NN)、支持向量机(SVM)、稀疏表示分类(SRC)、协同表示分类(CRC)人脸识别算法在ORL和Extended Yale B人脸数据库上对不同样本数及不同维数的人脸图像分别进行识别率测试,在相同样本数或相同维数情况下CS-AAM算法识别率均高于其他算法。在ORL人脸库中选取样本数为210时,相同维数条件下CS-AAM算法识别率为95.2%;在Extended Yale B人脸库上选取样本数为600时,CSAAM算法识别率为96.8%。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人脸图像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稀疏表示分类 主动表观模型 稀疏聚类 过完备字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增量主成分分析与粒子滤波的车辆表观模型跟踪
9
作者 吴刚 曾晓勤 +1 位作者 苏守宝 王池社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38,共6页
针对车辆运动方向持续变化、目标车辆距离远近变化、光照强度变化等场景下,稳定且实时性地跟踪车辆的难点问题,融合自相关矩阵增量主成分分析(Increment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IPCA)增量学习与粒子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 针对车辆运动方向持续变化、目标车辆距离远近变化、光照强度变化等场景下,稳定且实时性地跟踪车辆的难点问题,融合自相关矩阵增量主成分分析(Increment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IPCA)增量学习与粒子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表观模型(Appearance Model,AM)的车辆跟踪方法,从跟踪初始利用自相关矩阵与特征值分解构建车辆的子空间图像,通过IPCA增量学习后的子空间均值、特征向量基共同参与似然概率密度的计算,提高粒子滤波算法粒子权值计算的精度.标准视频的跟踪实验表明:对比P.Hall-IPCA与D.Ross-IPCA表观模型跟踪方法,所提AM-IPCA车辆跟踪方法将跟踪成功率分别由82.7%~92.3%、92.1%~95.2%提升至95.1%~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跟踪 表观模型 自相关矩阵 增量学习 粒子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水包油型乳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17
10
作者 孙娜娜 敬加强 +2 位作者 蒋华义 齐红媛 江璇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87-996,共10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系统分析了两性/非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含量、无机/有机复配碱含量、含油率、搅拌速率、乳化温度对稠油水包油(O/W)型乳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了六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并应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 通过单因素实验,系统分析了两性/非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含量、无机/有机复配碱含量、含油率、搅拌速率、乳化温度对稠油水包油(O/W)型乳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了六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并应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非线性回归,进一步分析各因素对乳状液表观黏度影响的显著程度,得到稠油O/W型乳状液的表观黏度预测模型,进而从理论上分析了各因素对乳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复配表面活性剂含量的增加,乳状液表观黏度增大;复配碱对乳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既能促使界面上活性物质发生电离,又能压缩扩散双电层,结果取决于两者的相互竞争;随着含油率的增加,乳状液表观黏度增大;搅拌速率在500-1000r/min范围内,随着搅拌速率的增加,乳状液表观黏度增大,在1000-1500r/min范围内,表观黏度变化不大;乳化温度升高导致乳状液表观黏度降低。稠油O/W型乳状液的表观黏度预测模型预测的表观黏度与实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水包油(O/W)型乳状液 两性表面活性剂 有机碱 含油率 搅拌速率 乳化温度 正交实验 SPSS软件 表观黏度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RP的表观彩色模型计算机描述方法研究
11
作者 吴立群 任金东 罗文庆 《机电工程》 CAS 2005年第4期4-7,共4页
介绍了彩色模型的特点,给出了彩色模型的定义,重点研究了基于STL文件表观彩色模型的描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描述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RP 表观彩色模型 计算机描述方法 数据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角度表观反射率模型的交叉定标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艳娜 郭傅翔 +1 位作者 韦玮 李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7-226,共10页
为了满足多类型光学载荷在轨空间辐射基准传递的需求,减小角度差异对辐射定标频次和精度的影响,开展基于多角度表观反射率模型的交叉定标方法研究。利用高精度长时序卫星的多角度、高光谱表观反射率数据,构建地球稳定目标利比亚4的大气... 为了满足多类型光学载荷在轨空间辐射基准传递的需求,减小角度差异对辐射定标频次和精度的影响,开展基于多角度表观反射率模型的交叉定标方法研究。利用高精度长时序卫星的多角度、高光谱表观反射率数据,构建地球稳定目标利比亚4的大气层顶表观反射率模型。通过区域匹配、时间匹配和云剔除后,利用该模型对2019—2020年风云三号D星中分辨率成像仪和AQUA/MODIS的可见-短波红外波段开展了205次交叉定标应用,并与同步星下点观测的交叉定标方法进行了26次比对。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平均相对偏差优于2.1%,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该方法可以解决对人工测量定标场地表多角度数据的依赖,适用于观测天顶角差异0°~60°、观测波段400~2400 nm以内的多光谱、多角度载荷的交叉定标,减小交叉定标中角度匹配误差,显著提高多类型卫星的定标频次,为空间辐射基准传递和多载荷数据融合应用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遥感 辐射基准传递 表观反射率模型 交叉定标 多角度 高频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动态手势的时空表观建模及识别 被引量:33
13
作者 任海兵 祝远新 +2 位作者 徐光祐 林学訚 张晓平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824-828,共5页
论述了复杂背景下连续动态手势的分割、建模及识别 ;融合手势运动信息和皮肤颜色信息 ,进行复杂背景下的手势分割 ;通过结合手势的时序信息、运动表观以及形状表观 ,提出动态手势的时空表观模型 ,并提出基于颜色、运动以及形状等多模式... 论述了复杂背景下连续动态手势的分割、建模及识别 ;融合手势运动信息和皮肤颜色信息 ,进行复杂背景下的手势分割 ;通过结合手势的时序信息、运动表观以及形状表观 ,提出动态手势的时空表观模型 ,并提出基于颜色、运动以及形状等多模式信息的分层次融合策略抽取时空表观模型的参数 .最后 ,提出动态时空规整算法用于手势识别 .实验表明 ,利用上述提出的手势分割、建模、特征参数抽取及识别方法识别 12种手势 ,平均识别率高达 9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表观模型 连续动态手势 识别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概率模型单目标跟踪框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静宇 刘艳滢 +2 位作者 田睿 王延杰 姜瑞凯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93-2099,共7页
针对视频监控的特点与跟踪目标的强机动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概率模型的目标跟踪框架,从目标表观模型、系统动态模型以及系统观测模型3个方面对当前标准的粒子滤波目标跟踪方法进行了改进。首先,考虑人眼细胞的分布特点,基于人眼分布... 针对视频监控的特点与跟踪目标的强机动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概率模型的目标跟踪框架,从目标表观模型、系统动态模型以及系统观测模型3个方面对当前标准的粒子滤波目标跟踪方法进行了改进。首先,考虑人眼细胞的分布特点,基于人眼分布结构建立目标表观模型来提高跟踪系统抵抗局部遮挡的能力;然后,建立基于自适应目标运动的系统动态模型,提高跟踪算法对快速机动目标的鲁棒性;最后,采用实时更新的系统观测模型,有效避免目标在遇到遮挡、光照变化、剧烈变形等情况下发生的跟踪漂移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正确跟踪率可达98%;平均跟踪误差小于6个像元。实验证明本文算法在保证系统跟踪精度要求的同时,具有计算量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监控 概率模型 目标跟踪 表观模型 实时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联合模型的人脸表情识别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浩 吴小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06-209,共4页
在联合主动表观模型和主动形状模型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标定点之间的联系,提出一种局部纹理模型构建方法。通过改进匹配算法提高特征点的定位精度和匹配速度。将该算法提取到的人脸表情特征输入最近邻分类器,分类结果表明其识别率较高。
关键词 主动表观模型 联合模型 最近邻分类器 识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模型更新的粒子滤波视觉跟踪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巧 张胜修 +2 位作者 曹立佳 李小锋 刘毅男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共5页
针对视觉跟踪中的表观模型更新问题,在粒子滤波视觉跟踪的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信息判据更新的自适应模型更新策略,通过挖掘粒子间的相关信息,判断跟踪状态和表观模型变化,进而构建模型更新的模糊规则表。采用著名的视觉跟踪评价... 针对视觉跟踪中的表观模型更新问题,在粒子滤波视觉跟踪的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信息判据更新的自适应模型更新策略,通过挖掘粒子间的相关信息,判断跟踪状态和表观模型变化,进而构建模型更新的模糊规则表。采用著名的视觉跟踪评价数据集与经典粒子滤波视觉跟踪的模型更新方法相比较,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跟踪 粒子滤波 表观模型 自适应模型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形变模型的人脸姿势表情校正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钱庆 张惊雷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63-269,共7页
针对目前人脸姿势校正鲁棒性差和计算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人脸姿态表情校正方法。首先,通过Fast-SIC算法来改进AAM模型以实现人脸对齐,该算法在不同光照、不同表情、不同姿势及不同遮挡的情况下均具有良好的对齐效果。然后,在人脸... 针对目前人脸姿势校正鲁棒性差和计算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人脸姿态表情校正方法。首先,通过Fast-SIC算法来改进AAM模型以实现人脸对齐,该算法在不同光照、不同表情、不同姿势及不同遮挡的情况下均具有良好的对齐效果。然后,在人脸对齐的基础上进行人脸三维重建。文中提出了BFM-3DMM模型,其在原始3DMM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表情参数。但是,经过BFM-3DMM模型校正后的人脸仍然不够平滑,利用SFS算法不会受到原始统计模型约束的特点,对BFM-3DMM模型校正后的二维人脸进行再校正。在AFLW和LFPW数据库及自测人脸数据库上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证明,校正后的二维人脸更加平滑且具有高保真度,还能够保留图像背景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三维重建 主动表观模型 三维形变模型 从阴影恢复形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烤烟烟叶的热解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耸 宁敏 +5 位作者 徐迎波 王程辉 周顺 李权威 杨昌庆 安怀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6期343-345,共3页
[目的]通过热分析手段来研究烟草的热解动力学行为。[方法]利用C80微量量热仪研究了等容条件下典型烤烟烟叶热分解性能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分析,确立了其热解动力学模型。[结果]研究表明,SY-1热分解过程分为3个比较明显的放热峰,均位于1... [目的]通过热分析手段来研究烟草的热解动力学行为。[方法]利用C80微量量热仪研究了等容条件下典型烤烟烟叶热分解性能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分析,确立了其热解动力学模型。[结果]研究表明,SY-1热分解过程分为3个比较明显的放热峰,均位于100-275℃,果胶和半纤维素热解所产生的热量在整个热解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SY-1的初始分解温度、3个峰的峰值温度增大;从0.2到0.8 K/s的升温速率范围内,SY-1的热解反应动力学机理保持不变,热解动力学模型可用文中所述方程式表示。[结论]研究烟叶的热解特性对于进一步探讨烟支的燃烧特性、改善卷烟产品的燃吸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烤烟烟叶 热解行为 表观动力学模型 C80微量量热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ubility and Thermodynamic Modeling of 3⁃Nitro⁃1,2,4⁃triazole⁃5⁃one(NTO)in Different Binary Solvents 被引量:1
19
作者 GUO Hao-qi YANG Yu-lin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3,共9页
Using a dynamic laser monitoring technique,the solubility of 3-nitro-1,2,4-triazole-5-one(NTO)was investigated in two different binary systems,namely hydroxylamine nitrate(HAN)-water and boric acid(HB)-water ranging f... Using a dynamic laser monitoring technique,the solubility of 3-nitro-1,2,4-triazole-5-one(NTO)was investigated in two different binary systems,namely hydroxylamine nitrate(HAN)-water and boric acid(HB)-water ranging from 278.15 K to 318.15 K.The solubility in each system was found to b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emperature.Furthermore,solubility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four equations:the modified Apelblat equation,Van’t Hoff equation,λh equation and CNIBS/R-K equations,and they provided satisfactory results for both two systems.The average root-mean-square deviation(105RMSD)values for these models were less than 13.93.Calculations utilizing the Van’t Hoff equation and Gibbs equations facilitated the derivation of apparent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NTO dissolution in the two systems,including values for Gibbs free energy,enthalpy and entropy.The%ζ_(H)is larger than%ζ_(TS),and all the%ζ_(H)data are≥58.63%,indicating that the enthalpy make a greater contribution than entropy to theΔG_(soln)^(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nitro-l 2 4-triazole-5-one(NTO) SOLUBILITY thermodynamic models apparent thermodynamic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I和TVDI模型的河北平原土壤湿度遥感反演 被引量:16
20
作者 邸兰杰 王卫 +1 位作者 成贺玺 牛子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7-743,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河北平原土壤湿度时空变化的监测精度,本文以MODIS数据和实测土壤相对湿度数据为数据源,按照优势互补的设计思想,联合应用表观热惯量模型(ATI)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TVDI)反演河北平原地区的土壤相对湿度。在3—5月、10... 为了进一步提高河北平原土壤湿度时空变化的监测精度,本文以MODIS数据和实测土壤相对湿度数据为数据源,按照优势互补的设计思想,联合应用表观热惯量模型(ATI)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TVDI)反演河北平原地区的土壤相对湿度。在3—5月、10—11月采用基于NDVI=0.2阈值分区分方案的反演方法反演河北平原地区的土壤相对湿度,其中在每旬NDVI>0.2的区域采用TVDI模型,NDVI≤0.2的区域采用ATI模型,而6—9月单独使用TVDI模型来反演土壤相对湿度值。在1—2月和12月,由于植被覆盖度较低和实测土壤相对湿度数据缺测,采用ATI模型。模拟模型全部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河北平原地区的土壤相对湿度在年内时间变化上呈现两个由升到降的变化周期,第1个周期为12月—翌年6月,其中,12月—翌年3月为上升,3—6月为下降,3月为峰值;第2个周期为6—12月,其中,6—8月上升,8—12月下降,8月为峰值;全年土壤相对湿度的平均最大值出现在8月,最小值出现在6月。土壤相对湿度的空间分布主要受降水、人工灌溉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冀东和沧州滨海平原同期的土壤相对湿度值高于平原其他部分,春季太行山山前平原和燕山山前平原的土壤相对湿度值相对较高。对3个代表性月份(5月、7月和10月)进行的点对点验证表明,各月遥感反演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1.4%、19.25%和22.22%。可见,遥感反演的土壤相对湿度和实测土壤相对湿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将本文研究结果和全部用ATI模型和全部用TVDI模型反演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联合应用ATI和TVDI模型分区反演模型反演的土壤相对湿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其他两种单一反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平原 土壤相对湿度 MODIS数据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TVDI) 表观热惯量模型(A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